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老猪黄(ID:chen_xq2016),内容摘编自《吃着吃着就老了》,原章节标题:《爱吃的人,永远是最好的人》,本文作者:罗永浩,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时隔多年,我最新的随笔集《吃着吃着就老了》要出版了,关于过去四十年与“吃”相关的人和事。
透过文字,我能感受到那些穿透食物的时光流逝,以及时间河流里的气味和口感,这也是《吃着吃着就老了》书名的由来。感谢这些年来我的“饭搭子们”,食物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黏合剂,能吃到一起的人值得珍惜。
祝大家都能在“吃”里找到归属。以下是罗永浩同学为此书写的序言。
2006年,我离开工作了五年的培训学校,尝试自己创业做一个网站。这份创业工作需要我尽量多结识一些文化圈的朋友,对我这样的中度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非常幸运的是,我在启动这项工作的早期,就认识了有“文化圈交际花”之称的两位兄长,使得这件事进行得异常顺利和高效,陈晓卿老师就是其中的一朵。
按照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世界上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只要通过六步就可以联系起来。但绝大多数的联系,最终都是通过人际关系网络中极少见的“节点型人物”完成的。很多年后,我看到《引爆点》这本全球畅销书里提到这种人际关系网络中至关重要的节点型人物“connector”,以及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价值和意义时,脑子里闪过的就是这两位老师。
如果你有幸认识陈晓卿老师这样的人,你就可以通过他直接认识全世界。六步?不需要,两步就可以了。比如你想跟联合国秘书长吃个饭,那大概的流程就是这样:第一步,认识陈晓卿;第二步,他带着你跟联合国秘书长一起吃饭。
在那个没有云备份,甚至没有通讯录本地设备同步的洪荒时代,陈晓卿老师兜里永远都揣着一本巨大的、用笔记本自行改造的通讯录,里面密密麻麻地手写了至少几千人的联系方式。那时候对普通人来说,丢了通讯录也就是一点点麻烦,辛苦个一天半天也就恢复了。但对陈晓卿老师来说,如果丢了通讯录,就会客观上造成人类社会大规模失联的阶段性灾难。
我第一次见陈老师,是在孔乙己餐馆的一个分店。那时候陈老师身材还没走样,从正后面也看不见腮帮子。他高大挺拔,穿一件配色难看的The North Face夹克(那时候TNF还是很丑很专业的,变潮是后来的事),面相忠厚朴实,肤色一言难尽,身上没有土,气色也很好,但你总觉得他风尘仆仆。跟这种户外男气质不太匹配的是,陈老师很健谈。话题显示出他涉猎极广,嗓音低沉性感,谈吐幽默有趣(不用“风趣”的原因是,当时还在体制内的他居然丝毫没有官气),而且笑起来可以让人完全信任。
《圆桌派》
服务员上菜的时候,陈老师会时不时地卖弄一下美食方面的知识。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他是一位很专业的非典型美食家,只觉得这是我这辈子见过的唯一一个卖弄知识时非但不讨厌,甚至还挺招人喜欢的家伙。即便有时候卖弄的知识属于本该注定讨嫌的领域(比如红酒或松露之类的),也因为他身上的某种淳朴气质,以及像孩子一样强烈地要推荐一个好东西给朋友们的热情,而让人讨厌不起来。
塞缪尔·约翰逊说,朋友之间最快乐的谈话是,没有什么内容可以清楚地记得,但总体的效果是令人愉快的印象。这非常准确地描述了我对那一天的感受,以及后来的许多年里无数次聚会后的回忆。
从此我的很多社交饭局突然就有了所谓的“品质”,基本上,想见谁就能见到谁(没见安南和潘基文是因为确实不知道跟他们能聊什么),很多我从小仰慕崇拜的中国当代作家和文化名流,都是那个时候通过这些饭局认识的。
虽然人们总是说,吃什么不重要,跟谁吃才最重要。但如果吃饭的人对了,你又不喝酒,那饭菜就是第二重要的事了。一个人如果有幸认识了陈晓卿老师,那饭局上最重要的两件事就一揽子解决了。
再后来,我发现即使饭桌上刚好没有陈老师,饭菜品质也因为陈老师而有了保障。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和大众点评的蒙昧年代,在那个餐饮业整体水准远比今天落后的灰暗年代,在那个出差到陌生城市吃饭馆基本上一定会踩雷的险恶年代,陈老师以一己之力,成了很多朋友的大众点评、Yelp、开饭喇、Tabelog、爱食记、MangoPlate、Tripadvisor……他像一位先知,咽着口水,举着明灯,在美食APP 还没有来到人世间的时候,就让一部分人的觅食之路先亮起来了。
《圆桌派》
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不知道该去哪里吃饭时,朋友们就会发一条短信给他。他会很快用那时候的非智能手机敲一大堆文本过来,典型的风格是这样的:“哦,新加坡是吧?那儿有一家特别好吃的当地菜叫××,就在××植物园的旁边,出租车司机都知道,电话号码是××××××,要提前一天订座才行,如果订不到了,你就跟我说,我跟他们老板还算熟。另外厦门街××号有一家福建菜馆××××,是老福建菜,嗯,非常非常好吃。还有一个潮汕菜×××,你等一下,我得找找那个潮汕菜的电话,唉,现在汕头都吃不到那么好吃的潮汕菜了,非常有烟火气的潮汕菜啊,你等我想想,我想好了再给你发几个。你要在那儿待几天?对了,去福建菜馆的话,不要点×××和××,那两个菜就是莫名其妙出了名,现在专门用来骗外地人的,一点也不好吃,本地人都不吃,你跟老板熟了,他也会告诉你不要点……” 。
智能手机出现后,各种美食APP在全球陆续兴起,彻底改变了人类找饭馆的方式。虽然我也是一个热爱推荐好东西给别人的人,但不知道为什么从来没在这些美食 APP 里贡献过内容。如果这个世界没有那些愿意在美食APP 里拍照片、写评论,把自己喜爱的食物推荐给别人,把自己踩雷的餐馆标注出来提醒后来者的优秀人类,那么像大众点评这类造福世界的APP,从底层逻辑上就是不成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让我们向身边的每一位陈晓卿,网络上千千万万个陈晓卿,致以崇高的敬意,是他们和科技公司一起改变了这个外出吃饭一度很凶险的世界。
作为一名杰出的纪录片导演,一个专业的吃货,一位有着强烈的乡土情结和人文情怀的文艺创作者,陈晓卿老师从本世纪初就酝酿拍摄一部关于中国美食的电影,一部关于“承载中国人精神的食物”的纪录片。终于在他提交选题后的第十个年头,完成了这个心愿,就是那个收视率破各种纪录,红遍整个华语世界的现象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拍摄完两季共十五集的《舌尖上的中国》后,陈老师不暇停留,又在自己创业的稻来传媒机构,用几年的时间完成了整整四季三十集的《风味人间》。
《风味人间》第一季
当年《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的时候,我们还经常在一起吃饭,有些单集是一群老朋友在饭桌上一起愉快观看的。后来因为创业,我几乎没时间出去参加饭局。所以《风味人间》的很多集,我都是加班后在公司睡觉,夜里失眠时一个人看的。
很多画家终其一生只纠结于某一个主题,很多作家终其一生只讲述某一种类型的故事。有些创作者的作品一重复你就看烦了,而另外的一些,你永远都看不腻。陈晓卿老师的作品就是后一种。
他的影片在对各种美食进行活色生香、酣畅淋漓的诱惑性展示之余,见缝插针地反复赞美为了生存的辛勤劳作,歌唱平凡人的微小幸福,抒发对人间烟火气难以抑制的由衷热爱;在片尾处从舒缓转向荡气回肠的背景音乐声中,配着那些朴实无华的笑脸,人们一次次地捧起倾注了情感和心血的食物时,我一次次地被感动得战栗不已,即便清楚地知道这种创作手法都是套路化的也无济于事,因为那里面的感情都是真实无比的。每到那种时刻,我会特别特别希望我是跟一大帮朋友一起看的,然后在大家都感动得不行时,骄傲地告诉他们这个中国最馋最温暖的纪录片导演是我的朋友。
陈晓卿老师在如此繁忙的制片工作之余,还抽空写完了这本杂文集《吃着吃着就老了》。收到编辑的邀请为这本书写序时,我备感荣幸之余,也想起陈老师对我的高中学历一贯丑恶的嘴脸,不免有些惶恐:“这事儿他老人家知道吗?他啥也没说吗?他真的同意啦?我靠,他居然说这话啦?我的天呐……但你确定没有弄错吗?”
再一次,《吃着吃着就老了》这本书,也是以一贯的高水准,同样地重复讲述陈晓卿老师最擅长,我们也永远看不够的主题:好饭好菜,吾土吾民。
但这本书和他的影片的主要区别是,那些影片的拍摄制作要考虑市场定位和投资收益,创作上难免有些策略性的平衡与妥协。而这本书是完全属于他个人的文集,所以除了有更多关于亲情和友情的内容,表达上也更忠于他的真实感受。另外,陈老师一流的幽默感,因为在美食纪录片中没有用武之地,拍片时憋了好几年,也都发泄到这本书里了,这是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看点。
一般说来,不管一个人的鉴赏品味有多好,也都有可能被某些明显看起来糟糕的、恶趣味的图书、电影、音乐或是其他东西打动,并获得愉悦,但通常这些都是秘不示人的。这种情况的存在是如此地普遍,以至于英文里有一个专门的词来形容它,叫作guilty pleasure。
比如我认识的某著名设计师偷偷喜欢提莫·沃伦索拉的电影,某著名作家偷偷喜欢叶子楣和邱淑贞,某著名大学教授偷偷喜欢豹纹内衣,等等。我的播放列表里也偷偷藏着一首小虎队的歌(我发誓只有一首,但死也不会说是哪一首)。叶三甚至说网络音乐的播放列表应该是绝对的个人隐私,可见她以音乐鉴赏力行走江湖的公开形象背后,私密的播放列表里有多少不堪的曲目。
作为当代中国影响力最大的资深美食家,陈晓卿老师在本书中甚至不惜影响自己日日隆又日隆的声誉,勇敢地提到他热爱的几家烂餐馆,讲述了他和那些糟糕食物之间隐秘的故事。这些他曾经“讳莫如深”的“个人的饮食偏好”,按他的原话,“像胎记一样私密”。作为陈老师多年的铁粉,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如果你和我一样是陈晓卿老师的粉丝,一定不要错过这本掏心掏肺掏胎记的诚意之作。
这些天看着书稿里的一个个故事,回想起陈晓卿老师主持饭局工作时的种种画面,我慢慢意识到,其实他真正吃得畅快过瘾的,好像都是一个人或两三个人吃饭时的情况。在稍微大一点的饭局上,他主要是在张罗和照顾朋友们的吃喝。酒足饭饱之际,除了照例讲各种趣事和笑话,他还会时不时来一段年代感很强的古怪才艺表演,总是效果奇佳。
有时候他身体不舒服,完全吃不下东西,但还是会怕扫大家的兴,仍然出席一场早就约好的饭局。全程一边喝着热水,一边笑眯眯地看着大家吃,就像一个快乐的饲养员。偶尔有些情商低的朋友看不出来,这种情况下还在起哄,让他做传说中的才艺表演,他也不会拒绝,并且在其他朋友准备拦阻前就已经开始了。不让别人扫兴,是一种非常高贵的品质。我这辈子,只在非常有限的几个人身上反复看到过。
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都在说,人类社会下一个大的下行周期就要来了。如果他们错了(毕竟他们确实常常出错),我们就看完这本书到处去找好吃的,继续火热地生活;如果他们是对的,那就让这些暖乎乎、香喷喷的文字,抚慰着我们度过这段艰难的岁月吧。
(“爱吃的人,永远是最好的人”,语出美国20世纪60年代“电视名厨”朱莉娅·蔡尔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老猪黄(ID:chen_xq2016),内容摘编自《吃着吃着就老了》,原章节标题:《爱吃的人,永远是最好的人》,本文作者:罗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