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1-26 07:55

勇敢的人先试错世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独立做事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和挑战,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 💡 独立做事最难的是适应“释放困境”

• 💪 学会解决具体问题和模块化流程

• 🌟 切换任务和学会休息提高生产力

马上过年,离职找不到工作的人依然不少。


上周连续躺平四天,期间见了不少朋友。这些朋友中,有刚从大厂离职的VP,也有做某些具体岗位的伙伴。大家都比我优秀。


我从他们身上,看到在职场时带兵打仗的锐气、才华,不过,从聊天中,也感到一些焦虑。


比如:


自信又怀疑,“我这么优秀,为何找不到机会”?有的说,在家做事真烦躁,很难静下心来,录个破视频,卡壳几次,恨不得把手机砸了,写文章吧,根本坐不住,怎么办?


还有人好奇问我,你怎么度过三年独立工作的挑战?也有人因为收入减少,询问怎么财务管理,实现心理自洽的。


......


种种问题,聊很多。靠嘴回答,如喝饮料拿走观点一样,短期填饱一会儿就饿;所以,回来做了文字复盘。看完后,一个深呼吸,小舟刚过几重山,缝缝补补又三年。


独立做事,最难的是什么?没猜错的话,你会说想商业模式,怎么赚钱。没毛病,不过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适应“释放困境”(Incarceration Syndrome)



什么意思呢?先讲个故事:


从前,有一名逃犯叫汤姆,犯罪被挂进“小黑屋”。在小黑屋里,他每天都被控制着,生活完全失去自由;他决定在狱中参加各种教育和改造项目,希望能早日获得自由。


经过长期付出,得到释放机会。他离开黑屋后获得了久违的自由世界;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突然感到困惑和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生活中也没有以往那种被安排好的日程和规律。


最后,他意识到,渴望的自由,才是最大的不自由。


我想告诉你什么?


一个长期处在受控环境里的人,突然重获自由,面临挑战有行为上的,还有心理上的;就像上班到离职独立做事,时间轨迹,会从固定早9晚6改变到自我安排,会经历一系列不适应。


尽管不用上班,我看到很多人开始阶段,也会按照上班时间要求自己,比如:几点洗漱、几点坐在电脑旁开始工作。因为之前一直循环,过于刻板、用力、机械化,并且持续很多年,所以,一下很难改变。


该怎么办呢?


我的一个做法是“先松弛”。松弛背面代表控制欲。


以往殚精竭虑的事情太多了,每天注意力都希望追求效率,才有此类情况出现;因此,你可以先试着接纳新的时间线。


比如:晚起一会儿行不行?动作重塑本身是改变“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但记住,适当在床上玩电子产品可以,千万不要沉浸其中,不然这条行为会持续循环。


没了外部控制,加上与公司业务脱轨,自己半个月、一个月后,你会出现心理慌乱情况,仿佛像风筝突然断了线,不知何去何从。


很好,第二阶段来了。


你会适应自由时间,慢慢重新融入社会,健健身、出去晒个太阳,约个朋友,做点事。你会在网上搜索看看别人离职后在做什么?


例如:


拍短视频、写文章,或者线下做培训等,尽量有个小事儿忙起来。万丈高楼平地起,你期望有一天也像某个博主一样,几十万粉丝,赚得盆满钵满。


于是,开始模仿对方风格,每天push自己做内容。但过不了多久,“这么做真能赚钱吗?”“这么努力,为什么赚不到钱?”等类似的自我怀疑会出现,甚至,会认为努力没有得到相应回报,心里有些失落。


对了,还会被长期主义思维困住。你可能会告诉自己,付出不够,再坚持一段时间,这种想法会让意志力加强,至少会相信,继续努力就会有结果。


可是,你知道吗?


赚钱、长期主义、脚踏实地、复利是四个不同概念。


赚钱要找需求,满足需求解决问题,长期主义代表人生理想,某件事值得长期坚持。脚踏实地是低下头,一步一步做好每个细节。而复利呢?是A+B=C,C又能反驳A,导致D出现。


全搅合在一起,当投入无法见到结果时,认知会崩盘。


拿我来说,刚开始三个月一分钱没赚到,第四个月才发现,原来赚钱=问题+答案;自己代表答案,要找到对方的问题。


所以,第三阶段是商业认知会被重塑,你会静下心来研究,赚钱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见过无数人,迈不过去此门槛,又回到职场中。



为什么会这样呢?来,再讲个故事:


一些人喜欢研究。比如,骄傲地制造一辆保时捷,走到你面前说,这车帅吗?只要30万,你就能开着它去撩妹、百公里加速3秒,是不是很了不起。


但是,你却对他说:我结婚了,还有两个孩子,这车一家四口坐得下吗?这时,制造者发现,很厉害的发明在你这根本不管用。


为什么呢?


我只单纯的想告诉你,创业(做小生意)要找对需求吗?草率了。我想说的是,中国几十年的教育历来在培养人的应试思维,告诉你怎么做,是什么,很少教我们批判性思维。


也就是:极少人愿意换位思考,把“为什么”放在前面。如果这辆车造之前想想,谁会开,他关注什么,会不会买单,会不会更有效些。


其次,一个人知道的东西太多,更喜欢关起门来闷声做事,把所有精力用在研发一个产品上,使其看着壁垒更高,交付价值更大。


可做生意讲究从小问题切入,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你能力里的一小部分,其他多余的并不那么重要。


那么,如何有效解决问题呢?


首先,转换思维,不要交付链条太长。将自己定位在业务流程中某个具体环节上,从最小、具有真实价值的事情开始。


例如:


做过运营的人,可以思考运营过程中哪个环节需要改进,或给我买单的人群的痛点是什么?


我一个朋友曾说,当年最怕数据分析、撰写运营方案,制作复盘报告。你看,如果考虑,将这些需求标准化,制作成模板,给运营人提供服务,他们会不会买单呢?


记住,有效的交易是解决问题过程,要方便实用。


其次,不要做那些系统性强的项目,也不要尝试咨询类项目,你应该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实际操作者、陪跑者,配角。


为什么呢?


即使能力、技能很强,在公司做到高管级别,受到大家尊重,但从公司出来后,光环会减弱,这意味着,过去与他人平等的合作关系,是平台造成的,现在需要一种新的相处方式。


换句话说,以前你比别人厉害,现在创业了,你的厉害不应该成为爹系教育,要跟着客户一起干,绝大部分客户不喜欢打嘴炮的人,道理是点拨,点拨后的行动才是交付。


以自己为例:


以前一直负责市场部,最多也带过15个人的团队,公关、品牌、推广营销多方面,不说很专业,至少在电商圈各种市场打法、推广策略上样样精通。


在职时,风光无限,也有不少行业大会邀请我去演讲。


但是,为什么离开公司三年,仍然在做写稿、做方案的基础工作?因为其他方面工作太系统,系统性合作对公司很难交付,即便能交付,生意也来自朋友支持,无法形成长期的生意模型。


在我看来,骨头一块一块啃,一个细节啃完吃透,再去啃下一点,生意做的会更踏实。


值得一提的是:


付钱人与购买人之间的关系,不具备太多平等性,某种意义上,购买人权力更大。


虽然购买人认为你的资历更丰富,愿意为你买单,但不等同于自己要倚老卖老;下地和别人一起干活,弄脏双手,才会收获真知、快乐,和无形资产。


总之,第四阶段学会弯下腰,解决具体问题。远离爹系教育,和客户一起干,他有问题找你,还喊着你,证明信任你,应该把它做好。



第五阶段,解决问题中,记得把事情模块化,颗粒化。


什么意思?


任何一个事项交付要设定界限,完成后复盘整个流程,把它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方便下次成为标准。


拿我来说:给客户做PPT,写文章做传播方案很多。


以前经常遇到一类情况是:智远,你做一个简单框架,我们内部看一下后再确定是否合作,我每次花大精力去完成。最后得到结果是,不好意思,下次合作。整个过程持续一年后我才明白,所有不能标准化,立好交付范围的提供价值,就是在浪费时间。


所以,后来每做一个方案,都尽可能将每一步标准化。


怎么做呢?


假如你是一位营销专家,给别人(个人、公司)提供营销咨询,要把咨询前,咨询中,咨询后分为三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量化到应该做的事,以及进行到哪部分要支付多少费用。


这三年我踩过太多坑,被太多客户白嫖过,也有不少重情义的人,一个常见情况是:


许多公司型客户在咨询之前,常常会说,不知道您是否方便,能见面聊聊吗?结果去公司聊一下午,没结果了。


我的方法是:见面可以,对方准备好问题,看看问题是否超出范围,若能解答,再约时间。换言之,见面之前,明确告诉客户聊多久,收费多少。


这样一来,双方有约束性条件,满意度都会高。独立做事很难,因此,第五点,想想每一步怎么模块化,模块化是你尊重时间,愿意为每一步负责。


除公司型业务,还有另一种情况:


有些人比你更厉害,还在大厂工作。他们看到你个人做得还不错,目前没有合作机会,但觉得以后能互相帮助。所以,想找你聊聊。


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我碰到过不少,有两点感受:


1. 炫耀型


年龄比较大,职位比较高的人,不知道为什么,部分身上总有一些盲目自信,他们甚至连一杯咖啡钱都不想请,聊天时,滔滔不绝谈论自己多厉害,认识某个老板等等。


还会说一些关于明年有多少预算,可以合作之类的话;实际上,为炫耀自己,希望你能当个舔狗,日常无偿帮找找人,对接下资源。


这种的,留个体面,回去不用主动联系,他也会主动找你,提出要求时,拒绝几次,也就没有以后了。


2. 交朋友


大多数人蛮友善的,也有不少关于职业发展、在公司怎么做好工作层面的困惑。坦诚型人格我很喜欢,也会毫不保留的说出想法。


我很少把“你应该、绝对、必然”挂在嘴上,多半会分享感受、以及做法;没有做过的,大大方方承认没验证,只是推论,避免对方真的按照我说的试错。


有一次,见一位创业老大哥说过一句话,感触很深:


世界上关系有三种,向上的、与自己平行的、向下的,你不要随意见人,见人前先了解段位。


你是个体创业者,比你厉害的人则代表向上,跟你差不多的是平行,向下是他们没做过,需要请教你的,这三种关系按照不同目的会发生变化。


比如:创业者也需要谦卑地找多年的专家请教,所以,适当掌握好需求,在某个环节上,思考你和要见的人的关系,能帮你,给你背书,还是平行一起提升,还是你能合作。


后来,我懂了。这是第六个感受:不要随意见人,见人前想好目的。这条不是标准,你也有主动约别人的时候,所以,根据事情情况而定,怎么开心怎么来。


哎,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说:


好冷血,好商业。是啊,商业世界总以价值交换作为第一视角,有时,我也在想,怎么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停下来一看,在商言商,好多老板也这样,没什么不好。



我们都一样,我也会焦虑。焦虑什么呢?生产力慢,赶不上别人,不够自律、懒惰、竞争对手比你强、比你赚钱,等等。


怎么办?


答案简单:接纳自己,学会休息,慢慢干,干快点。


休息目的是解压消除疲劳,让精力源源不断,很多人对休息理解是“静”,睡一觉,看会剧,刷会短视频、瘫着不动,能把工作放一边的都算。


不过,这些我都试过,也有不同看法。大脑有CEN(中央执行网络)、DMN(默认模式网络)两种模式,前者侧重理性工作,消耗认真资源,后者侧重于反刍、会议,消耗剩余能量。


最累的是默认网络,它总让人,什么都没干还觉得很累,特别讨厌在于,很容易激活杏仁核,让你陷入负面担忧中。一个常见表现是:你越闲着,越容易胡思乱想,反过来,忙时倒没感觉。


那么,我如何休息的呢?


1. 切换任务


简单讲,做一切与当下无关的事情,来增加血清素的分泌,从而进入更高能量的状态。比如:用脑半个小时,感觉要爆炸,立马把电脑关掉,也不看手机,躺平5~10分钟。


能量像海绵,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都不做,反而会慢慢恢复,虽然有点慢,却很管用,这招别人也叫“回血”。


2. 锻炼身体


有机会爬爬楼梯,做几个俯卧撑,也能让精力回弹;换句话说,健身能够提升耐力,我每周爬坡三次,每次10公里,现在每天睡5个小时基本就够。


如果你真的很忙,那试试“零食运动”。比如:按摩大脑一分钟,楼下马路转转,冲刺一下短跑,原地来几个弹跳,这些在运动领域被称作HIIT(间歇性高强度锻炼),蛮有用。


当然,没事在社群中闲聊一会,也是一种放松方式。


千万不要做对抗大脑的事,掌握规律,它才能更好服务你。所以,第七点,生产力、解决问题能力再强,也要一点点做,学会在各种场景下切换,效率会更高。


这七点,是我独立做事三年感触:不对抗时间,先松弛下来、找个事做、不赚钱调整认知、去解决具体问题、把流程模块化、不随意见人,见人想好目的、最后学会休息。


总结而言,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还要提醒一句,世界上最宝贵的两个词是“认真和坚持”。认真要沉下心来,专注做好眼前小事,尽力服务好客户。


虽然不是每次都能超出预期,至少让客户非常满意。帮忙,不添乱,不爹系,不说教。


至于坚持,意义有所不同,遇到问题不做怨妇,敢于停下来,深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看到更大的希望。


所以,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吗?我不知道。至少,勇敢的人试错后,终将得到蜕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