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单读(ID:dandureading),作者: 薛州 、是鸭。
“小地方”是单读的新栏目。我们采访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区县、不同乡镇的人,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乡。正是这些你从未听过却真实存在于版图上的名字,组成了今天的中国,塑造了你我或清楚或模糊的面目。
今天是栏目的第二篇,我们采访了自由职业者薛舟。他是一位北漂 14 年的 70 后,写过《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故事》等书。他的故乡莒( jǔ )县是一座历史文化丰富的城市,早在 7000 多年前,莒地先民创造了中国最早的古文字雏形。莒县,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所辖的一个县,为春秋时代莒国都城所在地,战国时属齐国,留下了“毋忘在莒”的著名典故。
莒县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莒县是山东日照下的一个县,一座在北方不临海的城市。它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夏季特别炎热,冬季又很寒冷。整个县里只有几个酒厂、纸厂比较有名,算不上是一座工业化的城市,所以在我小的时候它没有太多的工业污染,印象里那儿的天总很好。现在整个县城在往东偏移,有一条叫沭河的河横穿过县城,特别得美。
我们那儿最漂亮的是小溪,溪水很甜。夏天的时候,我们喝自家的井水,挖几米深就会有水冒出来,特别得清澈、凉爽。但是前几年我回家的时候,泉水已经变得浑浊,需要过滤才能喝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是要付出代价的,可是个别人赚了钱,环境就要被破坏吗?这可能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
天下银杏第一树
我们那儿还有很多长寿的自然景观。比如莒县有一棵从夏朝时期就开始栽种的银杏树,算起来有将近四千年的历史了,被称为“天下第一树”。我们村里有棵古老的国槐,也生长了五六百年。国槐的树枝飘过了河,搭在了我们家的屋顶上,听老人说以前有人在树枝上搭桌子打牌。关于这棵树还有一个传说,说是大跃进的时候因为要大炼钢铁,树被砍伐了不少,唯独在锯这棵国槐的时候,从树干里流出了红色的液体,大家都说“老槐树流血了”,它才得以幸存下来。那棵树也变成了村里一个重要的象征,人们有事没事就到树下坐坐,我们也喜欢在树下看书、玩耍。
莒县还是一座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商代就是“姑幕国”,我们那儿最有名的景点是浮来山,山上面有一座定林寺,大文学家刘勰曾在那里隐居,写下了《文心雕龙》。从文化上讲,我们每个莒县人都很自信,我们常说“勿忘在莒”嘛,公子小白流亡莒国,受到过很好的照顾。春秋战国时期,莒文化是很尴尬的存在。春秋末期,随着莒国的灭亡,莒文化也淹没在齐鲁文化之中。其实整个周代,莒国夹在齐鲁两国之间,也从未真正融入到西周的封建制度之中,保留着东夷文化的独立性。比如,周代各诸侯国的国君死后是有谥号的,像鲁庄公、齐桓公这样子,这些在莒国都没有。
莒县博物馆
其实在我小的时候,我不太在乎这些文化层面的意义。当我长大离开了家乡,走的地方多了,看的书多了,对家乡才有了新的想法。莒县现在也尝试着复建一些遗址,以便本地人知道故乡的来历,也方便外地人参观,免去口口相传的麻烦。
莒州博物馆也有很丰富的藏品,比较典型的是大口尊,上面印的文化刻符是汉字的重要源头。我原先总觉得家乡很小,现在却觉得它很有特点,历史底蕴很深。
莒文化到底是什么?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莒文化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甚至很多人都不认识“莒”这个字。其实在西周之前,莒文化代表是一种东夷文化,影响着后来的齐鲁文化。因为历史的缘故,我们常说莒文化非齐非鲁,但也亦齐亦鲁。
作为一种东夷文化,它涵盖着很多优秀的传统品质,比如仁义、忠诚、自尊自强。而东夷文化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仁义。在历史上,莒国曾经为齐国保留了国家的火种。春秋战国末期,齐国快要灭亡,只剩下即墨和莒国两座城市没有被攻下。齐湣王跑到了莒国,莒国人不仅细心照顾他,还保护了当时的太子法章,重新立法章为国君,恢复了齐国,这个故事就体现了莒国人的仁义。
春秋战国时期莒国的地理位置
直到今天,我们那里的民风还是很淳朴的。我们村里有位大娘得了脑溢血,严重的时候动都不能动。她的儿媳妇就在她身边默默照顾了 10 年多,现在大娘恢复得挺好,能开口说话了,意识也变得清醒,这个故事就在我们县里广为流传。在整个社会,婆媳关系这么紧张的气氛下,这样朴实的故事就显得尤为感人。
村庄再小,也很有人情味。小的时候,我弟弟爬树去掏麻雀蛋,从树上摔了下来,当时父亲不在家,多亏邻居大哥帮着送去了镇上的医院,那个时候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有着原始的、相互依赖的感情。儒家文化讲究“亲疏”关系,强调“家人”的维系,就是因为它更符合中国人的想法。有时候中国发展不太好了,人们就骂孔孟,这我比较反感。我更喜欢梁启超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我们旧的文化进行新的改造。
中国传统文化到底好不好?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但是当我们提到要如何排解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引起的精神焦虑,传统文化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像现在很多老人退休以后会学习书画、书法,重新捡起一些我们过去的东西。在我看来,这不是一种退步行为,而是在前进中发展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不应该丢掉自己好的品质。如果我们一股脑地反对自己的文化,抽掉自己的根系,追求全面的西方化,那我们是谁?是生活在自己土地上的外国人吗?
传统文化里有没有不好的部分?
传统文化里当然也有不好的要素,尤其是在一个封建迷信比较多的地方。比如在我们那儿,过年的时候繁文缛节就特别多。正月的时候,我们会在路上祭车神,摆上一地的贡品,满地的鞭炮,摆酒菜,烧纸钱,祈求安康。这一系列的程序体现了乡村社会的宗族意识,虽然听起来很封建,但是我们中国社会的确是这样过来的。
春节的时候,我们同姓同宗的人会聚在一个家堂,家堂就是家里的祠堂。家堂里挂着祖先的画像,除夕夜,大家相聚过来,一起烧纸、放鞭炮,通过这种仪式把祖先的灵魂请回来共度除夕夜。正月初一,再以同样的仪式送走祖先。小时候我不懂这些礼节,只觉得这些事情很热闹,上了高中就会觉得这些事情没有必要,年长之后再回头看,又感觉这也是维系乡情的途径。
后来我也想过,节日其实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文化建筑,现在农业文明受到很大的冲击,原先的节日系统就摇摇欲坠了,有些不适应现代的生活。就拿这个请家堂来说,很多族人也有取消的想法,但是这些年下来还保持着,也说明大家心里是不舍得的,对于从前的小农经济有着依恋。这也算是对处处以金钱为主的商品经济的小小反抗吧。
祭车神
莒县人,甚至整个山东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爱迁徙,这也和历史有关。从西周大一统的时期开始,周天子把周围的权力集中,大家以血缘为基础,以农耕为生活来源,依靠宗法制度建立起了一个乡村社会。后来士大夫的势力发展,为这个农耕社会注入了精神,这个封建关系网也越撒越大,生活在网里的人越来越不愿意接触外部的新鲜事物。所以相比其他地方的人,山东人的文化主根性会更强一些,这也反映了很多中国人的特性。清末,洋务运动兴起,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强,戊戌变法的推进,当触及到制度方面的变动时候,大家就开始感觉到危险了。
外地人说到山东,难免会提到这里的酒桌文化。酒桌文化其实就是儒家生活的演习,看到现在山东人喝酒的规矩,完全可以想象三千年前两个诸侯国谈判的情景。强调长幼有别、尊卑有序。座次上有宾主之分、主副之分,主人会坐在正席,门正对面的位置,主人的右手边是最尊贵的客人,主宾,左手边是次宾,副主人坐在主人的对面,一般就是跑腿帮着买单的。一场酒席下来,主人会先说话,敬三轮酒,说明一下这场酒的主题,宾客则相应回礼。虽然很容易喝出事,但酒桌的确是交流感情的好场所。
莒县人都爱吃什么?
对于中国人来说,胃是最强大的乡愁。其实莒县,比起很多中国的其他城市,算得上是特别不重视吃的地方了,我们的特产就是煎饼卷大葱这类的食物。每到过大节的时候我们会吃饺子,所以我现在想起来小时候很多开心的时刻都是和饺子有关的,以至于我现在长大了,听到要吃饺子还会有种说不出来的开心。
北京校友会时煮的羊汤
山东人活得特别简朴、节约。去年我们北京校友会聚会,大家提议聚着喝羊汤,吃大饼,都特别地兴奋。为了吃地道的羊汤,我们特意从莒县拉来了处理好的羊,用本土的办法做了羊汤,这一下子就勾起了大家的共同记忆。
我们都是莒县一中二中的学生,上学的时候都很爱喝学校门口的羊汤。当时校门口的羊汤才五块钱,肉很多。羊汤煮了很长时间,非常鲜美,只加上少许调料就很美味,形成了我们独特的共同口味。来北京以后,我也特意寻找过几次羊汤,但是吃过的店家都做得不好,他们总会刻意在羊汤里加很多东西,比如青菜啊,粉丝啊,这种做法是莒县人接受不了的。
提到这些,我就会想到小时候帮着种地的事。我们号称农业大国,可是耕作技术方面缺少钻研和长足的进步。现在参观博物馆,看到汉代的农具和技术,我特别震惊,我小时候还干着两千多年前的农活啊,牛耕啊,犁耙啊,䦆头和锄头这些。我们的祖先征服了土地,土地反过来又以固定的方式束缚着后来人,所以现在很多人都争相逃离土地。我有次看到网上的数据,说中国的粮食单人产量是美国的 1/30,我很惊讶。按理说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已经很快了,但是土地荒芜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像山东就是出了名的地少人多。走到东北、内蒙等地,看到大片大片的土地没人耕种,我会觉得又羡慕,又心疼。
莒县大饼
在莒县生活有什么不同?
在上高中之前,我一直在莒县下面的乡村生活,当时知道自己考上莒县一中其实特别激动,觉得自己终于要去大地方了。那时候我最喜欢骑自行车去新华书店,我曾在新华书店买过一套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是攒着平时的口粮钱买的,一共 10 多块钱吧,爱不释手。现在我回去的时候也会常常去新华书店看看。
印象最深的是在我 1992 年高中报名的那天,通知我要交 150 块钱的报名费,感觉是特别大的一笔钱。因为我从小很节俭,当时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 100 块钱,我一般都舍不得花。有时候我舍不得去食堂买饭,就吃些从家里带的煎饼,很少找父母要钱。农村生活始终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我夏天到冬天的衣服、鞋子都是家里人做的。在高中以前也没有太多要用钱的地方,一直也很难开口找父母要钱。
现在的莒县一中
刚去上学的时候我对一切都很陌生。当时一中在莒县是最高学府,我是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考过的,身边也都是各个地方的尖子生,我们都以考进一中为荣。那时候学校的规模很小,八个班,一个班四五十个人。课外活动的空间也很小,活动很少,人人都只顾着闷头学习,乒乓球是在校园里的最大娱乐。前几年学校 20 周年的时候,我又回去了一次,发现学校盖了好多新的教学楼。
高中离我家有 20 公里的距离,我每次都骑自行车回家。高一的时候一周回一次家,到高三就是一个月回一次了。有时候冬天天气很恶劣,会刮大风下暴雪。我记得有一次碰巧风雪特别大,自行车完全骑不动,我只好两手推着车在雪地里走,我家人一直在家里等。回家的时候天都黑了,会感觉特别绝望。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迷茫。和所有人一样,初中读完了上高中,高中读完了考大学,但是这其中的缘由说不明白,对自己的未来一派迷茫。
离开莒县的生活是什么样呢?
考上大学以后,我带着恐惧又向往的心情离开了故乡。第一次到县城之外的大城市,到了你觉得是天边一样的城市,你就丧失方向了。你不知道哪个地方是属于你的,你不知道该往哪个地方走。当我从徐州坐火车到洛阳报道,一出洛阳火车站,看到一个横幅上写着“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新生接待站”,觉得还挺震撼的。
父亲送我来学校,也算是父亲第二次从我们那儿的小地方出来,他第一次出省还是去天津卖我们村里苹果园种的苹果。当时九月,正是农忙的时间,父亲送完我就赶着去买回家的票,我隔着车窗玻璃看着他往站台的方向走,看着他急匆匆地找车厢,看着他那样庞大的身躯在拥挤的火车站里穿梭,特别笨拙。而我在旁边远远地望着,一点忙也帮不上,一瞬间就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
旧时洛阳火车站
进了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后,感觉到最大的障碍是语言问题。在高中以前和人交流一直说的是家乡话,从来不会说普通话,所以刚上大学的时候和人说话都战战兢兢地,会因为各种不适应躲在水房里哭。刚离开家的时候特别想家,会给家里人打电话。那个时候打电话的电话卡是按时间计费的,很贵。我家没有电话,我会打到隔壁邻居家里,邻居再叫我父母来接。最开始在学校门口排队打电话,排到我的时候特别慌张,因为我不知道怎么拨。
后来我渐渐习惯新的生活,反而是回家的时候经常找不到路。因为村里建起了很多新的房子,回家便有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觉。说到莒县,我的回忆就是一条长街,我上学的一中,人民路上的新华书店,和一个长短途的汽车站。小时候想到要去汽车站、火车站就很不安,因为那意味着你要奔波,现在对分离倒是轻松了很多。
现在会回忆小时候在家乡的事情吗?
我现在有了小孩,也会和小孩讲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小时候的我们其实很快乐。我们会跑去河沟玩,去树林里抓知了,这些都是现在的小孩难以想象的事情。
炒蝉
夏天的时候,我们会和点面筋,拿着竹竿去粘树上的蝉,把抓来的蝉带回家以后,我妈妈就会炒来吃,山东地区的人都很爱吃蝉。我们还会跑到山上去抓蝎子,把它们带到镇上的中药店去卖钱,蝎子因为有毒,是很好的中药药材。有时候抓蝎子被蛰了,我们也不会惊慌,用手把毒挤出来,一会儿也就好了。
冬天的时候地上的河都结冰了,我们就在河面上滑冰。有一次冰太薄了,我穿着棉裤在河面上滑着,结果一下就掉了进去,被我妈妈拎回了家,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特别温暖。初中放学我要去姥姥家,路上有一条河,有时候会发洪水,水量都齐腰了,我就和同学手拉手一起过河。我们当时去学校都是走五六公里的山路,大冬天很冷,但是我总能第一个起床,再去叫其他同学起床,特别兴奋。
我们小时候的确没有什么娱乐,一般地里有什么我们就玩什么。除了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当时我们还很喜欢一起玩一个叫“打尜儿”的游戏,“尜儿”是一种木头削得两头尖中间大的玩具,我们会拿着木板敲尜儿的尖头部,比赛谁敲得远。
打尜儿
第一次看到电视机是在邻居家,太震惊了。那时候看的是 85 年香港拍的《八仙过海》,全村人都挤在邻居家门口看,他只好把电视机搬出来给大家看。后来因为另外一家的彩电效果更好一些,我又换了一家看了《西游记》。他们这些有彩电的人家都是在外面工作的人,被我们视作乡村社会里的高端人士。后来再长大些,我姑姑给我奶奶家送了一台 14 寸的小黑白电视机,我看起来就方便多了。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有一根广播线,安一个大盒子挂在墙上。每次放学回家以后,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听评书。收音机有一根很长的线,它定时定点地放送,每集 20 来分钟,每次听到《岳飞传》、《杨家将》我都特别兴奋。现在我重找这些放给孩子们听,他们都不爱听,毕竟现在的小孩连电视机都不爱看,看好莱坞电影都这么轻松。
还有个特别好玩的娱乐就是听邻居二叔念书。尤其在冬夜,我常常和一堆年纪大的叔叔、爷爷们,聚在我爷爷的炕头前听书。冬天是很好的时光,没有农活也没有别的事情,大家的心态都比较放松。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薛刚反唐》,虽然当时听得稀里糊涂的,可就觉得特别有意思。
现在的小孩和家乡的联系有什么不同?
在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家乡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地方。
那时候居住的环境不太好,房子都矮矮的,还是那种草房、瓦房,也不像现在整齐有序。每到下雨下雪的时候,街道会变得很泥泞。晚饭的时候,家家户户炊烟升起,大人们出门喊孩子们吃饭。不像现在,我们总会守着小孩,对人对物始终有一种防备心。小时候在放学路上,我们骑着自行车,看到路上飞跑的拖拉机都敢上去拉。当然很不安全,但是很有野趣。
有一次我夫人在家里看到老鼠尖叫,我很不理解,问她老鼠有什么可怕的?在平房里,老鼠都长得胖嘟嘟,撒着腿到处跑。我记得最惨的一次是有一天夜里,我躺在床上睡觉,感觉耳朵很痒,随手拍了一下,第二天睡醒了看到耳朵都流血了,原来是老鼠昨晚在啃我的耳朵。
挖地瓜
相比现在的小孩,我们因为从小看见父母劳作,就会自觉地帮着做农活。比如父母在地里做农活没有回家,我放了学就会把猪喂好。当时最害怕的是推磨、推碾子的活,一来是碾子推起来很重,二来是你必须要转着圈地推,很容易头晕。我母亲也不舍得支使我干活。母亲常常是自己推,我躺在旁边打瞌睡,陪着她。离开家之后,弟弟也常帮着我父母干活。后来弟弟也离开家,我母亲就说干不动活了。
故乡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故乡是人,是感情。
虽然现在提到乡情会感觉越来越淡薄,像是在过年的时候,每逢初五初六的时候,大多数年轻人就回城了。但是我们那儿的家族意识还是很强的,有次回家的时候我父亲和我聊起,他说村子里的人口总数还是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也看出山东人的人口观念和家庭观念的确比较强烈。
现在年轻人都争着离开家,其实我很理解。土地是养不活几口人的,粮食这么便宜,农药、种子反而昂贵,种地就意味着赔本,而农村又只能一直向城市输血。这不是年轻人刻意抛弃农村,生存面前,谁也没有办法。所以现在我们说回到家乡,更像是说回到一个空间。不过也算不上是一件可惜的时期,谁又愿意过以前那种穷日子呢?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逆着时代的发展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莒县出土的文字符号
注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中国文化,甚至是整个东亚文化的特色。中国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一种契约关系,却是中国缺乏的一种关系。我记得公元前 81 年间,汉朝开过一次盐铁会议,讨论国营企业的问题。那个会议的影响很深远,为后世确立了三条永恒的法则:重农抑商、崇俭黜奢、重义轻利,至今都对我们产生着影响。所以到后来大航海时代来临,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仍然坚持小农社会经济,采取不融入、不开放的态度。
这些大的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渗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而地域文化无疑也在我身上发挥着作用。作为圣人的故里,我们那儿最常见的对联就是“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可见“耕读”对我们的影响。
我从小对故事和历史着迷,故事里有英雄,会告诉你一个英雄的事情;后来知道历史不只是精彩的英雄故事,一个个所谓的英雄背后往往站着一群人,一个群体。我们都是历史造就的人,地域文化也是这样。今年山东不是说新旧动能转换嘛,首先要逐步剥掉这些历史的外衣,为思想注入新血液。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单读(ID:dandureading),作者: 薛州 、是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