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2-11 21:45
信念越坚定的人,越擅长隐藏:2024新年随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 (ID:tongyipaocha),作者:思想钢印,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讨论了哲学家与普通人在思考出发点上的差异,以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缺点。同时,通过分析《三体》中的章北海角色,探讨了信念与隐藏之间的关系。

• 🤔 哲学家与普通人思考出发点的差异及其原因

• 🌐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缺点及对未来的影响

• 🚀 《三体》中章北海的信念与隐藏关系的探讨

个人与世界


龙年的第一篇文章,没有主题,聊三个我过年期间思考的内容吧。


第一个话题,关于哲学家与普通人的思考出发点的差异。


哲学可以分为两类话题,一类主要是关注个人体验,比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们应该怎么追求幸福;另一类关心世界规律,比如物质与意识,世界的本质,因果关系,等等。


近代西方哲学家有一个规律,一般生活在痛苦贫穷环境中的哲学家,他们的哲学理论主要集中在个人体验问题上,比如斯宾诺莎、齐克果、尼采;一般生活在幸福稳定的环境中的哲学家,他们的哲学更关注宏大叙事,比如笛卡尔、康德、黑格尔。


最典型的是维特根斯坦,一生跨越了两种:他的父亲是富可敌国的钢铁大王,所以前半生是标准的“玩哲学”的富二代,哲学研究成果是语言哲学,力图以最简洁的、类似数学的逻辑语言描绘世界的整个图景,别说是跟一般人生活无关,跟过去大部分哲学家关心的问题都无关;


到了后半生,他放弃了巨额遗产的继承权,到乡村学校当老师,结果被乡民们赶走,在修道院当园丁,重返校园后还要申请贫困救济,在体验了真正的人间疾苦后,他的哲学基本上否定了前期的逻辑原子主义,回归日常语言的实际使用,虽然一般人还是看不懂,但总算知道他研究的是日常生活那点话了。


有意思的是,就在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发生转变时,他早期的作品在欧洲哲学界被追捧,他被邀请参加各种他的思想的研讨会,面对一群象牙塔里的哲学爱好者讨论他已放弃的观点,加上维特根斯坦说话比较直,每次场面都十分尴尬。


他早期说过一句名言:“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实际上,他后期的研究正是以前认为是“不能谈论的东西”,都是个人生活一类琐碎的、微观的感受。


不过,这个经验放在普通人身上,往往刚好相反。


很多从事社会底层工作的人们,文化水平低,收入甚微,生活窘迫,却整天关心跟自己生活毫无关系的国际风云,指点江山谈笑间,家国大事尽在掌握。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我觉得,这可别扯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哲学家的使命是创造观点,他们自身的关切就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普通人没有创造观点的能力,主要是观点的搬运者,为的就是用这些看似高大上的话题,让自身的生活显得不那么平淡。


齐克果曾经批评黑格尔的哲学只关心世界,而不能为个人的生活作出指导;他也批评普通人信教,并非内心真正信仰,而是混迹于群体中,更有安全感。


事实上,很多普通人关心的只是他们幻想出来的国际风云,是他们生活中的“隔壁张家村恶霸为富不仁,欺负邻居家孤儿寡母,众邻居抱不平,向我李家沟的村长求救,李村长不方便管邻村的事,但暗中支持张家村正义乡民群殴村霸”的故事的国际版;


而那些思考人生多于思考宇宙的哲学家,真正关心的也不是自己的生活,贫困但很有名气的斯宾诺莎也放弃过遗产,经常拒绝富商资助者,依靠磨望远镜的手艺维持生活,因为他更希望自己能以普通人的角度,思考如何获得真正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


计划与市场


第二个话题是关于《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一书的一段话:


市场经济确实有不少弊病,其中最大的弊病是:当你能享受到它的好处的时候,你可能看到的都是它的缺点;当你没有机会享受它的好处的时候,它也没有办法告诉你它的优点在什么地方。


这段话让我想起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


假设有一位立法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在2001年9月之前,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航空公司必须为飞行员驾驶舱安装防弹门并从内面上锁(这是911后的要求),结果会怎样呢?


自然,那就没有“911”了。可问题来了,如果“911”从没有发生过,这位立法者的“贡献”谁会去承认呢?更有可能的是让航空公司增加了成本而被从业人员憎恨。


所以我特别能理解很多人对市场经济的反感,市场经济是按市场配置资源,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那在我们看来,都是自己的能力,如果不学习经济学,自然无法理解市场经济的作用。


而计划经济是按上级指导配置资源,每一个人都是螺丝钉,这些生产计划都有一套严密的理论和逻辑,自然看起来很有用。


所以现在很多人认为,70、80年代计划经济下国企的效率低下,只是那些计划不够科学,制定计划的人本身就是在拍脑袋,才让这种更先进的经济发展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并不是计划经济本身的缺陷,五十年代中国的重工业基础,正是得益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市场经济也不见得效率高,周期性资源错配导致经济危机永远轮回,造成一次次的资源浪费。


所以AI的出现,让很多人认为,在人工智能强大的计算判断能力下,计划经济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市场经济造成的问题。


真是这样吗?


邓公当年访美,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美国人的富足,而是他们商品的丰富,理论上说,很多产品并不是什么高科技,我们也可以生产,但为什么我们的国营商店的货架上总是那几种商品、几十年不变呢?


计划经济真正的问题不是人的因素,而在于所有计划只是过去的总结与推理,缺少对未来的想象力,只能判断你现在的需求,而无法预测你未被满足的潜在需求,于是商品货架上几十年不变。


AI的问题也是一样的,人工智能的推荐都是按照你过去的浏览历史与习惯,再利用大数据分析你最可能喜欢的东西进行推荐。GPT-4再强大,也只是根据一套算法在预测答案的下一个字是什么,而不是真的理解了对方提出的问题。


电脑曾经被认为全球只需要两三台就够了;苹果iPhone刚推出时,评论集中在电池续航太差,不抗摔上,而完全无视它的革命性。汽车出现前,人类的需求只会是更快的马车、更舒适的马车,而永远不会是汽车。绝大部分普通人永远需要别人告诉自己,更好的生活是什么。


真正的新发明都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现有需求,而是少数人按照自己的偏好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这些大部分都是失败品,只有少数获得空前的成功,而人类的进步正是由少数成功推动的。


在AI的扶持下,计划经济的预测与微调能力将变得空前强大,不再出现过去计划经济经常发生的商品短缺现象,但它改变不了一个事实——


少数人探索未知需求的欲望,以及大部分企业家对财富的渴望,才是这个社会进步的动力。


信念与隐藏


最后聊一聊《三体》里的一个人,章北海。


这可能是《三体》三部曲中最有东方魅力的角色,以至于动画版《我的三体》还专门为他开了一个系列。


章北海的形象很符合第二部《黑暗森林》的主题,每一个人都在隐藏自己真正的目的,他一直作为一个拥有必胜信念的“胜利主义者”的军人形象出现,直到他第一次有机会控制一舰宇宙飞船时,竟忽然实施了叛逃。


当然,这个变化一点都不突兀,他之前的大量行为,都暴露了他是一个相信人类必败的真正的“逃亡主义者”。


他的上司常伟思反对章北海进入增援未来特遣队,并留给未来的同志一封信,要大家提防此人是否是“逃亡主义者”,理由是,他不知道章北海必胜的信念从何而来,对恒星际航行飞船的热衷更令人可疑,所以怀疑胜利主义只是他的伪装。


不过,由此可见,身为太空军司令的常伟思也不是一个胜利主义者,否则就不会怀疑他了。他跟当时的大部分军人一样,只是尽军人的责任,不去想结果,还有人为了军工的荣誉,希望直接冬眠进入400年后参与最后一战。


章北海从常伟思式的回避结果者蜕变为坚定的逃亡主义者,是受了他父亲的影响,章父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海军将领,那时身边聚集了“未来史学派”,预言了大低谷、二次启蒙运动和末日之战的彻底失败。父亲无法明说,在跟他的交谈中,反复强调一句话“要多想,那之前要多想”,儿子也只能用打哑的方式回应自己明白应该怎么做。


从这些可以看出,虽然当时联合国已经把失败主义和逃亡主义列为非法,军队中更是把“坚定人类必胜的信念”作为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头等大事,但真实情况是,当时军队里那些最了解真实情况的高级指挥官,都没有必胜的信念,他们比任何人都知道人类与三体人的科技差距,在人类基础科学被智子锁死的情况下,绝无可能在战场上战胜。


这种伪装成“人类必胜”的失败主义,不只是章北海,而是所有高层的心态。唯一的区别在于,信念越坚定的人,越擅长隐藏,章北海渐渐形成了一整套行动计划,甚至不择手段地用暗杀的方法排除所有阻碍他的计划的人。


实际上,伪装成“人类必胜”的逃亡主义者,并不是只有章北海一个人。


星际舰队下令追击“叛逃”的舰队时,“蓝色空间”号舰长褚岩是主动要求出击的,从后面他在黑暗战争之时做好了一切准备,并成为最后的幸存者来看,这也是他主动策划的逃亡。也正是此人,在黑暗森林威慑失效后,启动了引力波广播,暴露了三体的空间位置,导致了两个星系同归于尽,他对逃亡的信念,甚至超过了章北海。


还有末日之战中的恒星际战舰,极限巡航速度极高,但加速度一般,并不利于战时机动穿插和战术迂回,用于以防御三体舰队为目标的战舰,有点奇怪,而且拥有完善的生态循环系统,具有超长的世代生存能力,不像是战舰,可见,战舰的设计者们早就把逃亡当成不能公开说的第一设计目标。


所以说,最后真正拯救地球人类的不是罗辑的“黑暗森林”威慑,而是章北海、褚岩和设计者们等两代人在“人类必胜”伪装下的逃亡计划,让人类的物种得以延续。


无数秉持这一想法的人,都没有机会逃走,甚至连哪些是自己的同道都不知道,但他们相信“他们不是一个人”,凭着“只要有人逃走就是人类的胜利”的信念,坚持自己的信仰。


章北海在实施飞船逃亡计划时,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章北海感到父亲的灵魂从冥冥中降落到飞船上,与他融为一体,他按动了操作界面上那个最后的按钮,心中默念出那个他用尽一生的努力所追求的指令:


“自然选择,前进四!”


所以章北海是逃亡主义者,但不是失败主义者,他相信人类不会灭亡,但必须放弃地球,飞向深空,成为真正的宇宙新人类。


这才是常伟思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章北海胜利主义的信念来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 (ID:tongyipaocha),作者:思想钢印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