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蓝鲸浑水(ID:hunwatermedia),作者:hunwater。
“现在内容创业玩家面临的困境,可以称为黑域困境。我们可以在微信阵地里生活得很好,但势能无法导出去,只能在这个黑域里生存。”
第二届蓝鲸新媒体峰会六神磊磊演讲视频
以下为六神磊磊关于《内容的黑域与逃逸飞船》的主题演讲部分实录:
一、什么是内容黑域?“你的优势导不出去”
我自己很少谈内容、互联网,我是属于听都听不懂的水平。举个例子,有一位自媒体人大家都特别熟悉,最近被关注很多——咪蒙,她经常找各种各样的人去公司分享,可能也是为了集思广益。
我说我真的不懂行业、创业,所以我去讲了一堂唐诗,讲完是互动的时间,大家问的问题,没有一句跟唐诗有关,全是创业和怎么做选题。问到后面咪蒙来解围,说你们放过他吧,这个人是真的什么也不懂。
今天只能聊一点自己的体会,谈不上特别有理论高度。
最近常听说,内容行业的创业到了后半场。现在内容创业的玩家面临一种局面,我把它称为黑域困境。你可以把黑域理解为低光速的区域,在这个地方外来的文明不会侵袭你,你暂时相对安全,可你自己也无法逃离,你的势能无法导出,只能在这个黑域里生存。
拿太阳系做比方,如果把太阳系做成一个黑域的话,其他的三体文明甚至更伟大的文明不会侵袭你,你是很安全的,你可以在这个地方愉快的生活,可是你无法离开太阳系。
现在很多玩家面临黑域的情况,他们就像藏在黑域里的文明。我只熟悉微信公众号,今天的主题也跟微信有关,我自己对微信公众号最有感情,我拿微信公众号来举例。
大家的主要阵地在公众号上,虽然近段时间微信公众号折腾了一下,做了一些让我看不懂的措施、改版,把它做成信息流,我也看不太懂,可是这个产品依旧是一个了不起的产品,它的优势依旧非常大。我们以这个地方为阵地可以在里面愉快的生活,但是你会面临一个问题——你的优势导不出去。
前段时间因为拍纪录片,我去了四五六七八九十线城市,我发现所谓的大号在这些城市里什么也不是。你愿意继续在这里安居乐业,还是有星辰大海更多的选择,这里更多的选择不是我们抛弃太阳系,而是太阳系是我们的家园,能不能把声音传到更广阔的地方去。
说到逃逸、突破黑域的屏障,三体里说应该打造光速飞船、曲率飞船,飞船怎么打造我也不懂,只能想一想大概有这几方面可以思考的角度。
二、是作品还是产品?“如何导出势能?”
第一,关于产品还是作品的选择问题。
现在内容创业的领域里,占最大比例的不是作品而是产品,这两项有什么区别?是标准不一样。
作品遵循比如美学的标准、文学的标准、社会价值的标准,可是产品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呢?我觉得只是统计的标准。
什么是统计的标准?能带来多大的流量。正是因为产品只遵循统计的标准,所以我们看到内容领域很多没有立场的人假装在有立场,很多没有观点的人假装在有观点,很多没有思想的人假装有思想,因为他只遵循一个产品的标准。
如果你只遵循产品标准的话,你的势能就导不出去,可能就永远困在黑域里面,因为这套标准只在这个圈子适用,出去以后别人就不认。
举个例子,可能不是很恰当,最近发现很多IP网络文学改编成的影视剧,并有没获得很好的反响,可能某种程度是因为,网络文学绝大部分都是产品不是作品,网络文学遵循的不是美学标准,不是文学标准,不是社会价值等等“高尚”的标准,遵循的都是产品的标准。所以一旦离开了网络阅读,离开了这个行业,离开了这个情境,变成影视剧就不管用了。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
去年我出了本新书叫《六神磊磊读唐诗》,首先这本书卖得还不错,感谢新经典团队,营销做得非常不错,简体版加印了六次,繁体版在台湾加印了四次。
可是这本书里的文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原来我发在自媒体里关于唐诗的文章,这些文章在自媒体里表现非常好,阅读量总是有几百万,另外一部分文章是我自己为了这本书专门写的文章,按照一本书的要求写的。
可是最后变成,书出来以后,在自媒体上发表过的这部分文章评价非常差,大家都说这文章不好,这些文章“水”,这些文章质量不高,反而是我专门为了这本书写的文章评价很好,就是两个标准的问题。
在自媒体圈里我们感觉很不错的产品并不是作品,所以势能导不出去,出了这个圈子大家不认可,那就永远困在这个黑域里。能够用作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你就有可能能冲出这个黑域。
三、不要想太多:“为什么A电影比B电影票房好?”
第二,怎么思考。
要做正确有益的思考,不要做无用功,不要误判,内容这个东西很快就变成了一个行业,变成了一个可以挣钱的东西,变成了一个可以很快产生价值的东西。
这样的好处是带来大量的总结、大量的思考、大量的分析,可是也有个坏处,容易让大家想得太多,产生偏差。
什么叫想得太多?我前些时候看到过一个对两部电影的分析。电影行业的人煞有介事地说A电影为什么比B电影卖得多。于是分析,从角色的设置、到情节,最后人们发现,实际原因就是A电影上映的时间是冬天。这就是一种无效的思考,导致偏差,想这些没用的干什么呢。
我昨天看到一大段分析,最近IT剧,男主性向的剧不如女主性向的剧表现好,男主性向的表现很差,又是一大段分析,男性受众和女性受众的区别,男性受众和女性受众观影的习惯,有那么复杂吗?
是不是因为那几部男主的剧编得很烂、拍得很烂、故事不好玩?值得付出这么多无效的思考吗?
有时候想突破黑域,要把问题看简单一点,没必要想那么多没用的。
四、服务用户不在线的时间:“最简单的例子是出本书”
第三,能不能为用户不在线的时间服务。
我自己有点肤浅的感受,是不是这些从业者,关注用户的在线时间太多了,经常想怎么在用户拿起手机时粘住他们,如果这样的话可能你突破不了这个黑域。
我们可以放宽一点思路,想想怎么为用户不在线的时间服务。
最简单的例子是出本书,大家看书的时候就不在线,你就服务到了不在线的时间。
再举个例子,父母教育小孩。如果你的内容,能让父母在线下用来教育孩子,就能服务到一个家庭不在线的时间。有时候我们太依赖在线的时间了,可以考虑变换思路。
这就是今天的感受,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蓝鲸浑水(ID:hunwatermedia),作者:hun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