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正解局(ID:zhengjieclub),作者:正解局,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曾是全国最“出名”贫困县河南省兰考,有什么特产?
过去,兰考的“特产”,是风沙、盐碱地……今天,兰考终于有了拿得出手的特产。
靠着丰富的泡桐木材资源,现代家居制造和民族乐器产业,已经成了兰考的主导和特色产业,更让兰考成了“中国民族乐器之乡”。
兰考的改变,是如何发生的?
中国民族乐器之乡
2022年,兰考县被评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乡”。
这个称号当之无愧。2022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民族乐器行业中,有90%以上的音板,都取材于兰考的泡桐。
整个兰考县民族乐器的产量,差不多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这里年产古筝、古琴、琵琶、阮等70万台(把),乐器配件600万套,集聚287家民族乐器和配套企业,贡献的年产值有30多亿元。
兰考最早开始做民族乐器的徐场村,100多户人家中,有90多户都是在做民族乐器的制作和销售。仅这一个村,一年就生产10多万台(把)民族乐器,年销售额达到1.8亿元。
为什么一个原本和民乐雅音没有任何交集的“穷沙窝”,能变成中国的民族乐器之乡?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生长在兰考的泡桐,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兰考的泡桐木材纹路清晰、板材音质奇佳,最适合做民族乐器。
可在最初,它只是被做成生火做饭用的风箱,从没有被做成过乐器,直到一次偶然的发现。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兰考的木匠们用随处可见的泡桐,做成风箱或是电表盒这些东西,拿到城市里去卖。
上世纪80年代,兰考的木匠代士永带着风箱到上海去卖,恰巧遇到了上海民族乐器厂琵琶制作大师张连根,风箱鼓风时清脆的声音引起了专家的注意。
他把风箱的木板拆了下来做成音板,果然,奏出的乐曲悠扬轻柔,兰考的泡桐和民乐加工,就此有了交集。
一开始,乐器厂从兰考买泡桐的原木,到后来变成板材,这位有心的兰考木匠发现,一块长1.7米、宽0.3米的板材只能卖三四块钱,可做成乐器能卖到好几百块呢。
既然这样,那让乐器在兰考做行不行?
对于没有任何乐器制作经验的兰考人来说,这既是从门缝中透出的一丝致富的微光,同时也是一道极难逾越的门槛。
把技术引回兰考,就像当年焦裕禄种泡桐治沙一样,总有人会出现,去挑战不可能。
除了泡桐和想要甩掉穷帽子的一腔热情,其他啥也没有的兰考想做乐器,谈何容易。
1986年春节刚过,代士永召集十多户村民卖掉了自家的树、鸡、猪,凑了4万块钱,开始和另外4个会木匠手艺的村民一起捣鼓,做乐器。
为了找到制作乐器部件的红木,他几乎跑遍了全国,1988年才在潍坊找到了红木加工厂,第一次跟别人说起了软话:
厂长啊!人家都说兰考的要饭篮挎遍了全国,今天俺为扔掉兰考的要饭篮,也跑遍了全国,你就拉俺穷县一把吧,兰考人忘不了潍坊!
缠磨了4天,他终于订到了木材。
在半年时间里,他7次跑到上海,去请求张连根到兰考创业。
1988年,兰考人创办了第一家自己的民族乐器厂,还用真诚和2万块钱的天价酬劳,请来了上海有名的制琴师,培养出了第一批兰考的民族乐器制作人。
1992年,兰考泡桐被当时的轻工业部认定为最适合做音板的材料;
2000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在兰考建厂;
2022年,兰考民族乐器从业人员1.8万余人,打造出了三十多个知名品牌。
一个行业从无到有,民族乐器产业在兰考也深深地扎下了根。
380亿产值的现代家居
泡桐树馈赠给兰考的,除了民族乐器这个特色产业,还有年产值300多亿的大产业。
改革开放之后,与民族乐器产业发展同步,兰考其他乡镇,也把目光投向了泡桐。从简单的木器加工开始,逐渐开始转向家具行业。
1992年,兰考全县专门加工泡桐制品的专业户只有200多户。十年后的2003年,从事泡桐木板材加工的个体户就超过4000户,泡桐木装饰条加工户超过8000户。
随着市场的考验,兰考当地的木器加工规模与现代化程度也越来越高,2003年全县的木加工企业就超过了100家,其中规上企业超过30家。
2014年,现代家居产业开始被兰考当作支柱产业来培育,兰考很快就吸引来了索菲亚、曲美、喜临门、欧派等一线家居品牌落户。
这些上市企业扎堆兰考,又带来了家居板材配套企业TATA木门等一批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纷纷在兰考投资建设生产基地,立邦漆等知名企业和家居配套的五金企业也开始在兰考落子布局。
2022年,兰考的现代家居产业总产值达到了380亿元,而整个产业链的总产值更是高达800多亿元。
2100多家木材加工及配套企业、36个木材加工专业村、从业人口10万余人、产业链完整度60%以上。
从卖木材到板材加工,再到现代家居产业,和民族乐器产业的发展一样,现代家居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兰考丰厚的桐木资源。
有数据显示,目前兰考全县的泡桐数量有1000多万棵,泡桐活木蓄积量115万立方米,年采伐量2万立方米。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兰考是目前河南省唯一获批的木制品进出口基地。
以前为了防风固沙遍地栽种的泡桐,成了兰考现代家居产业的原材料“宝库”。
焦裕禄种下泡桐
泡桐,这种华北平原上最常见的树种,好种好活长得快,还不和农作物争夺水和养分。它的根能固沙,树干能做板材、乐器,树枝粉碎后能做胶合板……
是的,兰考土地上那1000多万棵泡桐树,成了和兰考这个地名相伴相生的特产。从焦裕禄在兰考栽下第一棵泡桐开始,绿色就开始在黄河故道的盐碱沙地上蔓延开来。
如今兰考的“名片”泡桐,可不是凭空长出来的。
《兰考县志》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00多年间,兰考光是被风沙掩埋的村子就有63个。要治风沙,就得先固沙,然后再种树防风。
不过,兰考不是从一开始就种泡桐的。
焦裕禄有一天下乡,看到一个农民捧着黏糊糊的胶泥往坟头上抹,农民解释,因为风太大,怕坟头被刮没了,他从地下深处挖胶泥盖住坟头,这样就不会被风刮走了。
从当地农民那受到启发,焦裕禄带人花了3天时间,用胶泥把一个20亩的沙丘封住,然后在上面种上刺槐树固沙。
这次试验被焦裕禄形象地总结成为“贴膏药”和“扎针”。“贴膏药”和“扎针”的效果不错,很快这个做法就在全兰考县开始推广。
那除了刺槐,防风固沙还有没有更好的树?
焦裕禄偶然间听到村民提到了一句“兰考有三宝,泡桐花生和大枣”,经过一番对泡桐树生长习性的详细了解,他在开会时表示:听说沙土地能种泡桐,而且这种树五六年就能长成大树。
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兰考县开始决定用泡桐做生态防护林的主要树种。从此,兰考全县开始大种泡桐。
从种泡桐开始,兰考人逐渐摸出了种树防风沙的门道:在风口成排种泡桐、杨树减小风力;在沙丘上种刺槐固定沙丘;沿着沙丘周围种白蜡条、紫穗槐,延缓沙丘流动。
泡桐树,自此以后成了兰考的象征。
历史也在不经意间回馈了兰考。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种下的泡桐,不仅改变了兰考的自然面貌,也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成就了兰考今天的经济发展。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焦裕禄是个“苦行僧”式的人物,但其实他不仅敢想敢干,还是个特别聪明、“文艺范儿”十足的人。
焦裕禄的女儿回忆父亲时说,生活中的焦裕禄是个幽默风趣、很有情趣的人,也会跟子女在一起养小兔子,在房前屋后种瓜种豆,陪他们唱歌讲故事。
焦裕禄特别爱唱歌,在解放前参加工作队时,他还演过歌剧。
他小学就是学校雅乐队的台柱子,拉的一手好二胡,就连他的夫人,也是两人在团校学习时“循着二胡声追到他跟前的”。
焦裕禄的交谊舞跳得也很好,好到连教他跳舞的苏联专家都称赞。
不过,焦裕禄学跳舞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娱乐交际那么“简单”。
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的时候,曾被派到哈工大学习,后来又去了大连起重机厂实习了一年。
虽然在大连他就利用自己的文艺特长,借着给苏联专家表演文艺节目的机会,跟专家拉近关系,学了一些有关技术方面的简单俄语,但是对于回到洛矿当车间主任的焦裕禄来说,要看懂全是俄文的设备图纸,想跟苏联专家请教问题,这还远远不够。
可人家苏联专家下了班就要去跳舞,根本不给他“加班”学习的机会。于是,焦裕禄就去学跳舞,一边跳舞一边跟苏联专家套近乎,请教技术问题。
当然,这舞也不是白跳的。1958年,36岁的车间主任焦裕禄,带着人只花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靠着一套苏联的图纸,研制出了新中国第一台2.5米直径的双筒提升机。
焦裕禄肩披外套、双手叉腰、面露笑容的那张照片流传最广,照片里有一棵只露出部分枝干、枝丫和几片叶子的泡桐,是他在1963年春天亲手种下的。
在那一年的9月,焦裕禄下乡去查看春天栽种的树苗时说:
咱春天栽的泡桐苗都活了,十年后会变成一片林海。
今天,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栽下的泡桐树,化作一件件美妙的乐器,奏响致富交响曲。
这是属于中国的独特浪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正解局(ID:zhengjieclub),作者:正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