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金庸笔下,有许多关于相逢和离别的故事,但无论相逢和离别,无不有着江湖儿女的畅意洒脱。
丘处机给江南七侠的信里写:“二载之後,江南花盛草长之日,当与诸公置酒高会醉仙楼头也。人生如露,大梦一十八年,天下豪杰岂不笑我辈痴绝耶?”
杨过与小龙女离开前,向众人道别:“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金庸对世界告别的愿望,也是“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但大侠的身后,并不悄然。金庸诞辰百年,我们仍在江湖,仍在那些故事里体会儿女情长、人世况味,期待碧海潮生、笑傲江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怀念金庸的,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0世纪80、90年代,金庸武侠盛行;到现在,金庸武侠作品成了无数人成长路上的一段难忘记忆。
无论男女,我们都曾有过一个难忘的武侠梦,而金庸作品里面的江湖气——令狐冲的洒脱、杨过的率真、乔峰的正义感、小龙女的柔情、东方不败的飒爽……也影响过许多人,让人带着这些品质仍在江湖。
3月,新周刊发行杂志《绝版金庸》,“碎片收发室”栏目随即发起了两个话题征集活动——#难忘武侠梦#和#仍在江湖#,汇聚每个不同年代“金庸迷”的真实感受,在今天(3月10日),共同缅怀金庸先生诞辰100周年。
难忘,可以说是对一个人最好的致敬与怀念。关于金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难忘记忆。
一、金庸武侠作品,已经成了他们生命里的一部分
@纸短情长
人物:张无忌
所有侠客中,张无忌最像普通人。他不像别的主人公那样霸气侧漏、杀伐决断,也没有杨过、萧峰那么痴情,反而有些拖泥带水,扭扭捏捏,惹得很多人不喜欢。但恰恰是这种更像普通人的温情,最打动我。张无忌让我明白了,大侠也是一个普通人。因为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脆弱,他会在美女之间摇摆,他会委屈自己讨好他人。
@律鸣光旭
人物:令狐冲
最爱书中“大丈夫行事,行云流水,任意所至”的观点。人生,当快意而为,自然处之。
@ east1
人物:萧峰
哪怕他是江湖第一的大侠,哪怕他誉满天下,哪怕他武功盖世,可是面对爱情,面对阿朱,他内心的潜台词还是:我这样一个糙汉子能配得上她吗?爱情面前,每个人都卑微,每个人都在问自己配得上配不上。
@ peter
人物:程灵素
极具才华,蕙质兰心,小小年纪就尽受师门真传;知恩图报,却又一生爱而不得,小心翼翼守护着自己喜欢的人,不惜搭上自己性命。最喜欢的人物,没有之一!
@肖祺
人物:杨逍&纪晓芙
给女儿取名“杨不悔”是纪晓芙给杨逍最好的情书。
@一亿五百万
人物:黄蓉
射雕与神雕的身份转换,让蓉儿从正面立场变得有些反面的立场,增添了人物的完整立体感。不过从她个体的角度来说,我会可怜蓉儿一代天骄,因为成长变得束手束脚。这可能就是所有人长大的代价。
@贫道稽首了
人物:李秋水
她的名字很美,取自《庄子·秋水》,但她远没有《秋水》篇里的北海之神若那么豁达,甚至可以说她和李莫愁是同一类型的女子。虽然李秋水武功更高,但她们都中了痴情之毒,自身格局也很有限,为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子蹉跎一生,着实可惜。她对现代的女性也有很大的警世意义:不偏执,调心态,多自省,才是生存之道。
@曼松
人物:乔峰
大英雄应该是每个女孩子年少时候的梦想吧?乔峰强大又正直,在我心里就是一个男人的范本。高中时候学鲁迅的文章,语文老师讲到鲁迅先生对人物的塑造,特意拿乔峰来对比,他认为金庸先生对这个人物的描写太扁平了,经历了人生那么大的挫折,居然一直没有改变他的性格,乔峰始终如一就是个大侠,太单一了。我还为此和老师在课堂上吵了起来。我认为一个坚强又武功盖世的人,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当时确实年纪小,不懂得人生中真的有很难过去的坎儿。但是也因为这次冲突,让我对乔峰更加难忘。
@打工人
人物:令狐冲
曾几何时,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每天守在电视剧前面追着看《笑傲江湖》。大师兄令狐冲太帅了,无论是从功夫低阶时期到后期的bug时期,始终不忘初心,最后方得始终。我为剧中的各种情节所感动,也为主角光环而着迷。因为我也是一个打小跟着奶奶长大的孩子,父母不管我们两兄弟。我一直对奶奶的感情很深。后来奶奶走了,我发觉自己也成为一个流浪的人。
看到令狐冲,才发现原来我们还能这样生活,所以就慢慢有了乐天潇洒的性格,自己不开心,没人给你快乐。所以我觉得非常有感触。然后慢慢去看金庸先生的其他作品,都是非常喜欢。感谢金老为我们带来的精神财富,陪我度过曾经的青春。现在成家了,始终记得正气做人,正义做事,不负他人。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是我觉得人生是快乐的。
@密斯麻瓜
人物:俞莲舟
武当七侠的名字很美,远桥,莲舟,岱岩,松溪,翠山,梨亭,声谷,组合起来就是一幅颇有意境的中国山水画。而武当俞二,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笔。若是没了这一叶舟,画面好像就没了生气。他是正派里的“邪派高手”,菩萨心肠,雷霆手段。他也是能最快get到别人优点的人。如果我是殷素素,我一定选他。
@宛宛
人物:程英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心里放了一个人,一放就是一辈子。
@宝瓶
人物:王语嫣
王语嫣熟读武功秘籍,对招数了如指掌,甚至当场指点队友出招,可谓是武功教学高手了。但神奇的是,她一点也不会武功,原因并非先天禀赋不佳,不适合练武功,而是不屑于练。她学习,只为了她的表哥。这个人物往往为人诟病,没有自我,但我现在觉得,她只是没有觉醒的一个姑娘罢了。
她有一个因为被段正淳抛弃而成为怨妇的暴躁妈妈,动不动就要把人做成花肥,所以大英雄一样志向坚定的表哥最为吸引她。在新版中,她并没有按照俗套感动嫁给段誉做王妃,而是沉溺于长生驻颜之术。我认为,对比之前的那个结局,新版让这个一直柔弱待栖的姑娘,有了一点坚持和棱角。男人的感情靠不住,那么祈求长生能不能靠得住呢?也许还是不行,但终究算是从自己出发了。
@潜水艇
作品:《射雕英雄传》
接触的第一部金庸武侠电视剧。小学,1985年冬夜,在一位富庶的同学家看电视,他父母都不在。我俩一人一个单人沙发,看得入神。乐风一转,梅超风一身黑衣从树上跃下!我俩同时惊叫躲避,脑袋碰到一起。不得不说,头骨是真硬。
@慕羽宝宝
作品:《神雕侠侣》
中考前的两个月,前桌同学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一套《神雕侠侣》,每天藏在课桌下看。我见他读得痴迷,便也借来看。为了顾及同学的阅读进度,总共4本书,我是前后颠倒顺序看的。那段时间,为杨过和小龙女的特立独行痴迷,也为金大侠的文学底蕴和世界观痴迷。
在这种关键时刻沉迷小说,自然是影响了一些中考成绩。但现在想来,那种浪漫侠义精神对一个少年的思想的确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如今,我也从事文字相关工作,在某些作品里仍存有当年阅读金庸的影子。现在,我也会跟孩子共读金庸,武侠的种子,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聂赫留朵夫
作品:《笑傲江湖》
17岁的夏天,我从母亲办公室里出来,抱着一叠打印好的《笑傲江湖》章节节选,从此我打开通往另一个宇宙的一扇门。不需要SpaceX的飞船,只需一盏小灯,我就踏入另一颗奇幻星球。我仿佛成为了叫令狐冲的人物,他开心时我也开心,受委屈时我会难过,小师妹死了我会流泪。难忘是作为记忆小心保存着,而金庸的小说已经变成我生命里的一部分,它已经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我如今的心灵,使之闻音则摇颤不已。
在杭州很多次,都分不清现实与虚幻——岳王庙,翠薇亭,孤山,下一刻郭靖黄蓉便会走出来,满江红和韩世忠的那首“马蹄催趁月明归”。诗词大会里出现“青旗沽酒趁梨花”诗句时,脑海中会不自觉浮现令狐冲与黄河老祖饮酒的场面。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看到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时,向问天向梅庄四友送出字画的情形条件反射一般悄然出现。每当听到“温润如玉”时,便会不自觉地想起送陈家洛那句话“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便是金庸的魔力。
他构建了一座宫殿,像大仲马说的那样“给我一个历史挂钩,我就能倾泻而下一气呵成”。他像一位好客的主人邀请我参加他的晚宴,明快清扬的文字节奏组成一首奏鸣曲,历史长河如同明清绘卷铺展开来,文化底蕴是一场饕餮盛宴,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同美酒让我沉醉。感谢金庸先生带我享用了永远不散的筵席。
@njjs301
《白马啸西风》、李文绣
结尾“那些都很好,可是我偏不喜欢”。
@黄圆喜
《书剑恩仇录》、陈家洛
1982 年夏天,初中毕业的暑假,无所事事,同学从她舅舅家偷出来《书剑恩仇录》,叮嘱需快速读完快速归还。一开卷就是陆菲青和李沅芷师徒,然后是众英雄救四哥文泰来,及至陈家洛以百花错拳出场,我已是读得心旷神怡。因为阅读时间短,为了不忘记所读内容,我几乎把这故事和周围小伙伴讲了个遍。不过他们大抵没听明白,这么大的叙事场面,哪里是一下能讲清楚的。但是我却把这个故事深深记住了。
日后又读了金庸其他作品,也分辨出陈家洛并非金大侠中意的人物,但不管怎么说这是金大侠塑造的第一个人物,也是我接触的第一个金庸人物,说难忘是一点不假。
2018 年,金大侠仙逝,我是真的觉得心里缺了一块儿,像六神磊磊说的,从此以后我没有靠山了。随后 11 月,因缘巧合去海宁出差,必须去膜拜一下金庸旧居,尽管我已有各种版本的金庸全集(盗版正版都有,正版还是 1994 年三联第一版),但在那儿我又买了一套《书剑恩仇录》,盖了金庸旧居的章,和自己说,这算是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吧。
@B老师
《倚天屠龙记》、殷离
10岁的暑假,在贵州山区“度假”一个月。无电视,只能看书。第一次接触金庸小说,看的是就《倚天屠龙记》,盗版三联版,还缺了第一本,只能从张无忌中了玄冥神掌开始,依旧看得津津有味。那时候对韦一笑的轻功,小昭的善解人意,张无忌排解六大派纷争最感兴趣。殷离,只是张无忌改名“曾阿牛”后认识的丑姑娘。回到家中,找租书屋,看齐了金庸全套,才恍然大悟,原来郭襄和张三丰曾经如此,原来黄衣女子是杨过后人,原来周芷若学的是梅超风曾经用过的九阴白骨爪和摧心掌。
小学的我,依然不懂殷离的故事好看在哪儿。直到中学,开始暗恋一个男生。我知道不可能。但他亲口对我说过:高中我不会谈恋爱。我想应该可以默默一直做好朋友,默默地放心一直暗恋他到毕业吧。直到有一天,他有了女朋友。天塌地陷。殷离爱上的是张无忌的幻象,我也如此。因为得不到,所以在脑海中一丝一丝构造虚幻的世界和爱情,自己沉迷其中。
殷离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读大学之后,毕业工作之后,我都不止一次重看了《倚天屠龙记》。每看到这几段,会回望那个曾经苦苦暗恋的小高中生,就像书中的张无忌望向殷离的背影,我也是“三分伤感、三分留恋、又有三分宽慰”,为自己不再沉迷幻影而宽慰,同时却又伤感。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么好。
@位鹏
《射雕英雄传》 、江南七怪
小时候嘲笑过江南七怪本事不大,脾气不小,更对于他们“低劣”的武功鄙视不已。长大后才能体会到江南七怪这类“平民侠客”的魅力,明白这种一诺千金的可贵。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远赴大漠十八载,细心教导;直到身死,也是被作为棋子嫁祸于人——仿佛七怪的一生就是为了成就郭靖而来。印象最深的是丘处机写给江南七怪的信“ 人生如露,大梦一十八年,天下豪杰岂不笑我辈痴绝耶?” 我又做了何止一十八年的武侠梦?
@大全
作品:《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是我阅读的第一部金庸作品,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因为家里有一套,是安徽文艺出版社的版本,从初中时代第一次接触后,这么些年来,寒暑假、双休日,时不时拿出来翻看,前前后后零零碎碎加一起,读了应有不下百遍了吧,比那些要求背诵的古诗课文还显得熟稔。
最喜欢这部作品的原因在于它情节上的跌宕起伏,格局上的恢弘磅礴。金庸先生写作该书时是创作生涯的中后期,笔力已臻化境。全书出场的人物多达二三百人,但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甚至一些一闪而过的路人角色,都被塑造得生动立体,活灵活现。从偏居一隅的大理小王子段誉开始,将情节、地图和人物徐徐展开,大宋、大辽、西夏、吐蕃、女真、天龙寺、燕子坞、缥缈峰、少林寺、星宿海……,最终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江山万里波澜壮阔的江湖图景。
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和心境的变化,即便目前已是中年,每每翻开这部小说,还是会有很多新的感触,对于命运,对于性格,对于取舍,对于执念,等等。感恩金庸先生带给我们这许多经典的作品,于我个人,它们陪伴我走过了整个青春。适逢金庸先生百年诞辰,缅怀先生!
二、“金庸的江湖故事,曾是我最有力的支撑”
@Eleven
作为女生,从小爱金庸不爱琼瑶,总梦想着仗剑走天涯,每一把长柄伞都是像剑一样比在身后,每到一个排水渠都是左右交替踩着边缘感受飞檐走壁。金庸作品让人大气、侠气、正直且柔情。
@36号很传奇
从小喜欢武侠,里面的江湖道义,正邪之分,让我学会辨别是非曲直,现在有很多想不通的问题都会看《天龙八部》等电视剧找灵感。感谢金庸先生,让我在书本和电视剧里还找到了真实。比起现在社会有时候的人情冷暖,关系疏远,反而江湖更让人感到正义存在,更坦坦荡荡,兄弟情深,是非分明!
@wing
作为一个八零后,从小学开始看武侠小说,从去书店蹭看书,到租书,再到买书,现在手头有半套老三联、两套花城版和明河版全套。
我一女生,当周围女同学都在追琼瑶、聊言情的时候,我跟她们完全没有共同语言,初高中时期几乎看遍了能找到的所有武侠小说,最喜欢的还是金庸。金庸的小说中没有非黑即白,看他的作品能体会人的多样性,事的复杂性,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件事的因果带来的蝴蝶效应……进而去找他写的时评……
影响嘛,不想说男生女生怎样,不搞性别对立,而是脱离性别,但凡遇到问题时都会想,表面,深层,正面,负面,个体,大环境……个人做决定时果断不拖泥带水。不是说自己给自己贴金,炫耀,而是因为自己能够看到可能的后果(无论好坏),自己能承担,所以做出决定就不会后悔,总体来说比较洒脱,生活当中不会太焦虑,少了很多纠结或痛苦。
@Cranx
人生不如意,十有之八九,只要你努力,总会有收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即使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学会严于律己。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老之后,武侠真的没落了。
@CangLang
不记得曾经连载过《书剑恩仇录》的那份报纸名字,但还是能清晰回忆起把每期的武侠小说剪下来,单独粘贴在纸上,这是因为那时买不到单行本,也是因为那时是学生囊中羞涩。那时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整套金庸作品,最好是宝文堂版本的,每一回都有插图。因为金庸作品基本都有历史背景,这也是我对历史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即使现在,我的书架上依然是历史方面的书籍占据绝对空间。现在对金庸作品的兴趣是想再次拥有曾经属于过我的小说版本,如宝文堂版的《天龙八部》《鹿鼎记》,中华文学黄河版的《侠客行》《笑傲江湖》等,那些曾经置于书柜中最显眼处、后因种种原因散失了的书籍,一段回忆,一份遗憾。
本来感慨很多,想写的也多。写点东西怀旧一下得了。在给收藏的老版本金庸作品拍照时,发现《天龙八部》的书皮是我的寒假作业封面,哑言失笑,当时痴迷武侠小说到如此。
@逸云
接触金庸是因为父亲。别的孩子还在听父母讲格林童话时,父亲给我讲的是郭靖的故事。当然,是父亲再加工、适合孩子听的那种浅显易懂的故事。听完,我就拿着父亲刻的木剑挥舞不停,幻想着自己是行侠仗义的侠客。初中时,在地摊上买了全套的盗版三联金庸,那段时光真的是每每回味都会会心一笑。尽管印刷质量不佳,可是这套盗版金庸陪伴了我的青春岁月。
九年级的国庆七天就是不停地看《倚天屠龙记》,吃饱饭就看,看累就睡,睡起来再看,情节都能背下来了,还是一遍一遍看精彩片段。现在想来,那时,我是把这书当成言情小说在看。我会把自己心仪的姑娘想象成赵敏和周芷若,把心仪我的姑娘想象成小昭和蛛儿。少年慕艾,春情如斯,七天假期结束。(此投稿来自新周刊小红书)
@Delia-瑰
看金庸的小说是妈妈推荐的。初中读完后第一感受,如果说历史书上的英雄还有些模糊、缺少细节,古诗词的意境还理解不透,那么这些问题都在武侠小说里解决了。历史嫁接很巧妙,古诗词功力深厚,人物立体多变,故事跌宕起伏,这些都很难再有人同时做到了。现在再读金庸,只感觉沧桑,很多人的不如意和一些反派有自己的影子。(此投稿来自新周刊小红书)
@沧海流云
2004年仲夏,我偶然翻开家中一本纸张泛黄的小说,封面上赫然写着《倚天屠龙记》,那是旧版首册。谢逊的七伤拳,张翠山的铁画银钩,冰火岛之绚烂,武当七侠之义气,让我心驰神往、欲罢不能,一卷读罢意犹未尽。在那个孩子们只有mp3的时代,我托家里有网的同学下载了txt《金庸全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读起来废寝忘食,一气呵成。
我徜徉在快意恩仇的世界里不能自拔。祖父问我最想成为金庸小说的哪位人物?我脱口而出:“萧峰!因为他是英雄!”多年以后,我本科考入中文系,毕业论文便是关于金庸小说。若现在有人问我最想成为金庸笔下的哪位人物,我想大概是无拘无束的令狐冲吧,毕竟他会在逆境中找寻属于自己真正的快乐!(此投稿来自新周刊小红书)
@渐行渐远
金庸先生讲的故事是我年少时最神往的世界和曾经最有力的支撑。三十年电光石火,而今虽年过不惑,但那些鲜活的人物,曲折的故事,仍然是内心铭心刻骨的记忆。(此投稿来自新周刊小红书)
@幺零贰
我与金庸武侠小说的故事是从初中时期开始的。初中的我一腔热血,胸怀壮志,但却不知如何形容。身边的同学不理解我的热爱,我自己也时常焦虑迷茫,直到有两个词走进我的世界——“武侠”和“江湖”。原来这就是我之前心中曾描述过无数次理想世界的正确表达。
翻开的第一本书是《射雕英雄传》,郭靖从憨厚愚笨到一代大侠的成长经历,让我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有了方向!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成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男子汉!那时起,“行仁义事,存忠孝心”成为了我的价值观!金庸作品中郭靖、杨过、张无忌等人的成长经历让我不自觉地代入,在江湖中和前辈们学习做人,做事,知晓人情世故。感谢金庸。(此投稿来自新周刊小红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怀念金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