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3-18 15:00

大学老师,仍应相信一门课的力量

1月底,我们邀请三位学生录制了一期播客《我是大学生,我对大学感到失望》,原本应邀参与播客录制的袁长庚老师因病错过了录制,他在群里对同学们说“感谢你们勇敢的表达,让我们这些还在坚持好好上课的老师觉得工作仍然是值得的”。


在今天这篇文章里,袁长庚结合过去二十年来作为学生和教师在大学里的个人经验,对学生们的诚挚发言做出了回应:大学是权力关系的预演平台吗?大学仍然是普通人阶层跃升的路径吗?困在系统中的老师,对学生负有责任吗?


以下是他的回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作者:袁长庚,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是一位大学老师对学生们的发言做出回应,并围绕大学作为权力关系的预演平台、大学是否仍是普通人阶层跃升的路径以及困在系统中的老师是否对学生负有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 文章回应了学生们对大学的失望,强调了教师仍然坚持好好上课的价值

• 💡 袁长庚指出大学教师面临的行政管理困境和权力游戏问题,以及科研热潮对学生的影响

• 👥 文章呼吁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他们的处境,并通过好好上一门课来改善教育环境

某著名刊物对大学生状态讨论的文章刊出之后,我和几位同在高校教书的朋友都在第一时间表达了不同意见,尤其对于某位学术前辈有些轻率的判断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批评。坦白讲,眼下的高等教育中累积了一系列的问题,而且其中一些问题的根源与高校关联不大,属于时代或宏观结构使然。在这样的前提下,揪住学生的状态不放(哪怕这是一个真问题),不知是天真还是罔顾房中大象。


此文所激起的讨论和反应其实有限,我们也并没有继续展开讨论。直至有一天,我在微信上看到有人转发几位在读本科生的反驳意见,才觉得为之一振。这篇发言汇总我看了两三遍,且转发到了自己的社交平台。我以为,这种来自于学生的声音实在宝贵,足可以作为一份重要的历史证言。假若后人想要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我相信同学们的这份文本将会有重要意义。


青年志的朋友邀请我对同学们的意见做一回应。我将自己的想法略加整理,权且算是对学生们的一点微弱的支持。


一、老师变老板,大学成了权力关系的预演平台


我记得二十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当时媒体和教育界经常质疑大学是“衙门”。所谓“衙门”的意思是,大学虽是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但大大小小的主事者都是享有行政级别的官员。这样的批评和讨论在今天似乎已经销声匿迹,但我想问题本身并没有消失。


大学里做教师的同仁们,几乎没有人不曾受到过行政管理部门的为难,签字难、报账难、问题反馈难、权益维护难。这样的情况各个高校程度不一,但普遍存在。


按我的理解,同学们所谓“权力平台”,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时下高等教育对学生的管理,规章明确、原则清晰,大都是依据社会所认可的逻辑和原则制定。换言之,学校里管学生的原则,日渐和大厂管员工、单位管职员的逻辑没有区别。更有甚者,学校不比公司,多少还有些现代企业的弹性。学校里的“严格”是真“严格”,除了消极不配合之外,反抗或提出异议的代价巨大。


无论什么时代,青年人对大学的想象总有一层浪漫滤镜(尤其考虑在我们这个社会,大学是靠十多年高压生活换回来的),这样的想象遭遇现实的铁板一块,很难不让人失望。


第二层含义是,眼下高校管理制度细化、下沉,行政、党团、学生自组织紧密配合。于是乎我们常常可以看见连检查寝室的小学生干部都颐指气使、耀武扬威。各级组织、机构成为一些“有志于”权力游戏的人的练兵场,自然会层层加码,让一般学生难受。


今天中国高校最突出的现象是“科研热潮”,在学术 KPI 考核制度的助推下,实验室、研究所日夜不息、大干快上。规模扩大,自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于是所谓“本科生进实验室”就顺理成章成为新的“教育改革”。


但在这种指针明确、压力重重的条件下,本科生进入所谓科研团队,大都没有什么自主成长的空间,研究生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这才有了“老师变老板”的现象。据我所知,很多“老板”管理之苛刻、言行之无度,远甚于社会上那些真正的老板。学生追求知识的梦想一旦幻灭,就能看清这其中的权力本质。


二、“阶层”与教育


中国人最近十年来意识有所觉醒的标志之一,是“阶层”开始成为一种流行的问题分析框架。谈“阶层”,实际上谈的是“阶层固化”。很多人不怕阶层,怕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后人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以前工作的学校,新落成的图书馆窗明几净,真是适合读书学习的地方。但图书馆大窗户正对的马路对面,是一处新开的楼盘。每当入夜,售楼处的灯牌亮起,“尊享豪宅,每平米仅售11万9千元”的字眼就成为一众学子们伏案苦读的背景板。我每次想到这样的对比,都觉得反讽,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在今天做一个心无旁骛追求科学知识的人该有多难。


学生们并不傻,他们对自己未来踏入社会的收入水平不是毫无预判。他们知道自己无法“尊享”那种居住空间,除非狠心掏空爹妈一生积蓄。


我在大学教书,最大的感慨就是,课堂上真正出身于底层家庭的孩子凤毛麟角。这不是谁刻意设计的政策,而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网络上稍有质疑高考有效性的讨论,迅即有很多人跳出来大喊,“高考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难道你想让我们变成美国,彻底断送了普通人进大学的机会吗”。


美国是什么情况我不清楚,中国的现实是,在高考这条道路上取得优胜,已经不是个体努力就能实现。父母落脚的城市、购买力、教育观念,早早地就把孩子送进不同赛道。我读书的年代,很多落后地区的乡镇中学在应试方面的竞争力却不差。有心的读者不妨读一下北京大学林小英老师的研究著作《县中的孩子》,看看今天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异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就能想象为什么一般人家的孩子很难在考试竞争中保持领先。


我想再次表明一个观点:学生们进入大学,不是傻乎乎的“一张白纸”,他们有这个时代的“基本常识”,他们眼里并不是看不见自己的家庭能够过什么样的生活。所以,焦虑也罢、失望也罢、愤懑也罢,别再动不动就说他们想不开。这个话尤其不应该由那些享受过年代红利的人说。


三、作为大学里的教育者,应该做什么样的反思?


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四个字:尊重学生。


第一,所谓尊重,最起码应该理解,一个人的人生阶段,叠加上时代背景,这就是个体的基本处境。所以,我们不光要理解就业压力大、升学压力大,还要明白所有这些压力大,正在个体的哪一个人生阶段发生。年轻的特点就应该是“见识短浅”,他们没有理由自然而然地想通道理、放下执念。初生牛犊之所以不怕老虎,是因为经验里没有老虎撕碎同类的恐怖记忆,因此单纯、冲动。无需用我们这点儿有限的人生经验去批评指摘这种单纯和冲动。


第二,理解归理解,但不要乡愿,不要谄媚,不要觉得真正的尊重是跟学生一起玩儿梗,一起注水摸鱼。理解式的尊重就是,我们充分共情对方的处境,但不自恋般地停留于对这种困境的自我怜悯。相反,我们这些背负往圣先贤思想遗产的人,该鼓励他们,别轻易被那些不堪的东西胁迫、挤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我们彼此搀扶着看看有没有冲破迷雾的可能。我们作为教育者,真正的义务不是取悦,而是陪伴,是让他们知道,无论是追求知识还是追求正义,老师都是同路人。


第三,别拿大环境作为自己怠惰的借口。相信一门课的力量。你在的学校不堪、院系不堪,都不是你跟着一起不堪的理由。我们至少可以做到,让学生在一门课上意识到知识可以是严肃的,做事可以是体面的,彼此的交流可以是真诚的。春蚕到死、蜡炬成灰是道德绑架,但不念PPT,认真地设计课程结构,选取课程材料,好好改作业答问题,都不是什么难事儿。也许学生们的最后一点信念,就是看到你还没有放弃,你还没有跟着一起糟蹋这个专业。


四、老师好好上一门课,就是“不作恶”的开始


我读同学们的集体写作时,最受触动的地方是,有同学说他发现原来一个老师想要认认真真地做好上课的工作,居然要付出那样大的代价、背负外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我想起自己刚做老师的时候,有一天下课和一位同学一起出门,他忽然跟我说,“老师你要好好保重啊,别光为了我们,一定要评上副教授啊!”


实话说,多年来,我从没有在一个领导那里听到过学生们发出的那样的感慨,没有见过他们像学生们一样有保护自己老师的冲动和意愿。


从某种程度上说,今天年轻的学生们在学校里所遭遇和感受到的一切,只是教师群体处境的镜像而已。学术GDP制度下对于教师的考核晋升,与学生们所面对的各种评优评奖、各种数目字管理一样,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如果说学校对于学生的利益还稍有顾虑,那么教师则完全裸露在日光暴晒下的脆弱群体(当然,只限于基层教师,有头衔有资源的教师一直是各级管理机构的座上宾)


因此,我部分同意如下结论:教师并不是学生的对立面,也不作为一个整体享受高校资源分配的红利,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收益群体。


但是,正如同学们在集体写作当中所反映的那样,一些教师以制度作为庇护,藏身在体系之后,心甘情愿、变本加厉地落实、放大结构之恶,甚至大行连制度也不会容忍的苟且之事。难道在同流合污和舍身成仁之间,没有任何中间地带,没有任何个体操守可以聊做抵抗的环节吗?


当然,面对这样的高等教育现状,我们已经听过足够多的坏消息和烂故事,但是同样不能否认的是,就在同一片校园里,在同一种制度下,也存在相当一部分没有完全缴枪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或许称不上惊天动地,只是好好上一门课,认认真真地改作业。他们可能和一般人一样怯懦,并不敢真正站在制度的对立面。但他们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讨好制度或为自己牟利,他们就是守着最后一点教师的本分而已。


做教师并不只是每次课堂上讲完知识点,还包括日常互动的点点滴滴。相应的,制度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再庞大的机器也会有各种缝隙。至少我们可以先从“不作恶”开始。


以上感想,算是对同学们诚挚发言的一点回应,还有很多不好说、不想说、不能说的话。作为一名教师,给不出什么神奇的建议,也没有安慰的良方。我期待同学们在这样一个信息获取相对便捷、思想碰撞日新月异的时代,放下幻想、丢掉崇拜,自己为自己铺一条知识的道路,动手动脚找东西,喂饱自己、关爱他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作者:袁长庚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