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布尔费墨(ID: buerfeimo),原刊微信公众号:功夫财经(ID: kongfuf)。
1. 婚姻法搞得结婚很容易,离婚很难。劳动合同法也是搞的聘用很容易,解聘很难。
2. 如何让员工有尊严地离开,也是一个让员工有尊严的优秀企业需要思考的一件事。
3. 人们的愤怒在于明明是要裁人,节约开支,还说得冠冕堂皇的,把员工当小孩子哄。
随着美联储的不断加息,全球资本市场的寒冬逐渐来临。美国硅谷和中国风投私募的退场,把一些现金流不健康的互联网企业逐渐带入了冬天。在所谓实体互联网行业中,最惨的是OFO之类,连不该动用的押金都要拖欠。其他比较健康的企业也受到了影响。微博上、朋友圈里开始流传各种取消年终奖、减薪和裁员的信息。
首先出场的是某知识付费公司代表团。这个公司取消了部分员工的年终奖,给出的理由居然是年终奖是懒政,是大锅饭。这个理由让人超级无语。众所周知,年终奖是按照员工一年的工作贡献发放的。公司在年终奖发放多少的这件事情上,具有完全的决定权。也就是说,年终奖完全可以论功行赏,贡献大可以多发钱,没有贡献可以不发钱,而工资则不行,员工来上班了你就要发工资。如果奖金是懒政,是大锅饭,那么比奖金更没有灵活性的工资是什么呢?
第二位出场的是某电商代表团。根据新浪财经的报道,这家电商公司不仅在年会上宣布实行每天早9点到晚9点,一周六天的“996”工作制,还取消了团建(就是团队聚餐)的费用,理由居然和上面说的知识付费公司的一样。这还不算最怪的。最奇特的,是在会上举了一个段子。说某大企业加班厉害,有个管理者的老婆孩子顾不过来,提离职,他领导说换个解决方法,比如离婚。-_-|||
第三位这个更厉害。根据多位微博大V转载称,某新零售公司要求所有员工考逻辑和数学两个科目,如果不及格会被开除。考试的知识点包括函数、立体几何、概率、导数等。之前,该公司内部人士说明,真实的情况是,考试只针对总部的部分员工,而且不要求掌握高数,而是中学数学就可以。考不过也不会要求辞职,而是可以补考。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几条新闻,那就是:如何优雅地对员工说滚。其实这些奇葩的规定和做法,给员工表达的信息已经十分明确了,那就是不希望某些与企业理念不合,以及没有价值的员工继续留在企业了。一般的员工看了这些新闻,可能会骂一两句无良老板。一般的媒体人也只会说一些金钱嗜血,资本逐利之类的套话。而有过实际管理企业经验的人,则能够从中看出一些心酸和无奈。
现在的世界流行怀旧。我也是很怀旧的人。我非常地怀念劳动合同法还没有实行的那个年代。那个年代的劳资关系非常简单,如果一个员工对企业没有价值,企业随时都可以提出解聘要求,大家好聚好散,不会有各种繁文缛节,弄得脸红脖子粗,多年的合作伙伴反目成仇,大家都心情不愉快。
就像婚姻法搞的结婚很容易,离婚很难一样,劳动合同法也是搞的聘用很容易,解聘很难。无理由解聘,总是要赔偿的,连不续签劳动合同都要赔偿。所以要解聘某个员工,企业总是要找一些理由。我在企业里就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撰写一些关于惩罚员工的人力资源规定。
人力资源部门有的时候为了解聘一个人,需要找些理由,罗织一些“罪状”,而不能直接写:这名员工对企业没有价值了,我们不需要他了。有时候,人力资源的小姑娘,也确实不知道老板为什么要她去找一个员工的问题。她只是知道老板不想要这个员工了,需要找一些问题而已。
所以企业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有的时候看起来非常不近人情,甚至有些冷血。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法律的规定,这些冲突和算计,很多都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企业管理层也往往成了这个规定的牺牲品。因为看上去强势的,实际上并不强势。看上去是弱势一方的,实际上并不是弱势方。
在美剧《Better Call Saul》里,智商过人的奇葩律师Jimmy就利用了这种法律,在已经决定要离职的情况下,想尽各种办法让公司开除自己,而不是主动提出离职,以避免对公司作出赔偿。我在职业生涯里也见过一次员工本来要辞职,却没有主动提辞职,而是找机会被开除,从而取得公司补偿的情况。在实际中这种案例很多。
所以不应该以为,有了这种规定就是企业占便宜。这种规定都是双刃剑,有的时候还是企业吃亏。最后谁能占到便宜,还是取决于对规则的应用熟练程度,以及各种其他条件是否匹配。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任何的人际互动都是变化无穷的,并不能用几句法条作为约束。
言归正传。互联网寒冬,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这个我们心里都清楚。把公司的实际情况说明白,直说现在财务困难,想要解聘一些人,度过寒冬,我们都会理解的。既然是在新兴行业打工的,没有人是傻子。有时候大家不会因为解聘而气愤,毕竟经济情况不是一个企业能决定的。人们的愤怒在于明明是要裁人,节约开支,还说得冠冕堂皇的,把员工当小孩子哄。这个其实是反应最强烈的一件事。
最近几天翻《论语》,看到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我觉得很有感慨。一个让员工有尊严的企业,才是真正优秀的企业。但是让员工有尊严这件事,不仅是体现在在职期间。如何让员工有尊严地离开,也是优秀企业需要思考的一件事。也只有解决了这件事,我觉得一个企业才能做到内圣外王,近悦远来,不在企业声誉上面丢分了。
当然,在现在这样短视的商业环境下,企业声誉本身是否重要,也是一个值得怀疑的命题。好了今天已经讲得够多。我们下次再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布尔费墨(ID: buerfeimo),原刊微信公众号:功夫财经(ID: kongf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