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4-02-24 17:55
等那根稻草的日子
我们是不是正与最后那根稻草狭路相逢?

刚刚过去的这一交易日上证综指下跌了1.7%,房地产板块成为此轮下跌的冲锋队——重挫4%领跌两市,多股逼近跌停,万科、招商地产、保利地产、金地集团四大龙头亦大跌6%左右。

意料中事。上周末,朋友圈几乎被两个“重磅消息”刷屏。其一是“杭州新楼盘降价两成引签约业主不满遭打砸”,本卖万八一平的房子瞬间折价至万五即可搞掂,老业主们的愤怒即刻引爆个个恨不能手刃开发商。其二是“消息称兴业交行等多家银行暂停房地产贷款”,购房者面临贷款难,虽有好心银行家仍在放款,但首套房的利率优惠已荡然无存,甚至还要上浮30%至40%。这是当然利空,房地产板块若不领跌那才奇怪。

马佳佳说“90后不买房”,王石说“要小心了”,连死多头任大炮也在最近改口说房价涨速涨幅将放缓缩小,似乎老中青各路神仙都在看淡房地产。眼下,他们的论断正在迅速的与“重磅消息”们对接。降价与停贷,两个最能牵动地产江湖神经的词汇在市场踯躅不前时突然会师,难怪有评论文章要说“我们听到了冰山碎裂的咔嚓声”。

可比咔嚓声更嘹亮的,应该是骂娘声。就在老业主们高喊去年买了个表占领售楼处的同时,想买房的置业者却因为根本就抢不到万五一平的“便宜货”而忿忿不平。据新华社电,宣布降价清盘的杭州楼盘仅剩的200余套房源收到超过400组认筹。哪怕是你备好现金可付清全款,但在“世纪钜惠”面前若无搞掂开发商的神通在手,除了开骂,你连号都拿不到。

与此同时,包括国泰君安、民生证券等多家券商均援引兴业银行的说法表示,该行确实于春节前下发通知,要求暂停办理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和地产供应链金融业务等,但并没有停止开发贷和个人按揭贷款。

但更耐人寻味的还是另一组数据的披露。据《证券日报》报道,2014年1月1日至2月23日,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和深圳市四个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总收入为1382.4亿元,2013年同期则为636.1亿元,攀升了746.3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117.32%。仅2月20日和2月21日两天,北京市和广州市土地出让金收入高达264.67亿元。

如果数据准确,则充分说明房企屯兵一线城市的热情依旧高涨。而如此高昂的土地成本未来究竟该如何消解呢?加快开发速度、控制企管成本固然算是有效手段,但开发商最热衷的还是提高房屋售价。如此说来,杭州式“钜惠”或难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复制。24日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似乎也在佐证这一点:1月70大中城市新房价格中,上海同比涨20.9%居首,温州降4.3%领跌,房价环比仅6城下降。另外,针对较早前传出的国土部门可能减少房地产用地供应的传闻,日前国土资源部官员亦有了正面回应:对特大城市的房地产用地,2014年将会适度增加。

由此看来,全国一盘棋当中,房价并没有下跌,甚至连假摔都不算。

它更像是一场压力测试。倘若我们回望历史,就会发现“最后一根稻草”绝对不会明火执仗敲锣打鼓的到来,致命一击从来是在人们不经意间出现的。事实上,银行业对于房价下跌所进行的压力测试早已开始,甚至有传言指多数银行已经做好了房价整体回调3成的“最坏打算”。仅就此而言,无论是杭州还是兴业,应该都还够不上传说中那“最后一根稻草”的分量。

但是,银行房贷规模已被严控,客观上减弱了市场购买力。而宏调和反腐,也从事实上抑制了市场投机,导致成交量下降。长期而言,房地产的投资价值将逐渐消弭。而纠结在房地产利益格局中的各方,无论是政府、开发商、银行还是置业者,都将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

最后那根稻草将至而未至的日子,会有多难熬呢?

(作者微信私人定制mr3diary。专业吐槽12years+,信心所选品质保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