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9-04-06 07:33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不过是半出好戏

虎嗅注: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枪稿(ID:QiangGaooooo),作者:伊文西(专职公文狗,兼职看电影。写的都是观后感,不是影评),编辑:徐元。原标题为《年度最佳?但我只勉强看到了半部好电影》。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01


性与死亡拉开了电影的序幕——以非常“娄烨”的方式:


一具被意外发现的无名尸……


一场城中村拆迁的激烈冲突……  


一个官员的坠楼死亡……


引出两男两女的情感纠葛,以及横跨三十年的时代变迁。


很难去定义《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在两次更换片名后,它的形象变得越发抽象与模糊。



它是娄烨关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曲,以“广州冼村事件”为蓝本,刻画出权力、金钱、欲望的勾结和异变;


它是娄烨关于人性的悲歌,在男女欲望纠缠中,背叛与忠贞,追逐和逃离,贪婪与沉沦;


它是一个灰暗的犯罪故事,欲盖弥彰的凶案,一具具的尸体,一个警探在迷雾中不断接近真相,进而坠落深渊。


02


在这部电影里,你会感慨娄烨技术的成熟。


开场即是拆迁冲突的大场面,冼村航拍的冲击力,极具临场感的贴身跟拍,气氛营造得贴合到位,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站在了冲突的最前线。


大量手持摇镜,虽令人晕眩,却也暗合了电影的迷离气质,观众仿佛经历一场漫长的下坠。


开场一段航拍和冲突的戏凸显了娄烨的技术水准


随处可见神来之笔,长镜跟拍中完成的时空转换。行云流水的转场,三十年的沧桑巨变满满当当塞进电影前半部,却无半点拖沓和堆砌之感。


镜头的组接,细碎却干净、干脆,毫不拖泥带水。


演员状态也好,所有人都素颜出镜,以极近的距离贴着镜头表演,他们细小的表情变化,每一点身体的反应,都被完整记录,情绪饱满而透彻。


刻意的失焦镜头,角色有时退到焦外,看不清面貌,一如他们在电影中的关系,模糊多变。


影片中大量的面部特写将演员的状态完整呈现


年过五旬,娄烨依然在快速成长进化。他对镜头语言的运用,对时间与空间的把握和自在转换,已具大师之风。放在华语影坛,更是堪称顶级。


但,也就半部好片而已


03


抛开所谓的时代命题,抛开有限的现实批判,抛开那些让人眩晕的镜头,和所谓人性的试探,归根结底,整部电影还是依傍在一个犯罪故事之上。


它让我想起上世纪中叶流行的黑色电影(Film noir)或所谓的好莱坞硬派侦探电影:一个孤独的颓废侦探(警察),在无比阴郁的气氛中调查一桩神秘案件。他会遭遇强大的阻挠,遭受凶手与体制的双重压迫,甚至被暗算、陷害,落入绝境。故事里还会有一个善恶难辨的蛇蝎美人,一个纯情的少女,以及无休止的出卖与背叛。


然而“风雨云”这偏偏又是一个错漏百出、不讲逻辑的案件,太多巧合离奇,太多脱离常规,市井奇情,水准格调尚不及国内法治电视栏目。


电影着力营造写实感,演员素面朝天,连年代特征也要细细考究,但在内容上却如此粗枝大叶、散漫不羁。


杨家栋是刑警,更像私家侦探,完全没有公安办案的规矩和逻辑。他像匹独狼,毫无分寸感地接触当事人,毫无征兆地搞出情感瓜葛,还要狗血地扯上父辈的恩怨情仇。


这个故事本应与年轻刑警无关,他只该是局外人,冷眼旁观都要小心翼翼。导演却觉得不够,直接把杨家栋推入漩涡中心,让本就混乱的人物关系更加混乱。


女主母女都要跟他发生些什么,心灵及肉体上的。激情一笔带过,但也是发生了,未了还要补一句——喜欢你。


台视八点档么?


错综复杂的关系外加突如其来的表白整个狗血八点档


也是对真实政商环境的陌生,完全不理解权力的行事逻辑。现实官场中,一个忤逆的小公务员的无力与卑微,哪需要什么艳照陷害、杀人布局、无尽追杀?


电影进入核心叙事后,格局骤然缩小,时代的痕迹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缺乏铺垫又杂乱仓促的个人恩怨。


大张旗鼓登场,只落得小肚鸡肠谢幕


04


娄烨喜欢在作品中,以大时代为恢弘背景,演绎小人物的聚散离合。但这一大一小间,缺乏有效粘合,总有种难以调和的冲突感。“时代”的存在感并不突出,甚至对时代特征的把握和表现,也难说准确。


这不是娄公子第一次出现这种问题。命题宏大,直面禁忌,却得不到文本的有力支撑。剧情的推进要靠捆绑时代,人物只能依附于大环境,丧失了几乎所有自主性。他们空有姿势与态度,在动机上却露了怯。一但脱离时代语境,便手足无措、踟蹰不前,如同没有灵魂的傀儡。


一方面必须钦佩娄烨挑战禁忌的勇气,一方面也疑惑频繁对敏感元素的调取和使用,从创作层面而言,是否有取巧或借势之嫌?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如果没有开篇声势高调的冼村冲突,电影很难真正与所谓时代感产生有意义的连结。但冼村本身并非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也可以是任何一个不具名的城中村。失去对现实的对照,冲击力就大打折扣


这个问题也存在于导演那部众所周知的禁片中。在我看来,《颐和园》用了太多篇幅表达年轻人的呻吟,个体的痛苦并不与政治风波产生共振,反而更像演员错拿了《小时代》的台本。如果抽掉时代背景和导演夹带的私货,电影顿时毫无神采,甚至做作。


娄烨是感性的,这种感性让他可以从影像中准确捕捉和呈现极具个人特质的美,也让他关心主题或形式多过于故事本身。


他似乎并不在意合理性,不在意逻辑上的漏洞,也不求把故事打磨得滴水不漏。或许在他心中,风雨云的犯罪故事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商业性,他不得不把那么多暴力与死亡,追杀和阴谋放在故事中。


各种元素的混杂也算是商业化的妥协之举


所以电影在奇情的道路上狂奔不止,除了叙事野心,它还试图讨好那些畏惧艺术电影的观众。而这个剧情,给了他们一个买票的理由。


最讽刺的是,当电影在人物关系上处处留白,以至过于空白时,却不惜笔墨地写了一个狗尾续貂又烂俗的反转。这个反转基本上在关键物证出现的第一秒就会被猜到,导演却依然事无巨细地把前因后果讲了个透彻。


谜底一开始就摊在观众面前,刻意营造的悬疑气氛,最后被证明是一厢情愿的自欺欺人


05


看到后来,我也变得恍惚,这部电影,到底该如何评价?


明明在前一个小时,我已经笃定自己看到了今年最好的华语电影,但这样的乐观又在随后一小时被瓦解殆尽。那些声嘶力竭的哭喊,混杂在极具电视剧感的人物关系中,当两个女人在车里大打出手,我的心彻底远离了这部电影。


那一刻,娄烨的创作野心,轰然坍塌。


只能出现在背景音的人,才是影片最大的讽刺


电影并不会因为冼村、官商勾结或人性阴暗显得特别深刻或伟大,反而是剧中被剪得无影无踪的陈冠希说的那句别有深意的台词,让人念念不忘。


所有事情都是这样。会过去,被忘记。”


这个在电影里丢失了面孔的重要人物,与现实里禁止露脸的演员相互映照,反而成为电影关于这个时代最大的幽默与讽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