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4-29 16:09

一位草根创业者的创业失败复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栈产品笔记(ID:pmliyiqing),首发于2023年11月,作者:是囧爷啊,原文标题:《迟到6年多的创业失败复盘》,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一位草根创业者回顾了自己6年多前的创业失败经历,总结了失败原因和教训。

• 💡 对用户需求场景不匹配,产品核心功能和用户需求缺乏契合

• 🚀 产品模式与用户群不匹配,选择面向消费力弱的男性群体

• 💰 对商业缺乏敬畏之心,缺乏对商业逻辑的深刻理解

距离我唯一一次完整的创业结束,已经 6 年多了(截至2023年11月)。这 6 年多,我时不时都会回顾一下这段经历,尝试去复盘一下这次创业失败的原因。


这是第一次正式地把它们写下来,可能明年还会再写一次,谁知道呢。


一、背景介绍


2016 年底,我作为一个没什么背景(好学历、好公司、好爸爸)的草根创业者,受到“双创”的感召,觉得自己会产品、会运营,又找到了几个负责研发、设计和推广的合伙人。想着反正本来就一无所有,失败了也无所谓。


就这么开始了创业之旅。


做了一个给男生推荐全套搭配的男装 APP,叫“有领”。


一年半后,不出意外地,失败了。


好了,复盘开始。


二、面向了一个短时的需求


当时创业的时候还年轻,看到了年轻男性的需求,但没看到更年长的男性的需求。


现在年纪大了,加上也认识了很多年长的男性,才发现,男性对外在的需求可以分为:


1. 悦人需求:


没人帮(单身),自己学。


  • 学会之后就不需要别人帮了。


  • 也可能在学的过程中,找到人(女朋友/爱人)帮了。


有人帮,无需自己花心思。


2. 悦己需求:自己搞定,自己开心就行,要啥自行车。


也就是说,男性对自己的外在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服装)是一个短时的需求,需要一个无关第三方(一个 APP)帮忙的需求就更短。


三、产品核心功能与用户需求场景不匹配


我们的产品核心功能是个性化推荐算法推荐全套服装搭配。交互上类似当时的探探,系统给你推荐一套衣服,左划不喜欢,右划喜欢。


这个功能和交互的前提是:


  • 用户有经常“逛逛”的需求。


  • 商品有足够的多样化。


这个功能交互用在探探、抖音上,都合理,效果好;用在我们的需求场景上,2 点都不满足:


  • 男性用户,日常不会想买衣服。一般需要有外因的刺激,比如:接下来有什么场合,旧衣服太旧了/脏了/该扔了,变天了。这时候用户的需求已经明确到“大衣”“T 恤”“情侣”“约会”等关键字,但在我们的 APP 上,并没有相关的入口。只有全套搭配给你推荐。


  • 男装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设计、工艺等都没有太多变化,最多只是在价格多样化上有了提升。包括我自己穿衣,也是几个大类的衣服随便搭,效果都会不错。所对应的,男生对服装多样性的要求也很低,他们并不在意撞衫的问题,反正本来大家就都差不多。


四、产品模式与用户群不匹配


消费圈里有个经典老梗,天使投资人中心联合创始人兼 CEO 马可元对消费投资和市场价值排名: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


直到前几天的双十一,男人的消费力才首次超过了狗。


而这个老梗,就诞生于我创业的时候。


我锚定一个消费力弱的群体,做了一个平台型产品(聚合内容,拿佣金)


平台型产品,应该面向高频次(获得高活跃)、高欲望(获得高转化)的场景,这样即使只是获得分佣,甚至只是服务费,这个商业模式都是可持续的。


“男性”“买衣服”并不是这样一个需求场景。


五、急功近利


以上 3 点产品定位上的问题,都很严重。但其实这一年半里完全有优化和改正的机会,可我们没有改。


当时流行一种说法,“你的创业项目,是 to B 的还是 to C 的,还是 to VC 的?”我们其实并没有认真想清楚这个问题。


作为平台,我们上游 to 服装设计品牌(B),下游 to 普通消费者(C)。我们应该做好两端的连接。


作为创业项目,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要去寻求融资(VC)


所以,一方面,我作为整个公司唯一一个产品经理,需要不断地见投资人,不断地给自己洗脑也给投资人洗脑,让大家都认为我们的项目是有未来的。反而在产品上、业务上没有花什么精力。


另一方面,为了让融资更顺利,我们需要更好看的运营数据。得益于推广端,我们用低成本的资金拉到了很多用户。但这些用户并没有给我们有效的反馈建议,我们也没有大浪淘沙沉淀下来我们的“粉丝”用户。


事后证明,我们是一个(VC并不喜欢的)to VC 的项目。


如果前期慢一些,想清楚我们 to B 或 to C,找到“粉丝”用户,和“粉丝”用户一起打磨,可能还可以做一个小而美的成功产品。


当然了,扪心自问,其实当时就算有这样的机会,我们也不会选择。


六、对商业缺乏敬畏之心


其实以上 4 点,说到底,还是当时对商业逻辑的理解太浅,也缺乏敬畏之心。


任何商业运营,核心点就是“价值交换”。在整个价值链条上,你提供什么价值,所对应你获得什么回报。


而这个“价值”,不是靠你一厢情愿,而是整个价值链条上,确实有人需要你,无论是 to B 还是 to C 还是 to VC 。


而我们的项目,回过头去看,只是为了差异化而差异化:


大家都在做女生的生意,那我就要做男生的。


大家都是搜索的模式,那我就要做推荐模式。


大家都在卖单件,那我就要卖搭配,卖套装。


……

   

七、后话


其实不止这些原因,只是我认为这些原因更根本一些。


好处是,犯过的错,只要意识到了,以后就不会再犯第二次。


后遗症就是,当时创业上头了,个人借钱维持公司运转。当初这钱要是拿去买房,故事就会完全不同了。想起当时的女朋友说“创业误国,炒房兴邦”,哈哈。


说到底呢,成功是小概率事件,不过成长是大概率事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栈产品笔记(ID:pmliyiqing),作者:是囧爷啊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