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题图来自东方IC,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如是金融研究院(ID:RuShiYanJiu),作者:张奥平,如是金融研究院副总裁、如是资本董事总经理
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开板。自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至今,经过短短7个月的时间,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正式开板,我国资本市场正式迎来了全面突破性的制度改革。
科创板定位专属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崭新市场。其对内是对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补充。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主要分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及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随着市场的发展及发行制的同质化,造成了各板块上市企业的同质化,中小板、创业板帮助我国科技创新型新经济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发展功能不明显。对外将会与香港主板、纳斯达克市场竞争科技创新类新经济企业。
近年来,众多新经济独角兽流失海外,并且投资者无法分享其成长的红利,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痛点之一。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及相关制度的完善代表了我国资本市场正式向成熟资本市场迈进。注册制是更多成熟资本市场所采取的上市制度,如美国、香港、欧洲、日本等国家的资本市场,其简化了企业上市流程,提高企业上市效率,也是更加体现市场化的上市制度。注册制打破了A股IPO资源的稀缺性,将有利于提升企业上市后的真实价值发现功能,有利于一、二级市场良性发展、形成闭环。
此外,任何成熟健康的资本市场,必须是一个“有进有出”的市场。科创板因实行市场化的注册制上市制度,故而匹配了更加强化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披露制度、更加严格的退市制度,为科创板的良性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从目前科创板已审核的122家企业及3家已提交注册、3家通过的企业情况来看,科创板体现了充足的市场化属性,及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审核的包容性。其不再将财务指标要求作为企业上市审核的核心,而是将可实现市场化的市值作为上市审核的核心,通过多轮问询,将企业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披露给市场,将企业的定价权交给市场。
伴随着科创板市场的发展,相关法规制度的逐步完善,科创板将助力更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发展,中国版纳斯达克将正式来临。
中国式科创板研究手册
一、科创板:真正的中国版纳斯达克?
2018年11月5日上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表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对此,如是金融研究院执行总裁、如是资本创始合伙人朱振鑫作如下点评:
一、对宏观经济:利好
二、对A股市场:分化
三、对拟上市企业:利好
四、对投资者:分化
五、对VC/PE:利好
六、对新三板:大利空
点击查看详情:《科创板:真正的中国版纳斯达克?》
二、中国式科创板全解析:定位、影响及制度预判
2015年,科创板(科技创新板)的概念就有所提出,并于2015年12月28日,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正式开板,截至2018年9月底,科创板已有120家次挂牌企业实现股权融资额17.30亿元。但这仅是上海市区域性股权交易场所(场外市场)设立,与此次将在上交所(场内市场)设立的科创板定位大有不同。
一、上交所科创板的定位:中国版纳斯达克
二、上交所科创板带来的影响
三、上交所科创板的制度预判
点击查看详情:《中国式科创板全解析:定位、影响及制度预判》
三、中国式科创板:将如何重构中国资本市场生态体系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作为资本市场的增量改革,如2004年推出中小板、2009年推出创业板、2013年新三板市场扩容全国一样,将重构我国资本市场生态体系。
一、对监管机构的影响:让监管回归本质
二、对企业的影响:分化加剧,科技创新为王
三、对股权投资机构(VC/PE)的影响:扩宽退出渠道,价值投资时代来临
四、对券商投行等中介机构的影响:新的业务机会与挑战
五、对二级市场基金及个人投资者的影响:扩宽投资范围,收益与风险相伴
点击查看详情:《中国式科创板:将如何重构中国资本市场生态体系》
四、中国式科创板企业定位:硬科技产业投融资现状全解析
科创板对企业的定位已基本明晰,前期将重点聚焦于我国拥有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产业,而非靠商业模式创新的“软科技”产业。
一、硬科技产业整体股权投融资情况
二、硬科技产业细分行业股权投融资情况
三、硬科技产业股权投融资地区分布情况
四、硬科技产业重点领域股权投融资情况
点击查看详情:《中国式科创板企业定位:硬科技产业投融资现状全解析》
五、中国式科创板:细则前夜全预判
本文为如是资本与投中信息联合主办《抢滩科创板-捕捉“中国纳斯达克”先机》活动上如是金融研究院副总裁、如是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奥平的演讲纪要。
一、为什么要推科创板,科创板的定位是什么
二、科创板准入标准是什么
三、科创板将带来哪些影响
点击查看详情:《中国式科创板:细则前夜全预判》
六、科创板征求意见稿全解读:定位、审核标准、注册制及影响
《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推出后,上交所发布了六个监管细则,明确了科创板的上市审核规则、发行与承销办法、上市委员会管理办法等,就实操性内容进行了规定。
与此同时,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发布了《科创板股票登记结算业务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作为引领中国资本市场重大变革的上交所科创板正式到来。
一、科创板的定位
二、科创板企业审核标准
三、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重点
四、科创板带来的六大影响
点击查看详情:《科创板征求意见稿全解读:定位、审核标准、注册制及影响》
七、中国式科创板正式落地:七大重点全解析
证监会发布《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自公布之日起实施。作为引领中国资本市场重大变革,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上交所科创板正式落地。
重点一:注册制开启中国资本市场新一轮改革
重点二:科创板行业重点聚焦硬科技
重点三:五套差异化科创板上市指标,市场化市值为重点
重点四: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增强针对性
重点五:史上最严退市制度重点六:发行承销制度市场化
重点六:发行承销制度市场化
重点七:“50万+2年”交易门槛,兼顾风险与流动性
点击查看详情:《中国式科创板正式落地:七大重点全解析》
八、中国式企业IPO:科创板、香港主板、纳斯达克全对比
科创板为我国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国内实现IPO,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更多的企业开始谋划申报科创板,而相对于同样面向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香港主板市场、纳斯达克市场在企业上市条件、上市成本、融资效率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
一、上市条件对比
二、上市成本对比
三、融资效率对比
点击查看详情:《中国式企业IPO:科创板、香港主板、纳斯达克全对比》
九、中国式科创板IPO:企业需认清的四大重点
科创板推进速度之快,远超市场预期。同时,更多的企业开始谋求实现科创板IPO,而对于选择科创板IPO的企业而言,以下四大重点仍需认清。
重点一:科创板上市注册制≠不审核
重点二:强化信息披露与史上最严退市制度并行
重点三:行业标准聚焦硬科技,关键核心技术需可实现商业化
重点四:上市指标重点为实现市场化的市值
点击查看详情:《中国式科创板IPO:企业需认清的四大重点》
十、一文看懂科创板投资策略:掘金“中国版纳斯达克”
本文基于科创板的特点,分析其优势和风险,并结合国内外经验,归纳出科创板的掘金策略。
一、科创板特点:五大维度突破,助力资本市场改革
二、科创板优势:比肩纳斯达克,重塑资本市场格局
三、科创板风险:面临四大挑战,审慎参与投资交易
四、科创板投资策略:借鉴历史经验,整体机会大于风险
五、附录:科创板参与方式
点击查看详情:《一文看懂科创板投资策略:掘金“中国版纳斯达克”》
十一、一张图看懂科创板首批9家企业
根据上交所公布的招股说明书和答记者问,对这首批9家企业进行了8大维度的对比分析,结论如下:
一、受理企业集中在长三角经济圈。
二、保荐机构多为头部券商。
三、首批企业科创属性明显,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占比最高。
四、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自主研发优势明显。
五、上市标准优于官方标准,整体盈利较好。
六、融资金额多在10亿元以上。
七、首批9家企业均无公司治理特殊安排。
八、背后普遍有A股上市公司参投。
点击查看详情:《一张图看懂科创板首批9家企业》
十二、一图看懂科创板第二批8家企业
根据上交所公布的招股说明书,我们对第二批受理的8家企业进行了8大维度的对比分析,结论如下:
一、同首批一样,科创属性明显,全部属于科创板所推荐的6大领域,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占1/2。
二、受理企业仍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尤其是广东地区独占鳌头。
三、保荐机构相对集中,无首批保荐机构参与。
四、企业技术优势明显。
五、无亏损企业,盈利状况好。
六、融资金额普遍低于首批企业。
七、均无公司治理特殊安排。
八、大多有A股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参与。
点击查看详情:《一图看懂科创板第二批8家企业》
十三、科创板第三、四批11家受理企业全梳理
根据上交所公布的招股说明书,我们对第三、四批受理的11家企业进行了8大维度的对比分析,结论如下:
一、科创属性依旧凸显,全部属于科创板所推荐的6大领域,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占约2/3。
二、受理企业集中于长三角和首都经济圈,未延续第两批广东地区独占鳌头的特点。
三、保荐机构相对第二批较为分散,头部券商中信与中信建投二次参与。
四、企业技术带头优势依旧明显,核心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可观。
五、无亏损企业,盈利状况好。
六、融资金额低于首批,高于第二批企业。
七、均无公司治理特殊安排。
八、背后普遍有A股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参与。
点击查看详情:《科创板第三、四批11家受理企业全梳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如是金融研究院(ID:RuShiYanJiu),作者:张奥平,如是金融研究院副总裁、如是资本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