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5-22 10:59

健身房生意,为什么那么难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次打次实验室(ID:LanX-business),作者:韩牧,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文章讲述了健身行业的困境以及健身房生意的难处,探讨了健身房经营的经验与教训,以及房地产与健身结合的问题。

• 💪 健身行业的困境及失败案例分析

• 🏋️‍♂️ 健身房经营的经验与教训

• 🏢 房地产与健身结合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很突然。


三四月份的时候还在促销拉新,一周前还在卖课、招人,甚至当晚门店还在正常上课,但还是闭店了。哪怕被誉为最好的健身房,哪怕定位精品高端,哪怕拿到阿里巴巴和吴彦祖的投资,哪怕拥有一群铁杆死忠用户,SPACE还是逃不脱失败(至少目前是)的命运。


相比于很多人,我感受到冲击可能更强烈一点,因为说起来,我跟SPACE还有一些渊源。


2021年,我们投资的AI智能健身设备公司myshape,就是被SPACE收购的。当时,myshape的核心团队也随着被收购,一同加入SPACE,还准备发力线上业务。


次年3月,我还曾计划去上海,采访他们的创始人马修·艾利森(Matthew Allison),专访都安排好了,我也做了很多研究与资料,但最终没能成行,原因大家都知道的。


到了去年,myshape的负责人离开,SPACE开始在杭州与上海关店,凡此种种,曾经的意气风发被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驱散得无影无踪。说是突然,其实也并没有很意外,毕竟在闭店前也有迹可循,而这些坏消息背后,是SPACE的现金流紧张了。


“对于操作类似的选题,我们太有经验了。”在五一小长假结束后的第一堂选题会上,我们内容部门的同事在谈到操作SPACE稿件时这样说。


这虽然是一句随口而出的玩笑,但言语背后却透露出一个残酷的事实:暴雷的健身房实在太多了。的确如此,从懒熊体育2015年公司化运营算起,我已经记不得有多少健身房跑路、倒闭、关店了,甚至连青鸟体育、一兆韦德等大型健身房都出了问题,更何况不少受益于风口之下的小型健身、瑜伽等品牌。说得难听点,健身房暴雷引发的连锁反应都可以上升到社会问题的高度了,不管是投资方还是消费者都对这个行业又爱又恨。


而这也引出了一个灵魂拷问:健身房生意,为什么那么难做?


一、血淋淋的经验和教训


据说,二手健身器械转卖已经成了一个不小的市场,因为倒闭的健身房太多了。认真想想,这背后蕴藏着多少人的血与泪。吃了教训,总得长些记性。那么这么多年的行业乱象积累下来,健身行业到底能够收获哪些经验和教训?


在我看来,可能有这么几点:


A. 健身房生意可以小而美,规模化难度太大


很多人都说健身房不是一门好生意。原因很多,比如在成本端,这是一门重资产的买卖,且受到房租、人工等诸多成本制约,在需求端,健身又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而在市场端,产品与服务同质化又十分严重,并且几乎所有服务都有赖于人来提供,很难形成网络化效应。相比之下,天然的好生意比比皆是,比如卖成瘾性产品(烟、酒、咖啡)、收租(搜索或电商平台广告竞价排名),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但这并不意味着健身房就完全无利可图。个人觉得,从经营的角度来说,如果你有健身方面的特长,也愿意不辞辛苦,既当老板又当教练,日拱一卒地去投入,持久经营,能够逐步积累一定口碑,还是很不错的,至少还是自己的事业,也可以通过这个事业的平台积攒很多资源与人脉。就像国内很多餐饮宝藏小店那样,店主倾注情怀、用心经营,不求做得多大,只求服务好特定的人群,的确可以成为一门小而美的生意。


但也像中餐难以标准化,进而实现规模化一样——海底捞能规模化是因为火锅不需要厨师,能做到标准化,能避免受到厨师手艺的影响——健身房也存在同样的困难,因为每个用户需求不同,导致健身目标不同,很难通过一套通用的课程服务所有用户。即便开发出标准化的产品与服务,也可能会因为不够个性化或者客群有限,导致收益不高。


B. 有风口虽好,但要晴天修屋顶


因为是直面消费者,因为中国人均GDP大概在十年前突破8000美金,因为中国有着庞大的都市中产人口,健身算是体育行业里最受资本青睐的赛道之一。过去多年,懒熊体育统计的融资记录中,健身赛道也一直处于前列。


健身赛道,也“配得上”资本的青睐,因为这些年总有一些“小风口”,比如传统加州模式、精品健身房、团操课、瑜伽模型、夜店风、骑行风等等。每一个“风口”光临时,也总会诞生一两家标志性的公司,成为资本宠儿。SPACE正是其中的代表,它对标的是美国的SoulCycle,2017年我还去美国纽约调研了他们,当时在这家公司所营造的运动健身氛围和高忠诚度的用户热情面前,确实很受触动。


我们看看最近几年倒掉的健身房品牌,几乎都是一开始势头非常猛,借助风口狂飙,但没几年便传来各种各样的坏消息以及最终结束运营的结局。


创业经营不是5公里欢乐跑,永远欢声笑语,而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有风口的关照,固然是幸运的,但拿到融资,才是挑战真正的开始。所以,企业永远要抱有危机感,居安思危。阿里张勇说的晴天修屋顶、顺境做规划,也是这个意思。


C. 创业必须乐观,但更要审时度势


乐观是一名创业者的必备素质,因为创业路上,必然有千难万险,如果创业者不够乐观,在精神上先垮掉了,创业必然会失败。


不过,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一些创业者所表现出的“乐观”是需要甄别的,有时候的真实情况是创始人或核心团队“熬”不住了,想玩一把大的,想通过一个大的决策与动作来完成大逆转。


坦白说,如果是七八年前,这种豪赌没准能收到一些奇效,因为那些年,资本四处找项目,或许能援以资金弹药,但在当下,情况就发生了逆转,尤其是咱们经历了3年的疫情,整个社会与市场都完全变了。乐观是对的,但创业者的乐观必须建立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


古人语:“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大疫之后必有大灾。”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想想在疫情结束后的2023年以及未来几年的大环境就知道,我们面临的是多么复杂的一个社会与环境。但是,很多企业在做决策时很难想到这些极具复杂性的巨变。


我还是以SPACE为例,其创始人马修·艾利森尽管之前是索尼音乐中国的创始人,对中国的营商环境、大环境都算比较熟悉,而且还拿到了阿里的投资,可是很明显他对中国未来的消费以及商业环境还是过于乐观了。不然的话,他怎么可能还在2021年收购新的公司?遇到生死问题怎么可能还不紧不慢地去解决?


过度乐观的不止马修·艾利森一人,过去几年甚至未来,仍然过度乐观的人,还会继续付出代价。当然,面临这种艰难的大环境,想不想苟住和能不能苟住是两回事,但就过度乐观行事最后都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因为先烈们无数次的经验都证明,什么模式、阶段、方式等等都尝试了,健身领域只有苟住才有机会。


二、房地产+健身,如何把账算明白


健身房频频倒闭,核心都指向了一个,就是场地。谁能在场地方面玩明白,谁就基本能活下来,然后可以活得很好。


我们投资的一家健身房也是在疫情期间倒闭的,他们的健身房在上海。实际上,在疫情之前他们已经有些艰难了,然后再遇到疫情几个月不开张,还得续交下一个季度甚至是下一年的房租,如果没有新的资金注入就非常难了。这是很现实的,他们本打算卖给另外一家健身房,但在谈到核心细节方面,最后还是放弃了。有趣的是,健身房行业这种并购非常多,但往往最后接盘的那个并不是结果最好的。


本质上,健身房是一个“房地产项目”,在商业中心或者写字楼,健身房是一个正能量的存在,它可以出片,能让消费者练出肌肉,帮助人们塑形、拥抱健康。


但健身房又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因为商业中心或者写字楼里的吃喝玩乐业态都是“顺人性”的,健身是反人性的。得吃苦、得流汗、得坚持,这对大部分人太难了,所以复购率一直都是行业的一大难题。


所以,虽然物业在招募健身业态时,会提供一定的优惠,这个优惠力度相对于健身服务经营者所需,其实是明显不够的。因为吃吃喝喝人人都喜欢,没有消费门槛,经营者流水更可观,而健身消费本身就门槛很高,健身人群还得在饮食、睡眠等等方面配合,大多数人都坚持不下来。这就造成了健身房的盈利能力较弱,从物业得到的租金优惠又与其他业态也差不了多少,最后就是账算不过来——可能最后赚钱的就是房东与教练。


这是市场经济,没啥可说的。商业中心或者写字楼有他们自己的考量,但经历去年与今年,至少我接触不少商业中心或者写字楼也都出现招商困难的情况,对健身服务提供者而言,似乎到了谈判的好时候,但我觉得还需更谨慎,只有等商业中心或者写字楼再给予更多的力度,才可以考虑。否则都是给房东与教练“打工”了。


当然,现在还出现不少健身房模型是给企业量身定做的,比如华为、BAT、蔚来汽车等这种大公司需要给员工福利,他们的健身房就交给外面的品牌来运营。这就是TO B的业务,也是可以赚钱的业务与模式。


另外有一个提醒,大家想想上海的威尔士与一兆韦德曾经的健身房模式,一旦账上有钱就去买房子,因为那是房地产最好的年代。最后,他们到底是健身房公司还是房地产公司可能都不重要。而如今,房地产崩盘了,里面是不是又孕育了新的机会与可能?


三、谁能跑出来


健身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这几年,中国健身行业的发展似乎没有那么美好。


不过健身赛道还是有很多好公司在坚守、在奔跑、在尝试,超级猩猩、乐刻、Keep都是积极拥抱资本的代表,都守住了固有位置。Keep已经在港股上市,当然股价并不理想,乐刻在完成“百城万店”后同样有IPO的计划,超级猩猩则在团操课方面继续尝试。此外,还有像健萌新杀出来的年轻力量,也同样值得期待。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的尝试对于启蒙阶段的体育产业都弥足珍贵,哪怕教训,都能给后来者一些启发。


最后,我想借用吴晓波的《大败局》里的一段话来做结尾:


在一个处于启蒙期的行业中生存是很困难的;难上加难的是,你所领导的企业恰恰又是早起的领跑者。你必须经历行业成熟过程中的所有阵痛,还必须承担所有的启蒙成本以及技术进步和道义上的双重责任。此外,你还必须同时追问自己:你是否依然适合领导这样的企业?你是否还依然适合领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次打次实验室(ID:LanX-business),作者:韩牧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