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6-05 16:49

女孩之间的霸凌,最可怕的是沉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崔斯也,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孤立、白眼、窃窃私语……或许没有一个成长中的女孩不懂那些“小心思”。多数情况下,它们甚至被习以为常——“女孩嘛,就是那样的。”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一书的作者蕾切尔·西蒙斯,也曾亲身经历过这些发生在女孩身上的“隐秘攻击”,这驱使她想要弄清楚这些普遍发生在女孩身上的特殊的攻击现象。在大量的访谈和分析后,她试图找到这些无声的战争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女孩无法像男孩一样直面冲突?为什么女孩们的霸凌,总是悄无声息?


[美]蕾切尔·西蒙斯著

理想国|海南出版社,2022-1


一、不被允许愤怒的女孩


蕾切尔·西蒙斯在8岁时曾经历过一次来自亲密朋友的霸凌。在没有任何直接原因的情况下,她的朋友阿比突然开始跟另一位好朋友在背后议论她,并最终说服了对方抛弃蕾切尔。蕾切尔被孤立,经历了一段痛苦无助的校园生活。


16年后,蕾切尔和一些朋友分享了这段记忆。她记不清其中的细节,但被针对和抛弃的痛苦却很真切。在和朋友交流后,她惊讶地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相似的经历。


蕾切尔给自己认识的每个人发了邮件,请大家尽可能多地转发给自己认识的成年女性。在邮件中,她问了简单的问题:“你是否曾被另一个女孩折磨或取笑?请说说那是怎样的感觉。那段经历对今天的你有何影响?”


24小时内,蕾切尔的邮箱被堆满了。很多素不相识的女性告诉她,自己从未跟人说过这段经历,蕾切尔是第一个主动询问她们的人。


在蕾切尔·西蒙斯看来,沉默是女性的常态。长期以来,对于霸凌行为的讨论主要把焦点放在男孩的攻击行为上,且将霸凌的定义完全聚焦于肢体方面直接的暴力行为。而女孩中其实存在着另一种隐性的攻击文化,她们之间盛行着瘟疫般的霸凌行为,另类且具有毁灭性。


和男孩的攻击行为不同,女孩之间的攻击并不体现在肢体或口头,因为我们的文化不允许女孩置身于公开冲突中,她们会不自觉地选择其他更隐秘的形式——背后说闲话、排斥、谣言、辱骂以及操控——来引发受害者的心理痛苦。


与此同时,与男孩通常欺负泛泛之交或陌生人的情况不同,女孩攻击的对象往往来自亲密的朋友圈,这令攻击行为更难被识别,受害者的痛苦也会更深。


蕾切尔将女孩之间的攻击行为称为“另类攻击行为”。长久以来,人们认为这是女性的天然特质,认为女性就是善于嫉妒、阴险狡诈、容易背叛、遮遮掩掩,女孩总是被打上“工于心计”的标签。


而实际上,这种隐秘攻击和社会的性别建构方式之间有着强烈的关联。


长期以来,社会分工要求女性具备“照顾者”的特质,这种特质与攻击性水火不容。一个“好女人”被期待无私奉献和关爱他人,将周围的人放在第一位,甜美可爱,柔情似水。好女孩要有很多朋友,有完美的关系,因此“好女孩”必须没有愤怒。


而男孩却恰恰相反。“攻击被认为是男性气概的标志,成年人完全不介意男孩们扭打成一团,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男生的受欢迎程度取决于他们能否表现出强硬的一面,他们通过运动天赋、反抗权威、行为粗暴、惹麻烦,霸道、耍酷和自信来赢得同龄人的尊重。”蕾切尔在书中写道。


性别刻板印象剥夺了女孩们的权利:她们不能有攻击性、不能生气、不能正面与人发生冲突。


在蕾切尔的访谈调查中,常常有被访问的女孩说自己想做个男孩,因为男孩可以“靠打一架彻底解决问题”。这让人联想到每个人学生时代的熟悉记忆,身边总有女孩觉得“女孩子麻烦”,或是对女性朋友感到失望,因而选择“只跟男孩一起玩”。


在书中,蕾切尔提到有学者针对孩子间的社交行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显示,每个孩子都对三件事情充满渴望:联系、认可和权力。当女孩们无法用直接的方式获得这些时,采取“迂回”的方式是她们潜意识中的选择。


二、重视关系的女孩


在《女孩们的地下战争》的豆瓣评论里,很多人提到自己童年时的相似经历,那些痛苦和伤害会延续到成年以后。有人评论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原来大家都经历过”的释然感。


在很多人的故事中,伤害自己的女孩往往不是陌生人,而总是曾经和自己关系要好的那一个。在书中,蕾切尔也提到,很多时候,女孩的友谊会反过来成为她们的武器。


“比起冲对方大喊,一天都不跟对方说话会更伤人。”女孩会用冷漠和孤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而与此同时,相比于男孩,女孩也更容易将这种孤立行为视为一种危险,会担心自己因为与众不同而被抛弃。


蕾切尔认为,人们总是期待好女孩置身于良好的关系之中,这导致许多女孩没有协调正面冲突的能力,即使是小争论,都会让两个女孩怀疑彼此间的友谊。


这同时导致了关系和情感总是被女孩放在生活中的首要位置上,也让女孩间针对“关系”的攻击形式有机可乘。


对孤独的恐惧似乎总是支配着女孩们,让她们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孤身一人,牺牲自我感受而照顾他人,甚至愿意为此维持一段不健康的友谊。


像是很多女孩都曾遭遇过这种和朋友的对话。当其中一方尴尬地问出:“你为什么和我生气?”对方或许只会轻描淡写地回复:“没有啊。”但刻薄的眼神和沉默会持续存在。或许这种习得性技巧也会被一些女性延续到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因为社会文化并没有教会女生如何处理矛盾。


而在这种要求女孩不惜一切代价维持完美关系的文化中,霸凌行为也会被合理化为是由于被霸凌者在社交技巧上有问题。在集体中被霸凌的个体,可能会被误解为“不善于与人相处”。“而好女孩本就更容易自我剖析,又太乐于接受他人的质疑。”蕾切尔写道。


三、名为“自以为了不起”的魔咒


在开始研究前,蕾切尔曾设想过被霸凌者的特征:生理缺陷、肥胖、贫困、不够时髦……但结果是相反的。成为靶子的人,常常是被称为“自以为了不起”的女孩。


大部分女孩都知道这一称呼的威力。“自以为了不起”的女孩会被形容为自负、爱炫耀、以自我为中心。蕾切尔指出:“自以为了不起”甚至会成为一个伴随女性终生的侮辱性概念。


蕾切尔认为,尽管媒体对于有野心的、成功的女性给予了足够的正面展示,但谦逊、克制似乎依然在女性价值体系中占据主导。我们的文化始终在给女孩加压,依然希望她们贞洁、安静、苗条、甘于奉献,希望她们克制对性爱欢愉、个人意见和自身利益的渴望。


“文化让女孩感到困惑,我们既要求女孩大胆,也要求她们胆小;既要求她们雄心勃勃,也要求她们有所节制;既要求她们性感,也要求她们矜持;我们教导女孩迅速行动,也希望她们静待时机。”


在书中,蕾切尔不禁发问:“如果‘女孩力’的时代已经到来,为何还要因为其他女孩的成功而感到烦恼呢?”


对于女孩们的种种另类霸凌行为,人们可能会习惯于一种说法:“女孩嘛,都要经历这个阶段,等过去了就好了。”


蕾切尔称,这种错误的“过渡礼仪论”认为,童年生活是在“为生活进行培训”,而非生活本身。它暗示女孩们因为处在成长阶段,所以无法劝阻这样的行为。这直接造成了成年人对于女孩间另类霸凌行为的漠视,回避了她们人际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同时也低估了可能给女孩们带来的伤害。


在《女孩们的地下战争》一书出版后,蕾切尔开始和学校合作制定减少霸凌行为的对策。她创办了“女孩领导力学院”,编写了旨在发展女孩社会情感学习技能的课程,并成为其中的一名老师。


改变或许可以从承认这种隐性攻击文化的存在开始。“如果这个世界承认隐性攻击文化的存在,女孩便将不再对损失关系充满恐惧。明白了冲突时有发生、友谊经得住冲突考验,她们可能就不那么倾向于打压他人、背后捅刀和结盟了,这些都是容易将友谊碾碎的行为。被欺负的女孩也会明白,自己并非孤军作战,她们可以拥有一套描述自己遭遇的语言,也能在学校受到保护,知道天不会塌下来。学校会拨出资源来解决各类另类攻击行为,家长会自信地联系学校,采取恰当的方式保护孩子。”蕾切尔写道。


参考资料:

【1】蕾切尔·西蒙斯《女孩们的地下战争》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