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流UpFlow(ID:heyupflow),作者:羊缺牙,编辑:未生,题图:Photo by Jessica Ruscello on Unsplash
马上要到中秋节,你猜猜今年的月饼市场又要冒出哪些奇奇怪怪的新品?答案是——仿制老上海鲜肉月饼的“人造肉月饼”。
鲜肉月饼
本来“肉月饼”就够北方人闹心了,这下还来个“人造肉月饼”?
如今“人造肉”可是炙手可热的网红概念,8月27日,肯德基开始在美国一家分店试卖“素炸鸡”,从无骨鸡翅到炸鸡块、汉堡,全是“人造肉”。
不过这里说的“人造肉”到底是什么?上流君研究了一下,发现这和沸沸扬扬的“培养皿人造肉”还不一样——
这种“人造肉”是利用植物(比如大豆)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几种物质组合成,再添加植物性血红蛋白……模仿肉的口感和风味。
诶,有没有觉得这个概念莫名有些熟悉?
辣条:你是说我吗?
小时候放学,在学校旁边的小卖店里,五毛钱就能买一包的“牛板筋”、“唐僧肉”、“加州牛排”、“盐焗鸡筋”……当时傻傻地以为真的是肉,直到某天智商上线突然醒悟,肉怎么可能这么便宜嘛,都是豆制品罢了。
但就像金圣叹临死前还能跟儿子分享“花生米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道”,用豆制品以假乱真,中国的历史还真的蛮早的。
北魏《齐民要术》记载了如何通过豆制品烹制素斋,现在很多寺庙,为了满足香客们对肉的需求,也都有自己特色的“人造肉菜”:
重庆金佛寺里的“富贵鱼”,鱼是用面筋制成的;招牌菜泡椒毛肚,一眼看过去和真毛肚几乎没任何区别;鲜竹笋炒腊肉,腊肉嘛也是仿真的豆制品。
这些都是素菜,真的没骗人吗?
四川宝光寺的脆皮素鱼也超级有名,以土豆泥为主要原料,配以嫩笋、香菇、豆腐干等三丝料,用豆腐皮包炸、熘制而成。
宝光寺素菜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就享有盛名。据说当时成都的社会名流,平常吃惯了山珍海味,为了换换口味,经常花大价钱专程到宝光寺品尝素筵席,一时形成风气。
在这些素席上,以往荤筵席上常有的椒麻鸡块、宫保肉丁、糖醋鲤鱼、清蒸全鸭等,一一都能看到“人造版本”——原本的肉都换成了豆制品。
脆皮素鱼
除了斋菜,要说起日常又好吃的“人造肉”,上海的阿姨和爷叔们最有发言权——
以豆腐皮作主料,卷成圆棍形,外面包上细纱布捆紧煮熟,就是上海菜场里最常见的“素鸡”,以素仿荤,味道和鸡肉还真的有那么一点点相似。
素鸡分大小,小块的适合凉拌,切片后开水一烫,加上黄瓜、小葱或者几片香菜,再拌上调料,夏天太热懒得做饭,三分钟就是一道爽口小菜。
大块更适合红烧,先切成薄片,用小火慢慢地把它放在油锅里煎到两面金黄,然后放入生抽白糖炖上10分钟,等素鸡里里外外都被炖得透透的,这道菜就成了。
盛上一碗米饭,挑一块素鸡铺在上面,再稍微浇上一点汤,连饭都变得十分入味儿,咬上一口,外面十分有嚼劲,内里又香又软,层次相当丰富。
还有人说,在上海面馆里想要快速辨别本地人,只要看他吃面时候会不会多加一块素鸡就行,如果会,十有八九跑不了。
不过出了上海,知道“素鸡”的人似乎少了很多 | 图片来源:豆瓣
广东人吃烧鹅,但在江浙地区有一道比较有名的传统素卤凉菜叫“素烧鹅”。袁枚的《随园食单》里曾有过记录,不过和现在人们吃的稍有不同:
煮烂山药,切寸为段,腐皮包,入油煎之,加秋油、酒、糖、瓜、姜,以色红为度。
别看素鸡和素鹅只有一字之差,其中的区别和讲究可多了。
素鸡用千张,做素烧鹅要用油皮。虽然不是肉,但费的功夫可是远远超过肉菜。香菇、笋干、香肠、百灵菇、胡萝卜等各色蔬菜一齐切成细丝,先在锅里炒熟,然后再把油皮摊开,将炒好的菜丝们铺进去,油皮像叠被子一样折成方块,先蒸后炸,直到变成金黄色。
素烧鹅
如果换一种做法,把糯米饭和红枣、金钱饼、冬瓜糖、白糖、芝麻、香油等一起搅匀,用豆腐皮卷成长条形,油锅炸熟,这又是另一道杭州小吃了——糯米素烧鹅。
糯米素烧鹅
除了素鸡、素鹅之外,素鸭、素火腿、素肉等等自然也跑不了,豆制品一直是“仿肉界”的利器,本来只是简单的食材,但经过各种调味品加持后,常常能达到“非肉但胜似肉”的境界。
总之,就是好恰~
虽然不知道人造肉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但想一想,能够既品尝到肉的味道和口感,又不用担心过度吃肉而变胖,好像还挺快乐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流UpFlow(ID:heyupflow),作者:羊缺牙,编辑: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