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马体育(ID:youmatiyu),作者:小码哥,头图来自:东方IC
今天故事的主题是:听陈冲讲郎平,讲体育。
1
女排11连胜夺下世界杯冠军,成为了全社会的精神偶像。女排太热闹了,连续几天霸占热搜,巩俐主演《中国女排》电影,梁朝伟和刘嘉玲看女排比赛还和郎平合影。
全社会都拿女排当精神食粮的时候,我们真的关心过女排队员吗?都在赞扬女排精神,但我们知道女排到底处在什么水平,她们的战术打法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吗?郎平有点石成金的本领,但这个本领的秘方是什么呢?为什么只有郎平有这个秘方?
郎平已经被推到神坛了,但按照经验,神坛与祭坛只有一线之隔。凡被推到神坛的,也极有可能在某天成为献祭的羔羊。
热闹之外,也有人默默观察。与高调的陈可辛执导、巩俐主演的《中国女排》不一样,导演陈冲默默给郎平拍了部纪录片。陈冲是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女主,也是奥斯卡评委。
纪录片已经拍完,剪辑也进行了好几个月,我们没有看到更多的宣传,也没有看到预告片,只在一档综艺节目里看到一点剪辑时的画面。剪辑室的墙上挂着郎平相关的许多资料,包括郎平和家人的合影,《郎平自传》里剪切的内容,更大量的是与郎平有关的比赛时间表,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郎平带队美国女排在决赛中1-3输给巴西获得银牌那场,那年,中国女排获得铜牌,郎平因此在国内遭到不少非议。
陈冲说自己拍摄的初衷就是对郎平的好奇,这部纪录片将会呈现她作为一个郎平的同龄人的视角。
2
陈冲和郎平确实有很多经历和选择上的相似。
郎平1960年生,陈冲1961年生。两人都在20多岁成为名噪一时的行业偶像,或者这么说吧,她们都曾是80年代的挂历女郎。激流之后,两人分别在自己最合适的时机赴美留学,也都曾被国内观众误解、指责,现在她们五十有余,依然在做自己最专业最热爱的事情。
1981年郎平帮助中国女排拿到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她成为“铁榔头”,成为挂历、邮票和城镇街道宣传栏的人物。而这时,陈冲已因主演《小花》拿到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并决定前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新帕尔兹分校学习。在美国,陈冲靠奖学金和打工的钱维持生活。
陈冲出身医学世家,祖父、外祖父、父亲都是医生,母亲毕业于复旦大学,祖父年轻时曾赴美学医。陈冲拍《小花》时不过19岁,还是一名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主修英美文学。
1987年当陈冲回到国内,开始在北京拍摄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听哒哒的脚步声在故宫回响时,郎平已经退役,并在这一年放弃了体育局安排的工作,到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体育管理专业读研,学习课程包括运动科学和运动心理学。
作为两位在各自领域分别做出过骄人成绩的魅力女性,曾拿下金马奖最佳导演、曾被奥斯卡请去做评委的陈冲,究竟会如何以同龄人的视角观看郎平,这确实令人期待。
3
陈冲怎么看郎平我们暂不可知,但可以了解一下陈冲是怎么看体育的。
陈冲小时候喜欢玩乒乓球。她有个哥哥叫陈川,是个画家,小时候经常让陈冲给她当模特。那时他们“有的是时间在一起打乒乓、台球,烧红烧蹄膀,闲聊、搞创作。”陈川给陈冲画过许多幅画,素描,油画,1985年陈川也搬到美国,随后两人在各自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
2013年,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去世,陈冲发文纪念。她回忆道,“小学时候体育老师到班上挑反应快的人去参加乒乓队,看我半张着嘴的呆样没选我。我就和几个同学逃学去找地方打球,想练好了给老师看。我们企图模仿庄则栋的正手攻球,讨论他的技巧和力量。他让那些在破门板搭的乒乓桌、水泥乒乓桌和偶尔真的乒乓桌边的时光变得精彩神奇。”
庄则栋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乒乓偶像,但陈冲记住的不是庄则栋的荣誉,而是和同学讨论他的正手攻球,他的技巧和力量,他带来的欢乐。这是从体育角度出发的对庄则栋的理解,她在庄则栋身上感受到了体育的力量和美和快乐。这种理解非常质朴也非常真实。
4
不止一个事例可以证明,陈冲对体育的理解建立在对充满力量的美的欣赏上。
2012年伦敦奥运会,陈冲在电视机前感叹,“运动员在超越极限的时候太好看了,让我重新对人类充满信心和希望。”2013年,陈冲在一本体育杂志上看到好些运动员的人体照,她是这么形容的,“生机勃勃,挺拔高贵,似乎在颂扬生命。”其中有位77岁的高尔夫运动员尤其让她印象深刻,“那么高龄仍然毫不惭愧地全裸上了杂志。”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不管什么形状——原本都是美丽和值得庆祝的,是灵魂的宝殿。淫秽的只是低级下作的意识。意识下流,怎么遮挡都下流。”
在观看伦敦奥运会时,同时打动陈冲的还有观众席里的父母。“他们比孩子更紧张,像是被场上的儿女牵着的木偶,脸和身子都跟着抽动,嘴里或者轻声嘟囔,或者声嘶力竭,有时国骂不停,有时泪水不止。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体育本身的技巧、力量,运动员对身体的塑造,运动员与家庭的关系,体育给普通人带来的欢乐,这些加在一起构成了陈冲观察体育的一个维度,这也必将成为她理解郎平时的坐标。
排球运动本身的技巧和力量,排球运动员的姿态之美,运动员与亲密关系之间的牵绊,排球运动的乐趣所在,即便放到今天,尤其是当前语境下,也能给我们如何理解郎平、理解女排带来一些启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马体育(ID:youmatiyu),作者:小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