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7-28 08:15

海外日本:隐藏水底的巨型资产冰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南七道,作者:南七道,原文标题:《隐形的日本》,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东京银座街头(南七道摄)


这个世界,其实有两个日本。一个是日常看到的日本,也就是日本本土,一个是藏在海外的日本。而日本在海外的综合体量和实力,已经超过了本土,但却少为人知。


2024年6月,我在日本东京,和零售、地产、金融行业的一些人交流,他们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 “海外日本”,“它就像一座隐藏在水底的巨型资产冰山。” 在日本从事债券行业的小野说。


海外日本有多强?


叶子(化名)在东京银座一个化妆品公司工作,担任进出口贸易的主管。这家公司由她和日本籍的先生一起管理。二十年前,她从南京的大学毕业,在苏州工作。她的先生从日本前往苏州投资,开设了一家化妆品工厂,因此相识并结婚。


他们赶上了中国消费升级的大潮,整体的收益非常好。“我们海外的收益和资产规模,十年前就超过了日本国内了。” “我们曾经尝试把海外的利润转移回来,在日本扩大业务和投资,结果发现效果并不好,回报太低。于是我们又把一些投资和业务,再次转到越南等地区了。”叶子也提到,新冠后,他们一度试图把生产线从中国搬回日本,但发现成本和效率,目前中国还是最优的选择,于是放弃了这个计划。类似叶子这样的案例,在日本均随处可见。


2023年,日本名义GDP为591.482万亿日元(约3.84万亿美元)。但海外资产已经超过本土,并未计入本土GDP。


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日本政府、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海外净资产额,约471.3万亿日元(约3.06万亿美元),比2022年增加12.2%。” 日本海外净资产余额,约为日本GDP的83%,而日本海外的整体投资规模,约为GDP总额的2倍多(超过7万多亿美元)。这已经是日本海外净资产,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连续33年位居全球第一,成为“世界最大的对外净资产国”。


藏富于海外,这是日本70年来,最成功的国家发展战略措施。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企在全球开疆拓土。198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1989年10月,三菱以8.46亿美元(折合当时1100多亿日元),购买了洛克菲勒集团(Rockefeller Group)51%的股权,从而获得了美国经济的地标——洛克菲勒中心的控制权,成为日本海外投资标杆案例。接下来,三菱又分批购买了洛克菲勒剩下的股权,总价计13.8亿美元。全美10%的不动产,纽约股票交易所每天25%的交易量,都被日本人买走了。


日本经济的泡沫,在这一年也达到顶点。


直到1990 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日企海外的节奏才开始放慢。但在2010年左右, 再次卷土重来,迅速增长。2010~2017 年平均达到逾750 亿美元,大概是2000~2009 年(近260 亿美元)的3 倍。


2006年,日本烟草产业公司,以147亿美元(1.73万亿日元),收购英国烟草公司加拉赫。2016年,日本软银322亿美元(3.3万亿日元),收购英国芯片公司ARM。后来ARM在美国上市,目前市值1560亿美元。


仅在2024年前1~2月,海外大额并购都是以日企为主。日本瑞萨电子,60亿美元收购澳洲软件公司奥腾。佐藤大工作室,49亿美元收购美国建筑商MDC Holdings。


除了企业以外,日本大型基金的投资,也是以海外为主。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是日本最大规模的基金之一,管理规模超200万亿日元(约1.3万美元)。50%资产在海外,包括25%海外股票+25%外国债券,主要投资以美国科技股有关。


日本民众的个人资金亦是如此。日兴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2022年1~4月,日本散户通过日本基金,买入美股资产,就占美国美股基金的净流入额70%。2021全年,这个数据是8.3万亿日元(按当时汇率约640亿美元),是散户购买日本股票(280亿日元,约2.1亿美元)的300倍。


2023年,美国共获外国直接投资(FDI)5.4万亿美元,日本共投资7830亿美元,排名第一。


2010年之前的海外日本,是以贸易为盈利主要来源。在2011年,海外投资成了海外日本的盈利主要来源。日本正式成了一个投资立国的国家。


海外日本为何强?


政府支持:首先是政府坚定地支持企业向海外发展,对于出海企业报销机票费、房租等,并制定相关法律扫清障碍,保障企业海外投资的合法权益。出台包括《境外拓展对策资金贷款制度》、《境外投资信用保证制度》、《外资法》等多部法律。


日本政府还为中小企业,设置了海外发展的准备金制度。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海外经营风险。大概原则是:日本企业在海外投资的一定比例(最高为25%),若这部分亏损了,政府补给企业;若盈利了,该部分金额5年内免税。从第6年起,按这部分金额的20%,逐渐开始纳税,而不是一次性征税。


在具体税收方面,日本政府也制定了很多人性化的规则。比如企业海外收入可以申请延迟纳税。在早期,日本政府,对在海外公司的收入,股东不分红,就不用纳税。后来改为CFC法律,可以抵扣在国外已经缴纳的税额,规定“对于一定条件的海外的公司,将其留存金按国内股东的持股比例计算,与该股东的所得合并征税。这部分股息适用外国税收抵免,从国内股东的法人税中抵扣。”


企业共生:在日本企业出海的过程中,大财团和小企业一起抱团发展。日本三井、三菱等六大财团,给中小企业,提供市场、资金等多种支持。大财团有丰富精准的市场信息、当地的人脉和资源,帮助中小企业的建厂等进行综合性评估。加上财团自身掌握着巨额资金,还可以调动外部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某种程度来说,它们自身就是一家大型银行,可以给它们合作的上下游的企业,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包括融资、贷款、投资等,它们在日本被称为“第二银行”或“水下的银行”。


它们提供给企业的基本上是1%甚至是0利息的资金,帮助他们发展,一起发展,共生共赢。这就像一个航母的战斗编群,除了航空母舰,还有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一起出海和远征。1980年代,丰田公司出海办汽车工厂,就得到了大财团三井的全方位支持,得以在美国等多个国家,迅速建厂生产销售。


融资成本超低:在全球来看,日本企业的融资成本都是极低的。日本企业非常容易从多个途径获得海外发展资金。日本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债,价格比股价,一般高出30%~40%。关键是零利息,这就是说,公司在不稀释股权的前提下,可以0成本的拿到一大笔钱,用于公司发展。如果债券到期时,公司股价高于转股价格,公司可以用现金直接偿还本金,高出转股价的部分,转为股票给投资人。如果股价不涨,公司只需偿还本金,不用支付利息。


这也吸引了全球投资大佬。2019年~2021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在日本发行债券,共计融资超过70亿美元。除了买进日本资产,再就是使伯克希尔的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伯克希尔五年期债券的利率,仅为0.173%。美国的发债利率,大概是日本的4.5倍。日本名古屋铁路公司出售的五年期公司债,2021年三月份发行价格,仅为0.09%的票息。


张总(化名)在日本一家金融公司担任合伙人。他说,有钱的人,正在变得越来越有钱,普通人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就赚了上亿的钱。比如日本企业,长期有大量的现金汇集在海外,没有转回日本国内,很多都是在等待时机。在2024年6月,日元兑美元相比一年前,贬值了近20%,这时只要换汇回来,立马增值了20%。10亿日元,就是增值了2亿。


“比如现在水产行业公司,出口或者海外投资,政府部门针对5亿日元(约333万美元)以内的贷款,会有2%的利率补贴(贷款利率极少超过2%,可以理解这类贷款是0利息),补贴最长5年。现在美金存款利率都到了5%。这还是政府的,还有各种大型企业和民间的各种扶持性贷款和补贴。”


有部分企业用极其低的利率贷到资金,然后进行投资赚取收益,再换汇,利用利率差,或者贬值的差价,赚取收益,获得大笔利润。


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富裕


日本线下实体店(南七道摄)


根据目前日本官方和银行的数据,以及《日经》等权威媒体的报道,日本企业的海外利润,大约有50%会长期甚至永久性地留在海外,用于当地二次投资和在扩大生产,不会流回到日本国内。


2023年,日本企业海外的利润,为10.5687万亿日元(约813亿美元),是2013年的300%。尽管这对日元造成贬值压力,日本政府从未以强迫手段,要求个人和企业将利润转回国内。而是出台税制优惠措施,鼓励和吸引个人和企业利润转回国内。


在日本时,和很多人交流,会发现特别有意思的一点:在所谓失落的日本三十年里。网络上的传闻都是企业和民众惨不忍睹、民不聊生,但绝大多数的日本民众,整体生活品质并没有太多下降。


主要原因,除了日本政府对于民众教育医疗有兜底之外,主要是统计经济的口径差异性。这里面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国内生产总值,我们最熟悉的GDP,另外一个是国民总收入,也就是Gross national income,简称GNI。GDP是地域为统计口径,统计的是地区性(比如日本本土)的全部经济价值。GNI是以人为统计口径,统计的是整体居民收入价值。这就包括了国内国外收入。


因为日本大量企业在海外发展,每次GDP统计数据,没有纳入海外盈利,所以尽管GDP没有增长,但是GNI是在增长的。也就是说企业和个人收入在增长。2023年,日本GDP比GNI低33万亿日元(约2539亿美元),也就是说有33万亿日元(约2539亿美元)没有被计入GDP。


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和企业、个人,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南七道,作者:南七道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1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