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8-05 13:19

600多座城市,都要放开落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作者:凯风,原文标题:《中央定调!600多座城市,都要放开落户》,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文章讨论了放开城市落户限制的新政策及其影响。

• 💡 600多座城市将取消落户限制

• 📈 城市间抢人大战愈发激烈

• 🏠 公共服务均等化将带来多重效益

盛行2000多年的户籍制度,正在全面松绑。


日前,国家层面印发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


此前重要会议“改革决定”指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


这意味着,除了北上广深津等个别超大城市之外,全国90%以上的城市,即600多座城市都要取消落户限制。


当户籍门槛不复存在,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人口大迁徙再无障碍,新一波抢人大战一触即发。


这一次,抢的不只是劳动力,也是消费力,还是社保的基本盘,更关乎房价的长远支撑。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既关乎居民权益、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关乎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乃至房地产的未来。



哪些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根据文件,全面落实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要求,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



可以看到,只要城区人口在300万以下的,都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零门槛将是标配。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界定标准是“城区人口”,而非全市所有人口。


城区,代表是真实的城市范围,不包括广大的县域和乡村。


根据城区人口的不同,我国城市分为七类:超大城市、特大城市、I型大城市、II型大城市、中等城市、I型小城市、II型小城市。


目前,我国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只有10个,而超过500万的超大、特大城市加起来只有20多个,再加上I型大城市,也就30多个。



要知道,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在内,中国共有690多座城市。


换言之,除了北上广深以及主要强二线城市之外,其他600多座城市都在放宽乃至取消落户限制之列。


政策不是第一次出现,但这一次的关键词是“全面落实”,且有“五年行动计划”的时间表。


同时,有关部门特地强调:不得附加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额外限制条件。


换句话说,对于II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无论是不是大学生,无论是不是技能人才,无论有没有房产,乃至于无论是否缴纳社保,都能直接落户。


至于对于城区人口500万以下的,也要全面放宽落户限制,多数只有就业或居住年限要求,离零门槛只有一步之遥。


而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超大特大城市,有条件的城市要探索取消积分落户年度名额限制。


其实,部分特大城市,也已先行一步,率先祭出零门槛落户的大招,包括郑州、沈阳、石家庄等等。


可见,在不远的将来,户口不再是具有含金量的筹码,难以成为抢人大战的利器。


当所有城市竞争回到同一起跑线,最终考验的还是经济产业的基本面。



哪些城市,成了例外?


根据官方文件,“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


注意,这里有两个限定词,一个是“超大城市”,一个是“个别”。


目前,中国只有10个超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重庆、天津、成都、武汉、杭州、东莞。


这些城市,都是名副其实的“双万”城市,GDP破万亿、城区人口破千万,都是各自区域的龙头和领跑者。


但是,同为超大城市,人口基数存在差异,经济承载力、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有别,城市户口的含金量同样大相径庭。


根据相关规划和政策文件,无论其他城市如何松绑,京沪都是最后的堡垒,广州、深圳、天津其次,杭州再其次,而成都、重庆、武汉、东莞相对宽松。


京沪是独一档的存在,落户门槛全国最严,户籍含金量最高。


在北京,积分落户门槛极高,且有“进京指标”制约,而这一指标是有限的,近年来只是放开了世界200强高校的计划单列式指标。


在上海,也不过刚刚放开了清北复交等重点高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一般人员需满足“居住证满7年”这一硬性积分条件的约束。



广州、深圳、天津为第二档,广深是城市地位的体现,天津主要得益于其高考优势。


在广州、深圳,只有大学生及高技能人才,才有无条件落户的资格,而一般外来人口落户,只能通过积分入户。


而深圳积分入户的名额,每年只有1万个,而其非户籍人口超过1100万,2023年入围的最低分达到319.2分,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天津户籍人口仍然不低,虽然经济竞争力不复高光时刻,但高考优势独一无二。


天津本科录取率超过65%,211录取率超过11%,985录取率5%,与京沪旗鼓相当。


而成都、重庆、武汉、东莞等地,部分区域已经全面取消落户限制,零门槛或是大势所趋。


在成都,外围的“8+1”县(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只要拥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居住”,即可直接落户。


在东莞,只要稳定居住就业、缴纳社保、持有居住证满1年,即可申请入户,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以随迁。


还有部分超大特大城市,已经放开买房落户甚至租房落户,抢人、托楼市,鱼和熊掌都要兼得。



不难看出,除了北上广深津之外,其他城市均不乏放开乃至零门槛落户的可能。



这一轮放开落户限制,有哪些不一样?


近年来,我国已经连续多轮放开落户限制,但这一次无论是范围之广、力度之大还是配套政策之多,均超出预期。


这一轮人口争夺战,有着更多的政策支持,将给予人口流入地更多的倾斜。


其一,人地钱挂钩,地随人走,钱随人走,大城市将会从中受益。


根据文件,推动转移支付、要素配置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协调机制。


人在流动,土地指标和财政资金,同样要跟着流动,这就打破了既有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土地指标分配格局。


深圳、广州、杭州、成都、武汉、苏州等人口净流入城市,最能从中受益。


其二,义务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障等,不能再局限于户籍人口,而要向转移人口全面覆盖。


长期以来,城市户口之所以吸引力巨大,在于其背后,捆绑着庞大的教育、住房、社保、医保等公共福利。


而大量外来人口,即使在城市里工作生活十多年,并不能享受到与户籍人口同等的权利。


这也导致一些外来人口,不愿缴纳社保,也不愿购房定居,其消费意愿也大幅低于户籍人口。


体现在统计数据上,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8.3%),大幅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16%),也就是进城而难以落户。


因此,这一次重要文件提出,将随迁子女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将外来人口纳入保障房范围、取消社保参保户籍限制等等。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有扩大内需之效,还能带动社保乃至购房者盘子的扩容,可谓一举两得。



抢人大战,愈发白热化了。


这几年,越来越多地方开始明白:人口不是负担,而是资源;人不只是劳动力和生产力,更是消费力。


过去10年,全国已有累计1.65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带动一众地市晋级千万人口俱乐部。


根据规划,未来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70%左右,而目前刚刚突破66%。


这意味着,还将有55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进城。


如果加上已在城市定居的外来人员,潜在落户的总人群,将超过2亿人。


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将会重塑各地的人口竞争格局。


最初的抢人大战,抢的是高学历人才,寄托的是各地做大高新产业的希望。


随后的抢人大战,抢的是年轻劳动力,维护的是城市产业的基本盘。


未来的抢人大战,只要是人全部来者不拒,既是做大生产的考虑,也是扩大内需的不二选择。


更何况,一旦“人地钱挂钩”机制迅速推进,抢来更多的人,还能充实社保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盘,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的继续扩张。


一言以蔽之,谁能“抢”到这些人口,谁能留住更多年轻人,将决定未来的发展上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作者:凯风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