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4-05-13 18:56

中小国产手机厂商为何选择经营多个品牌

大概一年多前,主要面向三五级市场的中小国产手机厂商们开始大批量的从功能机生产转向智能机生产,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集体转型期里,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虽说在这众多的新品牌中存有不少的新“血液”,但更多的则是许多老品牌所创立的全新子品牌。在笔者走访过的众多中小国产手机厂商中,已几乎找不到只运营一个品牌的厂商了,甚至连同时运营两个品牌的企业也都非常之少,更多的厂商都选择同时运营3-5个品牌的多品牌策略。

一切似乎都是在表明这些来自深圳的中小国产手机厂商多品牌运营的大趋势已势不可挡。  

他们为什么选择多品牌? 

菠萝的总经理陈毅说道:“虽说我们突破了月销量20万台这么的一个瓶颈,而且我们也有了较为完善的渠道且在消费者中竖立了较好的口碑,但也正因如此,很多在我们已有代理商的地方的其他代理商也想代理我们的产品,可如果我们在一个地方找多名代理商的话就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所以我们打算推出另一个全新的品牌,让代理商又能代理到我们的产品,又能在管理上区分开来,扩大自己的销量,充实自身的产业链。”

其实,菠萝的观点也代表了许多中小国产手机厂商的观点,从笔者走访的大多厂商来说,许多厂商都会在月销量18万台左右的时候选择推出另一个新品牌。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大多中小国产手机厂商为了不让自身在渠道管理上出现混乱,充分保障代理商的利润避免出现同品牌多代理商在当地出现恶意竞争的局面,往往都只会在一个地方采用一个代理商的模式。而大多的中小国产厂商主要市场都集中在三五级的县和乡镇市场且偏远地区难以到达,所以当厂商的月销量达到18万台左右的时候便会出现一个瓶颈;另一方面则是当厂商月销量达到18万台的时候,厂商自身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及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并在上游供应链上取得了一定的话语权,在客户资源与知名度上也有了一定积累,若此时再推出一个新品牌,便能够快速地搭建起一个全新的渠道,快速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压缩自己的生产成本,壮大自己。

当然,选择多品牌的理由也并不是绝对的,百晟通总经理刘勇就说道:“国外一直都在讲强强联合,但国内却都是施行独裁主义,这是我很不赞同的一点。现在我们有11个品牌,但这却并我是我一个人打造的。我们每一个品牌都有不同的股东,有的甚至有2到3个股东。我们虽然有众多的股东,但我们的股东都只是品牌的股东,并不是公司整体的股东,这让我们创造了一个个强强联合的品牌,让每个品牌有了自身的保障。”

对于百晟通来说,虽然他们有非常多的品牌,但每个品牌的股东都是相对独立的,那么就几乎可以当作11个完全独立操作的品牌来看待,他们的股东不一样,也就可以说明他们每个品牌的构架不一样,在渠道商的选择也就不一样,这样也很好的保障了每个代理商的利润,而不同股东的构架也减轻了公司在现金流的压力。众所周知中小国产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现金流之间的竞争。同样,多品牌的快速占领市场,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是非常强的。

除了以上两种外,恒动力副总经理单汝欣则表示“与时俱进,追赶潮流,做热点营销,其实也是推新品牌的很好时机。”而某业内人士也向笔者爆料说:“一些品牌因在品质、渠道等环节上的处理上不到位从而造成品牌的负面影响,故而也会借助推新品牌来消除之前品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多品牌会面临的问题 

“大概是去年九月份的时候,因为我们一款新机开盘20天销售了16万台。这样的数据面让我们开始变得有些盲目的扩张起来,在接下来的三五个月时间里我们先后创建了3个品牌,之后便在资源调配、供货不足、供应商的选择、售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也逆推了公司的改革。”美讯联品牌部总经理赵武这样给笔者说道。

来自朗格的总经理王毅也给笔者说道:“前期肯定会有冲突的,因为之前一直都是一个团队在做,甚至去年我们都还出现过用共同的模具生产的产品让两家来卖,但今年我们都拆分开来了,这主要是为了保障代理商能够赚取到合理的利润。”

而他们两家的观点也几乎代表了所有中小国产手机厂商的观点,他们遇到的问题几乎所有的中小国产手机厂商也都遇到过。

首先是供货不足,供货不足其实是许多多品牌运营的中小国产手机厂商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是因为受到公司规模的制约大多厂商都不会向上游供应商下大的生产订单,防止高库存给公司现金流带来较大的负担。而也正是如此,公司也就往往会出现某款机型热销后缺货的现象,错失了产品销售的最佳周期,给品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次是产品冲突,产品冲突主要集中在一些求快的厂商里,他们可能会因为某个近期的社会热点从而快速推出新品牌,也有可能因为之前品牌在取得了不错的口碑之后,在其他经销商的怂恿下盲目的推出新品牌,而这类公司的共同问题都在于对新品牌的重视度不够,把多品牌运作想得过于的简单,从而出现自身品牌之间产品的高度同质化,从而让经销商蒙受损失并让经销商之间留下了恶意竞争的隐患,把之前积累的口碑消失殆尽。

然后是管理混乱,管理的混乱多发生于多品牌同事业部的中小国产手机厂商,一方面他们本身的预算有限不愿在人力资源上背负太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发展得太快,经销商对于产品有着迫切的需求,从而造成了一个事业部多个品牌的现象,致使管理上出现混乱,如发错货,弄错经销商等等。故而再缺不能缺人力。

最后是渠道面窄,这样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公司发展太快上,团队人员的能力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而新聘人员对业务的熟练度又不够,因此造成了在新渠道开发力度与效果都不好的局面,而这也进一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根基不稳,并非好事。  

解决之道 

“一是预估,我们会在当月给下一个月份做一个销量的预估,然后对同样的产品去找两家品质可靠的代理商来制作。一是下大单,因为我们的供应商都是比较好的供应商,所以在保证出货量上,我们做得还算不错。”朗格的总经理王毅对笔者说道。

其实笔者一直认为供货不足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毕竟国际大牌厂商的供货也经常出现“不准时”。记得在书中看到过一句话“走得太快,连灵魂都跟不上了。”其实用这来形容中小国产手机厂商在多品牌中所面临的问题也同样适用,万丈高楼平地起,很多事急不得。

可是有很多时候,很多品牌是被市场一步步的推倒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上,被迫的承受问题,机遇与危机永远都是一对双生儿,所以守得住,慢慢来。

而解决问题其实并不难,真正难得在于这些中小国产手机厂商是否有一颗真正做大的心。真正难的是这些中小国产手机厂商是否真正放下那颗急功近利的心。多品牌的大势已势不可挡,那么如何在这样的游戏里成为弄潮儿却依旧是每个中小国产手机厂商领导者的内心世界决定的。

最后一句话,心之所向,就是未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