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近日,财政部制定印发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2023〕11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数据资源会计处理方式确定,意味着数据将作为资产被纳入会计报表,数据价值再次凸显,近期市场反馈较为积极,板块持续逆市上扬。
入表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力?数据要素如何交易?产业链上有哪些率先受益?又有哪些投资机会?数据要素产业发展是否真的能够补位土地财政?妙投邀请到了数据要素行业专家和资深研究员老师共同为您解析数据要素的投资前景。
核心看点:
数据资产入表是一个趋势,会让数据企业的资产跟业绩有双向的提升
数据要素资产交易主要有确权登记、挂牌上市、撮合交易、支付和清算等环节
数据要素场内交易能够解决安全、交易机制和配套服务生态等核心问题,是数据要素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交易流通环节率先受益,市场看好拥有数据资产的企业,短线抬升动力是补估值
行业规模潜力巨大,替代土地财政仍需长期发展
Q1:从资源到资产,被誉为数字经济时代第一生产要素的数据要素“入表”涉及到哪些市场参与者,将为相关企业带来哪些利好?
入表这一环节,实际上就是将数据由成本变为资产,自然是利好拥有数据权益的企业和数据需求较高的企业。
首先,相关的企业资产增加了之后,数据要素也有可能会作为一种融资的一种手段,在融资端有多重利好,比如可以进行一些抵押融资,包括此前的知识产权融资等。企业的再融资通道也会更为通畅。同时,数据要素入表能提升企业的估值,比如说在二级市场上,可能资本会给拥有数据所有权的企业更高的定价。有些企业适用P/B估值法的,能够直接提升估值水平。
另一个方面就是资产增加了,企业能够优化财报表现。就比如说使用这种数据资产的企业。因为入表之前,很多企业购买一些数据包,肯定是会计入到费用里,入表之后,就会变成无形资产,会进行一个摊销。费用是会冲减利润的,无形资产不会,报表就会更好看一点,盈利能力会有一个间接的提升。
所以总体来看,我个人觉得数据资产入表是一个趋势,会让数据企业的资产跟业绩有双向的提升。
Q2:近期上海数据交易所也传出交易端的利好信息,数据要素在交易中结构是怎样的?目前面临哪些痛点?
交易主要分为几个环节: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确权登记,后续包括进入交易所、挂牌上市、撮合交易、以及最后的支付和清算环节。从这几个环节来看,目前交易所的新规和利好,其实大多数是补贴和减免交易费,是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参与到这个场内交易。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大部分的数据交易仍发生在场外,比如企业间针对数据进行交易、To C端的一些场景等等。数据交易所的鼓励政策,惠及的主要是场内交易,场内交易。由于场内交易目前存在的几大问题,数据交易的流通很难快速形成大规模的场内交易市场。
目前数据要素的交易中,主要存在三点问题:安全问题、交易机制问题和配套服务生态问题。安全问题我们感受比较直接,比如我们去购买天眼查To C端的付费服务,这个信息在很多公开平台上就可以查得到,数据的可复制性使得在流通过程中,很多真正拥有数据权益的公司很难做成自己的盈利模式。
交易机制问题主要涉及到数据确权和估值定价。数据确权目前以产权登记为主要路径,目前模式相对简单清晰,但实操落地上仍存在权属不清晰的情况,比如互联网平台的数据是由用户生成的,这一类数据究竟是归属于平台还是消费者,很难界定。很多交易所无法推进建设的主要原因就是数据的权属不清晰,在数据要素流通的第一步就卡住了。
数据定价目前有三种方法:成本法、收益法以及双方认可定价。成本法和收益法由于价值难以量化,标准无法统一,很难作为实操中的定价方法。目前市场实践中采用最多的是买卖双方共同认可的定价,这也是政府在着力推动制订规范、指导定价的方式,通过基于价值计量制定价格的方式,防止双方随意定价等问题的发生,整体定价方式与大宗商品类似,具体的指导标准仍在探索之中。
场内交易的优势很明显,首先,可以更好的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交易撮合等服务。同时,场内交易具备撮合多方竞购和协商的条件,能够实现数据要素更好的定价,从而解决定价的难题,并接入包括数据公证、数据托管、资产评估等多环节的配套服务。
Q3:您认为首先会惠及这个产业的哪些具体的环节,会给投资者带来哪些新的投资机会?
数据要素的产业链并不复杂,上游主要是数据提供方、中游是数据服务商和交易所、下游则是数据需求方。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最先利好的就是交易流通这一环节。细化来看,第一个是确权,第二个是交易,这些环节最先受益。其次是流通环节配套的数据交互、数据安全等。
一旦数据流通盘活起来了,产生一些经济效益了,将会带动整个数据产业链的发展。包括上游的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存储均会受益。
本轮板块上涨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拥有数据资源的企业。比如说很多做这种数据服务的、做咨询的公司,他们会拥有很多数据,包括最近大涨的上海钢联、卓创资讯等等,分别是做钢铁和大宗商品信息服务,他们也可以在这个数据交易价值发现的过程中,更多的进行数据的变现。
但目前来看,短期内数据要素还面临着政策尚未齐备、机制尚不清晰等问题,目前板块短线整体抬升,增长逻辑还是与前半年的AI有些类似,主要还是来自于市场对行业的想象力,以及对部分企业的补估值带来的空间,但在真正落地中,还是需要终端企业真正找到数据要素的应用价值并实现商业化,才能彻底打通板块的增长逻辑。比如互联网平台企业真正用数据要素实现了营销效果的提升,金融、银行等用数据要素实现了业绩的实际提升,我们才能衡量数据要素带来的增长空间和增长机会。
Q4:数据要素的潜在市场规模巨大,是否有补位土地财政的可能?
数据要素的市场规模很多机构都做出了预测,有的甚至说达到60万亿级别。从这个规模上看,市场确实有很大的潜力,但是否能补位土地财政,还要看后续的发展,目前情况来看很难。
从数据来源上很多的数据大部分集中在国企、政府、银行、交通和电信运营商等,比如光大银行出过一个数据要素白皮书,衡量其数据要素资产超千亿,这些企事业部门的数据潜力是巨大的。有一些数据它是会开放给公众服务的,但是有些数据是可以挖掘较高价值的。如果这些数据的权益能够流通变现、产生收益的时候,会对财政起到支持的作用。
但目前,数据要素还是一个集中于B端的市场,即使发展水平逐步提升,行业的收入来源也很难在短期内拓展至C端;同时,数据要素资深仍不具备足够的投资属性和金融属性,目前的场景下也很难看到这一方向上的发展,因此相对于房地产行业,在收入来源和商品属性上都有比较大的差异,取代土地财政仍然只是行业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