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整理 | 黄青春
题图 | 人民日报
这几天,媒体大肆宣传老人们捐款的新闻频频登顶热搜,赚了不少网友的眼泪和同情。
这类新闻大多分三步讲述:
首先,开头言明这是老人毕生的积蓄;
接着,中间刻画老人捐献决心突出伟大形象;
最终,收下了捐款,极尽赞美。
比如,重庆87岁的老人倪素英捐出她的毕生积蓄20万元。问起为什么要捐钱?老人说:“国家有难,我不能做旁观者。”
新闻里说,老人多年来一直独居,租住在一个老旧门市内,平时摆摊卖小百货来补贴家用。她生活节俭,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这20万,是她攒了30年的所有钱。
老人平时居住的环境
比如,河南农民老夫妻捐款15万。
实际上,这对老人中,有一人早年偏瘫,生活尚能自理,平时由街坊邻居义务照顾,平时生活特别俭省,不怎么吃肉,多年没买过衣服才省下15万毕生积蓄。
再比如,73岁拾荒阿婆到村委会捐9000元钱给武汉支援防疫工作;日照68岁环卫工捐1.2万给武汉;双目失明老人为武汉捐款1000元……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新闻我越看越觉得头皮发麻。
我尊重每一位满怀爱心奉献的人,感动于底层社会的善良,老人们因为某些原因轻易付出了数年艰难获取的财富确实令人钦佩。但奉献归奉献,生活还是要生活,在被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时,有没有人为他们日后生活保障所担忧?
相比年轻人,老人群体明显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极易因为某种情结冲动捐款。我们对这些拾荒老人、清洁工、抗战老兵的捐款是“应收尽收”了,但树立老人为典型,表面上是弘扬正能量,实则有舆论引导之嫌。
老人们想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个心意领了就好,但明知他们棺材本都捐了,还是不摸摸良心就收下了,如果日后他们生病却没有钱医治无法获得救助这是不是很讽刺呢?
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为老年型人口结构类型的话,早在2000年我国已开始迈入老年型社会(根据2000年11月底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的10.2%)。
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
概言之,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先期进入人口老年型的国家相比,具有老龄化发展快、老年人口数量大、地区之间不平衡、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等特点。
这些底层老年人口普遍缺乏养老、医疗、照料服务等基本社会保障,因此大概率会出现老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最后看不起病的问题。
所以即便这些老人骨血滚烫,愿意捐献毕生积蓄,但我们的国家没有到要让老百姓毁家纾难的地步,这份钱收之有愧,更不该大肆宣传。
因为大肆宣扬这种行为,无形中会鼓励更多的穷人百姓,捐出自己的全部身家 。毕竟一部分老人之所以踊跃捐款,是天天看媒体的宣传,觉得国家需要自己出力,捐钱光荣。
在他们心中,钱和生命都比不上得到国家主流媒体的认可,他们是在用毕生积蓄换来一点点存在感,换来一份“荣誉”。
一个有良知的社会,不应该把任何普通人硬生生套上英雄主义的光环,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只是普通人,甚至是社会底层人民,不明白为什么要利用他们的善良来鼓励更多老人这样的行为。
所以,看着老人们捐出一辈子积蓄的新闻时,我感受更多的是羞愧,还不到危难关头,怎么能欺负良善的老人啊?
再说疫情当下,湖北缺的是钱吗?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已经超过19万亿元,足以应付缺口。疫区现在并不缺钱,而是缺医疗物资,缺医疗物资的原因不是没钱买不起,而是供应不足买不到。
从这些鳏寡孤独的老人身上收再多钱,就能买到抗疫物资吗?既然不能保证老人的钱立马投入到抗疫中,为什么要收?
更绝望的是,这些收下的钱最后大概率会流到红会。
微博大V@青菀啊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以赞美的态度宣传老人捐出毕生存款,和亲切称呼老人干爹干妈然后卖给他们天价保健品,本质是一件事。
所以,眼看着各地不断冒出来宣传老人捐款的报道,这种行为十分残忍。
我们与其盯着企业和明星们捐没捐、捐了多少的问题争执,倒不如呼吁一下:请停止宣传困难老人捐款事件,务必先做好他们的沟通工作。
也恳请相关机构在收款时应该了解一下老人家庭情况,如果本身生活困难的家庭,可以考虑拒收或劝说后适当收取。收了一定登记好个人信息,等疫情过去,协调社会保障部门为老人今后的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也是弘扬正能量宣传应当有的后续措施。
最后,希望相关部门学学周总理的做法: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周总理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邯郸伯延公社考察调研,由于食物匮乏,老人为了给周总理做一碗面,就把自己的寿材给卖了换了点白面,周总理知道如果自己不收会寒了老人心,于是他把面都吃了,然后让工作人员悄悄把寿材给老人买了回来。
部分素材参考:知乎用户@张律、微信账号@兽财局、微博用户@葱师、@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