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2-22 19:33
印度既非“躺赢”,也非“天生免疫力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印度通(ID:chindiaguru),作者:何岸,题图来自原文


最近两篇涉及印度的文章火了,一篇题为《面对疫情,印度为啥能躺赢?》,一篇题为《为什么印度人免疫力这么强》。


“躺赢”、“免疫力强”这样的关键词和“奇葩”的印度搭配到一起,产生了某种化学作用,分分钟出现“10w+”。


然而,印度真的是“躺赢”的吗?印度人的免疫力真的有这么强?


一、印度真的是“躺赢”的吗?


首先,“躺赢”这篇文章夹杂了太多夸张和不实的信息,甚至标题“躺赢”都体现出对印度所做努力的轻视。


文中认为:“整个印度都跟没事人似的,天天照常上班,也不戴口罩”、“只能等劫难自己过去,就像没人去解决风和雨一样,印度风风雨雨几千年,主要靠躺赢。而且中国的很多操作印度也搞不定,比如一声令下全国进入近乎戒严状态,物资还能继续供应,印度根本就不会做类似尝试。”


《为什么印度人免疫力这么强》一文也认为新冠状病毒“可能已经在基层蔓延,整个国家处于完全的懵懂之中。”


上述观点,可以说是对此次印度应对疫情的极大误读和曲解。


在这次新冠状病毒疫情中,印度的反应是超强度的,这也是印度目前为止疫情控制较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中国疫情爆发后,印度政府高度警惕,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包括火速从武汉撤侨、暂时禁止所有中国人入境、对海、空入境的20万中国人进行体温测试和定期回访,对有症状的乘客采取及时隔离与监测措施,包机撤回印度的人员也予以隔离观察。

 


印度卫生部官方网页在头版头条位置就是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警告,指导内容爆款医疗机构如何避免感染、旅行提示、自我报告格式、样本采取方式、个案调查方式、筛查方式等。

 


在喀拉拉邦出现三名病例之后,数千名密切接触者被予以社区观察。当地参加诊疗的医护人员按照最高防护标准进入工作状态。


在连续几日没有新增病例后,喀拉拉邦于2月7日撤回了“邦灾难状态”的决定,但对于所有密切接触者一直保持积极追踪,并采取医院观察或社区观察措施。




印度政府宣布的隔离时限为14天,但喀拉拉邦依然决定本邦需要隔离28天。


印度学者认为,“政府高度重视,并及时发布监测数据,是喀拉拉邦让疫情得以控制的有效之举,也为他们赢得了民众的信任。”


几年前,在喀拉拉邦也出现过尼帕病毒,前不久印度还专门拍了一部电影就叫《尼帕病毒》。


往期文章:从印度《尼帕病毒》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勇气和温情


应对疫情,喀拉拉当地政府是有经验也有预案的,所以这次喀拉拉邦一发现病例就立马宣布疫情并升级防控。


二、印度人的免疫力真的有这么强?


再来看看关于印度人“免疫力强”一文:


“三哥三姐在全球各种流行疾病大爆发中三进三出,闲庭信步。印度人生活在充满污染和垃圾的环境中,他们对清洁的冷漠态度使整个国家成为细菌的理想繁殖地。但他们却并没有更频繁地生病,反而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茁壮成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学理论在此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样充满调侃的语调,虽然很带节奏,但却罔顾了多年来印度遭受各种疫情困扰的事实。


我们来看一组近年来印度大规模疫情爆发的数据:


2017年7月,印度全境13188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死亡632人。流感病毒致死率最高的地区为马哈拉施特拉邦,2738人感染,300人死亡。



2017年,寨卡疫情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和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分三次爆发。


2019年,印度东北又爆发了急性脑炎症候群(AES)疾病。据《印度时报》数据显示,印度比哈尔邦当年6月爆发的急性脑炎疾病,造成103名孩童死亡,此外还有440名孩童受到或疑似受到感染。

 


如果真如文中所说,印度人面对各种流行病毒“三进三出,闲庭信步”,又怎么会出现这么多严重的病例?难道天生免疫力强的印度人对病毒是有选择性的?


文中类似“即使是住在5星级的度假酒店,只喝瓶装水也不能保证你不出事”这样的例子虽然能够对读者起到猎奇的效果,但却距离事实很遥远。


赴印度出差或旅行,我们强调注意饮用水安全,不吃生冷食物和街边零食,这都没有问题,但连印度五星酒店的瓶装水都要质疑,显然是过于夸大其词了。


中国近年来对印度投资很多,如果中国人去不了印度,会对印度经济尤其是制造业造成巨大影响,印度政府现在暂停中国人入境,是在衡量经济损失间做出的艰难决定,绝对不是“躺赢”。


至于文章里吐槽印度脏乱差的,跟这次病毒没啥关系,不过吸引眼球、博取流量罢了。


面对印度此次在疫情中采取的措施,对于我们其实是值得借鉴的。


虽然在基础条件、资金投入、基层医疗人员专业性等方面,印度还面临很多挑战,但是,印度所做出努力的既不是想当然“躺赢”的结果,也不是猎奇视角下“天生免疫力强”的结果。


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印度可圈可点的地方我们不予以借鉴,反而弯曲误导、挖苦嘲笑,这正是当下疫情爆发之后社会百态在新媒体中的投射,也是类似热文在网上层出不穷、大受欢迎的原因所在。


对比印度在防疫方面的积极作为,反思我们一些人一味沉溺于对邻国的挖苦嘲讽之中,各种现象值得深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印度通(ID:chindiaguru),作者:何岸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