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3-04 20:05

扩招近20万,研究生导师们都准备好了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科技评论(ID:aitechtalk),作者:蒋宝尚,头图来自:IC photo


研究生扩招的新闻火了有几天了。


虽然,这几年,每年研究生都以一定的比例扩招,但是今年的动静确实比较大。


3月3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透露,今年扩招的约18.9万研究生名额将重点投放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领域,其中就包括人工智能专业。



而在2月24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将把人工智能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着重强调扩大研究生和博生培养规模。


国家连续发文政策支持,不禁让人想问:国家此举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相关学校,相关AI类专业扩招情况如何?最后归到导师手里的名额会有多少呢?


国家:保就业,调结构


从国家层面来讲,研究生扩招其实是在保就业,人工智能专业的扩招其实是在调结构!


已经是三月份了,2020年的第一季度要过去了,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的冲击,全国进入戒备状态,数亿人集体在家禁闭,无数企业的正常生产受到影响,对经济整体的影响堪称天文数字。


有学者认为,2020年中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或只有3.2%。对比2019年第一季度6.4%的经济增长,3.2%的经济增长减少意味着600多万人失业。而2020年高校毕业生又会预计达到了834万。


在“保就业”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第一目标的情况下,研究生这次扩招之后的总录取人数将会直接解决100多万本科毕业生的去向问题。


如果再加上更大规模的专升本数量,那么社会稳定这一块,就会被国家的宏观调控拿捏的死死的。


另外文件明确注明硕士研究生扩招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专业倾斜。而在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的情况下,此举也意味着教育资源大幅度向“新工科”转移。


教育也即培养人才,喊了这么多年的经济转型,加大第三产业比重,调整结构,没有人才拿什么转!


而支撑第三产业发展的,电子科技,却是我们的最大软肋。回顾科技发展史,无论是PC时代还是移动设备时代,无论是英特尔时代还是高通时代,中国似乎都慢了半拍[2]。一步慢,步步慢,要想从结构上调整经济结构,必须增加相关领域人才的数量,提升质量。


虽然人工智能在应用方向已经能和美国争一哥,但是在重大理论研究创新方面我们一直落了下风。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5年十年间,工学和医学在学术学位研究生授予中占比下降明显,而计算机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得上人工智能的前身,大多数学校又是在工学分支下为计算机相关专业招生。


所以人数上不去,教育资源不倾斜,确实是科研创新缺乏的原因!


其实研究生一直在扩招,只不过这次动静有点大。科教强国是我国的基本国家战略,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从人口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是政府一直推进的目标。


学校:基础设施,师资力量两头堵


国家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也是这两年才有的事情。


在2019年3月25日,教育部就曾印发通知,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大热的人工智能专业被列入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建设资格。


而在今年的2月21日,教育部也刚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有179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另外,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也新增了80所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的高校新增加了63所。


所以说,加上去年新增的,能够招收AI类专业的学校着实不少,但这些专业主要是面向本科生,做的是普及教育。


能够大规模吸纳研究生、博士生的学校,一方面要有师资力量的考量,另一方面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得支撑的过去,毕竟学生入学了,得让人家有宿舍住吧。


AI科技评论曾与一些高校老师沟通,他们提到,2020年全日制硕士扩招基本幅度不大,非全扩招的幅度有可能比较大。其最直观的理由是:招生名额之前就已经定了,即使扩招了宿舍也不够用。


而从AI专业培养模式方面,人工智能从零开始设计出了全新的专业培养制度了么?除了清华、北大、南大等拥有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的顶尖学府,其他学校不会对教材和师资力量重新规划,而在原有的专业体系下扩展出人工智能专业。


这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挂靠!


这种“挂靠”模式,是可以培养出更加复合型的人才,例如计算机学院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编程能力更优秀,统计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更擅长算法运用。但如果要大规模招生的话,会挤占学院给其他专业的招生名额,那么这就会牵扯到利益分配!


这种利益纠葛分配,学校方面通常有一套官方说辞:我们不能人多,我们要培养精英;博士要做基础研究,不需那么多人;学校没宿舍;数量不能多,人多了质量就下降了.......


所以,从基础设施以及利益分配角度,或许是导师手里全日制招生名额增长幅度不大的原因。


导师:名额分配的计划经济时代


从高校一线教学、科研的教师的角度来说,他们肯定是希望多收“徒弟”的。一方面按照网上流行的说法,能够招到廉价劳动力可能是原因之一。而另一方面,作为老师更多的还是奔着“桃李满天下”的梦想。


而高校导师往往不能如愿,一些顶尖高校的导师招生名额往往依靠学校的政策,有的学校一般固定,即大教授多少人名额,小老师多少人名额。而另外有的学校按照去年的绩效来评,比如,去年到现在发了多少文章、拿了多少项目,进行分数排名分名额。[1]


然而这种名额分配模式往往难以量化。无法传递给报考考生明确的招生信息,导致行政和教学之间的争论。


另外,顶尖学校的导师基本上只要有名额就能招收到学生。而非常普通高校的导师,往往也有硕士点,但是报考人数太少,却招收不到学生。这类导师面临的局面是“求大于供”。在同一个学校、同一院系之间,老师之间有可能用相互借名额来缓解矛盾情况,但是如果跨学校,甚至跨地区,这种解决方式显然不合时宜。


所以,供求结构失衡也是让导师手里名额无法增长的原因。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武永卫教授曾经说:“中国的博士招生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大锅饭,人才靠抢,二是以项目和经费为指标,如今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是老师的教研系列和title。从学校里面以院系为单位分指标,到现在学校直接到个人,都存在教师间的博士争夺。从重科研项目到重人才title,从爱财变成了爱人,僧多粥少的现状没有多少缓解。”[3]


也就是说硕博导师在招生的时候,名额分配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主要面临三个问题:


一是难以量化,模糊。无法传递给报考考生明确的招生信息,导致行政和教学之间的争论;


二是诸侯模式。各专业之间互相叫苦,指标难以倾斜;


三是总指标少。硕博士生的名额时常被砍。


具体到人工领域则相对比较特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AI学术大牛纷纷投身业界,学界导师变少,这意味着能够招学生的导师也变少。另外,从近几年来看,当前的AI领域的顶尖研究有一定比例出自企业研究机构,优秀学生进入企业谋求学术发展也是很好的选择。


如何创新“名额分配制度”才是解决供求错配的正确举措,国家也已经开始对非全日制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的“宿舍问题”,但这种改革步伐能否再快一点?


AI科技评论曾与国内一些顶尖高校人工智能方向的学生沟通,他们表示在具体科研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和非全日制的同学一块做过研究,有的专业甚至都没有招收非全日制硕士。


另一方面,或许我们可以学习国外一些好的做法,以 SUNY Buffalo为例,海外的公立大学系统,基本上是不限制博士招生人数的。钱多就多招,没钱就不招。学校方面有相应的鼓励政策,一是Fellowship,你的学生足够优秀,能吸引学校给予资金支持。[3]


甚至有的教授表示,如果能够扩招,甚至愿意自费来提供扩招学生的“住宿问题”。


总的来说,导师多招学生确实是好事情,抛开廉价劳动力的说法,确确实实能够为国家培养人才。


我们研博招生制度并非一无是处,只有统筹好导师、学校、国家三方的打算才可快速落实研究生扩招。


参考资料:

[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8025470/answer/842549943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798623/answer/1052490900  

[3] FCES2019 panel3:清华等高校教授:博士名额难搞,我们僧多粥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9820289692923287&wfr=spider&for=pc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科技评论(ID:aitechtalk),作者:蒋宝尚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