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腾讯医典(ID:Dr_TXyidian),作者:无争(英国伦敦玛丽王后大学巴茨和伦敦医学和牙医学院 研究员),原标题:《英国人不戴口罩,还打算“群体免疫”?伦敦华人学者告诉你真实原因》
自新冠肺炎在欧美开始爆发以来,大家的目光一开始都集中在意大利这个疫情“震中”。
然而这几天,英国在媒体上开始抢意大利的风头:政府“佛系”抗疫,“向病毒投降”,“任老百姓自生自灭”;老百姓更加“佛系”,不戴口罩,大型活动照旧,学校照开……
但要说英国社会完全“佛系”,还是有些夸张的。看完下面我亲历的一幕幕真实场景,你就会了解,英国对抗新冠肺炎,到底是什么样子。
超市卫生纸货架扫空,公司学校开启远程办公
从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爆发开始,疫情新闻就长期霸占英国各大媒体头条(当然,梅根王妃偶尔会冒泡,占个头条)。BBC这样的主流媒体会每日更新疫情进展,发布科学建议之类。而每日邮报这样的小报,早就不遗余力地渲染“杀人病毒”,“超市被抢空”,“男子拒绝分一袋意面给老太”等等。
我个人在伦敦的感觉是,一开始根本没多少人想到去超市抢购,早几周没见超市有缺货的现象。直到上周六,我在家附近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看见:卫生纸货架真的,空了!
很快,登录网上超市,干手消毒剂,甚至一般洗手液都缺货。这说明至少一部分英国人开始在屯货了。当然,每日邮报之类的媒体夸张报道应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超市空货架。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各大公司企业也比较警惕,虽然还照常上班,但一旦发现员工有确诊病例,则会马上要求相关部门关闭,员工在家办公。
伦敦的汇丰银行、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雪佛龙石油等世界或地区总部,都纷纷在中招后关闭办公室。
我所在的大学等教育和科研机构,一周以前就开始允许职工在家工作,采取远程视频等灵活的办公方式。
但是,口罩是不会戴的。
我乘地铁上下班,直到现在,路上看见戴口罩的人寥寥无几,而且绝大多数是东亚面孔。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因戴口罩受到攻击的情况,但也两次收到过大学校长群发的公开信,信中严厉谴责歧视戴口罩人的行为。这说明:歧视戴口罩这种事,在英国的确有发生。
英国新冠科普其实很用力,但对于戴口罩意见不统一
英国人不戴口罩的事,国内最近报道得比较多。原因总结起来大致有三点原因:
一、文化传统因素;
二、科学因素;
三、口罩买不到。
文化传统因素当然可能很重要,也有一些相关的文章,我并不比大家了解更多,因此这里不谈。
我认为科学因素是主要方面。
其实,英国一直比较重视科学传播。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电视、报纸、网络几乎每天都能看见关于新冠的科普知识。约翰逊首相身边的首席医学官克里斯·惠蒂,以及前面提到的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伦斯出镜次数暴增,已经有变成网红的趋势。
约翰逊也干起了老本行,充当记者亲自上阵采访医学专家。我使用的大学电脑,从2月开始,开机登录画面就已变成了新冠知识科普。
(图中从左至右:首席医学官克里斯·惠蒂,英国首相约翰逊,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伦斯,在内阁应对危机紧急会议之后的记者会上。图片来源:泰晤士报)
所有科普都在传递同一个信息:多洗手,每次洗够20秒(约翰逊建议洗手时唱两遍生日快乐歌……),包括手腕都要洗。现在公共卫生间里都贴上了教洗手的海报。或者使用酒精含量70%以上的干手消毒剂(但永远买不到)。然后就是,对着纸巾咳嗽或打喷嚏后,要马上丢进垃圾桶。
这些科普信息反复轰炸,效果还是显而易见的。我和同事聊天中都在抱怨最近洗手太多,皮肤都干裂了。据说有人还设了个计时器,每半小时提醒洗手一次。
(教洗手的海报在公共厕所很常见。图片来源:NHS)
学校很早就在每栋大楼的入口,都放置了自动释放干手消毒剂的设备。
至于口罩,英国的科普意见与世卫组织基本一致:并不能有效地降低感染风险。解释是,新冠病毒主要通过手沾染病毒颗粒后触摸面部眼鼻口等感染。口罩主要作用在于保护不被喷嚏或咳嗽产生的带病毒飞沫近距离击中,但这种情况不多[1]。
而且,口罩如果被污染的手碰了,自身也可能成为病毒的载体,使用不当反而增加感染机会。当然,如果已经出现了症状,或需要照顾病人,英国则建议戴口罩,目的是以防传染他人。所以,当路上看见有戴口罩的人,自然会被当成病人,被敬而远之。
一般的超市、药店平时没有出售口罩,一些药店门口还会专门张贴不出售口罩的告示,估计是来询问的人太多。
(药店没有口罩和手消毒剂卖了。图片来源:The Argus报)
但是,网上比如ebay(英国类似淘宝的网站)还是能很容易买到口罩的。外科口罩大概在20只装一包10-15英镑左右。(我买了一包,只是要等待一周才能到货。)
需要提醒,英国和我国对口罩防新冠的态度并非互不兼容。
我国大城市多,人口更密集,所以被口水击中的机率更高。我国社会对戴口罩更包容,以及如何戴口罩的教育科普做得更细,所以人们能更有效的使用口罩。
再者,我国是制造业大国,能够实现在保障医疗人员供应的前提下,其他所有人都有口罩戴。这些都与一些西方国家不同。虽然英国人不戴口罩有他一定道理,我们中国人该戴就戴。
“群体免疫”背后有卫生经济考虑,或是与病毒共存的最优之道
英国最近抢头条,主要原因还是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以及他的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 ·瓦伦斯在3月12日内阁应对危机紧急会议之后的发言。
约翰逊一开始把话说得很吓人,他把这场新冠疫情定义为这代人遇到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他说新冠肺炎不是感冒而且无药可治,他甚至提到很多人会因此失去心爱的人。
具体到措施,约翰逊却拒绝立即引入禁止多人公共聚会、关闭学校、严格筛查病例等有效防疫方法,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建议有新冠症状的人在家自我隔离7天。他还说在自我隔离期间,如果病情没有加重,就不要去打电话求医,打了也不会得到检查(但3月16日,政府更新建议,要求远离公共场所,在家办公)。
重磅炸弹,还是约翰逊的科学顾问瓦伦斯随后提出的“群体免疫”概念。
尽管当日英国确诊新冠例只有500多例,瓦伦斯认为英国实际感染人数在5000到10000例之间,所以疫情已经无法控制,只能拖延。
瓦伦斯进而表示:建立“群体免疫”是英国政府当前的应对措施之一。
如何才能建立“群体免疫”呢?在接受英国天空电视台采访时,瓦伦斯说这需要60%以上的人口都感染,并对病毒建立起免疫,这样一来病毒就在人群中失去了传播力。
于是,一些媒体简单算了一下账,60%的英国人口大约为4000万人。如果以1%左右的感染死亡率计算,大约将会有40万英国人将死于新冠肺炎!世界舆论哗然[2-3]。
英国政府采取这样的方式,有一些原因。
首先,英国是个人主义思想的发源地。从民意上,政府一方面难以从集体利益出发采取一些高效、强硬的措施,另一方面政府也不愿扮演“监护人”的角色。因此,民众自我管理、自我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实以我在英国7年的体验,一直都是这样)。
政府把情况往最坏的方面说,可能是希望起到恐吓作用,提醒民众加强自我保护,严格执行政府的建议。
其次,基于新冠在老年人群、有基础疾病人群中致死率偏高的现象(以3月14日英国报道的10例死亡病例看,8例超过80岁,9例有基础疾病),英国政府也建议70岁以上,或有基础疾病的人未来几个月都不要出门。但这也只能是建议,无法强制。
有广播节目听众打进热线表示,如果几个月不出门,她没得肺炎病死,也肯定要死在家里。
(3月16日,约翰逊更新建议,让大家避免前往公共场所。3月17日,伦敦一家麦当劳正常营业。来自每日邮报)
另外,首席科学顾问瓦伦斯认为,根据过往数据,新冠疫情可能会长期存在,并且反复。“群体免疫”可能是今后与病毒共存的最优之道。如果能减缓传播的速度,不让医疗设施占用在短时间内过饱和,再加上有针对性地保护群体中有高风险的人口,到达有效“群体免疫”付出的代价会比预计的要小很多。
实际上,在意大利疫情大暴发之前,英国已经出现了零星的几例输入性病例,包括一个从新加坡染病并感染多人的毒王,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反应很快,全部都迅速隔离并送入指定医院,而且都很快康复出院。
(来自布莱顿的史蒂夫·威尔什从新加坡染病后,途径法国回到英国,一人感染至少11人。现已康复出院。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另外,英国的NHS是全民公费医疗,医疗体系内是计划经济,卫生健康方面的决策高度依赖流行病学数据和经济学评估。
虽然人命是无价的,但政府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考虑经济因素分配医疗资源。比如,经过模型测算,某种医疗技术或药物能以低于3万英镑一年的价格提高患者的一年健康寿命,那么该药就会纳入NHS,如果高于3万英镑一年,NHS则不会买单。关于新冠病毒,NHS肯定已经建立了模型,作了评估,采取的是专家认为的最优策略(当然专家也可能是错的)。
总之,英国“佛系”抗疫走红,其实并没有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夸张。英国政府应对措施背后也有它自身的逻辑。
但由于英国,以及欧美的一些国家采取了与我国不同的策略,对我国的抗疫成果可能造成一定压力,考验着我们的应对智慧。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关口罩预防新冠病毒的建议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advice-for-public/when-and-how-to-use-masks)
[2] https://news.sky.com/story/coronavirus-millions-of-britons-will-need-to-contract-covid-19-for-herd-immunity-11956793
[3] https://www.channel4.com/news/factcheck/factcheck-what-is-herd-immunity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腾讯医典(ID:Dr_TXyidian),作者:无争(英国伦敦玛丽王后大学巴茨和伦敦医学和牙医学院 研究员),编辑:叶正兴、王艳,排版:周舟,运营:郭倩,统筹: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