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3-31 11:24

亲历英国“群体免疫”:没失控,大家心里都有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新经纬(ID:jwview),作者:付玉梅,头图和配图:均为受访者供图


“除了停工停学,一些娱乐场所关闭以外,整体感觉挺正常的,生活也没受什么影响。”


身处英国疫情之中,谈及目前的生活状态,中新经纬记者访谈的两名英国华商都不约而同地给出上述回答。


因“群体免疫”而频登中国社交媒体热搜榜的英国,近日又因王子、首相相继感染而被关注。不过,华商们表示,英国目前的社会并没有失控,民众也比较自觉。


“可能也和‘群体免疫’的信号有关,这么说后,大家心里都有数了。”


以下为两名华商的自述分享(略有编辑)


旅英华人高新科技商业协会长、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张其军


坐标:曼彻斯特


“听起来恐怖,但该做的都在做”


“Stay Home, Save Lives! (隔离在家,拯救生命)”在英国高速公路的牌子上不时看到这样的提示。疫情发生后,英国政府宣布“群体免疫”策略,也说服民众采取“自觉隔离”的措施,尽量呆在家里不参加社交活动,但有效度则取决于人们是否遵守规则。而在我的观察中,大部分民众在这期间都很自觉。


英国街头的防护标语


好比我最近的一次购物经历,现在超市已经开始限制人数,出来一个人再进去另一个。人们排队也很主动,几乎间隔两米以上的距离。


而且除了消毒液、厕纸等卫生用品以外,其余生活必需品储备齐全,没有出现抢购的情况。除出行受限外,我们的其他正常生活也没受到影响。


“群体免疫”很多人觉得听着很恐怖,其实这不代表(英国)政府什么都不做,而且不这么说民众没有警觉性。


“群体免疫”的另一面是重点保护的措施,去救治一些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好比英国政府现在把全国大约150万的80岁以上老人统一管理起来,派专人给他们送食品和必需品,还有把一些流浪街头的人收进酒店里,来集中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我们公司主要是做疾病早期诊断产品研发的,生产新一代便携式快速检测设备和试剂盒,也正在针对这次疫情生产检测试剂,预计今年夏天就能推出。但由于疫情扩散,上周也正式停工了。


按照(英国)政府的规定,停工期间面临失业危机的人可以领取一定补贴,政府补贴工资的80%,企业再出20%。我们经过多次讨论决定不作裁员,因此也没有申请政府补助,依然支付员工全部薪酬。


除此之外,英国今年还取消了高考,这是历史上唯一一次英国学生不参加高考直接上大学,这个力度其实是很大的。可以理解为现在英国社会已经是一个非战争的“战时状态”。


▲街头人流量已经减少


关于口罩,在观念上中西方差异非常大。在英国人看来,健康的人是不需要戴口罩的,只有生病需要防护的人才戴。但如果你生病了,那为什么不好好在家休息,还要出门呢?街上也确实没有什么人戴口罩,因此我们平时出门也不太好意思戴。


“儿子在一线,一个多月没见面了”


不过,“群体免疫”的危机不能忽视。像现在英国政府高层包括首相在内,多名人员已被确诊为轻症。但是普通民众如患轻症可能早期很难觉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目前英国的实际发病人数至少比现在公布的多5~10倍。这就是这一项策略的争议性所在。


但是,这种时候恐慌没有用,该做的首先是保护好自己,然后再去想怎么帮助别人。我看到近期留学生扎堆回国,机票甚至被炒到数十万元一张,觉得很夸张,但又理解家长和留学生的心情。在这种时候,应该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但是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不给他人和祖国带来麻烦。


我自己也有孩子。之前,我和儿子及未来的英国儿媳几乎每周都会见面,但疫情爆发后,我们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见了,因为儿子正在一线奋战。他是当地的一名外科医生,疫情爆发后被调去ICU病房,期间接诊了十余名新冠肺炎疫情病人。儿媳也是儿科医生,他们原计划今年6月份结婚,现在也只能推迟了。


疫情当前,作为医护工作者理应站出来,所以我很支持他。但我比较担心的是,英国当地医院医生的设备相对都比较简陋。像我儿子,即便是接诊疑似病人,也只是戴一个口罩,没有其余防护。我只能不时打电话叮嘱他照顾好自己。


虽然,目前他们自己医院还没有出现医生被传染的消息,但英国其他医院已经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甚至死亡的情况。我们非常担心这些在英国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因得不到有效防护面临被感染威胁。


在和你(中新经纬记者)打电话的时候,我还一边不时要回复几个供应商的消息。我们正在寻找中国的捐赠和货源渠道,采购专业的医护物资,专门支援英国的华人医生。


我们的力量有限,可能只能限于报名的前100名医生,但我们想通过这个来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医生健康的重要性,也希望更多社会力量能加入我们。


英国侨商总会会长兼主席、英国福建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创会会长林文盛


坐标:伦敦


“很难去评价别人如何看待这次疫情”


英国政府推出的“群体免疫”确实引起了不少轰动,也有很多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朋友来询问我们近况。但其实对大多数民众而言,当前的局面没那么复杂。


一周前,英国政府宣布防疫新举措,要求所有人必须待在家里,将出门次数减到最低,关闭酒吧、健身房等公共设施。如果有人违反禁令,警察有权实施罚款、驱散聚会等行动。不过英国民众基本的出门活动还是在保持,比如出门锻炼、购物等,但已经很少出现扎堆的人群了。


▲国民众户外场景


相对来说,华人接收中国的抗疫信息更多,也会更加警惕。我们现在不是非常必要的话几乎不出门。


不过,这种特殊时期,华人面孔确实会遇到一些被歧视的情况。像有些英国当地人看到我们,也会问我们最近有没有回中国,家人的情况怎么样。


然后再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如果有的话麻烦离得远一点。还有一些朋友反映,在他们戴口罩出门的时候也会遇到很多异样的目光,甚至被直接嘲笑。但毕竟还是少数。


相对来说,由于英国人口少,医保体系比较健全,很多人不仅有医疗保障,而且有一定的文明程度,所以在应对需要靠“自觉”来维护抗疫现状时,都表现得没那么紧张。一是觉得管好自己就不会轻易感染,二是觉得即使感染了也可以救治。


这次的疫情很大几率是一场持久战,所以保持理智的心态其实很重要。你很难去评价别人如何看待这次疫情,只能说,不同的体制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东西没有办法互相比较。


目前为止,这次疫情对我的影响确实不大。我所经营的公司,其中一个项目是投资医学科研和医疗器材方面,因此大家在专业方面有一定认识,也经常会商讨疫情相关话题。虽然没有去办公室,但是目前公司整体通过线上的方式还在维护着。我一天要开好几个视频会议。


此外,因为疫情减少了出门,我们一家人难得有时间聚在一起,坐下来聊天、好好陪伴对方。


事实上,我们反而一直关注中国国内的情况。中国已经走过一段很艰难的路,目前的疫情虽然平稳了许多,但是仍面临着许多压力。特别是现在面临的境外输入,还有复工复学后的一些防护措施。


从疫情爆发之初至今,我们英国侨商总会和英国福建华侨华人联合总会也一直在为中国国内提供相关信息、捐赠防护物资,按所需区域和物品供应到中国国内进行补给。


在这种特殊时候,海外的华人也变得更加团结。我们密切地互相分享最新的信息和中国国内的经验,同时都牵挂着祖国,希望能在这次战“疫”中,能够尽到我们自己的一份心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新经纬(ID:jwview),作者:付玉梅,文中配图为受访者供图。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