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前期内部防疫堪称典范,但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势下,身为脆弱的岛屿城市国家,新加坡也面临疫情长期化的内忧外患。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慈善家杂志(ID:cnscsj),作者、摄影:于晓东,头图由作者提供。
3月17日上午,新加坡中部的一家Giant超市在马来西亚宣布封锁边境之后出现抢购,鲜菜区空空如也。
3月12日晚,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针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对全国发表第二次电视讲话。讲话中李显龙回顾了政府采取的措施,感谢国民的配合和付出,同时呼吁国民不要放松警惕,并表示政府会随着疫情发展不断调整政策。
一个月前,新加坡还是中国之外病例最多的国家,其不鼓励戴口罩的“佛系”举措被认为是“放弃治疗”之举。一个月之后,新加坡在国际疫情版图上已远远被抛在后面。不仅如此,新加坡还被世卫组织、哈佛大学和各国政要誉为这次疫情防控的模范,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宣布澳洲对策时甚至直接引用了新加坡的做法。
但是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新加坡最近的形势有明显恶化,每日新增病例从2月份的个位数开始增长到两位数。在3月15日到18日的四天里,新加坡每日的新增病例连连创下记录,分别达到14、17、24和47例。与中国的情况类似,新加坡最近飙升的病例大多是输入性病例。这四天总共102个病例中,近七成为输入性病例,大部分确诊病人是从海外回来的本国国民,来源遍布欧洲、美国和东盟各国。从走势看,新加坡这个防疫模范生也面临疫情长期化的严峻考验。
“不靠谱”的邻国
首先,新加坡面临着疫情在周边国家蔓延的巨大压力,特别是离新加坡最近、联系也最紧密的马来西亚和印尼。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初,从各国采取的措施来看,马来西亚和印尼才是真正的“佛系”。
印尼从一开始就拒绝进行大规模病毒检测,从武汉包机接侨民回国之后,甚至连检测都不做就让他们回家。在2月下旬病例超过100例之后,印尼的卫生部长仍然坚持说印尼是相信上帝力量的国家,并号召国民持续祈祷,让病毒远离印尼。在李显龙第二次讲话的前几天,新加坡连续出现因赴印尼探望“肺炎”病人而被确认感染的病例,显示其疫情远比官方承认的严重。
因为拥有东南亚最好的医疗基础设施,新加坡还成为在国内得不到良好治疗的各国富人的青睐。3月7日,一名65岁的印尼男子搭乘私人飞机到新加坡就诊。这名病人早在2月28日就开始发病,并于3月2日在雅加达就医。
从疫情发生开始,新加坡一直对确诊新冠肺炎的国民和外国访客免费治疗。在3月9日这位病人确诊之后,新加坡紧急宣布游客和短期访问者将不再享受免费治疗。但是医药费并不能阻挡各国富人前来就医,就在第二天,又有两名来自印尼的新冠肺炎患者乘坐私人飞机抵达新加坡后入院求医。不断涌入的邻国病人,加之有相当数量来自欧洲的输入性病例,让新加坡压力倍增,于3月15日宣布禁止所有来自东盟国家和主要欧洲国家的访客入境或过境。
比起印尼,和新加坡有陆路通道的马来西亚对新加坡影响更大。新、马两国有过同属一个国家的历史,民间联系密切,每天的陆路跨境人口流动超过30万人次。但是面对疫情,两国反应迥异,马来西亚过去一个月国内最大的新闻不是疫情,而是政坛内斗。
在疫情最关键的时候,马国政府浪费了将近三周的宝贵时间无所作为。而就在2月末政府停摆期间举行的一次有1.6万人参与的宗教活动,成为马来西亚疫情的爆发点。到3月17日,这次宗教活动已经导致超过500人感染,超过马来西亚现有确诊病例七成以上,并在新加坡的马来裔社区引发群体感染。
面对疫情,马来西亚政府从毫无作为180度转变为全面管控。3月16日晚,穆希丁政府突然宣布将从18日起封国,全面禁止本国人出境以及外国人入境。
微妙的地区外交
马来西亚的封国举措能有效缓解新加坡的抗疫压力,减少从马国的输入性病例。但是基于两国的特殊关系,马来西亚的封国举措对于新加坡的影响相当复杂。
首先,作为唯一与新加坡有陆路通道的国家,马来西亚是新加坡新鲜蔬菜和肉类的主要来源国。马国封国消息公布的当晚,很多新加坡人连夜去24小时营业的超市采购,随后两天,超市和菜市场的蔬菜、鲜肉货架基本都是空的。如果说一个月前的抢购厕纸风波主要来源于心理恐慌,这次对生鲜食品的抢购则有更多现实依据。
鲜肉货架空空如也,加工食品区则仍然货源充足。
新加坡政府随后表示,有三个月的食品储备,并有备选的进口来源,试图安抚国民。总理李显龙更在第二天和马来西亚总理穆希丁通话,对方承诺新、马两国直接的货物运输不会中断。但是,此举也说明马来西亚在宣布封国之前没有知会新加坡政府,这对新加坡人有很大的心理冲击。
Giant超市内人们排队等待付款,马来西亚宣布封锁边境之后超市人流明显增加。
正如之前被泄露的新加坡工贸部长陈振声在商界的私人讲话中所说,新加坡不同于香港。香港无论政策成败,都能得到中国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新加坡只能靠自己,所以新加坡在地区外交中一直秉承低调、务实的态度。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新加坡一直避免批评任何国家的防疫措施,并大力支持中国的防疫工作。此前在禁止中国游客入境前,也先期与中国外交部沟通,取得中国政府的谅解。
在邻国关系中,新加坡也是注重协商合作。过去两年里,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多个议题上发生争执,包括马来西亚向新加坡的供水协议,领空管理争端和领海争端。马来西亚甚至一度将一艘政府船只放置在新加坡领海以内长达半年之久,尽管拥有东南亚最强的海军、空军,但新加坡一直尽力降低调门,通过漫长、艰苦的磋商和谈判之后才使对方撤回船只。
3月17日,新加坡锦茂农贸市场的蔬菜店,经过半天抢购大部分鲜菜已经断货。
3月15日新加坡宣布禁止东盟国家访客入境的措施时,明确将与马国的陆路通道排除在外,并表示将与马国政府协商做出一致安排。而马来西亚在第二天就单方面宣布封国,再次让新加坡作为岛屿城市国家的脆弱性充分暴露出来。在世界各国在不断封锁边境,民众大量囤货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各种物资的充足供应将是新加坡政府面临的持续挑战。
经济“不能承受之重”
新加坡之所以被认为是疫情防控典范,在于其防疫成果是在步步为营的专业措施下取得的。
过去的一个月,新加坡逐渐加强措施,先后叫停了老年社区活动、超过250人参与的活动,李显龙在第二次讲话中也表示会针对疫情继续加强管控措施。但是到目前为止,新加坡仍然不鼓励戴口罩,幼儿园和大中小学仍然没有停课,绝大多数旅游设施也继续开放,由于外国游客锐减,各个动物园甚至向本地人推出门票买一送一的折扣价吸引人流。
新加坡的幼儿园和大中小学仍然没有停课,幼儿园要先测量体温、查看有没有喉咙疼才让小朋友入园,家长则一律不准进入。
从疫情一开始,政府防疫措施的一个主导理念就是李显龙总理不断强调的“新加坡不能同外部世界隔绝”和“国民的生活要继续”。因为新加坡的经济和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都依赖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无论封城还是封锁国境线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但是随着疫情在全世界的蔓延,各国纷纷开始关闭边境,新加坡将不得不把更多国家列入禁止入境的名单,并要求国民避免所有非紧急状况下的出国旅行。在单日新增病例飙升之后,新加坡于18日宣布所有入境人士,无论国籍都需遵守14天的居家隔离令,并呼吁海外留学生尽快回国以防国际航班中断,这种管制强度已经仅次于封锁国境。
从内部防疫的角度看,新加坡无疑是成功的,但是面对全球化的逆转,极度依赖对外联系的新加坡将不得不开始为可能到来的经济寒冬未雨绸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慈善家杂志(ID:cnscsj),作者、摄影: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