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影情报处(ID:dianyingqingbaochu),作者:圈圈丸,头图来源:IC photo
4月1日这天,香港的东方影业重新上映了张国荣的《白发魔女传》4K修复版,一周后的4月8日,张国荣的《夜半歌声》4K修复版也将接踵而至。在这个特殊的时间上映总是让人伤感,毕竟4月1日是张国荣的忌日。
重映海报
东方影业自然是想以最“电影”的方式来怀念张国荣,而对于我们影迷来说今年怀念张国荣的滋味比往常更加难过一些。
因为2003年,正是在非典疫情期间张国荣自杀离世。而今年,又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我们迎来了张国荣的17年忌日。冥冥之中的一次“轮回”在诉说什么呢?17年很长,长到影视圈已经沧海桑田;17年又不够长,不够长到让人忘记张国荣的音容笑貌……
个人成就:“回头再望某年,像失色照片乍现眼前”
我们至今都无法再在娱乐圈找到像张国荣这样完美的明星:他拿满了香港的歌手与演员所有奖项,同时他又在东亚范围内拥有无可比拟的人气,以及拥有一张无死角的帅气脸庞。
让我们把时间倒带,看看那个曾经的潇洒少年。
1983年,一首《风继续吹》将张国荣推上了香港金曲奖的宝座,此后他连续两年蝉联该奖项,并同时不断蝉联叱咤乐坛金奖。他凭一己之力打破了谭咏麟在香港乐坛的垄断地位,与他二分天下。CNN将他排在“五十年闻名全球的五大指标音乐人”的第三位,称他为粤语流行乐的开国元勋。
他此后三张专辑屡获白金销量,《侧面》更是销量超过六白金。他在韩国单曲专辑就能狂销20万张,注意,那可是80年代啊。而这个纪录至今无人打破,如果不是在1989年就选择退出乐坛,或许我们今天会看到一个更加偏向“音乐家”气息的张国荣。
1989年告别演唱会上的张国荣
但退出乐坛后的张国荣并没有沉沦,相反他开始专注拍戏。此后的演艺生涯中,张国荣主演了近50部电影,可以说是著作等身,无数经典的角色至今也是影迷们的谈资与演员们的教科书。
不过实际上,张国荣从出道时(1978年)就开始演戏,只不过一直到1986年的《英雄本色》里才第一次接到了一个核心角色。所以说退出乐坛专注演艺圈对他来说绝对不是寻求新挑战,而是专注一件事。
天生靓丽的外形让张国荣在成名以后很容易拿到好角色,尤其是《倩女幽魂》里宁采臣的“痴情书生”形象变成了一个角色符号,而张国荣的粉丝们也和聂小倩一起开始叫他作“哥哥”,这至今都可以说是华语娱乐圈里最亲切甜美的称谓。
《倩女幽魂》剧照
张国荣的戏路很宽,他不像周润发专注于大哥老板、周星驰专注于小人物打拼、梁朝伟专注于忧郁沉默。他可以敢爱敢恨、也可以腼腆害羞、又可以幽默风趣,甚至在需要的时候还能演早期红色电影。
张国荣的《红色恋人》是第一部偶像出演的主旋律电影
你很难想象一个人在《阿飞正传》里那般桀骜不驯,转眼又在《东成西就》里嬉笑调情。前一刻他是《霸王别姬》里不成魔便不活的程蝶衣,下一秒他又是《春光乍泄》里对感情如漆似胶的何宝荣。我们不能说张国荣演过了每一种群像,但是他在银幕之上每次都不同,仿佛永远年轻,永远都在尝试。
《东成西就》剧照
能拿下这么多角色,与他的努力密不可分。张国荣的生前好友李碧华曾在回忆录写到,为了演《霸王别姬》,张国荣日夜苦练京剧功架。为了能演好内地的戏,张国荣昼夜不停地练习普通话。李碧华评价他“比女人更女人”,这不仅是赞他娇美的外表,更是赞他为了戏付出的努力。
当张国荣1991年拿下金像奖影帝都完全不让人意外,因为那个时候除了他还能有谁呢?这之后他继续在戛纳提名、在金球奖提名、在奥斯卡提名,被《大众电影》评选为中国电影史上十大明星,被CNN评为“史上最伟大的25位亚洲演员”之一。2005年香港金像奖评选了“中国电影百年百部最佳华语片”,张国荣主演的电影有8部入选。
当年杂志报道张国荣全球影响力排第三
你可以说他是艺术家,荣誉缠身和记录无数足以说明一切。你也可以说他是偶像,耀眼的外表和大群体的狂热粉丝让他无法落俗。但我们想说,他就是张国荣,“张国荣”早就已经作为一个专门的词条收录在《辞海》、《环球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之中,他独一无二,如此珍贵。
美丽人生:“我就是我,天空海阔,我喜欢我”
作为明星的张国荣如此耀眼,但张国荣最吸引人的地方却是他作为人的那一份简单与自我。他骄傲着又努力着,他任性着并可爱着。
就和现在的偶像一样,张国荣出道的时候也满是谩骂和质疑。他的歌在那个年代过于时尚,迪斯科的舞曲风格让他一直被诟病难登大雅之堂,甚至一度在舞台上被观众嘘下台。
但是张国荣并没有解释自己的音乐有多高级、也没有煽情说自己有多不容易,他站上红磡体育馆的舞台,穿着高跟鞋,唱了一首《Monica》,从此红透华语乐坛。就是这么任性,就是这么酷。
演唱会上穿高跟鞋的张国荣
歌手张国荣最火的时候,香港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里有7首都是他的歌。但是他在最火时候,宣布退出歌坛。离别的时候演唱会压轴时,伴随着上万人不舍的眼泪唱完了新歌《风再起时》:“虽已告别了,仍是有一丝暖意,仍没有一丝悔意。”还是这么任性,还是这么酷。
后来他就只去拍戏了。演程蝶衣的时候他自己在后台练习走远台,练习卧鱼,他天赋极高,节拍一秒不差。练习完了就不停地问旁边的京剧老师和李碧华:“漂不漂亮?正不正点?你们要不要再看一次?”他一定要别人夸,然后自己开心得乐不可支,像个小孩子。对老师他也是极其尊重,出入都是自己去扶送。所有人都觉得,演戏时的张国荣,可爱极了。
《霸王别姬》幕后练习
生活里的他其实也很接地气,最大的爱好就是打麻将,他曾在采访中说哪怕是世界末日来了都一定要以麻将结束,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一段轶事。同时,自己作为万人迷偶像的张国荣也追星,他是日本80年代著名偶像中森明菜的迷弟,连唱歌的风格都一定程度受了她的影响。他对朋友真诚,不矫情不做作,梅艳芳经常打电话和他哭诉要自杀,他便骂她:“你如果不振作,便去死吧!“生活中的张国荣,也可爱极了。
两位都是影视音乐双栖的传奇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那个嚷着要自杀的阿梅最后拖着癌症晚期的病体撑完了最后的演唱会,拼到了生命尽头。而那个在生活中可爱奔放、充满激情的哥哥却选择了自杀离开。那一天,他让数十万人从此再也不在愚人节开玩笑,那一天,他成为流星、成为传奇、成为永恒的悲伤。
时至今日我们也不必在揣摩抑郁症对张国荣自杀造成的影响。回顾他的人生,他只是比别人更简单、更任性而已。当这个世界太复杂的时候,他便任性地带着那份简单离开。
饭圈神话:“秋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做张国荣的粉丝是很幸福的,因为喜欢张国荣这件事并不像现在喜欢某个小鲜肉那样显得落俗,因为再刻薄的批评家也说不出张国荣的“不好”。做张国荣的粉丝又是难过的,因为他离去的方式让人诧异又惋惜,让他的粉丝总不敢轻易想起。
2003年香港,粉丝送别张国荣
张国荣和他的粉丝之间的联系比同时期其他明星更深,这种纽带关系可以算是中国的第一个饭圈现象。我们现在在饭圈看到的各种行为,包括那些极端的:排他谩骂、爱豆至上、神化偶像、无脑站队。这些在张国荣的粉丝身上都发生过。
80年代中,当张国荣撼动香港乐坛的时候,他的粉丝曾和谭咏麟的粉丝发生过激烈的碰撞,最后甚至演绎成了双方粉丝互相到对方演唱会上捣乱起哄的事故。而这一系列歌迷的对抗最终直接导致了张国荣选择退出乐坛。这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粉丝行为,偶像买单”的事件。
90年代张国荣随便接受一次采访或被拍到一次照片就能上新闻的头条,和如今的“网络流量明星”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可见其粉丝群体之广。
后来张国荣自杀离去,有粉丝因此自闭,有粉丝因此服用大量安眠药,甚至有极端粉丝想要通过跳楼追随他而去。因此在张国荣离世后的悲痛氛围中,也有声音批评这种“病态追星”的社会负面影响。
如今还是有粉丝会给去世的张国荣过冥生
到了今天,曾经的张国荣粉丝都已经老大不小,肯定不会、也没有精力再做出曾经那种大规模的“社会活动”。但是在网络生态下,他们还是在不断地怀念张国荣,例如每到4月1日,他都不会缺席微博头条。
今日凌晨张国荣迅速登上热搜前列
这种持续了十几二十年的饭圈行为,不得不让人感叹张国荣粉丝的执着。这里面当然也有人批评他们粉丝行为过度,但我们更想通过张国荣这批执着的粉丝群体里看到一些人的真诚面。
首先,张国荣作为一个大满贯的歌手和演员,又是中国娱乐圈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符号,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娱乐圈80-90年代的一个缩影,他的影响力至今犹在绝对不是什么意外。他更多的是代表了“斯人已逝,艺术永存”的一份人类文明精神。就好像现在的年轻影迷可以不迷张国荣,但是他们一定爱看《东成西就》、一定赞美《霸王别姬》。张国荣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是他的作品还将继续陪伴我们很长时间。
《霸王别姬》的豆瓣影评里影迷评价张国荣“风华绝代”
而那批张国荣的粉丝,他们时至今日在捍卫的或许是张国荣的作品,或许只张国荣这个人,或许是那个曾经迷恋张国荣时风华正茂的自己。那个时候的他们也和张国荣一样,年轻、漂亮、骄傲着、任性着,独一无二,如此珍贵。
所以,从张国荣的粉丝群体我们可以看到,饭圈行为或许有走偏的时候,但是他们的初衷都带着美好的期许。如果张国荣还在,或许现在的饭圈就是另一个模样了,那就不会有2003-2013年的长时间断代。
而张国荣过早的离开,也让中国最早到那个饭圈群体仿佛陷入了醒不来的梦里。这十分让人难过,但也是一种浪漫吧。只要你还会听他的歌,还会看他的电影,这就够了。
“但愿我可以没成长,完全凭直觉觅对象,模糊地迷恋你一场。”
谨以此文怀念哥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影情报处(ID:dianyingqingbaochu),作者:圈圈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