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5-16 18:02

黄升民:取消新闻学本科教育,是清华的一个败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传媒头条,作者:黄升民


黄升民,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中国广告博物馆馆长


关于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取消本科的消息,仿佛平地一声雷,惊醒了疫情春困中讨论网课与开学的中国教育界,尤其是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领导与师生。


不少人来问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我觉得大概只有“失败”二字——是清华大学自身专业办学的失败,也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科教育从隐含危机到走向失败的一个预警。


新闻里清华将这次调整定性为“改革”,但我不那么认为。这是清华专业办学的一个败笔。为什么说是败笔?新闻传播本身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应当培养出大批新闻传播一线的人才。


清华开设传播学专业、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时,曾有很大的抱负,这就是为中国培养更多的新闻传播高手。这个初衷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网站上其实写的也很清楚——当时的目的与理想毋庸置疑,决策和行动也没有错误,第一任院长与学科带头人如范敬宜、李希光、熊澄宇等也都有很深的业界渊源。



但是,在后续的发展中,这个学科体系的方向和定位却逐渐出现了偏离,他们淡化了这个学科强应用性的特点与本质,走上了一条所谓“高精专” 办学的道路,具体而言就是强化科研学术的比重(其实是海外发表论文和申报项目的比重),强调教学团队中的“贵族”血统(率先提出用人只用985和海外名校出身的“血统论”),强求本科毕业生的“继续深造”(以海外升学考研率标榜本科的成绩)


正因为这样的定位和选择,清华的新闻传播学院越来越脱离产业应用,越来越脱离社会实践,越来越接近高冷的学术象牙塔,所以,我认为这是清华办学的一个败笔。就办学而言,每个大学都有自身的定位和选择,这个权力清华当然也有,而且,成败结论可以留待将来,问题是国内许多的大学唯清华办学马首是瞻,把整个新闻传播教育搞得不伦不类。


我之所以说清华办学败笔,说新闻传播学教育不伦不类,追根寻源应该探讨一下对于大学基本功能的认知。大学是什么?我认为大学既不是大楼,也不是大师,它应该是一个社会的知识装置,起到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承的功能。在动荡变革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的办学方向可能含有很强的思想道德标准与政治意识形态属性。


然而,作为常态,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当中,大学的核心任务是社会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知识的创新与传承正是大学办学的首要任务。其中,创新可能是纯知识层面、理论层面、学术层面的,有时候可以在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中由集体形成,有时候则是由天才型人物个人成就,比如爱因斯坦、牛顿或者图灵。



对于大学来说,这两种情况都存在:优秀的团队和天才的大师,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史中都不鲜见。社会知识体系,有时以纯学术的象牙塔式的存在,这在大学教育系统的占比不过20%,80%的知识是属于应用型的且与产业息息相关的。所谓的本科教育,80%是属于应用型的,而新闻传播学科的应用成分,达到90%。


如果定位于应用型学科,那么,成败就取决于三个基本的考核标准:第一,学科专业的定位设计是不是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第二,学科专业的知识装置是不是置身于产业发展前沿;第三,学科专业的学术研究能不能回应产业发展重要的理论需求。对照这三个基本的考核标准,清华的新闻传播学科办学定位的改变属于“转型的创新”还是“无奈的败退”?


仅就新闻传播这个学科而言,“产业”是上面问题答案的重要支撑:唯有当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时,才能推动知识创新的完成,才能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学与科研才能有所成效,专业教育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新闻传播人才能不能等同于科研人才或学术人才?论文实力是不是就能代表教学能力与创新能力?如果专业教育不能与产业共进退,那么产业就只能抛弃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


作为常年从事新闻传播实践和教育的大学教员,我们曾经骄傲过,人大复旦的新闻教育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报业杂志通讯社人才,北广在广播电视领域也是卓有成效,然而,在融媒体互联网的今天,传播沟通高手来自何方?这些名校说起来都脸红。



新闻传播学科出现了严重的人才脱位,这种脱位的背后,其实是大学的专业学科脱离了产业实践,导致了知识的滞后和老化。正因为无脸面对江东父老,才有这么一出“转型改革”大戏。


清华如何有自己自由,我担心的是这场大戏被那些陷于困顿之中的其他新闻传播院校所模仿,掉进深坑越陷越深。属于应用型的新闻传播有自己的学术逻辑,知识创新不止“论文发表”,知识创新不止“项目申报”,知识创新不止985、211与双一流的“纯血统”!


清华为代表的对于“高精专”的极致追求,首当其冲受到损害的就是本科教育体系,然后就是专业教育与产业界的联结,最后是大学教育中的知识创新能力。至此,创新无力、传承无门,大学终将会被社会所抛弃。


所以我说,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失败是专业定位与取向偏差带来的失败;新闻传播教育的危险,是大批高校以清华为范本和榜样效仿“高精专”路线的危险。一次疫情,让国家上下审视了早已有之的科研评价体系唯论文论倾向。清华的新闻,又能带来怎样的效果?


我理解现任清华的领导们,直面失败、断臂求生,战线收缩在“研究生教育“其实是无奈之举。新闻传播学科专业在清华,后生却又早衰,眼看夭折。现今的“转型改革”是在失败中的一个奋起,还是从失败走向失败?


诸位可以拭目以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