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10-18 08:13

不要让体测成为新的教育焦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言咏,题图来自:AI生成


对于北京四、六、八年级的学生和家长来说,眼下正是体测季。所谓体测,就是体质健康测试统测,包含体重指数、肺活量、跳绳、跑步、坐位体前屈等项目。由于这三个年级的体测结果将计入中考成绩,引发了家长不少焦虑。


比如,体测临近时,微信群里家长都会讨论如何增重和减重,胖瘦各有烦恼,到了斤两都计较的份上。胖孩子的家长琢磨给孩子穿轻薄点,瘦孩子的家长想往孩子衣服兜里装点石块——装铅块太过明显,如果被判作弊更麻烦。在临考冲刺阶段,体测一对一私教课也很火爆,临阵磨枪,突击备考。


商家也借机推出体测专用鞋、体测功能补剂等所谓体测神器。“1000米提升20秒到25秒”“一瓶就可开挂考试”的噱头,瞄准家长焦虑的心理,收获了巨额销量。但其实,据媒体报道,体测专用鞋就是碳板跑鞋,价格贵不说,也不适合孩子使用。而所谓体测补剂是液体氮泵,含有咖啡因,也属少儿不宜之列。


体测成绩与中考挂钩可追溯到2021年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把四、六、八年级的体测成绩纳入过程性考核,希望以此作为指挥棒,让学校和家长从小学阶段起就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


应该说,这一改革对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有所帮助:学校里体育课增加了,不会隔三岔五被占用;家长对运动的重视度提高了,公园里时常看到亲子跑的身影。不管是否出于应试的动机,让孩子动起来总比不动强。这些年,青少年肥胖率、近视率都居高不下,身体和运动素质下滑。不少男生进大学后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长跑也缺乏耐力,“脆皮年轻人”一度成为热词。


但是,不要让体测成为新的教育焦虑。如果中考指挥棒的效果最后变成“卷完学习卷体测”,不仅增加孩子的负担,还有损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后者得不偿失。


家长先要放下焦虑。听到跟中考挂钩就紧张可以理解,毕竟“一分一操场”,竞争激烈是现实。但是,不管是从北京教委官方的解释还是从“过来人”的体验看,体测获得满分不难,一个班全员满分的情况很多。


这是因为,在增加过程性考核的基础上,在评价标准上做“减法”,只要达到良好就可以拿满分,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锻炼习惯,而不是选拔运动员。换句话说,只要孩子不是过于胖或过于瘦,在运动上不是过于弱或者发生重大失误,体测都能顺利过关。过胖过瘦过弱都不利于孩子成长,即便没有中考这根指挥棒,家长也要重视起来。


商家的噱头的确烘托了焦虑气氛。我们当然可以呼吁商家不要贩卖焦虑,但只要不违规违法,也无可厚非,毕竟挖掘消费者痛点做促销很正常。归根结底还是自己保持理性,如果市场对噱头不买账了,商家自然会放手。


其次我们还要看到,如果要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真正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素质,仅靠体测这根指挥棒是不够的。它只起到了“保基本”的作用,而且多少带有应试色彩。


更为重要的还是培养运动兴趣,而兴趣从来不是靠备考养成的,它靠的是日常的潜移默化,靠的是有意识保持运动的生活方式。这尤其需要家长改变理念,认同运动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考试;也需要家长改变生活方式,很难想象周末就窝在家里“躺平”的家长能带出有运动习惯的孩子。


学校的体育课也要以增强孩子的运动兴趣、激发自驱力为主要目标,不要让孩子一想到上体育课就犯怵。去年5月有两则对比强烈的新闻,虽然说的是大学生群体,但道理相通。去年5月17日,南开大学体育部发文呼吁同学诚信跑步,不要找人代跑。其他多所高校也发出类似呼吁。背景是很多高校现在把跑步作为必修课,学生不愿意跑又要挣学分就找人代跑舞弊。


另一则新闻则是,北大为本科生开了一门名为“体能提升:运动与膳食”的选修课,被称为减肥神课,开课以来,选课爆满。一边是代跑盛行,以至于校方发文呼吁诚信跑步;一边是学生主动改变膳食方式、建立运动习惯,两相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激发主观能动性多么重要。只有当一件事情是自己想做的,或者内心认可应该做的,才能自律、坚持,最终收获成就感,进而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生活方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言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