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界(ID:pedaily2012),作者:任倩,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167亿元,这是美团点评2020年第一季度的收入。
投资界消息,今日傍晚,美团点评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司营收同比减少12.6%至167.54亿元,经营亏损为17.2亿元,调整后净亏损2.163亿元。
财报透露出一个用户关心的信息:外卖涨价了——每笔餐饮外卖业务订单的平均价值同比增长14.4%。美团坦承,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了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具体是餐饮外卖及到店、酒旅业务两大主体业务。虽然美团闪购及小额贷款业务收入有所增加,但被网约车服务、B2B餐饮供应链服务收入减少所抵消。
值得玩味的是,在财报发布前夕,美团点评股价迎来一波上涨。截止今日收盘,美团涨幅6.16%,报125.8港元,最新市值7330亿港元。相比昨日118.5港元收盘价,美团一天之内大涨近400亿元人民币。
美团一季度财报出炉:遭受疫情重创,每笔外卖涨价14%
虽然亏损,但在外界看来这是一份好于预期的财报。
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2.6%至167.54亿元,经营亏损为17.2亿元,调整后净亏损2.163亿元。美团承认,受今年1月下旬以来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团所在的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在需求端和供给端都遭遇了严峻挑战。
具体来看,美团的两大主体业务餐饮外卖及到店、酒旅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其中,餐饮外卖一季度收入同比减少11.4%至95亿元,交易金额同比减少5.4%至715亿元。日均订单量同比下跌18.2%至1510万笔。每笔餐饮外卖业务订单的平均价值同比增长14.4%。到店、酒旅业务受影响收入同比下降31.1%至人民币31亿元,经营利润同比环比均出现下降。
而佣金收入的减少是造成美团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餐饮外卖分部一季度佣金收入同比下降13.7%,为86亿元。美团称,疫情期间交易用户的购买频率下降,导致订单量同比减少17.3%;加上临时佣金返还和豁免政策、订单组合的变化等,导致变现率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同样对美团的新业务造成影响。包含共享单车、网约车及B2B餐饮供应链在内的新业务及其他分部同比增长4.9%至42亿元,增速创上市以来新低。美团表示,美团闪购及小额贷款业务收入有所增加,但被网约车服务、B2B餐饮供应链服务收入减少所抵消。
美团还有钱吗?根据财报,公司经营现金流也从2019年Q4的31亿元,降至负值50亿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美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1亿元,短期投资424亿元。
早在发布2019年财报时,美团方面就预估,2020年一季度业务会因疫情承压。不过,美团CEO王兴在5月25日表示,“疫情也让线上服务、在线运营被消费者和商户更广泛地接受和使用,这些将大大加快供给侧数字化的进程,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上市20个月股价翻倍,市值破7000亿港元
或许,比财务报表更让人受关注的,是美团不断刷新纪录的“造富”神话。
回想10年前,美团网诞生。彼时,腾讯市值首次突破400亿美金,阿里估值才200多亿美金。美团拿到红杉资本的1200万美金A轮投资,投后估值仅在1亿美金上下。这意味着,2010年的美团与腾讯、阿里两大巨头的体量差距是几百倍。
2018年9月,美团点评正式登陆港交所上市,当天市值为3992亿港元。之后股价持续高涨,截止2019全年市值涨幅达140%,BAT三巨头格局被打破,百度掉队,美团成继阿里、腾讯之后中国第三大上市互联网公司。
2020年至今,美团股价继续震荡上行,再次刷新纪录。截止今日收盘,美团涨幅6.16%,报125.8港元,最新市值7330亿港元。这比IPO当天,市值翻了近一倍。用了十年时间,美团与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的差距从几百倍缩小至5倍。
自上市以来美团的股价走向
港交所披露易显示,王兴最新持股5.73亿股,按照今日收盘计算,王兴持股市值高达720亿港元(约662亿元)。根据福布斯实时数据,王兴个人财富为96亿美元(约人民币672亿元),为中国第25大富豪,世界富豪榜排名167位。
不过,目前拼多多成为美团最大威胁。就在前几天,中概股齐跌,拼多多却一枝独秀,逆势上涨15.35%,收涨14.5%,昨日美股收盘市值已超822亿美元(6378亿港元),一夜之间,拼多多市值暴涨104亿美元,较上市当天暴涨超500亿美元,狠狠甩开京东90亿美元,并且直逼美团。
一个超级大平台崛起,正如王兴曾说,美团什么都可以做
创业十年,一个问题始终围绕着王兴:美团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时至今日,或许已经无法用单一维度来打量它了。
表面上看,美团涉足的业务很多,由团购到外卖、从电影票到酒旅,还进入了打车、支付、物流、供应链等多个赛道,甚至开起了线下零售店。可以说,在美团的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强敌。
但事实上,美团的扩张逻辑又非常清晰。王兴曾在2012年提出 “T型”战略,即在“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超级平台,支撑吃喝玩乐多个品类。这是美团的第一大战略方向,对准的是需求侧。
七年过去,美团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成绩单”。2019年,美团全年营收975.29亿元,同比增长49.5%,且首次实现全年盈利。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两项主体业务表现亮眼:相比2016年外卖业务收入仅为53亿,2019年这一数据为548亿增长10倍;酒旅业务2019年贡献毛利润197.5亿,毛利润率高达88.6%,成为美团扭亏为盈的关键。
然而,过去几个月,也正是外卖这项业务,直接将美团这家市值超7000亿港元的巨头推向风口浪尖,餐饮业者与平台之间存在已久的“积怨”也被彻底点燃。
4月10日,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公开发布了致美团外卖的联名交涉函,指责美团外卖涉嫌垄断、高额佣金、不公平竞争;呼吁美团外卖取消垄断条款,减免高额佣金。4月13日,美团回应称2019年八成以上商户佣金在10%~20%,而佣金收入的八成用来支付骑手工资。
4月18日,双方联合发出声明,公布若干帮扶措施帮助餐饮经济复苏。关于佣金,美团表态,对广东地区优质餐饮外卖商户加大返佣比例至3%~6%,扩大覆盖范围,返佣时间至少延长2个月;但更长远时间范围的日常佣金,并未涉及。
这一事件仍未熄火。两会期间,甚至有从事餐饮行业的全国政协委员将建议平台降低佣金写进提案,呼吁对疫情中受伤的产业进行精准扶持,解决房租、资金紧缺等难题,足见商家对于外卖平台的强硬态度,天下餐饮业苦美团久矣。
即便质疑声四起,美团的战线仍在悄悄扩张。疫情之下,美团买菜、快驴进货等诸多新业务反而迎来窗口期,生鲜电商、供应链都是发力方向。
美团在生鲜零售上的布局,分美团买菜、菜大全、闪购三种商业模式同时进行。据媒体报道,美团买菜从小象生鲜孵化而来,年后小象事业部开始计划扩张,并招募团队。在此之前,买菜业务只是美团一项新业务,并不一定是重点业务。对美团而言,疫情助推了买菜业务的发展,但市场分散未出现龙头,美团对这项业务的展开是顺势而为。
而快驴进货则是美团针对餐饮产业链上游推出的餐饮供应链平台,2016年就已上线,2018年美团组织架构调整后,独立为快驴事业部,开始规模化运作,但也是在疫情期间爆出了潜力。因传统食配商的供应商受到冲击,快驴的订单量倍增,根据商户反馈,使用快驴进货给商户降低成本的比例在5%~10%之间。
梳理美团近两年开拓的新业务会发现,美团的第二个战略对准的正是“供给侧”。如果将美团旗下的业务按战略方向进行划分,那么美团闪购、生鲜零售、网约车、共享单车、交通票务、支付和金融服务于超级平台战略,快驴、ERP、聚合支付、商户小贷等都是服务于供给侧战略。
从早期团购业务到逐步扩展到本地生活服务相关领域,美团的毛细血管已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最近还杀入共享充电宝这一盘小小生意。
当年,美团只是一家团购网站,时至今日其市值超过7000亿港元,成为阿里、腾讯之后排名第三的互联网公司,而撑起这天价市值的正是那一个个如毛细血管的业务。或许正如王兴所言:美团目前是一家无界平台,美团什么都可以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界(ID:pedaily2012),作者:任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