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原创
2020-06-09 19:01
老板,找人谈话之前,请把《资治通鉴》收一收

出品 | 虎嗅年轻组

作者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难逃一吸”(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想必大家在机场、火车站里的书店都看过书,如果你擅长对生活现象归纳总结,那么一定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在这里门面时兴的永远是成功学四子的书,比如《曾国藩秘辛》、《胡雪岩的启示》、《杜月笙全传》和《王阳明心学》。

 

 

在办大事人的眼里,这些都是迈向成功的独门密术;因此,在网络里每个KOL,都会把它们总结成像如来神掌、盲僧到6级学会神龙摆尾一样的秘笈神功。

 


但,机场“成功学四子”的能量,却都比不上一本书的重量,它,就是《资治通鉴》。

 

根据对中国图书出版数据库里检索的出版信息显示,至今为止:曾国藩相关出版物共213条、胡雪岩相关27条、杜月笙7条,而《资治通鉴》却有244条。

 


这书有多狠,自不必说,单单是从人们对它的评语就能看出来:

 

古代名臣都管它叫帝王教科书,当代成功人士把它比喻是蕴含leadership的富矿。甚至名企讲师站在台上对着CEO密训时,还动不动会搬出伟大领袖读了17遍《资治通鉴》来给它的功效不断镀金。

 

鉴于此,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只要是身处东亚文化圈立志成为大人物的人,都在研读此书。

 

在北京币圈搏击风浪数年的小宋说,他认命自己是社畜的瞬间,并不是在公司里连熬了2天才恍然大悟:

 

而是在他上学的时候,他爹在马路边的地摊儿上挑《白话资治通鉴》和《曾国藩的做人艺术》中选择了后者。当他爹把这本书放在床头,他便意识到自己在未来将背上行囊,远离故乡,从此与富二代的梦想彻底诀别。

 

小宋清晰记得,那本书,长这样

图片来源:孔夫子旧书网

 

不像洋人们总嘴上说爱读《圣经》的才是好国王,实际上自己跟被窝儿里偷摸学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那般虚伪;在中国,号称帝王教辅的《资治通鉴》一以贯之地被历代名家推崇,就连平头百姓都能从中获取间接经验,堪称全民成事儿方法论。

 

因此,到了工商社会新时代,每一个出身草莽伴着风口上天的幸运老板,都迫切地挤出了时间接受《资治通鉴》再教育。

 

网上一搜资治通鉴高端培训,乌压压一片,如同黑暗丛林,深不见底。

 

多方对《资治通鉴》的追捧,不但让它成了夜空中最亮的星,更为它涂抹了一层玄学色彩,成为办公室风水的密穴龙眼,牵一发而动全身。

 

身在望京的某新媒体老板告诉我,有一次他想把王小波全集和金庸放在身后的书架,结果HRBP看见之后过来告诉他,必须得把后背的书换成《资治通鉴》一类的国学巨著才能让投资人觉得你懂管理、善谋略。

 

办公室风水密术9则,尽管很难统计有多少公司坐北朝南,但确定的是,每个老板们都曾拿着iPhone指南针寻找方位

 

书是好书,但各有读法。

 

领袖读了此书那是治国安邦,造福众生。但有些老板读了《资治通鉴》非但没学会如何以史为鉴,倒是把它当成了成事基本盘,从此开始精神Cosplay,天天学以致用整上驭人之术,搞得团队鸡飞狗跳。

 

这不是一家之言,是身边很多上班族的真实案例,挺有趣,又挺荒诞。

 

听了公司领导层跟我讲完大道理

图片来源:GIPHY

 

比如,有的老板读到《资治通鉴》的石虎听见大臣意见,大赏臣子却不改错的故事,没学会怎么从瞎爱面子里汲取教训,倒是先学会了那套“王者无错”的王霸之术。

 

朋友小张就是遭此重锤的受害者。在刚加入坐拥百万粉丝的时尚头部KOL账号的时候,想把此生所有过剩激情全在这里尽情挥洒,立志帮助中国男人更性感。但这些目标,都在老板不按时推进流程,还甩锅的背景下成为夏日泡沫。

 

“靠,搁古代士人是不吃这碗饭就得陋室铭,这都21世纪了,还当自己他妈的是帝国,有那点王霸之气是能给我凌迟了怎么着?也不瞅瞅光望京的新媒体流亡政府都得有小一千个,跟哪儿不是干啊。”

 

当时老板在飞机上拍摄的一张照片,头等舱菜单背后若隐若现的闪现出《资治通鉴》隽永夺目地文字

这,就是王者

 

小张碰见的老板算是读偏《资治通鉴》的朴素版,但是要碰见善于将中外权术混合的老板就比较惨了。

 

比如,当读到古代有个叫卫嗣君的君王,特别喜欢窥探隐私,有一次听说有个县令家席子破了,他就送了新的,县令大惊,以为国君料事如神。

 

读完这个故事,了解到古代君王如何通过监察机构控制群臣之后,立马跟苏联克格勃经验结合,给团队内部安插几个锦衣卫,专门通过刺探个人情报,来让人觉得自己无所不知,从而实现低成本管理。

 

结果空工位如寂寥黄沙般向远方铺展,无边无垠,团队生产力反受其害。

 

还原场景

 

在某公司股东看来,老板爱读《资治通鉴》之后跟办公室整活的原因在于,跟着小故事解决问题,比学习先进制度容易多了。

 

因此,出了问题他们先想到的是维护权威,把问题都归咎于员工,认为工作出问题是员工能力不行,员工不团结,员工不忠诚,然后花心思和精力去搞内斗,颇带有点草台班子的意思。

 

但这个打法对于年轻的员工并不太灵,毕竟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选择在手,机会多多,不必受气。因此双方博弈后的鸡飞蛋打,都在情理之中。

 

老板与员工

 

但说了这么多,我一直秉持一个观点就是:踩事不踩书,《资鉴》红宝书。

 

这本古代巨著里不但有权谋经验,更有每一个立志做百年名企的续航密码。但是为啥领导者们总是宁愿在那一亩三分地里听信权谋秘笈、而不听听治大国若烹小鲜呢?

 

因此,至今为止都没搞清一件事,就是为什么老板总能把所有的书都读成中央台农业频道致富经,充满着一股投机、临时抱佛脚的意味:你细品,从《四书五经》到《孙子兵法》再到后来的《三体》《资治通鉴》,无一例外。

 

图片来源:baidu

 

寻遍典籍,终于在心理学里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中找到了解释:

 

当风口此起彼伏,每一个踩好点的幸运儿,在突然转变成老板角色之后,更需要通过一些符号去证明自己是谁。因此在参照物缺乏的环境中,品读帝王之术,就成为了自己认清自己的一种神秘力量。只要内容稍微贴切,人们就会置身其中,患上职场中二病,导演职场宫廷Cosplay。

 

越爱越多的人跑到社畜日记里吐槽老板的皇帝作风

图片来源:知乎

 

随着时间推移,以及老板阅读《资鉴》的扩大化,这本中华不朽名著在平头百姓的言谈之间,已经变成了老板沾染墨香的肥皂。

 

毕竟只要有点脸面的人,举着灰砖苔藓味的威士忌social时,言必司马温公如何如何,可是社交硬通货,是塑造China版雅典学院的第一根科林斯柱。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而一些年轻人,则把老板是否阅读《资鉴》当作了可否在一个单位长待的证据。

 

比如当四惠小李看见老板桌子上放着一本《资治通鉴中的老板帝王术》时,马上意识到山雨欲来,迅速清空了年假,报销了所有单子,躺平,准备享受办公室运动的癫狂。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因此,在这个《资治通鉴》被少数人异化的时代,我建议老板在找员工谈话时要把北欧风情办公桌上的《资治通鉴》收好。

 

毕竟在这个阳谋被解读成阴谋的时代,每一个野心家都不该让任何生物看见你的心思。就像您每一次叫女朋友来家的时候,总会把自己破洞的臭袜子收好。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