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6-22 20:00
看别人谈恋爱,到底哪里有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ID:yuleyingtang),作者:毛丽娜,编辑:李春晖,原标题《恋爱观察综艺纷纷哑火,不如学日本妹走教学路线续命?》,题图来自:《女儿们的恋爱》第二季


尽管观察类综艺还算目前国内市场的热门品类,但已隐现颓势。其中尤以恋爱观察类的下滑趋势最为明显。缺乏明星加持的素人恋爱观察,开播到完结都近乎“悄无声息”。


例如《喜欢你,我也是》第二季,除了在开播之初,因观察员王菊与被观察素人王晴同为《创造101》选手,引发了大众对于“命运捉弄”的讨论。对于节目本身素人CP的恋爱走向,观众的关注程度并不高。



因疫情而诞生的“云恋爱”综艺《请和我奔现吧》同样表现平平。虽然节目搞了个“云端一条龙服务”的噱头,但实际并未能引起太多市场关注与反馈。


看别人谈恋爱,真的已经没法吸引观众老爷了吗?那为何抖音、快手里半真半假的恋爱小剧场、日本综艺里的“绿茶女”现场教学、各类靠谱不靠谱的情感付费内容仍如火如荼?


太多人的恋爱技巧,都是跟电视、电影、综艺学来的。《失恋巧克力职人》和石原老师为何常年被人揣摩学习?加强恋爱综艺的教学性,刻不容缓!


明星观察素人,失灵了?


目前的恋爱观察综艺,可以分为明星恋爱观察与素人恋爱观察两大类。相比之下,自带关注度的明星恋爱观察讨论度及收视情况要略好于素人。素人恋爱为了吸引关注,往往也会采取明星嘉宾坐镇观察间,点评或猜测素人恋爱走向的模式。


但从2018年《心动的信号》播出至今,第一现场真人秀+第二现场明星观察间的模式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而所有素人恋爱节目都会采取同样配置,高度同质化下,观众的审美疲劳提前到来,一点也不奇怪。



制作团队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也只能从细节方面做文章。


最常见的解决办法,当然是以明星观察员的豪华阵容来吸引注意。然而观察类综艺中,明星观察员的作用不仅仅是吃瓜看戏,还要对节目中素人CP的种种行为给出解读。


综艺制作人杨静(化名)对硬糖君分析,这类节目在邀约明星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流量小花小生诚然自带关注度,但艺人团队会担心自家艺人在节目上表现太好,反而导致口碑翻车。



“艺人团队会有这样的担心,恋爱观察综艺如果艺人分析得头头是道,难免会有粉丝多想:偶像是不是在偷偷谈恋爱。”已婚或者恋爱中的明星虽然存量不少,却不是所有人都有综艺感,能供节目组选择的嘉宾人选有限。


另外,也有不少素人恋爱观察综艺,将重点调整为“沉浸感”。在节目中加入多对CP,增加最后配对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大篇幅内容来展现男女嘉宾之间从初识到相互试探的过程。“让观众看综艺的时候,感觉自己在看恋爱偶像剧。”


但说实话,如今甜宠剧都供应过剩,与明星相比素人本身便不具备竞争力。看综艺寻找看恋爱偶像剧的感觉,还不如直接去看真正的甜宠剧。


其余恋爱观察节目,无非在形式上做一些微调。比如浙江卫视的《遇见你真好》,在原有的明星观察间之外,又加入了素人亲友组成的又一观察间。每期两个观察间从纯旁观者及亲友两个不同角度,给出结果预测并进行比拼。



又如素人“临婚”综艺《亲爱的结婚吧》,采取“远距离观察员”(坐镇直播间)+“近距离观察员”(跟拍素人)两组嘉宾相互对照,并将男女、远近等不同视角转换,试图通过角度的变化来丰富节目。


但左奔右突,时下的恋爱观察类综艺还是有种走进死胡同的感觉,一味在细节与形式上做改动,过分强调节目的“沉浸感”与推理元素,却忽略了观众的真正心理需求。


看别人恋爱,到底哪点吸引人


当你看观察类综艺,你在看些什么?或者说,恋爱观察类综艺满足观众什么样的心理。


明星婚恋综艺不必多说,自然是满足观众对于明星的窥私欲。那么大家都是普通人,素人恋爱观察凭什么吸引我等人民群众买单?


明星观察员当然是其中一个因素,更关键的是节目所展示出的人物关系。真人秀的核心,就是人物关系所制造出的种种冲突与情感,它决定着真人秀的走向与张力。



回想《心动的信号》播出时,观众真情实感追素人CP,甚至为其建立相关CP超话。《心动的信号》能够成为爆款,除了同名韩综的加持,人物关系的暗流涌动也是吸引大众的原因之一。


然而这样的真人秀模式同样有一定弊端。虽然制作团队称“无引导、无剧本、都是素人的自我选择”,但经过了多年的真人秀洗礼,观众仍旧会认为节目中素人嘉宾的表现是出于剧本引导,这就导致代入感下降,很难再出现为素人CP真情实感的可能。


看明星谈恋爱,尚且有“为了偶像的幸福追下去”的动力。作为你我都一样的素人,素人嘉宾在节目上找到真爱终成眷属,越来越难让人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另外,如今的恋爱观察综艺,往往十来期下来就那么几个素人嘉宾。素人的吸引力原本就弱,如果人物关系不够精彩,十几期这么几个熟面孔很难持续吸引大众注意力。素人恋爱综艺时长过长,也是难留观众的一个原因。



没时间谈恋爱的年轻人,确实可以通过看别人谈恋爱,获得一种“好像也恋爱了”的代入感。但如今短视频平台也有不少情侣档博主,这类情侣博主的高频、碎片化内容产出也分走了一部分观众。


其实,除了满足窥私欲、代入感外,相当一部分人在看恋爱类综艺的时候,是存在学习需求的。


比如大S登上《恋梦空间》时,一针见血指出女嘉宾在装可爱,并分析她是通过什么样的行为来达到吸引男性的目的。这段“鉴婊金句”的流行程度,甚至要高过了节目本身。



而跳出真人秀或者说综艺节目的圈子来看,从网络上的情感大V到各类情感树洞的大行其道,包括ayawawa的“割韭菜”与PUA课程的长盛不衰,不难发现:缺乏情感教育的中国男女,对于婚恋类教学产品有巨大需求。


恋爱观察类节目与其继续挖掘现有模式,倒不如在“功能性”上做文章。关于这一点,人均“想太多”的日本恋爱综艺做得更加深入。


教学模式,恋爱综艺突破口


如果说我国或者韩综模式的恋爱综艺,是在看素人男女上演互相试探的偶像剧戏码,日本的恋爱综艺则更具备实用性与指导性。


“联谊的时候被绿茶抢尽风头”、“小鸟依人学不来怎么办”?2019年播出的日综《有点心机又如何》,简直就是不开窍的钢铁直女们必备的指导手册。


虽然这档节目同样采用了观察间+真人秀现场,但却与我们熟悉的模式有所不同。观察间仍旧是明星嘉宾组成,真人秀现场则是请来演员们演绎联谊现场。



女演员们在联谊中各显神通,又是借着上厕所的机会换发型,又是利用咬吸管、撩发、托腮等方式“撩拨”联谊现场的男演员。明星观察员则在直播间中,根据每位演员的表现进行教学式点评,分析女性在恋爱中的种种心机。


既然大家都认定真人秀是有剧本的,那不如真的当做恋爱指导手册演出来。简单易学,是这档节目中恋爱心机的最显著特点。基本上今天看完节目,明天有机会就能直接复刻。


别说,这么一档绿茶养成记风味的综艺不仅没挨骂,在豆瓣上更是高达9.1分。甚至还有网友整理了心机教学笔记,大家果然都是口嫌正直体。


不止是《有点心机又如何》,日本的恋爱综艺都大量带有教学元素。硬糖君曾经安利过的另一档日综《别被狼君所欺骗》,侧重点在教女性如何识破恋爱中男人种种不靠谱的甜言蜜语,找出隐藏在暖男面孔下的“狼君”。



有真人秀环节,有观察间点评,又有实用的教学模式,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素人恋爱真人秀同质化强,吸引力不够的问题。毕竟,找“狼君”、耍心机这样的事情,由明星来做,说服力反而不如素人嘉宾演绎来得真实。


当然,日综由于日本大环境的原因,往往都是站在“女性教学”的角度,未免有些政治不正确的嫌疑。如果将教学模式的恋爱综艺引进国内,不妨再多开发一些男性视角。


比如“和女生搭讪,如何不油腻”、“与相亲对象第一次聊天,怎么才能不把天聊死”。相信这类切实可行的教学,不仅话题性十足,也能让虎扑老哥们学到一点真正的技术,别再每天内部互相瞎教了。



结合国内现有节目类型,甚至可以将传统相亲节目、恋爱观察以及恋爱教学结合在一起做文章。


嘉宾的流动性更强,更容易树立丰富的嘉宾群像,以免十来期就看几个老面孔产生审美疲劳;其次,节目时间也不必动辄一两个小时,短小精悍地选择某个男女关系中的常见场景,如多人联谊、办公室聚餐等,一次一个场景一组人物对症分析;恋爱教学技巧要以简单实用为主,千万别演变成给观众上道德大讲堂。


明星嘉宾的人选,也能从现有的明星群体扩大到情感大V,从靠明星的“娱乐性”撬动观众,变为靠恋爱教学的“功能性”撬动观众。重要的是,从恋爱观察到恋爱观察+教学的模式转变,还能够突破观看圈层的限制,捕获一批非综艺受众。


首期节目做什么硬糖君都帮你们想好了,就从“PUA与反PUA”入手,请来娃姐和金姐大战三百回合,辅以素人嘉宾的实操教学,准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ID:yuleyingtang),作者:毛丽娜,编辑:李春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