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11-05 07:49

解密父母威胁式沟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作者:歌行,编辑:甄卓,责编:张嘉仪,原文标题:《哪种沟通方式正在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解密父母威胁式沟通》,头图来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父母威胁式沟通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 🚸 过度威胁沟通影响孩子依恋关系

• 🤔 不当沟通导致孩子丧失自我

• 👩‍👦‍👦 良性沟通需尊重孩子个性与自主性

W老师受邀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夫妇的儿子小M刚上小学一年级。W老师走进客厅的时候,小M正在被要求完成一项对他来说有点困难的任务——独自下楼,从外卖员手中把外卖拿上来。小M有些不好意思,想让爸爸陪他一起,这时候妈妈说:“你戴着电话手表,如果有什么处理不了的情况,可以呼叫妈妈,但是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爸爸说:“你是男孩子,这个都完成不了,还能做什么!”


小M最终还是鼓起勇气下了楼,顺利完成了任务,期间并没有给妈妈打电话。


W老师不禁莞尔,小M父亲的话语在日常生活中再普遍不过。我们似乎还常听到这样的句式“你要是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你再不走,就让警察叔叔来把你抓走”、“不收拾干净,就把你的玩具全部丢掉”,还有似乎成为我们集体记忆的“我数到三,你再……,我就……”。


这些深植在我们成长历程中,直至今日仍在被广泛使用的“威胁式沟通”方式是否真正有利于孩子成长呢?今天我们不妨来聊聊这个话题。


关于怎么做对我的孩子最起效,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自己的宝典。所谓“起效”更多指如何让孩子当下按照家长的意图行事,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长期成长、心理健康的影响如何,可能不是每个教育行为发生当下家长们都会考虑的问题。


为何“威胁式沟通”的使用如此频繁?有些家长这么说


“小孩子懂什么,就应该听父母的,我管孩子天经地义。”


有些父母会认为展现权威是必要的,“让孩子感到害怕,才能让他们少走歪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尤其强调尊重长辈,尊重并听从父母的教诲被视为一种美德。


虽然西方文化的引入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让传统的“父权”思想受到冲击,但仍然是家庭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主流观点(Liu et al.,2021)


“我们小时候家长就是这样的,自然而然就会脱口而出。”


原生家庭对个体成长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Bowen(1966)提出的家庭代际传递理论为家庭教养方式在代际间传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在讲授发展心理学课程时,提出父母教养实践包括三层:


第一层为“本能的代际传递”——即父母会倾向于用他们自己被养育的方式来养育自己的孩子,这种方式省心且容易传承。


第二层为“学习和了解发展规律”——随着社会文化水平提高,父母会接触更多的专业教养知识,学习个体的发展规律和孩子各个发展阶段的任务,有意识地根据学术指导来实践教养。


第三层为“个性化的教养计划”—— 父母不仅要阅读专业书籍、了解个体发展的相关知识,还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制定出合适的教养计划。


由此可见,简单地“复刻”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是最简单最本能的方式,更高层次的教养行为对父母的学习意识、文化层次、陪伴时间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有些家长在成长历程中,并未被“尊重”、“关注”地对待过,他们本身没有形成需要这样去养育子女的意识,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所采取的方式就是正确的。也有部分家长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需要调整,却不一定能够有恰当的渠道去了解和练习科学、系统的养育方式,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也不想这么做,但这么做最管用!”


部分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和了解更科学的育儿知识,但情境、状态并不总是适用。


比如,每个上学日的早上家里都是一片“兵荒马乱”,上课时间马上就到,偏偏最不着急的就是孩子,家长“温柔”地提醒半天,不如严厉地吼几句见效。


又或者,劳累一天的父母已经非常困乏,孩子做作业不认真,洗漱收拾慢吞吞,很容易挑战父母被工作所致的脆弱神经,耐心已被消磨的状态下,家长的情绪最终还是爆发了。


可见,当家长本身处在“尚未准备好”的状态(外界条件不允许、个人状态未调整好等)时,无法以稳定、平和的态度去处理孩子的问题。


如果家长长期采用这种方式,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什么?


缺乏安全感,产生心理和行为困扰


依恋理论(Bowlby,1982)认为,个体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心中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这个安全基地通常是孩子早期的照顾者,如果这个照顾者能够提供稳定和支持,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在成长中持续内化这种安全感,形成安全的依恋,进而影响到成人后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当父母使用威胁作为教育手段时,孩子可能会感到不安全和焦虑,这会影响他们对父母作为安全基地的信任。长期处于这种不安全依恋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发展出焦虑型或回避型的依恋风格。


焦虑型依恋的儿童可能会因为害怕被抛弃而表现出紧张或黏人的行为,而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则可能会远离他人,不寻求亲密和信任的关系。


过于讨好,丧失自我


萨提亚模式指出,个体在面对威胁时,为了保护自我价值会采取表里不一致的生存姿态(Satir, 1991)。如讨好姿态的人会忽视自我的价值,将权力交给他人,以取悦他人来应对威胁。


幼年时期的孩子因自身力量不足本能地想要获得父母的喜爱。父母的“威胁”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孩子一味通过讨好去满足父母的期待,久而久之会容易变得胆小、懦弱,失去独立的自我意识和判断力。


形成对情绪的错误认识,学会错误的情绪表达方式


威胁式沟通的背后是要孩子忽视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只表现出父母期待的行为。孩子当下的情感和需求也许不能被成人所理解,但从其自身角度是合理存在的。


长期被忽视和压抑的负向情绪并不会消失,有可能累积造成更深层次的心理困扰,这类忽视行为也可能让孩子形成“情绪并不重要”的非理性认识。


此外,在威胁式沟通中,父母的情绪失控可能会通过情绪传染机制影响孩子(Elaine et al.,1994)。孩子可能会模仿父母的负面情绪表达,并通过回馈机制体验到相似的情绪状态,这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和长期心理健康。


正常社交受到阻碍


部分孩子会从父母身上学会“威胁”是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在社会交往中不恰当地使用,无法与同学们进行正常的社交,甚至衍生出霸凌等暴力威胁行为。


沟通行动理论(Habermas & Maccarthy, 2004)提出有效的沟通应该基于相互理解和共识。威胁式沟通恰恰与这一理念相悖,它通常基于权力和控制,而不是真正的理解和共识。


那作为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良性沟通呢?


自省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家长应该在面对孩子前检视自己的行为,不把工作、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给孩子,尽可能地保证平和、稳定的情绪状态。


诚然,很多时候家长在生活中需要面对的困难和压力比孩子复杂,但同时也有更成熟的认知与行动能力,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和社会支持力量来解决问题。


作为家长,也更有责任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即便面临更复杂的环境,也需时常提醒自己在面对孩子时保持良好的状态。


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自主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尊严,承认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享有适当的自主权,尝试以孩子的视角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们当下情绪状态的由来,努力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积极的引导


理解孩子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层次,通过鼓励和肯定来激励孩子,避免使用惩罚或侮辱性的言辞。相较于结果而言,更关注孩子的进步和努力。


在孩子遇到难以处理的状况时,耐心沟通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非单方面地要求孩子必须要表现出期望的行为,更不要用恐吓、威胁的方式让孩子产生畏惧心理,甚至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


写在最后


正如我们曾数次探讨过的,教育孩子不仅需要科学的方法,还需要细心和耐心,每对父母都是这条漫长道路上的学习者和实践者。希望我们能长久伴您温暖前行!


参考文献

Bowen, M. (1966). The use of family theory in clinical practice.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7(5), 345–374.

Bowlby, J. (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2nd ed., Vol. 1). Basic Books.

Hatfield, E., Hatfield, C., Cacioppo, J. T., & Rapson, R. L. (1994). Emotional Contag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ürgen Habermas, & Maccarthy, T. A. (200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 Volume 1: Reas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 Polity Press.

Liu, Y., Dittman, C. K., Guo, M., Morawska, A., & Haslam, D. (2021). Influence of father involvement, fathering practices and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s on children in China.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30(8). https://doi.org/10.1007/s10826-021-01986-4

Satir, V., Banmen, J., Gerber, J., & Gomori, M. (1991). The Satir model : family therapy and beyond.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Inc.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作者:歌行,编辑:甄卓,责编:张嘉仪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