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11-07 09:20

普通人该如何做投资?

本文摘自一席·万象课《超越非理性》,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席 (ID:yixiclub),主讲人:朱宁(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作者:一席YiXi,原文标题:《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这个“别人”指的就是我们|朱宁·超越非理性:你的行为金融学第一课》,题图来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投资须个性化,避免追涨杀跌,重视多元化与风险管理。

• 🧠 了解自身投资目的与风险偏好

• 📊 多元化投资,降低单一资产风险

• 📚 学习金融知识,理性市场判断

一、行为金融学讲了很多投资者“不应该怎么做”,那我们应该怎么投资呢?


第一点,大家应该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作为一个投资者到底想要什么。


投资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活动,每个人的投资目的不一样:有人想把这笔钱用作自己的养老资金,有人想用作下一次旅行的资金,有人把钱用作小孩上学的经费。


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每个投资者可以承受的风险和愿意承受的风险可能差异很大。与此同时,投资者为了达到投资目的所需要的投资收益也有所不同。


所以每个投资者都必须清楚,第一,自己的投资目的是什么。第二,自己投资的风险偏好是什么样的。最好能够找到同时符合投资目的和风险偏好的投资组合或投资策略。


第二点,希望大家不要在短期内追涨杀跌,或者把过多的资金集中在单个股票或资产上


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专业投资者,我们的技能、知识、水平可能都和专业投资者存在一定差距。避免极端风险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元化投资


多元化既包括不同的资产类别,比如说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和房地产,也应该包括不同的全球资本市场。只有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才能比较好地控制自己的下行风险,任何一个单一资产或者股票下跌都不会带来太大的损失。


第三点想跟大家强调,投资是一项专业且复杂的任务。


大家一定不要只是听听自己邻居的说法,或者看看股评,就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下一个巴菲特。还是希望大家能花一些时间,更完整地了解金融和投资。


二、作为一个散户投资者,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市场呢?


其实所谓的市场最后也是由投资者决定的。投资者无非是两类,一类是个人投资者,一类是机构投资者。


对广大的个人投资者来讲,这个建议特别简单。我们一定得知道自己在市场里是弱势群体,要更好地了解市场,第一就是看专业的投资者在做什么,第二就是看业余的“小白”投资者在做什么。


专业投资者在做什么,你也应该做什么;而个人投资者在做什么,你其实应该反向而为。


先来讲个人投资者,如果有段时间你周围的人都告诉你应该买股票或者应该买什么股票,如果你周围的人都在热情地打新股,都在开新的股票账户或者基金账户的话,那往往是一个你应该选择离场,或者至少应该控制自己的仓位的时候。


巴菲特特别爱说一句话:别人贪婪的时候我就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就贪婪。这个别人指的就是散户投资者。所以如果你能观察到散户投资者的行为,反其道而行之往往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策略。


说到机构投资者或者专业投资者,其实你也可以观察到他们的行为。一方面你可以看到一些上市公司的行为,比如很多上市公司开始集体回购了,这往往告诉你,上市公司认为自己公司的股票被低估了。所以如果你看到专业投资者在做什么,跟着他们的脚步也去做类似的行为。


三、为什么市场会有周期呢?


周期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得特别多的话题,也是大家特别关注的领域。大家经常会问,为什么经济会有周期,经济为什么会有繁荣,为什么会有过热,又为什么会有衰退,为什么会有萧条?


无论是股市还是很多其他的投资领域都会有周期,有所谓的牛市、熊市。特别是我们中国A股市场有一个说法叫作“牛短熊长”:在整个时间长河中,牛市只占了20%的时间,而熊市占了漫长的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


那么究竟为什么会有周期?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一,经济自身有一个运行的规律。


大家常说自然界里很少看到笔直的东西,人间正道是沧桑,河流要经历多少转折和曲折才会最终流到入海口。经济的波动一定程度上就是它自身运行规律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里也讲到,他认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就是资本主义不可回避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点,和我们这堂课有关,无论是经济周期还是市场波动,这背后一定和整个人类的心态、社会的心理以及投资者的心情有紧密的关系。


席勒教授在《动物精神》里讲到过,经济和资产价格之所以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就是因为人的信心波动很大。这个信心又会被金融市场、被社会情绪诱惑,会被大众媒体不理性地放大。所以信心的波动最后解释了整个市场的周期和资产价格的波动。


▲乔治·阿克洛夫罗伯特·席勒《动物精神》


第三点,随着政府政策对经济运行影响增强,政府的政策也有它自身的一个周期。有的时候政府为了熨平经济周期,为了减少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反而会引发或者进一步放大经济周期。


四、哪种投资方式回报最高呢?


很多朋友都问我这个问题,什么方式赚钱最快,什么投资方式回报最高?有一个比较玩笑的回答,赚钱最快的方式很多都写在《刑法典》里了。


其实赚快钱或者在金融市场获得高收益的方式也很多,但是大多数采用这种投资方式的人,最后都亏得倾家荡产,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希望大家都会想到,投资是风险的计算,风险的决定。大多数的投资者在想到投资的时候想到的都是收益,想到的都是回报。


但大家往往没有想到一个根本的问题,这个收益是从哪里来的?一定是从投资者分担的风险里来的。


所以我希望我们广大的个人投资者在想到自己的回报的时候,首先要想到自己承担了什么样的风险。你是不是了解这个风险?这个风险是不是大到了自己不愿意或者不能够承担的程度。


在讲了所有这些背景之后,我们知道在大类资产的配置过程中有各种不同的资产类别,它们有各自的投资收益,也有各自的相对风险。从历史水平来讲,股票作为权益类的资产,由于它的风险相对比较高,它的回报率也相对比较高。


从历史整体水平来讲,中国的A股市场和美国股市自从创建以来,美国股市是从1870年到2000年左右,中国股市是从1993年到2023年,这些年大体的回报比较相似,大概是在年化回报率12%~15%的区间。这其实已经是非常好的回报率了。


有一种长期投资回报的算法,叫作“72法则”或者“72规则”。如果年化收益率为12%,六年左右你的本金可以翻倍。如果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15%,只用五年你的本金就可以翻倍。这其实是一个相当让人满意的投资回报。


与此同时,相对安全的债券类资产的回报率就会低一些。尤其是在过去20年经历的量化宽松之后,全球权益类的回报在10%左右,但是全球债券类的回报只有3%到4%,这一两年可能更低。


虽然它的波动很大,但是从历史平均水平来看,权益类的资产在长期的回报水平还是比债券类的资产要高很多。


荷兰和美国这两个国家都具有超过100年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趋势和价格因子。美国在过去的150年中,房地产平均每年的回报率是5%~6%,也就是说高于债券类的投资,但是远远不如股票的投资回报。


在过去300年左右的时间里,荷兰阿姆斯特丹一个街区平均每年房价上涨的幅度是2.3%,这个增长的幅度也远远落后于荷兰股市同期上涨的幅度。


所以房地产作为一个资产类别来讲,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投资标的。我希望大家在考虑每一种资产类别的回报率高低的同时,也一定要清楚地意识到这种资产背后所关联的风险。


五、除了巴菲特,还有哪些不同的投资理念?我们应该相信哪位股神?


我觉得任何一个投资者都应该有自己的投资理念、投资哲学和投资策略。巴菲特所说的价值投资可能也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在特定的市场里有效,还要取决于每个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不同投资目标和不同的投资期限。


说到巴菲特的价值投资,通常被拿出来作为反例或者对立面的,是叫作成长型的投资。跟巴菲特所强调的“价值股”相对的叫作“成长股”。一说到成长股,大家可能会想到高科技企业、初创企业,会想到那种黑马股。


一定程度上,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我不买那些特别“性感”的股票,我也不会追捧那些高科技的领域。他在互联网泡沫期间没有买任何一支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在2005年到2008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期间,他也没有买任何一个和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


巴菲特说我的投资理念特别简单,不是考虑我会赚多少钱,而是看我买什么样的股票才会不亏钱。


巴菲特所认为的价值投资就是,我知道这个股票值一块钱,但我希望能用0.9元甚至0.8元就买到这个公司的股票。我从来不想为一支股票支付溢价,总是希望在一个折价水平买到这支股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巴菲特其实代表了一种比较守株待兔的投资理念。他总是手里拿大量现金,等到他认为好的投资机会、好的股票出现。


与此构成对照的是我们所谓成长型的或者高科技的投资理念。这些投资者往往会去追捧当时的热点,当时喜欢AI我就去买AI公司的股票,当时喜欢互联网我就买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当时市场热点是新能源就买新能源公司的股票。


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第一,热点在不断地切换。当你在看到热点的时候,热点很可能已经达到了高点,甚至是已经过热了。


第二,当你看到这是热点的时候,全市场的其他人也都看到了这是一个热点。为了买到热点,你往往支付了溢价。而这个溢价在今后市场调整的时候,往往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损失。


第三,长期的大数据的证据表明,巴菲特喜欢买的价值股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中,无论是在美国股市还是在中国A股市场,它们的表现都远远好于这种追热点的所谓成长股。


我们很多的投资决定都不是听从自己内心,不是基于股市的基本面所做出的,而是受到当时的市场环境、社会舆论,受到我们周边其他投资者的判断所影响的。


巴菲特把自己的家从纽约这个全球金融中心搬到了非常偏远的奥马哈,他搬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想受到其他投资者和所谓市场心态的影响,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简单、尽可能纯粹地基于金融学和投资学的原理来判断和决定自己的投资。


六、好公司等于好股票吗?


这是我被问很多次的一个问题,我个人觉得这两点之间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很多时候一个非常好的公司可能是非常差的投资,它是不是一个好的股票,取决于你在什么样的价位买入这个股票


一个非常好的公司,如果你在一个超过它所值的价格水平上买入的话,你仍然可能面临很大的亏损风险。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并不只是绝对地评价这是不是一个好的公司,而是说公司的价值和它现在的价格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换个角度来讲,恰恰需要一种所谓人弃我取的精神。在别人都不看好的时候,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去持有那些被市场低估的股票,反而会在长期赚大钱。


七、作为散户,我应该相信长期持有会带来更好的收益吗?


首先要回到我们之前讨论过的,你投资的期限应该和你的投资目的、长期的目标相匹配,投资的期限应该和你需要资金的期限有一定的共通关系。如果你等到60岁退休之后才需要用这笔钱的话,那你确实可以长期投资下去。


但是我觉得对于任何一个长期投资者来讲,特别是在过去两三年中国的股市表现不尽人意的情况下,大家都会是否应该坚持长期投资产生怀疑。对此,我觉得我们必须要讲到几个事实。


第一,我们要知道股票作为一种资产类别的长期回报水平大概是多少。看我们中国的A股市场,在过去的30年间,A股平均每年可以回报13%~14%。有的时候你赶上的年份好一些,投资回报会非常高。但有的时候你赶上的年份不好,回报会非常低。


历史平均水平意味着有坏的年份就一定有好的年份。所以越是在股票表现不好的时候,散户投资者越是应该有长期坚持的信心和信念。这是基于你长期投资的需要,也是基于长期股票市场表现的平均水平。


第二,我们之前讲到巴菲特说的别人贪婪我就恐惧,别人恐惧我就贪婪。大部分的散户往往是一种追涨杀跌的投资心态,股市越涨我投资的金额越多。


回到巴菲特的这个评论,正确的长期价值投资的做法,其实应该是股市表现越不好的时候越应该加大自己的投资规模,以期市场出现反弹。而当市场出现持续上涨的时候,反而应该把一些筹码逐渐变现,以减小自己的风险敞口,也减小自己今后在市场调整时可能面临的损失。


所以我觉得大家在一个比较长期的投资周期,还是要采用所谓“定投”的思路,用固定的金额在不同的时点持续投资。这样如果市场出现下跌,你可以加大自己的投资规模,可以为今后股市的长期上涨做好准备。


因为无论是中国股市还是美国股市,我觉得任何一个主要的经济体在经济长期发展的大环境下,股市一定还是会经历长期上涨的。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