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编剧帮(ID:bianjubang),作者:莫日登,原文标题:《“老子从业这么多年,竟然说我不专业!” ——浅谈编剧与甲方如何建立信任的沟通机制(2246期)》,头图来自:《因为爱情有幸福》剧照
这几年,我相信很多年轻甚至资深编剧都被一些诸如“节奏”“网感”等词打懵过,“剧本节奏慢”“故事没网感”“人设不讨喜”“情节不极致”等等话语已经成了剧本会中出镜率最高的言论。
因为工作属性的变化,我曾作为一个编剧和甲方反复斡旋,也曾做为甲方给编剧指点江山,在这时间跨度很长的工作链条里,“剧本问题”四个大字成为了我工作中最核心的词汇。可是“剧本问题”究竟是什么呢?我思前想后,才得知,一件事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解决不了,而剧本问题得不到解决,是因为甲方和编剧存在一个互相看不上的鸿沟,叫“不专业”!
前些年,影视行业热,身怀巨资的老板进军影视圈是普遍现象,连不会演戏的人都可以拿到顶级片酬,那么只写过小学作文的人去当编剧自然也不奇怪了。
门槛过低的影视圈,充斥着大量自诩专业的门外汉,于是这些问题成为普遍现象:有品质追求的甲方遇到怎么改也改不出来的剧本、方向感很清楚的编剧遇到不知道想要什么的甲方、被定金拖了大半年的编剧交不起房租,被编剧忽悠的多金老板现金流断层等等。
我本来想写一篇文章来探讨一下剧作专业的问题,但想来想去,与其解读一些作品的艺术性,不如和大家分享一下“编剧和甲方如何建立有效相互信任的合作机制”这个命题,因为如果没有建立一个很好的合作模式,那么漫长的剧本创作对哪一方来说都是极其痛苦的事情。
正如开篇所说:“剧本节奏慢、故事没网感、人设不讨喜、情节不极致”,个人凭多年从业经验来看,但凡在剧本会上说出这些言论,或者遇到这些问题解决不了的,都可以判断为非专业人士,不管是哪一方的专业人士,都可以根据类似的情况去考虑要不要继续和对方合作。
剧本节奏慢
说剧本节奏慢,就不专业了吗?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句话就会diss我,但我还想说,真的,就是不专业。
我翻遍过很多大师的理论书籍,也听过很多大师课程,几乎没有谁会专门为“节奏”来开设一门课题,原因很简单:
其一,节奏一词可适用于万物,“这周事情比上周多,生活节奏加快了”“这个月项目数量大大增多,工作节奏快了”……音乐和节奏有直接关系,生活中的很多情况也都可以和节奏联系起来。大多数情况下,那些专业层面的大拿,怎么可能拿一个非常普世的词来给自己的专业理论添砖加瓦呢?
其二,即便专业人士提节奏问题,也不会单纯的只用“快、慢”来判断一部作品的好坏,就像快歌就一定比慢歌好听么?强情节就一定比娓娓道来更受欢迎吗?很显然不!
我后来以“剧本节奏”来搜百度,果然,还真的有很多人发表类似的文章,什么“好莱坞的xx种节奏”,什么“电影剧本的节拍表”等等。可我再仔细去看,发现文章里的内容都大同小异,无非就是把戏剧中“三幕结构”的详细版给整理了一下,于是得出这么个结论。
所谓剧本节奏,就是戏剧结构中的衍生物,简单来说,就是很多人用一个大家都能get到的词去解释一些比较晦涩的专业理论。这么细想起来,“剧本节奏”这一说法没问题,但“节奏”怎么就成了剧本中的问题呢?为什么要用“剧本节奏慢”来论证专业与否呢?
这个问题没有出在甲方上,而是出在编剧上。
不是我有意讨好甲方爸爸,因为对大部分老板来说,BAT的老总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而麦基、悉德菲尔德等人,他们可能都不知道是谁,他们能讲出“节奏问题”已经很不错了。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讲,处理不了剧本节奏问题,就是编剧自己的问题了。
简而言之,不知道怎么处理剧本节奏问题,就代表编剧在创作中没有结构概念,而结构搭建都不懂的编剧,怎么能称之为专业编剧呢?
节奏,在音乐上表现为“拍子强弱”,在诗词上表现为“韵律平仄”,在剧本层面上则更为复杂,初级结构是整体上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再进阶一下就是单独段落中的起伏,更细致的表现在于台词动作中的顿挫。
下面一些情况,相信在很多失败的作品中都出现过,结合音乐作品来比较就更容易理解了。
爱情片中,表现男主和女主的情感递进,用来用去都是些“洗澡被看到”“酒后吐真言”“酒后上了床”“一言不合就同居”等等俗套情节,而经历了这些情节之后,男女主的情感发展也没有任何突破性的进展,于是这个剧情节奏就变得很枯燥。就好比听到了一首歌,听了好久都听不到高潮一样。
悬疑片中,侦探或者警察,一会儿突然间进入了推理达人的阶段,一会儿又和某女主谈起恋爱,最后的凶手是自己冒出来的,既跟主角的推理没什么关系,也没受到情感戏的影响,于是这个剧情节奏就变得很凌乱。就好比听到了一首拼歌,verse部分是《双截棍》,hook部分是《单身情歌》,结尾又变成了《隐形的翅膀》。
战争片中,从开篇到结尾,剧情一路打打杀杀,眼花缭乱的特效铺天盖地而来,最后战争的意义无从得知,人物的思考无从取证,于是这个剧情节奏变得很单一。就好比要听交响乐,结果听到的都是一个拍子里的鼓点。
简而言之,节奏的核心在于变化,不在快慢,而变化的基础则在于故事的主旋律上。
故事没网感
网感这一词,是互联网的产物,只是近些年被影视圈的人放大了。不少年轻创作者都随着网剧、网络电影的兴起而找到了新的方向,但在创作过程中也曾被甲方爸爸就网感一词而遭遇灵魂拷问。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次经历,花了很长时间写了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我的切入点在一个小战士在大战争背后的经历及思考,剧本虽不能自夸是优秀内容,但起码科班出身的我,不会犯一些剧作技巧上的常识错误。经过很多圈内专业人士的审读,剧本得到了比较好的分数。
然而,这样一个剧本,经某网络平台的制片人审读后,被判断为垃圾。我百思不得其解,几番查探后得知,人家不想要人性的深思,只想多一些酷炫的战争场面和相对简单的故事,满足小镇男青年的爽感即可。
这样的定位非我擅长,我自然放弃继续创作了,朋友无奈,花了2万找了个枪手修改剧本。谁知,虽然修改后的剧本不成章法,但却给朋友的公司找到了平台的投资,而我得到结论就是修改后的剧本比之前要有网感。好吧,这道题太难,我不会解。
面对这样的事情,我的选择是果断放弃。如果对方和我说剧本的具体问题,我会耐心去解决,可是空降网感一词,会让我连修改都找不到抓手,未来只能陷入无休止的无效讨论和拧巴的创作氛围中。
这个问题不是在编剧上,而是在甲方上。
成长期的编剧很需要甲方来规定创作方向,因为他们毕竟没有太多可以引导市场风向的创作能力。编剧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甲方摸不清方向,一会儿要这,一会儿要那,改来改去,最后的成品竟是双方都不想要的,钱没赚到,还耽误了彼此的时间。所以广大编剧朋友们,当你听到甲方一直以“网感”要求你修改剧本时,基本可以放弃合作了。
那么到底什么叫“网感”呢,我问过很多人,但很奇怪,这个词被提及最多的人群竟然不是来自互联网公司的,而是影视公司的老总、制片人。
想一想也对,因为互联网平台的人是先建立用户画像,根据观众的喜好来取舍品类,从而再去判断对某内容的取舍。而影视公司的制片人因为缺乏网络数据的支持,只能将跟用户画像有关的一切统称为“网感”。
那么令人困扰的问题就出现了,网感只有一个词,但用户画像的层次却很复杂,如果一言以概之,必然会让创作者瞬间懵B。
其实,追求网感是跟风现象的一种表现而已。《太子妃升职记》大爆后,甜宠剧开始轮番霸屏,但细数这五年的同品类剧集,真能被称为爆款的也就是《双世宠妃》系列和近期播出的《传闻中的陈芊芊》。
再如,2017年9月同时期上线的《白夜追凶》和《无证之罪》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悬疑剧的新风向,然而之后的三年,无数个悬疑剧打着对标这两个作品的旗号而折戟沉沙。就在大家把快把悬疑题材给做烂的时候,幸好出了一个《隐秘的角落》,在市场和口碑上,重新将悬疑剧拉回了原来的地位。
简而言之,所谓网感,不是品类,而是创意。
人设不讨喜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饭局,朋友带了孩子一起,饭吃的差不多,家长让孩子给大家表演节目。其中一个小孩儿非常大方,连唱带跳,哄的在场的大人都纷纷鼓掌,而另一个孩子则十分扭捏,不肯表演节目不说,还哭闹起来。
自然,多数人都喜欢那个表演节目的孩子,可细想,如果把这两个孩子的性格放大,或者放到影视剧里,一号角色一定是那个哭闹的孩子。
再如,工作中八面玲珑的人会让多数人喜欢,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得到高位的人会让人佩服,然而,这些生活中讨喜的人,在影视剧里多半都是配角,有的甚至会成为反派。
同理,这个问题不是在甲方身上,而是在编剧身上。不懂创作的老板,不需要去学习戏剧理论知识,文本带给他的第一感受是最真实的,而解决不了“人物不讨喜”的问题,就是编剧的锅了,一个人物都塑造不好的编剧怎么能成为专业编剧呢?
“就像米洛的维纳斯不是一个真正的女人一样,一个人物也不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人物是一件艺术品,是对人性的一个比喻。”
每当我在创作人物时,总被麦基的这段话所影响。回到“讨喜”问题上,我们已经知道生活中的讨喜和剧本中的讨喜并不是一个范畴内的,那么创作过程中,如何让人物被观众因生活感悟而喜欢上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创作者在创作时遇到的最难的问题。
说实话,我个人也没有找到最好、最合理的解决方法。我自己总结了两个突破口,可以有效改善这个问题所带来的麻烦。
其一,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个公式可适用于绝大多数的爆款作品,好比一个人不可能拯救世界,于是有了《钢铁侠》,甚至《复仇者联盟》;富家千金不可能爱上穷小子,一夜情不可能矢志不渝,但把二者结合就变成了影响全世界的《泰坦尼克号》;在国产作品里,木讷的农村娃不可能变成超级战士,于是《士兵突击》成为经典;一心复仇,怼天怼地的小宫女不可能在皇宫里生存,于是《延禧攻略》引爆了2018年的夏天。
其二,不说讨喜,说特点。因为特点,才能引起关注,从而留下记忆。《传闻中的陈芊芊》中,一身红衣,骑马出场的三公主,在经历了“英雄救美”这一俗套剧情后,对着男主说出“把他洗干净,带到我府里”,三分钟左右的戏份瞬间建立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公主形象,随即也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特点是相对而言的,需要考虑人物在某种情境下的状态,同时也要考虑市场上这些作品的数量。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规定了矛盾情境,而人物的特点是解开这个矛盾的钥匙,没有特点的人是解不开这个命题的。
简而言之,如果有编剧再听到“人设不讨喜”的言论时,忘却讨喜二字,用你人物的特点去刷新甲方爸爸的观点。
情节不极致
我以前教过一些学生写影片分析,每次当学生写出“淋漓尽致”四个字时,我便将这个词圈出来,因为在我看来,只有写不出所以然的时候,才会用如此主观的淋漓尽致去表达。
正式进入影视圈,“极致”二字也是我最怕听到的词,因为这个是无底洞,是个完全无法解答的命题。经历过甲方爸爸们的各种灵魂拷问后,我发现根本就不用去理会这两个字,因为就剧本问题老说极致的人,要么是不专业的甲方,要么就是甲方里不专业的人。
什么叫“极致”的情节,是不是这样?
情节一:“男主与女主相识后一见钟情,后来男主送女主回家,女主说了声谢谢,两个人互相留了微信”。
这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情节了,如果用极致的方式处理,是不是这样?
情节二:“男主与女主相识后一见钟情,瞬间接吻,既而发生羞羞的事情”,又或者再极致一些,“男主与女主相识后一见钟情,女主瞬间把男主杀了”,当然在“一见钟情”的基础上还可以再极致,再极致…极致…致…
就一见钟情的情节,可以联想出无数种情境,但哪一种才算极致呢,没有答案。
辗转反侧多次,我终于找到了一个不算答案的答案,剧本中的“极致”,并非极致,而是因为他们看剧本的时候,从文本层面上得到的感触是“平淡”,所以就想到了一个看似专业“极致”一词来表达对剧本的不满。
简单点说,就是甲方爸爸们希望剧本的矛盾更明确些,冲突更激烈些,过程更曲折些。比如最常说的一句话“你妈和你老婆,同时掉水里,先救谁”,这个问题对于男人来讲就是个相对极致的问题。
《无间道》里,陈永仁想做回警察,但知道他身份的人已经死了,唯一的人事档案还被刘建明注销,这个情节对陈永仁来讲就是极致情节。
因此,所谓极致,是相对而言的,是某种情境下,人物或事件矛盾的最大化表现。
我只是行业中一个不出名的小生,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文字,中间也掺杂了很多个人的观点,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想证明什么。只是因为这两年有很多朋友在项目的创作初期遇到了很多坎,甲方朋友说“剧本开发很难,找了好多编剧都改不出来剧本”,编剧朋友又说“每次开剧本会都头疼,永远不知道甲方想要什么?”
我琢磨了半天,就以“剧本节奏慢”“故事没网感”“人设不讨喜”“情节不极致”这四个经常在剧本会上出现的问题来表达一些我浅浅的经验,希望对同行的朋友有所帮助。
文章松散,但字字走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编剧帮(ID:bianjubang),作者:莫日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