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11-09 08:30

阳明心学说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慈子,题图来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阳明心学核心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 🔍 王阳明强调内心修养,“心外无物”观念。

• 📚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重要命题。

• 🌟 致良知为道德启蒙,强调良知的重要性。


10月31日,“2024阳明心学大会”在王阳明的故里、古城绍兴隆重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孙春兰等国家和省市领导人及国内顶级阳明学专家学者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及演讲,将近些年来的阳明心学热再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那么,阳明心学到底说了些什么呢?


作为儒家的传统学说,它为什么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还能火出圈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从王阳明这个人说起。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精通儒释道,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王明阳(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的学术思想远播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他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被称为“真三不朽”的圣人。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但心学并非王阳明首创,人们通常认为南宋时期的陆九渊才是心学的开创者。


王阳明的“心学”与陆九渊的学说被合称为“陆王心学”,是同程朱理学分营对垒的一种新儒家学说。


“陆王心学”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意思是人的本心即天理,世界的本源是心。从小立志成为“圣人”的王阳明经过“龙场悟道”后,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阳明心学最为重要的命题,从而正式建立起以注重内心,即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特色的新儒学——阳明心学,以对垒程朱理学。



我们先来讲讲什么是“心即理”。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是他的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就如同“缘起论”是佛法的逻辑起点一样。


王阳明龙场所悟之“圣人之道”,就是悟到了朱熹“向外求理”的“格物致知”路径之非,转而向内“求理于吾心”的“格物致知”之路,悟到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也为其“知行合一”心学思想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及逻辑起点。


从此,宋明理学中一个全新的、有别于程朱理学的流派——阳明心学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王阳明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


他认为,与人心相隔的“天理”,就是僵死的教条,人在遵守僵死教条的过程中,不可能形成卓然独立的人格,这正是程朱理学的弊端。


例如,按照程朱理学的逻辑,人须先懂得孝亲之理(知),才会有孝亲之心(行);但王阳明认为,只有先有孝亲之心,才会有孝亲之行为。


他说,心就是理,天下哪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呢?比如侍奉父母,难道非要先从父母身上找到去“孝敬”他们的理由不成?如果是这样,就会给那些不孝敬父母之人找到不孝敬的理由,比如现在电视节目上常常看到的,那些不肯赡养老父老母的不孝之子,就是以父母对他们不够好为理由拒绝承担赡养责任的。


所以王阳明才会反复强调,吾心便是天理,是世界的本体,它既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又是事物变化的归宿,“心外无物,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提倡“求理需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阳明心学关注自我内心的修养,提倡人格独立,不盲从权威,认为人人都可成王成圣。如果心有主(良知),则我制外;若心无主(良知),则外制我。


心为本体,万物在我。王阳明认为无心外之理,“人心”即“天理”,人格完善与自我实现的成圣成贤之路并不在外,而就在你我的心中,就看我们敢不敢当下承担、愿不愿意真实践履了。



我们再来谈谈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思想。


有一天,王阳明带着学生游南镇会稽山时,有个学生就指着岩中花树问王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有何关?”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


这个事件,加上“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的言论,导致二十世纪中叶王阳明被扣上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帽子。


但在英国十七八世纪,有一个叫贝克莱的哲学家提出了“存在即被感知”的著名命题。他也认为,世界上存在着的形形色色的事物,其实只是人们通过眼睛、耳朵、鼻子等各种感觉器官所得到的各种感觉,离开感觉就不能有物的存在。


比如佛教说,“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而我们凡人是无法观察到“八万四千虫”的,所以,对我们凡人而言水中是没有“八万四千虫”的。物理学家约翰·惠勒(“黑洞”术语的发明者)也说过:“实在的确切性质,要等到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参与之后才能确定。”


当代量子理论物理学家戴维·玻姆说:“现在最受强调的是不可分的整体性,在整体的世界中,观察工具与被观察的东西不是分开的”。上述这些观点,已经基本可以解释王阳明“山中花树”“心外无物”等观点的思想内涵了。



接着就需要谈谈王阳明提倡的“知行合一”。


确立了“心即理”这个逻辑前提后,问题也来了。既然人人心中都有良知天理,那为何人们还常常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呢?


王阳明认为,这是因为知行不合一,故龙场悟道后,他在贵阳讲学,一直到五十岁之前,他讲的心学内容都是知行合一学说。王阳明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第二个核心命题,是“圣人之道”的唯一实现途径。在阳明心学的语境中,真正的“知”里必然包含了“行”;真正的“行”里必然也包含了“知”。


(良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知和行本是一回事,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相互割裂,真知就是行,不行不足以为知。


王阳明认定,真正的“知”,是必定要落实在“行”并且已经在“行”的。


他强调的“知行一体不分先后”,是针对朱熹“知先行后”观点提出的。朱熹讲“论先后,知为先。”这无形中给人们借口未明理而不干实事大开方便之门。


王阳明说,我的知行合一是一副对症的药,此药专治这种“知先行后”的流弊。


故作为阳明后学的黄宗羲说,阳明先生“以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皆是行也。笃行之者,行此数者不已是也。先生致之于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穷理,只在知上讨个分晓之非。”(《明儒学案·姚江学案》)



最后,我们再重点谈谈王阳明晚年的“致良知”之教。


到了五十岁左右,王阳明经过平定匪患及宁王叛乱这些事的磨练,回归绍兴老家后讲学之风为之大变,开始在稽山书院及伯府第、阳明书院中专讲“致良知”之学,认为能否“致良知”是能否成为圣贤的唯一标准。


他说:“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传习录》)


“致良知”是王阳明对于“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心学命题的理论概括与升华。“致良知”也就是把“良知”扩充、推及万事万物之中予以发扬光大,从而将人的潜在道德意识转化成现实的人生价值(在事中修行)


良知之学是开启人心道德的钥匙,只要唤醒天下人,彻底改变社会的道德风化,则乱世可救,天下便可实现“大同”。


王阳明从三十七岁龙场“悟道”到五十岁始揭“致良知”之教,这标志着阳明心学的完善和成熟。故“良知”这个概念在阳明心学中的地位,就恰如“道”之于老庄,“空性”之于佛禅,无所不在。


良知这个概念并非王阳明的首创,而是来源于孟子的“良知”说。孟子的“良知”是和人的具体心理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比如“恻隐之心”,指人的同情心;“羞恶之心”,指人的荣誉感和羞耻心;“恭敬之心”,指人在处理伦理关系时尊老敬长之心;“是非之心”,指辨别是非的能力。孟子把这四种“心”叫做“仁、义、礼、智”四端之心,认为它们就是“良知”的基本内容,人所有的道德行为都是由这四种道德意识的萌芽扩充而来的。


而王阳明所认为的“良知”,最重要的就是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是人人都有的。是非之心,这是不用思考就能知道、不用学习就能做到的,所以叫做良知。


良知就是先天具备的判断是非和选择善恶的道德标准,故王阳明常常把“良知”比喻为“明镜”。他说,良知就是内心本有的“灵昭明觉”,就好像一面明镜,容不得任何一点细微的障蔽。不管是美的或丑的东西,“明镜”(良知)一照就会现出原形。故良知能够辨别善恶、知是知非,“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传习录》),不需要任何外来的力量作为主宰。


王阳明也非常反对空谈心性,空谈良知,认为良知必须在事上磨练,要体现在政治事务、日常生活和行为举止上,并随时指点学生和周围的人,启发他们做“事上磨练”的功夫。


他在江西的时候,属下一个管理刑狱的小官吏常来听他讲学。小吏说,您讲的内容很使我信服,只是我每日里案牍讼狱一类事情已经忙不过来,哪有时间来“为学”呢?


王阳明听后对他说,我何曾教你离开簿书讼狱去悬空为学呢,你既有官司的事要判,就在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


然后举例说,如你遇到一件案讼要判,不可因当事人叙事无条理,就起怒心;也不可因他说话圆滑婉转,就生喜心;不可因别人事先有嘱托,就有意地治罚他;也不可因他请求过你,就屈意顺从他;不可因为自己事务繁忙,就随随便便、马马虎虎地断案;更不可因旁人罗织罪名,加意诬陷,就按旁人之意处之……种种情况,都需要你克去私心,仔细认真地处理。


王阳明说,这就是“致良知”的道理,“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他说,“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传习录》)


王阳明晚年从绍兴越城赴两广平叛之前,还在伯府第门前的天泉桥上为弟子们留下了“良知四句教”,史称“天泉证道”。“四句教”是王阳明对自己的心学所作的最后总结和“判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心之本体是无善无恶的,意念产生(相当于佛家讲的“发心”)就有善有恶了,而对善恶的判断辨别要靠自己内心的“良知”,为善去恶就是格物(王阳明解释“格”就是“正”,“物”就是事),就是致良知。



那么,阳明心学对我们当今世界到底有哪些价值和意义呢?目前普遍认为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阳明心学是良知的呼唤,是自我个体意识的觉醒,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阳明心学就是要让我们在良知的指引下成为我们自己,让我们摆脱动物性的生存方式,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目标、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让我们的生命充满价值。


二、阳明心学是人与社会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良知,就是是非之心、是非判断、内心约束、有所不为。良知也是我们人格的脊梁,鲁迅曾经说过,当一个社会道德败坏的时候,一个人能够不为所动,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这种人就是民族的脊梁。


三、阳明心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软实力,可以强大我们的内心。习总书记就说过: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个人的强大,必须是内心世界的强大;国家的强大,必须是国民精神及价值观的强大。致良知可以强大我们个人的内心及我们国民的精气神。


四、阳明心学是中华民族先进的意识形态,可以主动重构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阳明心学可以构建我们人生的“意义世界”,可以让我们活得更有意义,更有自尊,更有价值。


以上四个方面,大致就是我们学习阳明心学的价值所在了,也是当今“阳明热”的思想根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慈子(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副院长,绍兴市稽山书院院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