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11-11 09:57

比勤奋更重要的,是学会正确思考

成大器者,赢在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造就正确的认知。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就。很多人用不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做事,止步不前;而有的人,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尽管起点很低,但是成长很快。时间一长,差距就拉开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不科学,但是我们却没有注意到。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和你一起聊聊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笔记侠,作者:青羊,题图来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正确思维方式助力成功,注重成长型思维

• 🌱 成长型思维鼓励挑战和自我提升

• 🔄 不断刷新认知,适应变化

• 🎯 专注目标,放下情绪与纠结

先讲个故事。


TED论坛有一个点击量很高的演讲:《毅力是成功的关键》。演讲者是一名美国教师。


这次演讲,起源于某天她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那些成功人士,是否在儿童时代就和别人不一样?如果是这样,差别又是什么?


于是,她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她去了西点军校,去看全国拼字大赛,访谈了最棒的销售人员,又让几千名学生完成了一次问卷调查。


最终她发现,预测孩子成功的关键要素,不是智商、外貌、身体,而是对待挫败的态度。


这,其实是一种特有的思维,叫做“成长型思维”。


一些成功人士,年幼时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挫败,他们更在意的是,失败后所汲取的养分,而并非失败本身。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最先提出了“成长型思维”的概念。她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终身成长》。


除了“成长型思维”,卡罗尔教授还在书中提出了另一种与之相对的思维——“固定型思维”。


她认为,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成败,成功者大多都有成长型思维,而失败者多数都是固定型思维。


这两种思维有什么不同呢?


比如:


固定型思维的人,习惯于给自己设限;成长型思维的人,总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


固定型思维的人,总把失败原因归于外界;成长型思维的人,总能从挫折中得到成长。


思维方式的差别,决定人生不同的结局。你拥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一、思维方式不同,人生也不同


顾名思义,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自己的能力一成不变;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改变、提升。


1. 固定型思维:一成不变,遗憾人生


① 自我设限


知名主持人蔡康永曾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了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如果提前准备,遇到后面这些让人心动的人和事,也许就不会只是错过。”


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这是固定型思维者最大的遗憾。


固定型思维的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惧怕挑战,总为自我设限。


“我没学过剪视频,这么专业的事,我学不会”;


“这个表格看着就很难,我做不来,别找我”。


这样的人,面对挑战,视而不见,避之不及。然后,等有一份视频剪辑或者数据分析的工作,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只好也视而不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固定型思维的人也不喜欢努力。因为他认为一切事情都是先天决定的,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意义,最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② 错误归因


卡罗尔教授说到,有固定型思维的人,总把失败原因归为外界的影响。


讲一个网球运动员约翰·麦肯罗的故事。


约翰本来是一名天赋卓越的球手,不需要太大的训练量,就可以轻松战胜各路对手。在巅峰时期,他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但是,他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之后一滑到底。


为什么?因为他总是把失败归结于外界的干扰。


一旦成绩不好,他不是说场地不好,就是组委会提供的食物有问题,或者朋友恋爱了影响了他的状态。


最痛的一次惨败,是1984年的法网公开赛。他在2:0的优势下,最终痛失好局。


对这次失败,他的结论是:一名摄影师摘掉了耳机,总是有噪音传过来......


你看,失败者总是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外部环境上。实际上,成功应该多从外部找原因,失败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


反思自身的原因,能力才有提高,既然自己的能力改不了了,那就是外部的原因。所以固定型思维的人,也总是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


我没得到晋升,就怨领导没眼光,同事太奸诈;


我的文章点击量不高,就说读者太浅薄,文化快餐化;


我如果一事无成,就怨社会不公,世态灰暗。


2. 成长型思维:刷新、成长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完全相信自己的基本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所以,他们总是花费时间与精力去超越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犯错、尝试、挫折和努力都是前进一步的武器。


① 不断刷新——萨提亚·纳德拉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微软都被认为是一个跌入“创新者窘境”的公司——个人电脑时代的王者,在互联网领域反应迟缓,接连错过了一系列创新的机会,被对手抛在了后面。


可是后来我们知道,萨提亚任职CEO,2019年微软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创造历史新高,重回巅峰。


萨提亚做了什么?


答案是,不断刷新。


萨提亚不仅改变了微软的商业策略——将业务中心转到了云服务,全面布局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混合现实,而且一直致力于改变微软的组织文化——通过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来改变组织的运作方式。


萨提亚认为,组织或者个人都无法预测未来,面对这种不确定性,自己要做出确定性的行为。


哪些行为?


保持成长型思维,不断刷新认知,自我纠偏,应对挑战,然后对不确定性做出快速反应。这就像浏览器的“刷新”按钮,每刷新一次,就会产生新的要素,要素叠加,就是成长。


萨提亚认为,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乃至社会,在某个时刻,都应点击刷新——为个人、组织、社会重新注入活力、焕发生命力。


② 创造二次人生——褚时健


看褚时健的人生经历,他也是一位有成长型思维的领导者。


1979年,褚时健被派到云南玉溪卷烟厂“救火”。


当时的玉溪卷烟厂,濒临破产,派系斗争非常严重。很多卷烟压在库房卖不出去,卷烟机器都是国外已淘汰的产品。


褚时健以少有的胆量和气魄,到国外买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持续几次大规模技术改造,并在国内创新出外包经营思路,使得原本的残败局面开始有了一丝生机。


1988年,玉溪卷烟厂一跃成为国内烟业老大,褚时健也因此被称为“亚洲烟草大王”。


然而意外降临,1994年,褚时健被匿名检举贪污受贿,1999年被判刑,进了监狱。到2001年,74岁的他因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活动范围被限制在老家哀牢山一带。


当时,大家都觉得他这辈子就这样了,可是2002年,他以种橙为项目开始了二次创业。


种苗、水源、肥料、农药、采摘、选果等各个环节,褚时健深入进去,学习,实践。


2009年,橙子的产量开始飞速增长,销售慢慢步入正轨。2012年,褚橙因为品质优良,通过电商售卖时,常常被销售一空,褚时健因此被称为“中国橙王”。


一个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是不会让任何理由去阻挡那颗蓬勃向上的心。困难、挫折,都不是大事,自己能否从中成长才是大事。


他们的心时刻跳动着生机,跟年龄无关,跟病痛无关,但与相信能够改变的力量息息相关。


对于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而言,改变是常态,是安心;一成不变是危机,是不安。


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不一定事事成功,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会变得越来越优秀,也更容易取得非凡成就。


二、成长型思维者,5点认知


图片来自《终身成长》


这张图片展示了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的不同,对比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养成成长型思维的方法。


1. 学会接受和相信


首先,你要接受当下的自己,不要否认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维模式。


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成长型和固定型的混合物。接受现实,然后着手改变。


其次,你要真的相信,没有白费的努力,只要付出精力和时间,一定会有改变。一种思维方式的养成,需要的时间一定不短,如果你不相信,短时间没有看到明显的变化,很可能就放弃了。


2. 凡事试一试,不设限


我们很多时候的后悔,不是因为做了某件事,而是因为没做某件事。


固定型思维,总是让你给自己设限,拒绝挑战,逃避困难。


有些事不做,永远难。抱着试试的心态,放下“没有结果”的焦虑,试想:做不好,我还做不差吗?


当你尝试以后,没做成,没关系,反正我试过了,不后悔;做成了,那就是意外之喜。


一位大公司的高管讲过一个他自己的故事:


十几年前,我做业务时,在公司前台接到一个电话,是一家大企业要招标。


于是,我和营业部经理前去拜访。我们了解完情况,就有点泄气,因为参与竞争的一共三家公司。另外两家都挺有来头,分别是那家企业两个副总的关系户。


我们则是被客户在黄页中选中,没有什么根基。


有大客户销售经验的人应该明白,我们是何等弱势,应该就是陪太子读书,走个过场。


所以我当时想,随便应付一下得了。但我的经理不这么想,他要我一定拜访到那家企业的董事长。


我说:“人家那么大的人物会见我吗?”


他说:“打个电话会死吗?你都没试,怎么会知道人家不愿意?”


于是,我胆战心惊地拨通了董事长电话,出人意料,人家还真愿意见我们。


这也给我很大的信心,于是我精心准备标书,最后竟然中标。


和那家企业熟了后,才知道,原来是董事长不满意两个副总的明争暗斗,于是把业务反而给了毫无关系的我们。


这位高管最后说: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我们不要在心里砌上一个看不见的墙,再没可能的事,只要不伤筋动骨,皆可尝试一下。


“尝试”看起来很简单,却很少有人踏出这一步。原因就是“固定思维”让你惧怕行动,规避挑战,因为那意味着存在失败的可能性。


什么都不做,就能保持当下的完美感。就像卡罗尔教授在书中所说:固定型思维的人不接受未来的完美,他们必须现在就达到完美。


3. 关注进步而不是结果


一家有成长型思维的企业,关注过程大于关注结果。


很多企业喜欢制定KPI,KPI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结果导向思维。结果导向带来的是很多人为了结果,选择去走重复的路,因为被验证过成功的道路总是最快出结果的。


久而久之,没有人愿意创新和冒险。德鲁克说过,企业只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就是创新,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你作为管理者,不能总想着求稳定,稳定中还要有创新。


一家企业如果想培养创新基因,考核标准的选择十分重要,关注变化、关注成长要比关注结果重要得多。


4. 坦然接受失败和批评,从中学习


在固定思维者眼里,在一次比赛中,没有达到自己认为的标准,或者别人以为的标准,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接着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面对别人的批评,他不会去思考:这个批评中到底有没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反而他会变得愤怒,然后把别人的批评抛在脑后。


要知道,情绪总会过去,但是你从中学到的东西可能日后被你一直复用。


成长型思维者眼里,失败是一记警钟,批评是一次不温和的建议。他会复盘那些关键的地方,然后有所改正。


5. 专注自己的目标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最极致的表现是怎样的?


那就是不被过往所束缚,不被情仇所困扰,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2000年9月,马斯克正在外出度假的飞机上,公司却悄然遭遇了一场“政变”。因为管理理念上的不合,他的CEO职位被另外一位创始人蒂尔取代。


得到消息后,他立刻赶回,试图反击,却发现大势已去。


所有人,都做好马斯克要大闹一场的准备。


谁知,他一改往日睚眦必报的个性,表现出极大的克制力,和各方谈判,屈身成为公司顾问,继续注资,直到公司被eBay用15亿美金收购。马斯克作为当时公司最大股东,分得了1.8亿美金。


甚至在日后,他仍然和“政变”的幕后主使戴维·萨克斯,保持密切的生意往来,一起制作电影。


无独有偶,1992年,当时的联想太子孙宏斌,被柳传志亲手送进监狱,大好前程,就此日薄西山。


2年后,孙宏斌一无所有,狼狈出狱后,要求见柳传志一面,他是要报仇吗?当然不是,他恳求柳传志帮衬一下,投资自己创业。


柳传志,也很爽快,直接给了50万,孙宏斌也拿着这笔钱,创办了顺驰房地产,后来竟然成为地产大鳄。


你看,真正能成大器之人,绝不输在快意恩仇, 情绪没那么重要,他们只关注自己的目标。


这类人有种特殊本领:遗忘。


他们不会被过去的林林总总所困扰,放下情绪,放下纠结。每一个时点,对他们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这也是成长型思维的终极体现。


三、总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成长型和固定型思维,学会接受自己的固定型思维,然后着手改变。


思维模式的改变需要很长时间,要相信付出努力,就有改变,即使改变微不足道。


面对挑战和困难,不要逃避,试试看。输了是意料之中,赢了就是意外之喜。


关注结果,更要学会关注过程中的变化和进步。面对失败和批评,放下情绪,情绪会过去,但是你从中学到东西,过不去。


最后,最极致的成长型思维者,绝不输在快意恩仇,他们眼中目标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资料:

1.《什么样的人,会越来越优秀?》,笔记侠;

2.《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的,是成长型思维》,笔记侠

3.《原创 | 对成长型思维的固定型思维》,清华管理评论;

4.《终身成长》,卡罗尔·德韦克,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笔记侠,作者:青羊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