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冰川思享号(IDLicereview),作者:思凝,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自从去年《流浪到鹤岗,我五万块买了套房》成为网络爆文,江湖上就流传起去鹤岗买房的传说。
▲一篇文章带火一座城,网络爆文《流浪到鹤岗,我五万块买了套房》(图/微博截图)
故事的主人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或是来圆安居梦,或是来“抄底白菜价”。
在这座寒冷的东北小城,异乡人用一线城市一块地砖的价格,就可以换来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以及一本鲜红的房产证。
这本身就像是一场“冰雪奇缘”。
3万元买入2.2万元卖出,3个月的“有房人”
近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讲述了27岁年轻人许康的故事。
去年11月,许康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了房价洼地黑龙江鹤岗,于是耗时3天、跨越4000多公里来到鹤岗,用积蓄+网贷共3万元买到一套房,和网文主人公同一个小区。
买到房之后,由于两地的“工资差”,他回到拉萨的餐厅打工。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令他失去了收入,“身无分文、尚有网贷”的许康无奈卖掉了自己在鹤岗的房子,最终成交价为2.2万元。他甚至已经没有路费回鹤岗交接,只是用快递寄去了那本鲜红的房本。
3万元买入、2.2万元卖出,这注定是一个要被炒房客、房产经纪人笑哭的故事。
但花费八千,让自己有房的梦想成真,哪怕只有3个月,对许康来说,或许也不枉来回8000多公里的奔波。毕竟,他太需要一个家了。
▲许康网名自称“流浪的老哥”,这些年来很少回老家(图/@流浪的老哥许康)
许康来自荆州农村,4岁时父母离异,他自小便借住在奶奶家,小学毕业后辍学打工,自此开始“四处流浪”。
闯过上海滩、住过北京城、进过富士康、骑过川藏线,挣钱-旅行-打工-换个地方-挣钱-旅行-打工,便是许康全部的生活轨迹。
他如蒲公英一般,风起而行,风停则止,但从不扎根——不是不想扎根,而是城市的钢铁森林致密坚硬、天衣无缝。
对极少感受亲情眷顾的许康来说,还有什么比一串真正属于自己家的钥匙,更让人心安的呢?无论行至何地,都像是一只不断线的风筝;听到其中金属碰撞的声音,也好像是自远方家中的来电。
在这3个月的“有房生涯”中,许康的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4000公里外的顶楼一居室。
▲许康在鹤岗3万元购入的房屋(图/中国青年报)
所以,我并不把他看作一个失败的购房者,他曾经短暂地走进梦里、走进一座向往已久的乌托邦,并向他“鹤岗贴吧”的网友们炫耀过他的房。
8000块钱,我看不算贵。
当然,说到这,房产经纪人又举手发言了:他的情况应该选准城市、租房蜗居、省吃俭用、戒掉旅行、攒够首付、等待升值。
但在买房的问题上,“算回报率”和“圆有房梦”的人或许永远都不在一个频道上。
许康们来了又去,鹤岗不能永远只“卖白菜”
14亿人有14亿种不同的际遇、不同的生活、不同的选择,我们的想象力无力评判许康的得与失。
我甚至觉得我们远远没有他浪漫。我们或许与他共享同款“买房时的兴奋”,却未必有他“失去房子时的坦然”。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仍然要像时钟一样精准地踩着人生的钟点,须臾不敢放松。“宜早不宜迟、买涨不买跌、房子不嫌多,关键看位置”——依然是我们信奉的金科玉律。
许康的处境,有原生家庭的影响、有个人价值观念的差异,也有疫情等偶发因素的作用。也或许,他会在西藏邂逅一个姑娘,从此真正成为不断线的风筝,踏实工作、专心买房。
无论如何,鹤岗为像许康一样的所谓“落魄者”提供了一个庇护所,丰俭由人、来去自由,用几万元钱换一个城市里的安居梦。
当然,从城市发展角度和房产投资的角度看,“房价洼地”并不是什么光彩的称号。深陷“资源困局”的鹤岗,因煤而兴、因煤而困。房价的低迷既源于严重的供需失衡,也由于城市活力的欠缺。
而这些为低房价而来的“许康们”又能否给小城带来活力,目前看很难。即便是走南闯北的许康,都因鹤岗缺少产业、工资低而宁愿远赴拉萨工作。其他买房的人,又有多少能够扎根鹤岗,成为这里的劳动力、创业者?
说到底,一个城市想要真正成为吸引八方客,仅靠低房价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一种“不甘”的精神,用创新的思维突破困境,而不能眼看着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垂垂老矣。
▲边城鹤岗(图/中国房地产报)
这些年,在白菜房价的“人设”下,鹤岗其实有着比东北其他同类城市更高的知名度、更充裕的流量。
利用房价的优势,去挖掘网络的、旅游的、对外贸易的等等新的富矿。让千里而来的买房人能够安居于此,让过客变成主人,让主人撬动城市,让“许康们”既找到安身之所,又找到立命之本。这座城市才真正有希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冰川思享号(IDLicereview),作者:思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