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9-11 07:30
外卖骑手被逼“越来越快”的社会,是有代价的

来源|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作者|贾小凡

头图|CFP


短短的五分钟,这两天的互联网已经为它吵翻了。


“我愿意为外卖小哥多等五分钟,因为好像吃饭也没急到非这五分钟不可。”


“凭什么从我身上扣这五分钟?谁知道平台算法会不会只是调低了我的送餐优先顺序,然后又给小哥派了更多、更紧迫的工作量?”


答案五花八门,都在争论用户到底应不应该为外卖小哥宽容五分钟的时间。


这看似事关《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引发的一系列争议与后续平台新上线的争议功能,可是设置这个问题本身就很耐人寻味:


为什么外卖短短的五分钟,会在当代生活里显得这么重要?


又是什么让五分钟在中国外卖这个链条上显得如此“分秒必争”?


抛开对算法本身的争议,或许这是一个长久以来更被忽视、来不及思考的问题。


但在这次的全民沸腾中,它其实也是对“外卖到底该有多快”的反思中不可或缺的一块。


01. “等不起”五分钟的用户


之前关于“外卖小哥争分夺秒”的新闻和担忧其实并不少,但从未有一次像这次一样深刻揭露了人被系统算法“机器化”的困境——


系统算出了骑手可以更快。骑手的确跑得更快了。


系统发现了,于是把这种加速的结果认定成新的标准与常态,也逐渐内化在了用户对于“外卖就应该这么快”的认知中


于是,一些上了点年纪的人不禁开始追本溯源:


以前互联网外卖行业没这么发达的时候,人们对吃饭的需求似乎也没急到这个地步啊?现在的小孩或许会纳闷“以前没有外卖的时候人们吃饭有多不方便”。


项飚曾在《十三邀》中谈到,我们越来越对“不能满足即刻的欲望”感到恼火


但其实在十几二十年前,外卖也并不是个新鲜的东西,只不过它没有互联网带来的速度,更像是商家与周围社区建立起的“熟客圈子”——


手里攒着一沓周围饭店的外卖菜单,打电话预订外卖要等一个小时以上是常事。有网友回忆称,有些店甚至只接受提前半天预订外卖。


事实上,就算是外卖平台打响了改变中国人吃饭方式的第一枪之后,它的速度其实也称不上有多快。


2014年关于外卖平台的报道中显示,那时人们关心的“准时问题”,还是“是否符合外卖网站系统显示的45分钟、1小时等约定时间”。


但也正是在同时期的报道中,饿了么、美团及其他一些现在已经销声匿迹的外卖平台,正在酝酿上线“超时赔付功能”。


2016年7月,饿了么正式宣布“准时达”服务上线;2017年6月,美团外卖推出“准时宝”服务。


2016年的报道中,外卖员已经在被扣钱的压力追着跑


这些增值服务的诞生和推广,逐渐在用户中建立起了“外卖准时必达,到不了的话我理应获得赔偿”的意识。


需求被拱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苛刻,同时它又给了算法对效率的“优化”最好的理由。


人们面对着商家主动释出的诱惑,不管有没有经历过“叫外卖其实也挺慢”的时代,都很难再轻易回到“前外卖APP时代”的不紧不慢。


有人吐槽“外卖就应该一超时就赔付”,热门评论基本都是“你还是善良点吧”


但是,指责所有人“你们被惯坏了,就不能宽容那五分钟吗”,其实也是不公平的。因为现在的世界的确已经不是十年前的世界,不止体现在人们订外卖不再通过打电话。


真的会有人忙碌到吃饭的时间只能依赖外卖的准时准点吗?答案很心酸,可也确实是肯定的。


在网友的讨论中,你会看到不少人说自己对外卖的依赖也确实是“没办法”——


有些连轴转的行业,可能从上午开完会到接下来见客户,从能拿起手机开始点餐到吃完一顿饭的时间缝隙,就真的只有可怜的三四十分钟;


半夜才披星戴月地下班,要求他们“为什么不能在家做好便当带来吃”,也怕是有些不近人情。



更心酸的是,这些社畜也可能在面临着另一种形态的“无情算法”——


既然你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解决吃饭问题,那每天就只留出这么多时间吧,多一分都是浪费。于是,“外卖要快而准时”的确成为了一些人生活中让人无能为力的“刚需”,尽管这个结果实在是写满了时代的荒唐。


鞭子一环扣一环地往下抽,不禁让人想起脱口秀节目里的一个段子:


996的程序员半夜进了急诊,急诊医生就忙起来了;


医生半夜点了外卖,外卖小哥也忙起来了;


那半夜谁在维护外卖APP?是996的程序员。



虽然这个闭环中有不少漏洞,却轻易能被现代人get到那种“都在互相逼迫,谁也没法放过谁”的心酸。


最终,许多人也只能去呼吁一种无可奈何的善良:“如果我们注定要成为生活的乙方,至少我们自己当甲方的时候,可以选择对彼此善良一点。”



但是,这终究只能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道德乌托邦。


因为没有喘息时间的普通人或许都来不及为“外卖平台到底做错了什么”争吵,有限的时间和金钱只会永远驱使着他们去更快、更便宜的那家下单罢了。


02. “等不起”五分钟的平台


那么,如果“想快点吃上饭”并不是用户的原罪,又有谁该背锅?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全世界当然不止我们的社会面临着比以前更快的生活节奏、更高的生存压力,和紧张的吃饭时间。


解决问题的思路却截然不同。


一些国家的选择,是发达的速冻食品产业


且不说欧美对速冻食品的巨大依赖与饮食文化和消费习惯有关,邻居日本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速冻食品消费市场,并且向来因细分的品种、高创新频率和便利的购买渠道而为人称道。



这是用工业化的路径,强化了食品的生产端和消费端之间的联结。


与此同时,更依赖于人肉运送的外卖行业,在上述人力成本更高昂的国家只能不温不火。


外国博主自己都会吐槽“在美国的外送费和包装费加起来,有时能比食物本身还贵”;蜗牛一般的送达速度,也让习惯了外卖小哥电驴飞驰的中国网友觉得既可笑又难以忍受。



相比之下,中国外卖巨头们面对人们对吃饭便利的高度需求,是将“多快好省”的思路执行得独一无二。


因为在整个社会近乎迷信地追逐“互联网思维”的十年里,用创新互联网科技最快捷地满足潜在的广大需求市场,就是中国无数新兴企业的立身之本。


正如饿了么的模式2008年在上海交大校内被张旭豪创建的初衷,只是因为他玩电脑游戏玩到肚子饿、却找不到外卖单;


当人们“吃完一顿饭”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紧张,提供服务的一方首要考虑的自然也是如何通过系统的优化来提高效率。


只不过在21世纪20年代的版本中,外卖业“多快好省”的每个环节都是从个体的身上索取出来的:


骑手数量多,运送速度快,服务质量好,运营成本省。


奋力挣扎的外卖骑手“一败涂地”


这背后的驱动力,看似是用户极为现实的“用脚投票”,让平台送餐不得不再快一点、再准时一点。


但与其说是用户等不起这五分钟,不如说是竞争得你死我活的平台输不起比别人慢的这五分钟。


从三四年前的报道中不难看出,相继推出“准时承诺”、“超时赔付”等功能时,各大外卖平台的确是抓取到了“用户抱怨送餐会超时”的痛点。


但把所有人都拉上车、将行业标准整体拉高的策略,真的只是为了解救那些急于在30分钟内吃到饭的人吗?


或许,他们更需要在这片蓝海里撒下更大的网,抢占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投资人更多的信心,在“烧钱大战”中占得先机。


需要被干掉的不止是能省则省的五分钟,更是竞争对手。


通过砸钱来拼命讨好市场,当然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当年背后站着两大支付巨头的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烧补贴烧到打车恨不得只要一块钱,本质原因只是因为打车的人非要省这十几块钱不可吗?


OFO和摩拜单车一边各自贩卖极低价格的月卡、一边在地面上极尽覆盖自己的产品时,本质原因只是骑车的人一定需要在地铁口有漫山遍野的自行车可供选择吗?



最不同的是,从前人们只是带着啧啧称奇的心情,旁观着“他们一定要疯狂烧钱才能打倒彼此”,还以为自己是能占便宜就及时占的“渔翁”。


但如今外卖行业对人力的巨大依赖,终于非常直观地揭示了这体系中还可能有金钱也无法完全支配的——


人。


人的劳累,人的失声,人“自愿被异化”的无可奈何。


资本游戏催生出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独角兽”,可是摘下那光鲜亮丽的角,却惊觉它其实还是从前的骡马。


03. 等不起“五分钟”的社会,是有代价的


所以,这一次人们的愤怒与无力,从来不止涌向一个外卖APP、一套算法而已。


有的关怀指向所有被压榨剩余价值的社畜,有的则指向系统与人的关系。


但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基础更加广泛、却总被视为理所应当的东西,值得我们停下来去想一想:


我们对物美价廉的习以为常,对速度、效率与便捷的无限崇拜,究竟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科幻电影《时间规划局》中,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自己争取时间,也是存在于世界上唯一的价值


这些追求并没有错,但埋下隐患的是“效率至高无上”和“便利压倒一切”


我们这些年的确享受了它们太多的积极成果:从人口红利给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带来的优势,到外卖、快递等新兴行业的爆发。


全社会忙于赞颂这便捷、高效和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对此抱有警惕反而会显得像是在拖累进步的脚步:“它毕竟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它确实让生活变得更方便了”,这两大命题就足以堵住很多人的嘴。


甚至就连“心甘情愿”在马路上卖命穿梭的外卖小哥,本质也是在追求讨生活的方式能更“高效”一点:


曹德旺曾经在访谈中发问的“为什么年轻人不进工厂工作,都去送外卖了”,被数据和新闻中的“多劳多得的骑手能月入过万”、“起码也能七八千”回答了。



特别是在今年的特殊经济形势下,数据显示饿了么和美团两大平台都吸收了大量其他小微行业的人成为新骑手,侧面印证了这是一个在其他路被堵上时、还能不至于坠落的通道。


这和另一拨年轻人扎堆去学计算机、金融,扎堆进入好赚钱、但也吃青春饭的行业并无本质区别,共同构成了一个以“高效”为名的死循环——


是在争相做能转得快一点、收获更有保障的螺丝钉,同时也把这个庞大的机器拧得更牢固了一点。


但没有节制和反思的“快”不是没有代价的。


它让所谓的科技创新有了浑水摸鱼的空间,最终落实的不过依然是对劳动人口的苛刻;


也蒙蔽了另一种视角的思考:其他的路去哪儿了?所谓的“自愿”到底有多少分是真的?


最后我们终于被一件事刺痛——对及时反馈的痴迷,和容错率的不断下降,最终指向的还是会被车祸、“过劳死”伤害的血肉之躯。


出自电影《摩登时代》


最荒唐的是,我们怎么会被对“快”的迷信绑架这么久,直到现在才意识到这就不该是个“谁应该让渡5分钟”的问题——


不管是哪个行业,不管开创了多么绝无仅有的商业模式、经历了多么惨烈的厮杀才独占鳌头,追求高效起码要建立在一个底线和共识之上:行业的规范,能为劳动者提供更有尊严和权益保障的工作生产环境。


如果能努力向这个方向靠拢,那么其实在消费者这一端一定会发生一些心甘情愿的“让渡”。


比如网约车市场烧钱分了胜负、也在几次争议事件中接受了舆论的严格监督后逐渐走上正轨,用户会正常看待它因供需关系变化而波动的价格与等候时长;


共享单车褪去狂热之后,现在仍在健康运营的单车不再盲目追求覆盖率的泡沫,正常使用它的用户也已经接受了单程1.5元起步的价格。


如果能让一个行业脱离野蛮生长的无序,在基本的尊重人的共识上追求效率,谁还会纠结于在道义上出让的“五分钟”吃不吃亏?


人们最终想要的,不过都是不必成为商业竞争与狂热价值观中随波逐流的棋子,和不必被资本“施舍”那五分钟的宽容罢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