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南京路步行街东拓段(河南中路至中山东一路区域)于9月12日正式开街,人们熟悉的“中华商业第一街”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跟大家见面了!
在这条东拓路段上,有一座老上海人记忆中的标志性建筑——中央商场(如今已成为“外滩·中央”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变化,沉浸在海派浪漫灯光中的商场已不是过去的模样,然而当老上海人看到它时,或许仍然会想起自己曾经在这个“宝库”淘宝的愉快旧时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档案春秋(ID:dacqbjb),作者:普郁、俞暄,本文由“档案春秋”与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联合推出,杂志编辑:周晓瑛,新媒体编辑:一茶、张理平,头图来自:黄浦区档案馆馆藏
昔日中央商场
如今的“外滩·中央”
上海人的“淘宝”市场
说起上海中央商场的来历,这个位于四川路、江西路、南京路、九江路之间的地块,早年其中有一条中央弄,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有小商小贩聚集在这条弄堂里摆摊设点,而到了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里突然火爆起来。曾任中央商场总经理的苑国忠介绍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上海解放这段时间里,黄浦江上停了很多美国的兵舰。这些兵舰上有大量的生活用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美国大兵就拿了些多余的生活用品,到岸上来,要么换钱,要么换东西。
当时有很多小商小贩看中了这个机会,跟美国大兵做生意,就找了中央商场。这里地理位置是很好的,离黄浦江最近,外滩过来就一条马路,沿南京路只有半条马路,逛南京路的人可以到这个地方来淘淘,美国大兵从黄浦江上面过来呢,也很方便找到这个市场。”
1946年拍摄的一段纪录片记录下了这个“洋百货”市场的红火程度。这里不仅有玻璃器皿、指甲钳、眼镜、打火机、手表等舶来品,而且还有奶粉、罐头、可乐等进口食品,可以说应有尽有。
解放前的中央商场
据《黄浦区地名志》记载,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有人以高价引入了沙市二路16号底层大楼,开设“新康联合商场”,内设90多个柜台,再加上外面中央弄、沙市一路、沙市二路的马路摊贩,这一带成了倾销美军剩余物资的地方,统称为中央商场。据一些老人回忆,解放前,这里每只柜台的租金要五两黄金。
1950年代,中央商场摊贩早晨做广播操
解放后,中央商场先是公私合营,后陆续成立了五金、日用品、百货、小商品、自行车、电讯、修配等7个部门,成为上海家喻户晓的淘宝场和修配地。据史料记载,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的最后一站是上海,当他们来到上海后,总统的许多随行人员和随行记者都慕名要求去中央商场逛逛。可见中央商场的名声已不仅限于中国。
排队抢购成“保留节目”
大多数上海老百姓对中央商场最难忘的记忆,还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是一个票证年代,生活物资供应紧张,很多生活必需品还要凭票限量供应,于是,中央商场就成为解决上海市民生活需要的宝库了。
1963年,上海市第一商业局关于同意中央商场承接社会处理物资自销试行办法的批复(上海市档案馆藏)
1964年,上海名店介绍之《中央商场》(上海市档案馆藏)
当时,由于工厂的生产工艺相对落后,不合格产品的比例较高,上海人把它们称为处理品或等外品。而这些产品虽然外观上有些瑕疵,但是质量与正品差不多。中央商场就把这些等外品采购过来,在一般的商店要凭票供应的商品,在中央商场就可以用很实惠的价格买到。
那个年代的上海老百姓,过日子就是图个经济实惠,外观上的小毛小病,并不影响它的内在质量和使用价值,所以在中央商场常常会出现排队抢购的情景。
很多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买“赤膊电池”的壮观景象。曾任中央商场党支部书记的池福群老人说:“‘赤膊电池’,外面一层包装是没有的,价钱只有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这种“赤膊电池”因为只卖8分或1角一节,低廉的价格使得天天有人排队购买,成了中央商场一个长期的“保留节目”。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在中央商场抢购“赤膊”电池
在那个年代,有事没事去兜兜中央商场,淘淘便宜货,成了许多会过日子的上海人星期天最快乐的事。这里的摊位沿街而设,虽然马路不长,但是你想从这头挤到那头,不花点力气是不可能的。上海家喻户晓的滑稽戏演员王双庆也曾是中央商场的忠实顾客,在他的回忆里,中央商场就像如今的上海城隍庙:
“走进中央商场是热闹得不得了,里面人头济济,大家在淘货、兜着玩儿。”
中央商场可以说是一个小商品王国,五花八门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早年曾是中央商场营业员的应蔚“近水楼台先得月”,她的家里至今还保存着不少从中央商场淘来的“宝贝”:
“现在像古董一样了,我也舍不得扔掉。这儿有一双袜子,是做外货收购站的时候进来的,都是这种玻璃丝袜。1981年买的,三十几年了,买的时候一块零四分。袜子我是穿坏很多双了,就是这一双还不舍得扔掉。”
收音机、自行车都能DIY
中央商场不但销售物美价廉的小商品,也供应很多半成品,老百姓买了这些零部件可以自己加工、装配。当然,在价格上也更加经济实惠。
1960年代,收音机已经算得上是家里的大家电了。那年头很多人买不起,就自己组装。上海人一向心灵手巧,有自己动手的习惯,用现在的话来说叫“DIY”。在中央商场,收音机“零卖”加“团购”,最多时一天能销售上千只。中央商场的老顾客徐学仁就曾经DIY过收音机:
“这个就是老早的晶体管收音机,现在是不稀奇了。那时候谁家里有这个东西,很吃得开的。我们这些学生都喜欢装收音机。那么一般电阻、电容,都是到中央商场去买。但是最紧张的是喇叭,你全部装好了,缺一个喇叭,这个收音机等于没有用。
喇叭供应是很紧张的,中央商场过一个阶段会卖个比如十几只出来。那个时候它不是一开门就卖,有的时候下午卖掉了,一会儿上午十点钟卖掉了,吃不准的。那么一直去候在那儿看看,买到是高兴得不得了。”
熙熙攘攘的中央商场
这样一个收音机由自己DIY组装好,大概需要16元。更有手巧能干的人,还用木头油漆好做成外壳,甚至雕刻上商标。乍一看,跟原装的收音机一模一样。
除了收音机,甚至自行车都可以DIY。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在上海一度供不应求,需凭票购买。而上海生产的凤凰、永久牌自行车更是一票难求。对于很多人来说,在1970年代拥有一辆自行车,是比较奢侈的想法。一般28吋的自行车售价在一百四十元以上,而当时学徒工每月的工资只有17块8角4分。但是在中央商场,不仅可以以七折的价格,而且不需要凭票就能“买”。这是怎么回事呢?池福群解释说:
“我们中央商场还卖自行车的零件。比如是有点瘪掉了,或者是油漆漆得不好,但是它的质量还是比较好,经得起使用。像永久、凤凰,他们厂里面换下来的,或者是生产当中产生的一种废次品,或者是残次品,我们卖这些零件,有一些消费者,他能够利用这些物资,来成功装配一部自行车。”
顾客方元衡从中央商场淘来零部件自己装配起一辆“宝贝”自行车
而要装配成功一辆自行车,起码要在中央商场里淘上半年时间,最难买的就是车架。当年的老顾客徐学仁对此深有体会,他说:
“为什么要买这个三角架呢?因为三角架上有一个钢印,相当于户口。你有这个三角架的钢印,这部自行车装好以后,到公安局去就好上牌照了。没有三角架上面的钢印,这部自行车装得再好也没有用处,就是黑车。”
当年的爱车一族都知道,从中央商场里淘来的这些便宜的自行车零部件,虽然有点瑕疵,但却是正宗的,在三角架上都刻有标明出身的钢印,绝不会是假冒伪劣的货色。
同样是用从中央商场买来的处理品零部件,心灵手巧的方之明组装了一台电风扇。1970年代,一台落地电风扇的价格将近两百块钱,是他半年的工资。然而,他用从中央商场里淘来的零部件,自己动手,只花了几十块钱。在那个人们还摇着蒲扇乘凉的年代,方之明却享受着电风扇的阵阵凉风。直到现在他依然宝贝这台DIY的电风扇:
“我爱人要扔掉几回了,搬家要处理掉它。我说我不舍得,因为都是花了自己的心血,记录了那段时间的历史。”
的确,在那个什么都缺的年代,中央商场创造了一个什么都有的“传奇”。它是当年上海人生活的真需要,也是上海人勤俭、实惠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这里修不好,就没有地方可以了
除了经常能淘到等外品、便宜货之外,中央商场最具特色的服务是它的修理项目。用当时老百姓毫不夸张的说法是,把修不好的东西带到中央商场去修,如果中央商场还修不好,那就彻底死心了。
中央商场设有各类维修部
中央商场是靠卖二战后的美军剩余物资起家的,为什么会成立维修部门呢?因为这些洋百货和舶来品售出以后,一旦坏掉,全上海滩无人能修,顾客只好回来求助中央商场。中央商场维修公司最初只是一个修配门市部,条件极其简陋,却是诸多能工巧匠的藏龙卧虎之地,这其中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苑国忠兴致勃勃地回忆说:
“很多传奇的人物,比方说有一个老师傅,原来是圣约翰大学无线电专业的,毕业以后,去投靠国民党的军队,被派到山东的小地方做了电台的台长。后来解放军打过去了,一解放,问他是什么地方的,他说我是上海来的,就发了几块大洋让他回去。回来以后要谋生计,中央商场地方好、大,他后来主修变压器。有时候人家拿来的东西烧得一塌糊涂了,上面一点也看不出了,但是只要拿到他这里来,他肯定能帮你修好。”
名师出高徒,苑国忠和邵浪音也是中央商场锻炼出来的能工巧匠。然而,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他们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却觉得这份工作太辛苦,没面子。苑国忠说:
“跑来一看惊呆了,都是摊棚。这个摊棚艰苦到什么程度?外面温度37度的时候,摊棚里面估计有40度,外面零度或者零下2度的时候,里面比外面还冷,刮风没有地方逃的。”曾任中央商场维修中心经理的邵浪音也认为:“当时大家觉得面子上放不下来,所以有的时候我的同学、朋友来看我,我会躲开的,不给他看到我是修拖鞋的。觉得很没面子。”
苑国忠(中)、邵浪音(左)是中央商场锻炼出来的能工巧匠
但老百姓过日子离不开维修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生活不富裕,商品也比较短缺,修雨伞、拉链,甚至棉毛衫换袖口领头都会来中央商场,所以修个东西也要排很久的队。老百姓对中央商场的信赖和需要感染了苑国忠、邵浪音等一大批年轻人,他们咬牙坚持了下来,跟着自己的师傅学了一身好手艺,也把中央商场这块金字招牌传承了下来。
最佳名人偶遇地
不仅老百姓喜欢跑中央商场,很多社会名人、电影明星也来中央商场修东西。邵浪音至今都记得演员王志文来商场维修的场景:
“有一次正好我走过去看到两个人,就感觉到其中一个特别熟悉,一看是王志文。他要修进口的打火机,这是有点难度的。我们的老师傅就把它拆开来,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把这个东西修好了。王志文当时非常开心,用纯正的普通话,非常好听有磁性的声音跟我们说谢谢。”
此外,光顾中央商场的还有以出演《渡江侦察记》中的情报处长而闻名的演员陈述,他是来修茶缸和龙头的。
大到修理家电、进口商品,小到换个锅底,配个热水瓶胆、瓶塞儿,老百姓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心事儿,在这里都能够得到解决。而中央商场最负盛名的修理项目,和中国最顶级的一项体育运动有关。当时修理部有一个大名鼎鼎的陈桂生师傅,虽然他不会打乒乓球,但却和当时的乒乓球世界冠军交上了朋友。
当年的乒乓球拍“保健医生”陈桂生
1982年7月10日出版的《文汇报》上,详细刊登了乒乓球国手李振恃赢得全国男子单打冠军后,专门到中央商场向陈桂生师傅道谢的故事。陈师傅也被誉为球拍的“保健医生”。据老人的儿子介绍,一块乒乓球拍在他父亲的手上只要一搭、一敲,就能知道有什么问题,要在哪个地方改进。许多从上海走出去的乒乓名将,如徐寅生、张燮林、李富荣等,都指名要陈师傅修理自己的球拍,他们也因此成为好友。
令人遗憾的是,陈桂生师傅早已过世,但中央商场修理乒乓球拍的项目还在继续,维修中心至今还保留着陈师傅当年用过的修理工具。陈师傅的徒弟叶东山感叹道:
“师傅已经过世,他就带我一个徒弟,也修了三十多年了。现在上海滩就我一个人能修了。”
黄金地段上的“平价乐园”
改革开放初期,“风”从南方来。由于中央商场的各个部门都有独立采购权,于是在商品的设置上就显得灵活多变。他们迅速捕捉到时尚风向,先后从广州、深圳等地采购了一大批价廉物美的商品,像电子表、台湾雨伞、连衣裙、牛仔裤等等,在当时的上海风靡一时。老营业员应蔚回忆说:
“连衣裙我记得是六块八角一条,我自己买过一条,很柔软。花样很好看,五颜六色的嘛。当时是第一批定型裙,机器定型的。以前我们概念中小时候穿的打褶裙是手工烫出来的,它这个是机器定型的,坐啊什么的都不会皱。”
上世纪80年代初,皮夹克刚流行时,中央商场批发价打六折,卖起来“像发牌一样”;彩电刚流行时,不出一两个礼拜,卖光一火车皮,甚至一部流行的电影,也能引发一次抢购狂潮。苑国忠还记得那由电视剧引发的商品热卖:
“当时放了一个电视连续剧嘛,就是《大西洋底来的人》。那个时候,挺流行一副麦克镜,就是太阳眼镜。中央商场从外货收购站进了这样一批东西,受到了市民的极大欢迎,一出来以后就卖个精光。戴了相当神气,那个时候就像电视剧里面主角麦克一样,很漂亮的。只要马路上一走,可以吸引很多人眼球 。”
而已是耄耋老人的池福群回忆起那个年代,眼前立刻浮现出穿着喇叭裤、拎着录音机招摇过市的“先锋青年”:“四喇叭(录音机)呢,恐怕现在年纪轻的人不大晓得,稍微上一点年纪的人都知道,拎在手里面,一边唱歌一边里面放出来录音带,很时髦的。他们晓得我们有了四喇叭进来以后,甚至于隔夜来排队,一早上我们门一开,人冲得跌进来了。”
“今天比如到了一百只,你根本没有卖,一百张发票夜里就要开好。第二天早上开门人涌进来,这一百只,发票是直接扯的,都来不及收钞票。”应蔚回忆到。
1990年代的中央商场
1990年代末的中央商场生意渐趋清淡
上海人买东西既讲究经济实惠,又追求时尚新潮。对他们来说,中央商场可谓是黄金地段上的“平价乐园”。
2005年,上海市黄浦区对南京路东段进行商业改造,动迁的命运降临到了中央商场的头上。这一年,中央商场正好60岁。随着对南京路的规划和改造,2006年底,中央商场的五金、百货部关门停业,不过中央商场最有特色,也是老百姓最需要的维修部得以保留,搬迁到了天津路251号,仍坚持为老百姓需要修理的物品解决疑难杂症。
几年之后,中央商场当年的地盘上已经繁华不再,冷冷清清。但是,上海本地的中老年人,对中央商场还是念念不忘,很多老上海人仍保留了一份温馨的记忆。
2005年,即将搬迁的中央商场
如今的“外滩·中央”
“长远不去了,但是心里常常还是想着它。因为它这种精神,这种勤俭、朴素,提倡节约的精神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再次看到“中央商场”,许多网友回忆起了自己曾经在这里购物的往事——
(本文由“档案春秋”与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联合推出,部分图片源自黄浦区档案馆馆藏),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档案春秋(ID:dacqbjb),作者:普郁、俞暄,杂志编辑:周晓瑛,新媒体编辑:一茶、张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