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9-29 21:32

“捂王”的城南旧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产风声(ID:fangshi488),作者:内幕君,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004年10月29日,这一天,“地球村”里最大的事是:


欧盟25个成员国相聚罗马签了《欧盟宪法条约》。


这是第一部欧盟宪法草案,按照小伙伴们的设想,“宪法将会加快欧盟今后对重大事务做出决定的速度,并使欧盟以新的形象参与到国际事务中”。


但很快草案就凉了。


2005年各国公投,欧盟创始成员国荷兰、法国的民众上来就泼冷水,二话不说投出反对票,有反对这事就不好办了,只好搁置争议暂缓。直到两年后,他们用“里斯本条约”取而代之,不再出现“宪法”字样。大小兄弟也从此更紧密地抱在了一起。


狗蛋说:至少拥抱的姿势上空前一体化。


同一天,成都也发生了一件大事:拍出史上单宗地最高价——21.35亿。


宗地位处成都南部,一个政府想着力打造的新区,但久久没大起色。这下炸出个“地王”,把旁观的成都人民看得五迷三道。


但当局者很明白,搅动市场的鲶鱼来了,它将调动其它的鱼激活一池水。


成都,也会有全新的形象。


没想到的是,这条鲶鱼最后撞出一个窟窿。


1


9月23日,成都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发出的一份函件火遍全网,文件的中心思想就一句话:


禁止和记黄埔地产(成都)融资、贷款和重大资产重组。


他们函告区域内的各金融机构:不得向和黄提供新增融资、贷款,也不得向其资产重组提供帮助。原因是:


和黄存在捂地、捂盘的不良行为。


他们指的是和黄旗下一个叫“南城都汇”的项目。


有媒体说“李嘉诚惹怒了成都”、“终于有人对李嘉诚说不”,一夜之间,成都被架到了“坏人”的对立面,一副敢怒敢言的样子。


就在大家兴奋地传颂大侠斩妖除魔的事迹时,成都官方发文解读,表示“不是打击李嘉诚,是打击所有捂盘惜售”。


也就是说,大家戏份给多了。


吃瓜群众也的确多戏了,和黄成都的涉事项目早在7月就被长实集团卖掉了,从中获利约38亿港元。嘴都擦干净了,这个“限制”没什么卵用。


并不存在李首富惹怒谁。狗蛋说,他没见过谁被打了耳光两个月后才生气的。


让李首富再陷争议的南城都汇,前身就是16年前拍出的那块地王。


今天的场面有多难堪,当年的场面就有多轰烈。


当时地块拍卖公告发出,不少房企虎视眈眈,因为地块位处成都未来重点发展的南部新区。


那会还有一个背景,“招拍挂”正在全面推行,一二线城市千亩体量地块的出让将出一块少一块。2006年成都国土局便发文明确:单宗地块面积原则上将控制在200亩以内。


所以,成都业界在猜鹿死谁手,猜想落在国内能拿出12个亿的大房企身上。没想到和黄来了,更没想到当天冲出来叫板和黄的是本土房企。


竞拍现场,成都建川一路举牌紧追和黄,但举到205万元/亩的时候放弃了。当时忙着搞抗战博物馆的樊建川说:这已经是我们能拿出的所有资金。


最终,和黄以206万元/亩、总价21.35亿拿下这个1036.47亩的“城南地王”,创下成都土地拍卖史上单幅地块价格的最高纪录,也是西部最高。


有声音质疑,因为仓促发布土地出让公告,导致有意竞拍的企业准备不足。


对于李嘉诚的到来,另一种更强大的声音觉得:


成都地产因为和黄的加入必将更加精彩。


2


拿下地王之前,和黄在成都已经蹲守多年。


2008年《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报道透露,2001年和黄找成都市政府要过地,地就在“地王”所处位置。


他们想通过协议拿地,开出的价格是21万元每亩。看到报价,市政府里意见不一,有人觉得太便宜了;有人觉得和黄是个大公司,虽然出价不高,但可以引来更多外资,值了。


后来内部达成统一意见:地可以给和黄,但价格得往上提。成都最终出价:


一亩68万。


但和黄不接受,他们说:


和黄开出的价钱,是从来不会再变的。


3年之后,和黄以3倍的价格接受了。看起来似乎是和黄妥协。不过狗蛋说,表面的输家不一定是输家,可能是个表演艺术家。


拿下“城南地王”仅4个月,和黄又以3.472亿斩获光华大道温江段560亩地块,成交价62万元/亩,只比起拍价高2万元/亩。


就像最初一些人预想的那样,和黄进来后,外资特别是港资鱼贯入蓉。


2005年4月,成都市政务代表团远赴香港,他们带去了“2005成都·锦江地产大餐”,想给成都招回一些大鳄。招商队伍马不停蹄拜访了仁恒、华润、九龙仓、香港爪哇等知名企业。


那次拜会,锦江区政府与李嘉诚旗下公司达成签约,协议投资额超100亿。此后,九龙仓、新世界、新鸿基、瑞安、嘉里、信和等港系头部房企悉数登陆。


2006年4月,九龙仓在和黄地块不远处拿地,地价已经飙到640万/亩。换算一下,相当于和黄在一年半内坐收土地溢价40亿。


一条鲶鱼搅活沉寂的鱼塘,却也埋下祸患。


对于“城南地王”项目,和黄当初是这么规划的:发展为大规模高级住宅社区。案名定为“南城都汇”,打出的广告也很动人:让生活色谱宽起来。


南城都汇的北边桐梓林,在当时算是成都富人聚集地,因为开发了很多中高档小区。成都豪宅“鼻祖”锦绣花园就诞生在这一片。


1993年那句“开奔驰车,住锦绣花园”的广告语,很多老成都人记得。


现在和黄来了,带着“高级住宅社区”来了,第一期产品将于2007年推出,大家不免幻想:


成都的富人即将从桐梓林向南移?


但是2009年一期业主收房时傻眼了,他们发现墙体层高出现误差、墙面空鼓、设计不专业。


有业主表示,一期中庭就100米宽,怎么看都不像宣传时说的“以一个公园为蓝本”。


生活色谱怎么也宽不起来。


3


一期业主们开始了漫长的维权路。


2009年开始投诉,2011年他们还在投诉。


有业内人士表示,本来引入和黄加速城南开发,提升人居品质,没想却生出社会矛盾。


一批人觉得扎心,另一批人也觉得扎心。从2007年开始,成都业界就盛传和黄“囤地”,政府也发现,和黄的开发动作实在太慢了。


中海拿下“城西地王”比和黄早半年,2007年已经开发销售至第三期,但和黄项目还没破土。


到这一年,和黄共取得18个土地使用权证,其中14个办理贷款登记,获得抵押贷款26.21亿,抵完地价款还有余粮。


成都政府只好找和黄谈谈心。时任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的杜必强见和黄的人,总要交代一句:


希望你们按照市场要求和对市政府的承诺,加快南城都汇建设。


狗蛋说,鲶鱼不扭动,就跟乌龟没什么区别了。但狗蛋也说,中国有句俗语“千年王八万年龟”,慢是慢点,能活得更久。


直到今年7月项目转让,南城都汇还剩下6750个单位(包括住宅和商铺)及部分车位,约占项目总体三分一。


打击“囤地”行为,成都2010年就做过了,当时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提到:闲置土地超两年,将无偿收回。


但和黄还是成功穿越火线。


才疏学浅的狗蛋知道“捂地术”有很多种,比如,分期开发,合理缓慢施工,或者在规划上面动动脑筋,拿不到施工许可。


成都人民感觉自己被伤害了,狗蛋说,看看隔壁重庆人民,心理大概会好受一些。


2007年,和黄在重庆烟雨路拿下2500亩地,一共规划18期,13年过去只开发到第4期。2018年传闻他们打算200亿找接盘侠,但没卖成。


有时候比惨是最好的安慰。


有时候比到最后发现只有更惨没有最惨。


因为成都人民遭遇的“捂王”不是一个,是一批。新世界、新鸿基、华人置业……不少港企来了都是慢节奏。


2006年前后,新世界挺进双流天府大道,当初盘下1650亩地,到2015年转给恒大时还有至少1000亩没开发;新鸿基2007年竞得锦江259亩地,计划打造世界第五个ICC项目,直到现在项目仍有工程在建。


2015年,华人置业转了成都三个项目给恒大,套现走人的时候对外解释:


成都住宅物业的售价,未来较长时间难有上升空间。


听到这句话,狗蛋一成都4套房的兄弟,差点喷出一口麻辣老血。


后来,成都房价用实力安慰了狗蛋兄弟。


4


从2004年和黄进入,到2015年新世界、华置撤退,十年间,港资房企在成都业界营造了这样的形象:


一个盘要卖好多年。


现在,最初的那条鲶鱼也功成身退,地转手、钱带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剩下“捂王”的形象扎根在成都人民心中,就像赵雷唱的:“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产风声(ID:fangshi488),作者:内幕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1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