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作者 | 王欣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CES黄仁勋开幕演讲
据虎嗅独家获悉,具身智能公司傅利叶已完成新一轮融资,E系列融资⾦额合计达到近8亿元。本轮融资由国鑫投资、浦东创投、张江科投、张科垚坤基⾦、Prosperity7、钧⼭资本等机构共同参与。
在本轮融资之前,傅利叶CEO顾捷与虎嗅进行了一对一交流,分享了他们从康复机器人向人形机器人转变的过程,以及他对于行业2025年的展望。
巧合的是,在今天的“科技届春晚”CES上,黄仁勋登台发表了开幕演讲,并再次cue到了傅利叶的新一代通用人形机器人GR-2。同时,傅利叶也成为首批使用英伟达世界基础模型——NVIDIA Cosmos的机器人公司。
这并不是英伟达与傅利叶的第一次“牵手”,在与虎嗅交流时,傅利叶CEO顾捷就回想起了在2023年的GTC大会上,黄仁勋眉飞色舞地介绍了英伟达在具身智能的布局。在他身后,九个人形机器人一字排开,其中有波士顿动力、Figure AI等全球知名厂商,还有来自傅利叶的人形机器人GR1。英伟达与傅利叶达成合作,为其提供了计算平台,并与这九家公司联合开发了全球首款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GR00T”项目。
那时顾捷强烈感受到“硅谷达成了对具身智能可能性的共识”,近来这个共识在硅谷更为大行其道,甚至OpenAI都重燃了对人形机器人的兴趣,重启四年前解散的内部机器人软件团队。
顾捷对人形机器人的信念源于22年前——还在上海交大求学的顾捷参加了首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主题为“抢攀珠穆朗玛峰”。
5年前,顾捷带领主攻康复机器人的傅利叶,转向攀登人形机器人的新高峰。
这个有些理想主义的选择,让他体会过,如愚公移山般解决机器人一千个问题点的漫长,也体会过面对未知黑盒——神经网络的痛苦,但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仍是每一代人形机器人首次组装完成后,全身点亮开始动起来的时刻。
不止是傅利叶,行业里的主流公司都在探索转型人形机器人的道路,但并非每家公司都能够顺利通过这扇“窄门”。傅利叶的优势在于,之前所专注的康复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对于人形机器人有借鉴意义,最初他们就坚持双足的形态,并且在2023年成为行业中第一家量产双足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公司。
理想主义的选择
2015年,顾捷辞去美国国家仪器工作的高管工作,回到上海浦东张江成立傅利叶智能。
最初,他们想做几十厘米左右的小型人形机器人。但那时首要目标还是“要能够生存下来”,于是他们是选择切入商业化前景明朗的康复机器人。
2017年3月,公司研发的第一代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Fourier X1诞生,成为国内首款有“触觉”的外骨骼机器人。这也是康复机器人中最接近人形机器人的形态。
但局限依旧存在——行动不便的患者穿上外骨骼机器人后,需要借助拐杖才能实现稳定平衡。如何让机器人更好地服务人类?答案仍然指向人形机器人。
在2019年,工程师出身的顾捷敏锐地捕捉到技术的变革——无框电机取代伺服电机、电机和执行器的能力大大提升,这使得构建完整灵活的人形机器人形态成为可能。
但顾捷也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件理想主义的事情”,当时这个选择的商业化场景并不广阔。
好在先前傅利叶在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许多经验,也可以复用到人形机器人,比如步态、重心的控制和传感器的核心技术。
与其他从上肢做起的公司不同,得益于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下肢技术突破,傅利叶则以下肢为切入点,再逐渐向上肢发展。
因为傅利叶认为,虽然轮式更易落地,但技术的最终成熟的完整形态一定是以双足的形式去呈现的。这样人形机器人可以去适应不同的环境,发挥技术本身最大的价值。
同时,顾捷也看到了人形机器人在医疗复健领域的未来:可以像治疗师一样,陪伴不会吃饭喝水的脑卒中患者,通过教患者说话和动作,来锻炼患者大脑。
但立项时,顾捷却将人形机器人目标设置得很低,只是希望它能够走起来,为未来的产品打下基础就够了,甚至没敢确定能够让机器人产生泛化的能力。因为那时顾捷没有预料到最大变量的出现——2022年GPT的发布改变了机器人行业进程。
漫长的考验
GPT带来的大模型浪潮催熟了人形机器人行业,甚至推动了波士顿动力从液压转向电动等里程碑事件,“这是在十几、二十几年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也加速了傅利叶的人形机器人进程——2023年,傅利叶发布了首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GR-1,并率先实现量产交付。2024年,傅利叶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通用人形机器人GR-2。
但回首五年的打磨过程,对傅利叶来说仍是一场漫长的考验。
第一代产品成型后,团队在测试后列出了接近一千个问题点。顾捷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非常长的list,需要一点点去改进”,为此他们对GR1迭代了八个版本,每一代都尝试了不同的结构和种类的排列组合。
虽然每次迭代都能看到新的问题产生,但对顾捷来说“看到问题,知道要改什么,其实已经是最开心的时候了”。
因为判断出问题卡点在哪里后,解决只是时间和工程的问题。比如加强结构或修改设计。
而压力最大的时刻,反而是排查不出问题所在的时刻。
人形机器人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整体,从走起来到稳定的过程,依靠的是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就像一个黑盒,有的时候调试好算法去测试,却怎么都不work。“机器人就是不走”,有时候顾捷会觉得“一点招都没有”,只能直面未知的痛苦。一点点排查,调试改进算法。
但每一代机器人全身点亮的时刻,让顾捷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机器人第一次动起来的瞬间,给顾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受。“这时候你推它一下,它会马上做出条件反射般的动作”,看着眼前通过神经网络控制全身电极的硅基生命,能够展现出像动物一样的运动本能。这时候感觉奇妙又震撼。
过去22个月机器人行业的创新,要比过去这个行业出现的年都要多。然而顾捷也看到了局限仍然存在:“机器人的泛化能力还没有在真正机器人上能够产生,这个需要一些时间。”
再往前,需要人才、数据、很好的本体去支撑下一步。
幸运的是,GTC大会之后,顾捷也感受到了一些外界的变化:更多优秀的工程师加入傅利叶,逐步构造出更强的团队。银行、工厂等下游的场景逐步开放,GPU、传感器等上游产业也在加速进化。
这种变化还在发酵,2024年傅利叶已实现了小规模量产的目标,截至9月交付超百台。
他认为2025年行业人形机器人产量能够以10倍速度增长。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量产仍需时日,但这个时间一定会比预想之中来的更快。
这个飞速增长的阶段,也吸引了资本纷至沓来,这让一些团队能够快速拿到融资,但同时内卷的迹象开始在行业中出现。顾捷认为资本的关注对于行业而言是好事,毕竟人形机器人是条曲折艰难但又充满希望的道路,需要粮草先行。但无效的内卷和竞争没有意义。
在他看来融资只是一个助燃器,“我们可以融到钱,但是我们融不到时间。”而机器人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时间去验证,“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仿真能够得到经验参考,但是距离真正落地第一台、第一千台仍然存在巨大的壁垒和时间差。”顾捷希望这个行业的所有的从业者有长期主义的心态,愿意去花五年、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扎根下去,一步一个脚印去迭代。
(Tips:我是虎嗅科技医疗组的王欣,关注AI及创投领域,行业人士交流可加微信:13206438539,请注明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