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市场对于光线传媒的担忧,正在从“杀业绩”转为“杀逻辑”。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ID:wowjiemian),作者:陈菲遐,题图来自:《姜子牙》剧照
过去一周,光线传媒(300251.SZ)的股东们很难熬。
自从《姜子牙》出现口碑和票房双下滑后,光线传媒迎来连续下挫。节后六个交易日中,光线传媒股价累计下挫22%,市值蒸发106亿元。截至10月16日收盘,光线传媒报收12.96元/股,市值约380亿元,仍高于万达电影(002739.SZ)的340亿元以及华谊兄弟(300027.SZ)的140亿元
事实上,光线传媒的这一跌姗姗来迟。今年以来,在传统传媒股大跌之时,光线传媒涨幅一度高达81%。但这种股价表现并不合理。要知道,因为疫情影响,电影院停摆半年期间并无新片上映。
为何今年股价如此强势?
造成光线传媒此次大跌的“元凶”,是动画电影《姜子牙》。作为国漫爆款《哪吒》的兄弟作品,《姜子牙》备受瞩目,但最终只以13.7亿位居国庆档票房第二名。作为一部动画电影,客观说这一票房成绩并不算差。但去年“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50亿票房,让观众和市场对《姜子牙》及其光线传媒所布局的“中国神话封神宇宙”充满了极大期待。
这种高预期落差导致光线传媒在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大跌13.57%。
《姜子牙》原本是光线传媒支撑高估值的救命稻草。疫情期间光线传媒一直处于业绩下滑状态,靠投资收益勉强维持盈利。公司上半年营收2.59亿元,同比减少77.86%;净利润为2957.2万元,同比减少80.46%;扣非净利润则为亏损1318.76万元,同比降119.22%。
估值方面,如果按照市盈率(TTM)方式估值,光线传媒已经达到了44倍。这一估值已经可以比肩2014年传媒股泡沫时期。
为何光线传媒业绩不佳依然得到市场青睐?原因可能是由于动画电影风险相对可控,也可以说是市场对2015年传媒股泡沫的纠错。
2015年前后,市场上捆绑明星的收购成风,包括暴风集团(300431.SZ)、华谊兄弟、新文化(300336.SZ)、唐德影视(300426.SZ)等在内多家上市公司都发布了不同捆绑计划。
华谊兄弟在2015年分别斥资7.56亿元和10.5亿元,收购了东阳浩瀚和东阳美拉,被绑定的对象分别是Angelababy、李晨、陈赫、冯绍峰等六位艺人以及冯小刚。这些深度绑定艺人签下了三至五年的对赌业绩。但是之后几年,上述两家公司均未完成业绩对赌。唐德影视则是深陷范冰冰舆论漩涡。新文化绑定周星驰的计划也并不顺利。
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岱元对界面新闻表示,公司与艺人之间,不仅仅是单纯的经纪关系,还涉及到部分人身权利、劳动权利。一旦艺人和经纪公司发生矛盾,彼此之间的立场和利益必然是对立的。比如,艺人的工作经常带有艺术创造的元素,其在职业生涯中有高潮也必然会有低谷,但经纪公司,尤其是在公开证券市场上市的企业,则要面对市场对其持续盈利能力的关注。这本就是一对矛盾的需求。
艺人作品的不稳定输出也对上市公司市值造成了极大影响。唐德影视目前股价相较2016年最高点已腰斩。
这种情况下,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的布局对于市场而言犹如一股清流。众所周知,迪士尼可以实现长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IP开发和迪士尼乐园运营的成功。迪士尼动漫IP有效期长达百年,且不受作者意志、演员花边新闻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因此,动画电影一旦构成了“宇宙“,对于企业而言,IP的生命周期将被大大拉长。
市场在光线传媒身上看到了希望。“中国神话封神宇宙”十分符合市场对中国动画电影的期待和要求。
2015年,光线传媒成立孙公司彩条屋,在动画电影领域发力。2016年,其出品的《大鱼海棠》以5.64亿元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第二名。2017年,光线传媒出品、发行了包括《大护法》在内的三部动画电影,也是赚足了口碑。
2018年5月11日,彩条屋花费近4000万元认购了动画制作公司大千阳光20%股份。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的原话是:“光线是在高端动画内容方面投资最多的公司,市场上最好的动画电影公司,几乎都被我们投资了。”
2019年,光线传媒发行的《哪吒》票房总收入超过50亿元,位居中国影史票房第二,再次证明了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方面的实力。
《姜子牙》片尾彩蛋透露了下一步作品将会是《深海》。作为光线传媒接下来的重点动画项目,《深海》制作成本高达2亿元。不仅如此,光线传媒还在推进着不少动画项目,《大鱼海棠2》、《凤凰》、《杨戬》等都在制作中。
至此,光线传媒也正式被市场贴上了“动画一哥“标签。
但此次《姜子牙》不及预期,使得市场从逻辑上对光线传媒估值体系产生了质疑。事实上,所谓的封神宇宙,也并没有得到官方盖章认可。据出品方彩条屋方面的口径,《姜子牙》和《哪吒》是平行开发的两个项目,导演、团队和制作上彼此独立。从故事线方面,《姜子牙》与《哪吒》是独立的两个故事,甚至连申公豹的形象和设定在两部影片中也大相径庭。因此也并不存在封神宇宙的说法。
《姜子牙》不是救世主
《姜子牙》给在动画电影上狂奔的光线传媒敲响了警钟。
最近几年,光线传媒对外传递出的策略就是“以小博大”,制造爆款。2016年,光线传媒出品的《美人鱼》创下了中国电影33.91亿元的票房纪录,《大鱼海棠》、《你的名字》等让光线传媒当年创下了7.41亿元的净利润。2017年以及2018年,光线传媒出品作为较为平淡,仅有《超时空同居》、《大护法》等收获了不错口碑。2019年,光线传媒的《哪吒》不仅一举拿下50亿票房,更是打开了市场对封神宇宙的“幻想”。
但实际上,光线传媒从2017年起,扣非后净利润就一路走低。2018年扣除出售新丽传媒的22亿元投资收益,光线传媒扣非后净利润亏损2.85亿元。2019年若非有《哪吒》,光线传媒难言翻身。
从销售净利率看,刨除2018年出售新丽传媒这一偶发性因素,光线传媒净利率常年稳定在40%左右。不过,今年上半年光线传媒销售净利率已经跌至历史低谷,仅为7.57%。此外,从2019年起,光线传媒净利润增速就已低于营收。
因此,光线传媒对外传递出“开张吃三年”的偶发性爆款盈利。市场今年之所以对光线传媒如此厚待,很大原因就是对《姜子牙》给予了厚望。但事与愿违,《姜子牙》最终也不是救世主。
长期观察传媒股的研究员陈黎对界面新闻表示,市场对于光线传媒的担忧,正在从“杀业绩”转为“杀逻辑”,近期也有不少对动画电影未来抱有担忧的声音。光线传媒可能还需要一个爆款来证明自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ID:wowjiemian),作者:陈菲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