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随水文存(ID:ssmoshes),作者:莫希智,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这几个月,一直有人拿着各种各样“外交官袁南生”的文章来问我,知乎有一篇驳斥他的文章,我看了一下写得不到位,于是我就把他的文章搜罗起来研究了一下,跟大家详细扒一扒这位作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他写的东西有多少可信度。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这位的来头可不止前外交官这么简单,更是一位具有经天纬地之才、不世出的奇人!
不但小学没毕业就做上了英语老师、政治老师,还自学考上了北大硕博,这种天赋异禀无师自通,让我对他的景仰犹如恒河滔滔连绵不绝,又如恒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这里面提到的《感受印度》那本书,算得上是袁大使出圈的成名作,可能是中国第一本基于自己亲身经历写印度的书。
2006年那会儿,互联网资讯还不发达,出国旅游的人少之又少,去印度的更是凤毛麟角。
普通中国人对印度的认识几乎一片空白,不管你把印度写成啥样别人都信,于是袁南生的《感受印度》就成了当年人们想要了解印度的重要参考,也成为了早些年不少印吹的思想武器。
由于出版年代“久远”,我从来没有完整读过《感受印度》这本奇书,豆瓣上的大多数书评的时间都非常早,但我之前倒是跟《感受印度》杠过一次。
印度文化爱好者圈子里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关于恒河水来源的重口味传说,可我从来没在任何印度神话中看到这个说法,网上找了下资料发现早有网友考证这个谣传乃是出自袁南生《感受印度》一书,他通过对朱光潜《美学》一书的断章取义,自己胡编乱造出这个说法来哗众取宠。
大家感受一下《感受印度》的浓浓地摊文学风
今年,袁南生过去讲的或写的一些内容得以死灰复燃。我仔细辨读他几篇关于印度的文章之后,觉得会写出这些文字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下面我整理挑选了一些袁南生关于印度的言论,给大家辨析一下,很多内容刚好涉及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些印度社会现象,我会略微展开。
这些内容分别摘自袁南生的《印度不可思议》、《一个外交官眼中的真实印度》、《换个角度看印度》、《袁南生:“任何对印度的评价无所谓对错”——中国原驻孟买总领事袁南生访谈》,原文网上都能搜到。
由于原文里面谬论太多,限于篇幅这里挑选主要是一些大家比较关注、容易使人产生困惑的谬论。有些诸如“首陀罗是侍女”、“明成祖给张骞题写石碑”之类的,我就不一一罗列了。
一、信口开河
袁南生的信口开河令我叹为观止,第一部分主要是正视听。
袁南生说:
印度是一个素食大国。这是讲吃的方面。
素食是印度的传统,印度52%的人吃素,这其中又有20%左右的人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不仅严格吃素,而且连土地下面的东西也不吃——比如说土豆、萝卜,这些都不吃,因为吃这些也是“杀生”。
在印度,素食作为它的传统文化,地位越高的人越吃素。因为多数人吃素,以至很多人家的狗都不叫——因为狗也吃素,而叫的狗都不是印度教家庭的,是基督教家庭和穆斯林家庭的。
作为素食文化的体现,印度几千年来流行吃咖喱饭,全民吃饭是手抓饭。
光是这段话里面就至少说错了四个事实:
1. 在2006年印度国家调查(Hindu-CNN-IBN State of the Nation Survey)中,印度有31%的素食者,而其他的各部门的调查中,这个比例最低20%,最高42%,没有52%这么多。
近年来印度吃肉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素食者的比例应该会更低。不过呢,印度人就算吃肉也不像很多中国人一样无肉不欢,大多数人平均每周吃个一两次——因为消费不起。
我家楼下一个邻居,哪些天能吃肉,哪些天不能吃肉,吃什么肉,都有非常明确的日程表。
2. 印度确实有族群不吃长在地下的东西,但那是耆那教信徒,而非所谓“严格的素食主义者。”
耆那教把洋葱也归为长在地下的,众所周知洋葱对印度人的日常饮食来说有多重要,耆那教在印度总共只有四五百万人。
一般来讲“严格的素食主义者”指的是不吃任何利用动物生产出来的食物,包括鸡蛋和牛奶。
印度的素食者也分为奶素、奶蛋素、纯素,大部分人是奶素或奶蛋素,纯素食就算在印度也很麻烦,因为有太多奶制品。
3. “吃素的狗不叫”这种话,应该不需要我来反驳了吧?
印度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是世界之最,吃素的狗不但叫,还咬人。
不过印度的狗确实挺惨,我们楼下有四条流浪狗,印度人会把没油水的剩饭倒在路边喂牠们,牠们饿到没办法才会去吃;我每次都拿骨头喂狗,现在我一下楼狗子们就会围上来。
我有个一个婆罗门邻居之前养了一条狗,拴在墙角,骨瘦如柴,我看他每次就喂给狗饼干、白米饭,后来那条狗营养不良死了。
4. 你到印度几乎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咖喱饭”,更不要说吃了几千年。
唯一接近咖喱饭的是Dal Rice——是一种豆子糊糊配米饭,跟咖喱饭是两码事,在印度没有任何人会把Dal称为咖喱,真正的咖喱也很少会配米饭吃。
并且在北印度主要吃一种无酵全麦面饼Roti,连米饭都很少吃;南印度人吃米饭时候主要搭配的是一种叫做Sambar的汤。(参见《被重新发明的印度文化(一)咖喱》)
Dal Rice豆子饭,除了颜色是黄的,味道和做法都跟咖喱完全不同
印度食肉与食素的比例分布
袁南生说:
印度几千年来是纱丽大国。印度女性都穿纱丽,还有一个比较流行的叫法叫旁遮普服,这都是传统文化在现在的体现。
且不说纱丽的历史有没有几千年这么久,纱丽跟旁遮普服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服饰,旁遮普服是印度女性日常穿着的便服,上衣下裳。现在印度年轻妇女通常只会在一些重要场合、节日才穿纱丽,日常穿纱丽的主要是农村妇女和老太太。
旁遮普服长这样
袁南生说:
印度是慈善大国,有慈善文化,因为印度讲究普渡众生。
印度的富人,总体上非常自律,很少花天酒地,包二奶,嫖娼,不仅不偷税漏税,还主动要求多交税,而且,乐善好施,经常向扶贫项目和教育事业捐款。
印度被批评得最多的恰恰是富人缺乏同情心,为富不仁,热衷于攀比炫富。比如说印度首富花费1亿美元嫁女儿,给老婆买镶钻石的跑车,花10亿美元盖豪宅等都饱受诟病。
“普渡众生”这是佛教的观念,印度教不存在大乘佛教发展出的这种理念。
印度教会为了给来世积德而行善,社会上小恩小惠的布施确实存在,比如给穷人发放免费食物之类,但这种行善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种观念体现在许多的印度神话中,毫不掩饰利己的目的。
甚至在印度教的观念里,为了利己可以不择手段,给人穿小鞋下套使绊子等不正当竞争都不是个事,印度神话里的许多神祇、仙人都心胸狭窄、睚眦必报,至少我从来没听说过印度传统文化中有为了别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事例。
至于富人“主要要求多交税”的说法就更扯了,印度富人长期以来都极尽逃税之能事,黑钱泛滥成灾,要不然莫迪政府也犯不着搞“废钞令”和税改了。
不过包二奶之类的我倒确实没听说过(或许有但我不知道),这个跟印度整个社会的保守有关,印度人在自己的社区环境中是没有隐私的,因此不得不注意自己的行为检点。
传说中印度首富可以俯瞰贫民窟的豪宅——其实那里离贫民窟还挺远的
袁南生说:
印度的文盲率极高,差不多 1/3 的人口是文盲,但高等教育却很发达,不仅培养出世界一流的软件工程师,且迄今为止已产生了 6 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文学、物理学、医学、经济学以及和平奖。
印度独立之后,一共有4位诺奖获得者,其中三人都是诺贝尔和平奖,分别是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1979年)、拉金德拉·库马尔·帕乔利(Rajendra K. Pachauri,2007年)、凯拉什·萨蒂亚蒂(Kailash Satyarthi,2014年),还有一位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1998年)。
如果一定要算6个的话,那就得算上英属印度时期的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913年文学奖)、钱德拉塞卡拉·拉曼(Chandrasekhara Raman,1930年物理学奖)。医学从来没有过。
我觉得印度之所以给人高等教育发达的印象,主要是因为人口基数大,加上老百姓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的意愿强烈,教育机会的竞争极为激烈,万里挑一总会比百里挑一更强一些,也总能有一些人能脱颖而出,就跟中国包揽奥运奖牌是一个道理。
由于英语教育的优势,这些百万千万里挑一的印度人比我们中国人有更多机会活跃于西方世界,更容易在国际上获得认可。
我个人并不认为印度的教育水平有多高,至少我接触到的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人,独立思考能力都不怎么样。这跟他们日常浸淫于宗教文化中有关,对宗教的虔诚会剥夺人独立思考的能力。
印度的首位诺奖得主泰戈尔
袁南生说:
印度娱乐,除了电影之外,其他的文艺演出都是不要钱的。我在孟买亲身经历过。看芭蕾舞、音乐演唱会等,只要是人演的戏都免费观看。谁买单呢?
票上面印着塔塔集团买单,或者印度政府买单……很多演出,包括维也纳交响乐团、莫斯科芭蕾舞团等的演出,我都是在孟买看的,都没有掏钱。另外,那边很多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展览馆等,也都是免费的。
如果有人一直请他看电影,估计他会说印度电影院也是免费的。博物馆、世遗之类的场所,印度公民的票价比外国人要便宜很多,但免费是不可能的。
讽刺的是,印度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连去机场接机送机都要买门票的国家,而且只有德里、孟买这种大城市的机场有门票,别的机场想花钱都进不去。
袁南生说:
祸害当今中国的一些腐败现象印度却几乎没有,或者说并不严重。
在世界清廉指数上,印度跟中国是差不多的,2019年最新的排名中,印度跟中国以41分并列第80。
就我的实际感受而言,印度官员对民脂民膏的搜刮没有像中国某些巨贪那么夸张——因为印度人比较穷,没太多油水。
但印度整个社会贪腐的普遍性却是远胜中国,甚至贪腐是印度社会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你有渠道塞钱,人家至少还能帮你办成事;没机会塞钱,那可能就连事儿都办不成。
印度社会整体的贪腐,到什么样的一种程度呢?我跟大家说一件事你们就明白了。
我们社区里每天有环卫工来收垃圾,这些环卫工一边拿政府工资,一边要从住户这里定期收取“茶水钱”,一个月大概几块钱,给多给少没有标准。
我不知道如果不给会有什么后果,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钱对他们来说属于非法收入。
但由于平摊到家家户户非常少,所以就被社区默许了——这种情况在印度社会非常普遍,要额外给钱才帮你好好做事儿。这有点像过去中国停车场某些保安,假如你不要停车发票能给你便宜点——哪怕再小的一点捞钱机会也绝不放过。
如今这种情况在中国越来越少了,印度目前还看不到头。
袁南生说:
在中亚的雅利安人有一些一直西迁,占领了现在的德国;有一些一直南下,占领了印度。占领印度的这些雅利安人给印度带来了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
古典印度语就是梵文,梵文也是古典德语。这就是为什么把印度、欧洲的语言叫印欧语系。季羡林以前没到印度,他就是在德国留学的,成了印度专家。
这段话可以作为标准的地摊文学范本——把不相干也不正确的论据组合在一起,得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荒谬结论。缺乏常识的读者,就会深以为是。
在十九世纪,由于对于梵文经典的误读,一些西方学者产生了种族主义的观念:认为一支金发的北欧“雅利安人”从北欧出发,征服了世界各处,从而创始了各大文明。
后来,“雅利安人”和各地当地人种混合,而变得不纯。
以这一错误理论为基础,二十世纪初,纳粹德国把优等民族称为雅利安人,并把德国人定义为血统最纯正的雅利安民族,从而对其他种族实行歧视、征服和灭绝策略。
然而,通过人类基因图谱的分子考古,却得出了让人哭笑不得的结论:
自诩为最纯种雅利安人的德国人只有区区19.5%的雅利安基因,以雅利安人自居的伊朗则只有18%,甚至不如中国维吾尔人的21%;北印度说印欧语的民族高达39.5%。
当年希特勒想要消灭的劣种斯拉夫人恰恰拥有最纯种的雅利安血统——俄罗斯人47%,波兰人50%。
而梵语跟德语除了同属印欧语系,早已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德语属于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支,而梵语属于印度-伊朗语族下的印度-雅利安语支。季羡林当年去德国学的是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因为当时德国大学的学术水平非常高。
袁南生说:
从公元元年到公元1500年,它(印度)是世界老大,它想恢复当年的荣光。
历史上印度恐怕只有在笈多王朝的一段时间里当过世界老大,因为正好赶上北半球小冰期,东西罗马分裂,中国则处于南北朝时期(参见《被重新发明的印度文化(四)佛教》笈多王朝部分)。
印度持续当了1500年的世界老大?——请问你是认真的吗?印度历史上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分裂状态,面对一波又一波的外族入侵时毫无抵抗力任人宰割,难道世界老大就是这德性?
袁南生说:
其实唐僧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一路过去,走到阿富汗一带的时候,佛教在阿富汗这个地方就已经没有了。
为什么?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在中亚打了一仗,那一仗唐朝打败了,后果就是中亚的穆斯林化了。
所以唐僧往那边走的时候,就看到佛教在惨败。唐僧过去,好像是历史赋予他的使命,把佛教经典保存下来了,后来印度自己反而又把唐僧获取的那些东西传回去,是这么回事。
唐僧确实到过中亚,唐军也确实在中亚被阿拉伯打败过,然而玄奘生于公元602年,629年出发前往天竺取经,645年回到长安,664年圆寂;唐军败给阿拉伯帝国的那一仗叫做怛罗斯战役,发生在公元751年,也就是玄奘取经归来的一百年后。
阿拉伯帝国是632年建立的,公元661年倭马亚王朝崛起并巩固政权之后,才开始了阿拉伯帝国的大规模军事扩张,还需要好些年才能到中亚呢。
玄奘取经之时,正是中亚和印度佛教最鼎盛辉煌的年代。
袁南生说:
印度人跟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老讲叶落归根,印度人是随遇而安——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祖国。
恰恰相反,传统的印度文化中存在“黑水”(Kala Pani)禁忌,这黑水指的就是海洋。
印度文化中对海洋具有恐惧感,他们认为恒河最后流向的大海,沉入冥界,所以大海底下便是黑暗的冥界。
并且一旦离开了印度次大陆,就到了“不可接触者”的世界,那里的人都非常肮脏,没有印度教的种姓制度,也没有轮回,一旦离开了印度就会失去一切。
事实上在过去,传统的婆罗门祭司是不肯出远门的,比较极端的甚至不吃任何自己家之外的食物。
我们现在很多人是觉得印度太脏而不愿去印度,可当年那些婆罗门祭司却觉得,印度之外的地方才是脏的,到了那些地方自己就会被污染。
这个跟印度教的“洁净观”有关,印度教对“洁净”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定义,这种“洁净”是超越物质层面的。婆罗门祭司作为“洁净”的标杆,是侍奉神的阶层,更是需要保持自己的绝对“洁净”,生活中有非常多的规矩和禁忌,一旦出国就很难保持自己的“洁净”。
现在定居世界各地的海外华裔数量大约有五千万,要多于三千万人口的海外印度裔。
欧美的海外印度裔最早大部分都是在大英帝国时期殖民地拓荒的合同劳工,所以中美洲加勒比海那一圈的印度裔特别多,毛里求斯的印度裔也是这么来的。
还有就是在中东和中亚地区经商的印度人。印度人并不是走到哪里就把哪里当做印度,而是走到哪儿就把哪里变成印度。
毛里求斯那个圣水湖Ganga Talao,就被印度人通过各种“神谕”和仪式变成了“恒河的一部分”。
印度移民把毛里求斯变成了小印度
袁南生说:
印度人假日很多,公务员一年可以休息200天,军队一年有51个节日。
假如一年休息200天,差不多平均每周能休息4天……这让我有些吐槽无力,连那些高福利的欧洲国家都尚未实现一周三休。
印度节日确实多,不过节日跟假日是两回事儿,就好像建军节、重阳节这种是节日不是假日。
印度每个邦的法定假日都不一样,同一个节日不同邦的放假天数也会不一样,所以一年具体放假多少天没人知道。
我问了几个印度人他们都说每年各种节日大概会放假二十天左右,比中国确实要多一些。但印度没有调休放假,节日跟周末撞在一块儿也没有补休。
另外,印度的政府部门到现在还没有统一单休双休和工作时间,比方说拉达克的公务员一周上六天班,朝十晚四;德里中央政府一周上五天班,朝九晚五。
据我所知,印度有不少单位也是一周上六天班的。
袁南生说:
印度男人是哪一个活轻松他干哪一个活,印度女人干重活。印度男人在饭店里端盘子、做保姆、带小孩,干这些事情;印度女人修高速、修路、干重活,运东西,脑袋上顶着一个盆,运水、运沙子。
在印度确实可以看到女人干重活的事情,这并不代表男人就只干轻松的活。端盘子的确实都是男人,但印度男人做保姆带小孩儿我从来没听说过。上面说的这些重活,男人干得并不比女人少。
事实上是,在北印度许多落后的地方,女性受教育程度要低于男性,社会整体上对女性在外面工作持有偏见,他们认为女人的天职就是做家庭主妇,甚至有些男人觉得让自己老婆出去工作是很丢脸的事情。
因此你会发现北印度许多商店、饭店里面的售货员、服务员都是男的,通常只有政府部门和一些窗口单位会雇佣女性。
受过教育的女性可以坐在办公室里,而那些受教育程度低的女性,就只能从事修路之类的市政工程才有机会为家里创造一份收入。
因此确切的说法是,在北印度的很多地方,由于女性可从事的工作种类要远远少于男性,迫使她们不得不从事一些本该男人做的重体力劳动。
从事体力劳动的印度妇女主要都是打短工
袁南生说:
印度当年栽种鸦片卖到中国,鸦片在中国一度泛滥成灾,但鸦片当年在印度没有泛滥,今天,印度吸毒人员仍远不如中国多。
印度人穷,消费不起我们经常听说的海洛因、冰毒,但印度的“软毒品”铺天盖地,很多印度人都有嚼槟榔的习惯,而大麻更是被宗教人士、艺术家们广泛使用。
作为大麻这种植物的原产地,在印度一些宗教圣地搞到大麻的容易程度超乎你的想象,大麻披萨、大麻酸奶、大麻饼干会隐晦地写在菜单上。
就在今年六月对宝莱坞男星自杀案的调查中,还挖出一大波涉毒的宝莱坞影星。
印度人民热爱的槟榔Paan
袁南生说:
游览各地的庙宇名胜,游客一律要把鞋子脱了放在门口,但不论什么样的名牌鞋也绝不会丢失。
印度很多场所都要脱鞋入内,我碰到的几乎每个印度人,都会再三嘱咐我,好的鞋子一定要自己保管好,不然出来就没了。
在印度小偷小摸顺手牵羊非常普遍,我们这边的房子在施工阶段就直接装好了埋在墙内不可移除的防盗铁窗。
同样我也忘不了有一年在马图拉参加洒红节,脱在寺庙门口的一双破拖鞋被人穿走,我不得不光着脚在大街上走了好远找卖鞋的地方。
印度有很多人朝圣的时候不穿鞋子,对他们来说看到一双好鞋子顺便穿走简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甚至都不用把自己的鞋子扔掉。
袁南生说:
印度政府没有自己的电视、没有自己的报纸,是中立的,政府是由执政党执政,为防止执政党用纳税人的钱帮自己讲话,所以印度政府是没有自己的报纸的,非常中立。
如今进入网络媒体时代,莫迪政府跟印度最大电信运营Jio正在制定的《个人数据保护法》确认了印度政府能够不受限制访问数据的权利,以便使用网络媒体这一更高效率的方式来进行监控和操控民意。
袁南生说:
我去年12月刚从美国回来——我要是晚回来一点,就现在还在美国了——我在那里亲眼所见,买的很多照相机、电器都是印度制造,但是那些东西都是日本的产品,可见日本企业已经转到那边去了。
这个纯属睁眼说瞎话。我专门找定居美国的朋友问了问,他们在美国从来没见过任何印度制造的电器产品。
袁南生在旧金山做总领事是2013到2014年,别说那个时候了,哪怕现在谁要是能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找到一台印度制造的照相机算我输。
日本的一些相机厂家在中国、泰国、马来西亚都有制造厂,但印度肯定没有它们的制造部门,在精密制造领域,印度人的随性简直是一场灾难。
印度确实有一些国际品牌的流水线组装厂,这些组装厂设在印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开印度高昂的电器产品关税。
二、颠倒黑白
袁南生说:
为什么新德里没有霓虹灯呢?因为新德里有很多动物,猴子、鸟等有很多,这些动物都有生物钟,如果装霓虹灯,就把动物的生物钟搞乱了,所以新德里法律规定不许装霓虹灯。
是没法装,不是没钱,而是因为新德里很像农村,没有城乡差别,到处都是树,所以动物很多。
印度是有霓虹灯的,但相比别的国家数量确实不多,数量不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没钱,就是穷。
印度的电力缺口很大,霓虹灯不但安装要钱,后续用电也是钱。要是说光污染的问题,动物又不分霓虹灯还是路灯,怎么不禁路灯?只要是光源都可能会对动物产生影响,并不存在德里不许装霓虹灯一说。
德里火车站附近那条街的霓虹灯
袁南生说:
为什么有那么多叫花子呢?因为印度人是苦感文化,认为人越受苦,离神越近,印度任何人在古代都有当叫花子的传统,哪怕是皇帝每一年也要拿出一定时间去当叫花子,因为他要告诉神:我在受苦。
所以印度的很多叫花子是假叫花子,白天做给神看的;白天在那里当叫花子,晚上睡席梦思、喝高档红酒。这是信息不对称使然。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对袁南生充满了“敬佩”,居然可以这样来解释印度的乞丐现象!
印度传统的印度教中确实存在苦修文化,印度教前三个种姓作为“再生族”,一生中有四个行期(Ashrama),当然现在大多数印度教徒都已经不再遵守——
梵行期(Brahmacarin),从儿童到成年前,跟随上师(Guru)学习吠陀和各种仪礼;
家居期(Grihastha),成年后结婚育子,履行世俗义务;
林栖期(Vanaprastha),老年时弃家隐居森林,从事各种修行,为解脱作准备;
遁世期(Sannyasin),晚年舍弃一切财富,云游四方,以期早日解脱。
苦修属于林栖期和遁世期的阶段,苦修跟乞讨完全是两码事儿,苦行僧叫做Sadhu,也会被尊称为Baba,有自己独特的装束和修行方式。
现在已经没什么森林可以去了,所以他们通常都混迹于一些印度教圣地,来朝圣的印度教徒会主动供养他们。有些景区的苦行僧已经被游客惯成了拉着你给他钱的职业模特。
另外苦修也并不是仅仅做给神看的,在梵语中,苦修一词是Tapas,梵语中的词根Tap有加热、温暖、燃烧的意思。
古代的印度哲学家观察到了生命孕育需要热量,比如母鸡孵蛋,从而认为是热能催生了变化,使鸡蛋变成了小鸡。并且这种热能必须是温和的、持续的,不然鸡蛋就熟了。
于是Tapas一词就有了修行、苦修的含义,通过持续的能量来使自己得到升华和重生。印度教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给予时间和能量,生命就可以发生蜕变,有点类似于羽化成仙的“修仙”概念(参见《恒河为什么会成为印度的圣河?(下)水与火之歌》)。
至于印度的乞丐就是乞丐,有职业乞丐,也有酗酒的乞丐,很多乞丐看起来都疯疯癫癫精神失常,但绝不存在有钱人做乞丐。
如果要说这里有什么信息不对称,那也是袁南生觉得别人都不了解印度,所以可以任由他胡编乱造的信息不对称。
我在印度遇见过无数乞丐,但2015年圣诞节那天在浦那街头遇见的那个乞丐是我印象最深的,敢情他晚上睡席梦思喝高档红酒,刚从圣诞趴体回来所以戴着这个帽子,白天都是在做戏啊!
袁南生说:
印度一些地方至今保持着刀耕火种的传统,但它却将人造卫星送上了太空,并制造出威力巨大的原子弹。
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说,印度一方面穷兵黩武,买飞机、造航母、搞航天、造核弹,另一方面却连国家的许多基本民生问题都没有解决,这难道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吗?
这个问题在印度国内也一直被老百姓嘲讽,有火星计划、探月计划,印度人却依然还在露天大小便。
袁南生说:
两极对立如此严重的印度,社会治安状况却不差,犯罪率并不高。印度穷人很多,却基本上没有拐卖妇女儿童或集体偷渡现象。
数亿人口没有脱贫,许多人露宿街头,以乞讨为生,但非法出境的不多。印度基本上没有盗版软件和光盘,假冒伪劣产品特别是假冒伪劣药品,不敢说没有,但确实难得发现。
这段话里面,袁南生突然又承认了印度两极对立严重、许多人露宿街头乞讨为生,啪啪啪打了自己的脸,这人究竟是蠢还是坏,大家应该已经有了答案。
可他还是死鸭子嘴硬说印度治安良好,这点客观来讲,印度除了德里以及北部某些地方之外,除了强奸妇女之外,暴力犯罪确实不太多。
偷鸡摸狗吃软怕硬的小混混有,抢包的飞车党也有,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好像没听过,总体治安水平其实比欧美不少地方要好一些。
像我这样的彪形大汉在印度基本不用担心治安问题,但像我太太那样的弱女子在德里这种地方得避免在晚上出门。(参见《从“德里恐惧症”到“印度恐惧症”》)
印度的恶丐拐卖儿童的事情虽然现实生活中我没见过,但印度一些电影里反映过这样的事情,乞丐集团将偷来的小孩弄残废然后让他们去要饭;《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一片中不就有把小萝莉卖去做雏妓的桥段吗?想必有其事实依据。
印度以前是很少有盗版软件和光盘,因为当中国满大街盗版光盘的年代,印度人民还没条件用上光盘,VCD、DVD、家用电脑在印度从未全民普及过,他们直接跳过了这一阶段就进入了智能手机阶段。
我问我太太你们用过DVD吗?结果她连DVD是啥都不知道,他们把所有光盘统称为CD。
像我太太这种家庭条件比较好的,有机会接触电脑,能够在电脑上播放光盘。
她当年曾经租碟看(估计是VCD),她说买的话太贵了(约一二十元,应该也是盗版的),所以比较流行租赁,就跟我们小时候租录像带一样。
由于缺乏市场规模,印度的盗版产业确实不怎么发达,街上能见着盗版光盘,但不像中国过去那么规模。
盗版光盘我至少还在印度见到过,可正版光盘我却一次都没见着过,也没听说过有个人主动花钱买正版——大多数印度人完全没有为知识产权付费的概念,以他们锱铢必较的性格绝不可能掏钱买正版。
印度的假冒伪劣产品一点都不少,一直有假酒喝死人的新闻,市场上三无产品非常多。
另外实事求是来讲,很多印度正规厂家生产的东西,质量还不如我们的“假冒伪劣”产品。
至于印度的很多药,本身就是政府支持的盗版,“假冒”但不“伪劣”。
由于整个国家缺乏知识产权意识,既然所有人都不觉得“假冒伪劣”有什么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假冒伪劣”了。
袁南生说:
印度的制造业就和中国差的比较远,外界认为,中国是世界的加工厂,印度是世界的办公室,到底是加工厂好还是办公室好呢?
目前,关于这两种经济模式,还在争论中,到底是印度模式好,还是中国的模式好。
加工厂的经济模式可以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为国家提供财税收入,但不好的地方是,对环境污染大,容易过渡开发和开采,寅吃卯粮,同时,可持续发展有些问题,投入产出比不合理,高投入低产出。
一个实际的情况是,在过去十几年,印度的经济每年保持着7%的发展速度,在世界上仅仅次于中国的9%的发展速度,如果印度的经济模式是失败的,那世界上除了中国,就没有成功的经济模式了。
且不说“印度经济7%的发展速度保持了十几年”这种罔顾事实的说法,如果中国模式不好,为啥印度现在拼了命想要复制中国的模式?
“世界的办公室”这种说法听起来好像挺风光的,但也不想想,世界发展究竟更需要工厂还是办公室呢?将近14亿人口的印度又能安排多少人坐在办公室里呢?
印度这个国家,在工业基础还很薄弱的情况下,就把实业空心化了,如今莫迪的“印度制造”战略正是要改变这一畸形的产业结构。
基本可以确定,在十亿级别人口的国家里,中国是目前唯一成功的模式。不同国家由于不同的国情,肯定需要适用不同的经济模式,将不同国家的经济模式进行对比是欠妥当的。
印度跟中国的某些国情具有相似性,但缺乏中国的许多前置条件,所以要想复制中国的模式其实相当困难。(参见《印度要想赶上中国,究竟差了什么?》)
袁大使不但将中国的制造业污蔑为加工厂,并夸大其负面性,你们觉得他究竟为何要这么说呢?
三、文字游戏
袁南生的文章里经常会玩文字游戏,发明一些似是而非的“妙语”——本质上是包装成“妙语”的瞎话。
比如他说印度是苦感文化、中国是乐感文化、西方是罪感文化、伊斯兰国家是圣感文化、日本是耻感文化;又比如说印度穷而不苦、杂而不乱、缓而不慢、腐而不败。
这种新鲜的排比传播效果很好,许多不明真相的媒体就会帮着转载。我这里就来跟大家讲讲袁南生在《换个角度看印度》一文中鼓吹的“穷而不苦、杂而不乱、缓而不慢、腐而不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穷而不苦?
文中认为印度虽然穷,但社会福利好,国家关注弱势群体,并且由于有宗教信仰,印度人精神上很富足,幸福指数很高,所以“穷而不苦”。
这个说法以前确实没错,但现在已经过时了,印度如今是世界上最不幸福的国家之一。(参见《全球排名倒数第十!是什么让印度人民的幸福感崩塌?》)
印度人一大特点就是“穷开心”,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心态特别好,韧性特别强。这是因为印度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浸淫于宗教这一精神鸦片,安贫乐道,缺乏上进心。
他们把希望都寄托于来世,很多人就那么得过且过——由于对自己生活的期望值很低,自然就非常容易满足。
但是自从智能手机普及之后,宗教和舆论洗脑就开始有点儿糊弄不了老百姓了。
要知道,人的不幸福感通常都来自于比较。原始人每天住洞穴,饥一顿饱一顿,出门动不动就被野兽追,似乎也没啥心理问题,怎么现代人受点挫折、受点不公正待遇就心理创伤要死要活了呢?
这是因为原始人大家过的都是差不多的日子,能吃饱饭就觉得很幸福;我们现代人有比较,吃饱了饭之后,看到别人有豪宅自己没有,看到别人有豪车自己也没有,于是幸福不起来了。
印度人过去活在政府、宗教、宝莱坞联手编织的洗脑文化中,有着非常强的国家自豪感,一直以为印度是世界老二。
直到用上了智能手机全民上网之后,才真正了解到印度在世界上的地位,感受到了整个世界对印度的“恶意”,“幸福感”的泡沫吧嗒一下被戳破……所以现在的很多印度人是“又穷又苦”。
杂而不乱?
文中认为印度的社会非常多元——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却能够融洽相处,井然有序。
很大程度上印度社会确实如此,各种文化就像一锅大杂烩,在长期的磨合中达成了一种平衡,社会可以在小范围内按照自己固有的秩序运行着——但也仅限于保持运作。
印度基层把从吠陀时代起(公元前1700年)就已经存在的“村委自治”制度(Panchayat)作为行政基础,就是为了适应印度这种庞杂的多元社会。
从区域、微观上看,的确有一种自洽的地方秩序;但如果从整体、宏观上来看,印度的社会结构非常松散。
印度中央政府权力有限,而地方政府权力很大,许多政策很难从国家层面上进行统筹。
并且印度看起来不乱只是因为暂时性地把许多社会、宗教矛盾“冻结”了起来,像地雷一样不碰不炸。
比方说莫迪试图解决的克什米尔自治问题、穆斯林公民身份问题,属于莫迪主动触雷,果断引发了社会动乱。
而印度大规模发展制造业亟需解决的土地私有制问题、劳工制度问题,还有官方语言统一问题等……这些都属于被暂时冻结的更大的雷。
缓而不慢?
文中说“印度人不着急,慢慢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人必然干事少,效率低。印度某些部门的公务员确实人员少、任务重,但成效大。”意思就是印度人做事慢,但是效率高。
关于这一点,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做事慢怎么可能效率高?
我的印度基友在中国生活了12年,他给我的忠告是:凡是能在中国办的事情,千万不要在印度办。印度的办事效率简直低到令人发指,我对此也深有体会。
据我观察,这种效率低很大程度是由于管理问题,很多事情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比方说你如果到政府部门去办一件事儿,去三次碰到三个不同的人,可能会告诉你三种不同的说法。
而有些事情,由于责任的不明确,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自然解决不了。
印度人的时间观念也很差,他们告诉你1分钟那就是1~10分钟,告诉你2分钟那就是5~15分钟,告诉你5分钟那就是10~30分钟……
假如政府、银行、医院这些地方10点上班,那你最好10点半再过去,10点到那边人家可能还没来呢。
印度的工程项目,从来都没有能够按时完工的。而印度的这种慢,印度人自己很清楚,他们早已习以为常,并且把自己的节奏也调整得跟这个国家一样慢——大家都慢,你一个人快有啥用?
更可怕的是,我在印度呆久了,居然有渐渐被他们同化的趋势,习惯了这种低效率社会,心态变得越来越平和,做事情都会预留好很多时间,慢慢来不着急。
印度就像淘宝上那种爱理不理“不接急单”的卖家——要么等,要么滚。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急也做不了印度人。
腐而不败?
文中认为虽然印度社会政治上有腐败,但人心道德不腐败。
这个问题我有一说一,印度确实“腐而不败”,但并非像他说的那样。
印度是亚太地区行贿率最高的国家(69%),前面我也提到过,印度的这种腐败其实更像是一种全社会自上而下的润滑机制,就好像中国明清官场的养廉银、炭敬冰敬之类的“潜规则”。
印度的官员腐败因其普遍,反而被一些传统惯例所约束,很少会搞得民不聊生天怒人怨——或者说有点像具有组织纪律的黑帮,收你的钱,但也能替你办成事儿,通过权力寻租建立起了一套地下规则,这是一种长期互动中形成的平衡。
在这套规则中,当官的搞到了钱,老百姓办成了事儿,受到侵害最多的是印度国家政府——官民勾结起来损害国家利益。
我看过一个故事,真假无从考证,但可以方便大家理解“印度式”腐败:印度某邦政府投资建桥,工程负责人搞来政府10亿卢比的拨款,侵吞了9亿。
按照我们的思路接下去肯定是建起来一座豆腐渣工程,等出了安全事故才会被问责。
但印度这座桥压根儿就没建,只存在于地图上,至于那1亿卢比全部用来给官员行贿和让媒体封口,因此也根本就不会有豆腐渣工程造成的安全事故。
是不是除了印度政府之外都皆大欢喜?这正是印度腐败长盛不衰的原因。
如果说搜刮民脂民膏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么印度的撸羊毛更像是把国家的羊毛衫拆了偷毛线。至于被贪污的国家的钱是老百姓纳的税,这点老百姓才不会管呢,他们还远没有这种参与国家建设的意识。
就像我前面说的,印度教是一种高度利己主义的宗教,一切利他、奉献的最终目的依然是利己。
印度人的道德观与我们大相径庭——利己即为至善。至于损害国家利益——国家是什么?国家会疼吗?既然国家又不会疼那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相对而言“印度式”腐败不太会直接伤害个人利益(如果产生伤害也往往是由于政府的不作为),伤天害理家破人亡的情况相对较少,因此产生的社会矛盾比较少,要说“腐而不败”倒是勉强可以成立。
我看到有人在网上讨论“穷而不苦、杂而不乱、缓而不慢、腐而不败”要怎么翻译,按照我的理解就是——Poor but working, messy but working, slow but working, corrupt but working...everything is working.
总之在印度虽然存在许多问题,却像一台修修补补的老爷车,勉强支撑着不散架,慢慢吞吞还在往前开。
——Whatever it’s working. (摊手)
四、真实的印度
尽管袁南生有大量信口开河颠倒黑白之处,但也有一些事情他说得没错。
印度没有公款旅游风,也没有吃喝风。吃素的人占印度人口一半以上,越有地位、越有文化的人越倾向吃素,反之,越没有地位、越没有文化的人什么都吃。
印度没有天价烟酒,烟酒在印度男人中不那么流行,抽烟的人极少,公务往来和红白喜事没有人敬烟。
印度的烟仅 10 支装,比中国的烟短。印度人口袋里装一包烟、一个打火机的不多,许多烟民宁愿买一支抽一支,且常常躲起来抽。
印度没有餐饮文化,自然不会有吃喝风。原因说出来也很简单——不同族群各种忌口太多,印度的飞机餐按照不同族群忌口有十几种选项。
你不吃这个,我不吃那个,众口难调,印度教徒、耆那教徒、穆斯林都有各自的忌口,有些严格的素食者,连做过肉的锅子做出来的东西都不会碰。
忌口这么多,除了很难搞聚餐之外,外出旅游也很成问题,有些印度人即便到了国外也要自己做饭吃。
在这种传统下,自然也不会有公款旅游风。再加上印度人比较讲究实际,与其拿公款吃喝旅游,还不如直接折现进自己腰包。
素食者在印度的地位确实要高人一等,你如果说自己是素食的,街坊邻居都会高看你一等,这在印度每个地方都一样。
相应的,抽烟喝酒则会被人看不起,我楼下有个邻居抽烟都是偷偷摸摸的,每次跑到天台一个楼下没人看得到的角落抽,被我撞见会很不好意思。
文中说的那种10支装的,是印度的一种土烟,叫做Biri(也叫Bidi),有点像迷你雪茄,在家庭作坊里就能制作,1块钱一包,在农民工群体里面十分流行。
印度酗酒的主要也都是底层农民工,人群消费水平决定了高端烟酒在印度没市场。之前我基友的工地里雇短工干活,工人吃住都在工地上,日工资是700卢比(不到70人民币)。
工人走后我们有次去摘芒果,结果在芒果树下面找到满满一麻袋几百个威士忌酒瓶。
这种劣质威士忌是250毫升小瓶装的,160卢比一瓶,属于印度性价比最高的酒之一(印度的酒比较贵,我偶尔喝的啤酒在这边要140卢比一瓶)。
你们想这些工人住在工地上,妻小不在身边,晚上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唯一的消遣就是大家一起喝酒聊女人,因此酗酒成瘾,之前疫情封城买不到酒抗议甚至自杀的,便是这些人。
事实上一般的体面印度人相对来说喝酒不多,也没很多机会喝酒(因为没有餐饮社交文化),我已经有大半年没喝过啤酒了——没有酒搭子,一个人喝多没劲。
另外,印度卖酒的地方需要专营许可,有些长得就跟黑店似的,柜台前装有铁丝网铁栏杆,可能是怕喝醉的人闹事,每天营业时间仅限中午12点到晚上8点。
有次我在拉贾斯坦邦的乌代浦(Udaipur),晚上去买啤酒,那时候八点刚过,专营店已经关了。离商店不近不远的地方有个人贼兮兮地站在那里,问我是不是要买酒。
原价120卢比的酒(每个邦的酒定价不同),他开价200,我跟他讨价还价150。谈完价钱他跑到卷帘门边上说了几句暗号,卷帘门开了一条缝,把酒塞出来之后又迅速关了起来,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那个场景,真有点像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里的“芝麻开门”。
封城期间排队买酒的印度男人
印度土烟Biri
车与车相撞了,只要还能走,一声“拜拜”走人,从未看到过因此吵架。
印度可能是世界上最难自驾的国家,因为道路实在是太拥挤了,路况也极为糟糕。
由于车子根本开不快,所以恶性交通事故总的来说不多;然而人和车实在太多,印度人民又普遍不遵守交通法规,剐蹭碰撞属于家常便饭。
你如果仔细观察印度大城市里的车辆,会发现车身上都是坑坑洼洼的。
我在印度还没拿到驾照,所以只能被迫坐我太太开的车。
刚在这边安家的时候,因为有很多东西要购置,借朋友的车开了一段时间。才那么一个月工夫,她就撞过两次人,有一次把人家连助动车带人撞倒。
即便这样,对方也就是站起来抱怨一两句,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在印度普通的剐蹭碰撞,即便保险杠撞掉下来,捡起来往后备箱一塞,回家用胶带粘回去继续用。
谁要跑去印度碰瓷,估计会当地人当做智障看待。
在对待车子的态度上,我其实还挺欣赏印度人的,一般的漆面受损,既不影响行驶也不影响安全,为此搞得心里膈应岂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嘛。
加尔各答街上的出租车碰到红绿灯会前后保险杠互相顶着停,转绿灯前面的车要是忘记走了,后面的车会推
“印度最好的房子之一是学校,而不是政府办公楼。”
确切地说,除了宗教建筑和土邦主的宫殿之外,在印度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在印度公路旅行,穷乡僻壤的地方冷不丁见着好房子,十有八九是学校。在金奈、大吉岭我都曾误以为当地的学校是某个景点,因为那建筑太漂亮了。虽说这些是英国殖民留下的遗产,但印度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值得肯定。
印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投入不够,而是竞争的激烈以及客观上国家资源的缺乏,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人口需求。
大吉岭的一所学校,背景是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
金奈的马德拉斯大学
“很多人受的是西方教育,其价值观、行为方式却很传统。”
然而,印度的学校虽然建得很好,但他们的寺庙造得更好。一方面印度人重视教育,另一方面却更重视宗教,把宗教传统陋习都当做文化瑰宝供着。
虽然作为一个世俗国家没有进行直接的神学教育,但在破除迷信的科普教育上做得很差,导致印度人民的科学素养普遍不高。
比方说有些印度学生为了考好成绩,在考试前会给教科书“施法”,让神灵保佑。按照仪式需要,施完法就不能打开那本书了,结果考试前一天反而什么都没复习。
印度人理发,男女分开,有为男人开的理发店,有为女人开的美容店。
印度的男女之防可能仅次于伊斯兰律法国家,不仅理发店分男女,学校有男校女校,城铁有女士专用车厢,公交车上有妇女专座……男女分校属于英属印度的遗物,其他一些做法则可能是效仿伊斯兰国家。
让我感到疑惑的是,这种做法是否会间接造成更多对女性的伤害呢?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世界上性犯罪率最低的地区恰恰是性开放程度最高的荷兰,而色情片下载量最大的反而是最为保守的阿拉伯国家。
越是注重男女之防,对男性的性压抑也就越大,印度频发的强奸案,与印度整体的性压抑有着很大的关系。
据我太太说,过去印度的强奸案比现在还要多,政府后来被迫在大城市开放了红灯区,才让性犯罪率有所下降。
印度的性压抑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呢?我觉得要比土耳其、印尼这些世俗化伊斯兰教国家更严重。
在印度公共场合,情侣夫妻很少会手拉手或者有亲密举止;女性裸露腿部会被视为轻浮、挑逗,几乎看不到穿短裙的女性;女性日常的旁遮普服会配一条纱巾用来遮住胸部曲线,也不嫌热……
我觉得越是把本来很自然的一些事情人为地搞得不自然,男人就越容易对女性浮想联翩,从而诱发性犯罪。
然而每当发生性侵犯事件之后,印度社会舆论又总是会错误归因于女性的“不检点”,进一步地压抑人性。
要知道人性和欲望被过度压抑之后,终究是要反噬的。
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一两代人的教育才能解决,而在教育改革之前恐怕先要对女性的社会地位进行改革,女性社会地位改革之前估计先要对宗教进行改革……总之是无尽的漫漫长路。
旁遮普服的正确穿法,一定要用纱巾遮住胸部曲线
关于免费的医疗和教育
袁南生好几次提及印度的免费医疗和教育,这是很有争议的一个话题,经常有人问我,这里我把我所知道的情况讲一下。
印度确实有免费的医疗和教育,但这种免费有点像我们国家的“低保”——就算你再穷再没钱,也保证你依然可以享有最基本的接受医疗和教育的权利,解决的是从没有到有的问题。
因为印度没有医保,提供免费的基础医疗相当于变相的医疗保障。
印度的免费医疗,很难具体评价到底质量如何。印度不同地区的差异很大,每个邦又高度自治。
我有去过比私立医院硬件设施更好的免费公立医院,但网上说的那种会把人治死的公立医院恐怕也是有的。
有些自媒体把印度的医疗讲得两极分化,说得好像印度私立医院只有富豪才能看得起病,其证据是《生活大爆炸》里面那个印度阿三当医生的老爸非常有钱。
可大家也不想想,美国电视里是怎么夸大中国人的?难道他们就不会夸大印度人吗?印度的医生总体实际收入就跟中国医生差不多,有高有低。
可这是在印度啊,平价购买力至少是中国大城市的三倍,一万月薪在北京上海刚过平均线,在印度大多数地方则可以敞开了花销。
而且在印度做医生很容易搞灰色收入,比方说做药代,把一些政府免费提供的药搞到市场上去卖,印度是我见过药房密度最高的国家,说明这个行当很赚钱。
印度大城市确实有一些非常高端昂贵的私立医院,这种豪华私立医院我没去过所以不好说,但我可以告诉大家印度的大多数私立医院价格都不贵,比我们国内公立医院医保之后还便宜。
一来政府对私立医院的收费进行了监督,二来印度的有钱人还没有多到那种程度,私立医院之间存在竞争。
我曾经在印度的私立医院做过一个小手术,在单人病房住了一周,总共花费3600人民币左右。
另外印度药是真心便宜,我爸平时吃的一个糖尿病药,虽然国内可以进医保,自己只要付10%,但在印度买同样的药比国内医保之后还便宜。
于是我就发现中国医保的真相其实是——有医保给你平价药,没医保给你高价药,医保的本质是不来为难你的保护费。
像我这种没有国内医保的人,在中国实在看不起病,我如果生病的话,倒是宁可来印度医治。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印度的高端医疗旅游在国际上非常有名,很多欧美国家没有医保的“穷人”会专程来印度治一些大病,印度提供同样的医疗条件,要比欧美便宜得多。
还有我也要说一点,过度医疗和过度救治,都属于中国特色。
人明明已经不行了,就算抢救活了也毫无尊严、毫无质量却依然要花大把钱救治的现象基本上只会发生在中国,最典型的就是何鸿燊。
印度人对生死看得没那么重,老了到一定岁数,觉得自己不行了他们不会执着寻求医治,而是去寻求内心的平静,等待往生来世。
教育这方面我了解得比较少,毕竟没有亲自在印度上过学。
我太太从小学到硕士读的都是公立学校,几乎不花什么学费。印度的公立学校不但免学费,还管饭,包括校服、教科书全部免费,一直供到12年级。
这其实是一种强制性国民教育,以避免一些贫困家庭以经济条件为借口导致儿童失学。
不管哪个时代哪个地方,教育的本质是圈子,你接受的教育决定你混的圈子。
有些人读MBA并不是真想学工商管理,而是想混进公司高层管理者的圈子,印度的圈子文化应该是全世界最著名且根深蒂固的——种姓。
上层圈子的父母,自然不希望子女混到下层圈子;下层圈子的父母,却希望子女能进入上层圈子。
这种阶层的割裂其实造成了印度教育资源的割裂,因为越是阶层割裂的地区,“择校”的需求则会越显著。
在这一点上,印度父母对子女教育资源的争夺,比我们中国父母要惨烈得多。
《起跑线》那个电影虽然有戏剧化的成分,但部分反映了印度大城市的一些现实。
然而也需要注意,印度电影和新闻反映的现实通常只是某些地区某一特定人群的现实,在印度并不具有普遍性。
我比较熟悉的拉达克和泰米尔纳德邦,就没有如此强烈的对公立学校的抵触,因为地方上的小社会相对更平等,圈子的割裂没有这么显著。
这种带有强制性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文盲,根据2018年的数据,印度总的识字率是74.4%,15~24岁人群的识字率为91.7%,消除文盲的任务依然艰巨。
因此没有必要去探讨这种免费教育的质量有多高,人家本身就不是奔着教育质量设计的。
对于印度底层穷人来说——只要有,就够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随水文存(ID:ssmoshes),作者:莫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