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出品|虎嗅Pro 投研组
作者|王路泰
11月5日,冠脉支架国家集采落地。
本次集采有多款百元支架出现,据统计,其中最低的是山东吉威(蓝帆医疗子公司)Excrossal支架,报价从之前省标的1.35万元降价至469元,降幅达到96%。此外还有多款国产和进口支架,价格降到500-700元的价位,降幅十分明显。
(资料来源:丁香园)
受此消息影响,二级市场相关股票下跌明显。乐普医疗盘中最低跌幅接近6%,微创医疗盘中跌幅接近8%。次日,受集采范围扩大的预期影响,整个医疗器械板块都出现了明显的下跌:骨科企业凯利泰11月6日收盘下跌8.32%,灌流器行业龙头健帆生物下跌11.15%。
实际上,本次冠脉支架的集采已经在市场预期之中。早在2019年10月的江苏省冠脉支架集采中,乐普医疗的钴基支架价格就降到了2850元。对于本次全国集采,业内预计冠脉支架将会降价到千元附近。
那么,为什么会在冠脉支架领域出现国家集采?器械行业下一个集采的领域会是谁?器械行业的投资逻辑是否发生了变化,未来的投资机会在哪些细分领域?
接下来,我们将为读者一一解答。
#更多公司财务以及业务详解,可于虎嗅Pro公司价值板块查看。该板块涵盖时下热门上市公司基本面信息,对想要尝试价值投资,了解如何看懂一家公司有所助益。
1. 为什么会是冠脉支架?
之所以在冠脉支架领域出现国家集采惨烈降价的现象,妙投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心血管高值耗材市场规模比较大,在高值耗材中居首位,对医保支付的压力比较大,集采降价的需求迫切;
二是这个领域市场发育比较成熟,具备了集采的条件。
1)心血管高值耗材市场规模大,增速高,支付压力大
医疗器械行业分为医疗设备、高值耗材、IVD(体外诊断)、低值耗材等领域,2018年国内整体市场规模约5300亿元。其中,高值耗材市场占比为20%,仅次于医疗设备(57%),是医疗器械第二大细分市场。
2018年,整个高值耗材市场规模达到1046亿元,行业增速约20%。心血管作为高值耗材领域市场最大的一个细分市场,占高值耗材市场整体37%,增速约25%,高于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水平。
冠脉血管耗材属于介入耗材,是心血管耗材中占比最大的一类。由于介入治疗比外科手术方式创伤面积小,目前成为心血管疾病主流治疗方式。目前,冠脉血管耗材市场规模占心血管高值耗材总市场约60%,是占比最高的一种,市场规模约为260亿元。
心血管高值耗材主要类别(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医疗器械的主要采购方是医院,不需要医保资金来支付。而冠脉支架的支付方式为医保支付和个人自付的结合。集采之前,国产支架的价格在1万元左右,进口支架在1.5万-2万元,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医保资金都是沉重的压力。
2)冠脉支架的国产替代率非常高,具备了集采的条件
冠脉支架市场处于成熟期,竞争格局逐步确定,当前国产企业占据冠脉支架约80%的市场。国内企业中,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吉威医疗和赛诺医疗居于行业前列。
国产替代率高、参与竞争的企业多,这使得冠脉支架具备了实行集采的客观条件。
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此次集采的落地。
2. 下一个“中招”的会是谁?
从本次冠脉支架集采的经验来看,行业发展阶段比较成熟、竞争相对充分是实施集采的先决条件,而市场规模大、医保支付沉重的细分市场,则是集采优先级高的领域。
从市场规模来看,骨科植入是仅次于血管介入在高值耗材中市场规模排名第二的细分领域,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262亿元。远高于其他品类的高值耗材。
(资料来源:虎嗅Pro整理)
骨科疾病是一种老年病。人体骨量在30岁时达到顶峰,此后有机质比例不断下降,当达到一定程度后,骨发病率不断提升。老年人的骨组织表现为骨质疏松、脆性大,因而以发病构成来看,老年人口占比越大,整体发病率越高。
从骨科医院住院病人手术人次看,近年来的复合增速保持在10%以上,这与目前中国老龄化的现状相吻合。
2018年骨科医院住院病人手术人次变化(资料来源:川财证券)
从市场规模和行业增速来看,骨科植入行业似乎与血管介入具备很多相似之处。市场普遍预测,骨科将会成为集采的下一个战场。
但是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骨科行业目前仍然是进口为主,国产企业仍处于渗透率提升的阶段。
从生产厂家看,国内骨科植入物市场前五大厂商均为进口企业。其中第一梯队为强生、捷迈邦美;史赛克、施乐辉、美敦力处于第二梯队。国产企业市占率不超过50%,整体来看进口替代空间较大。从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来看,传统骨科企业威高股份是国内最大的企业,市场份额为4%;大博医疗、凯利泰、春立医疗占比2%,市场份额相差不大。
(资料来源:国信证券)
国产企业目前的竞争力还比较弱,在这种情况下推进集采,对国产企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拓展是非常不利的。
从技术的角度讲,骨科器械的种类繁杂、个性化需求突出,型号各异,因而集采的难度也比较大。其中关节类器械规格比较少、集采难度相对较低,似乎是下一个集采的突破口。
骨科器械行业分类(资料来源:国信证券)
在2019年7月和9月,江苏省先后组织了两轮高值耗材带量采购谈判,在骨科高值耗材领域选择采购的就是人工髋关节。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至于集采的进度,我们倾向于认为短期内不会推进到整个骨科领域。但是中长期来看,行业的隐忧仍旧存在,值得投资者和业内人士充分重视。
3. 政策的避风港在哪里?
器械集中采购的目的在于减少渠道费用,节约医保资金,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的增长受到了影响。医疗器械行业仍将长期受到老龄化加深和居民收入提高的共同推动。
医疗器械行业的品类众多,根据技术原理和功能差异,不同的品类又可以分成众多相互独立的子品类。不同的子品类之间的技术原理和工业流程差异巨大,行业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
因而像仿制药领域一样迅速推进的方式,不会出现在器械行业的集采中,按领域、分品种逐步推进,才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基于这种判断,我们认为规避集采风险的领域是未来的投资机会所在,这主要包括三个方向:
1)医疗设备类
医疗设备的支付方都是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院、专科医院等,这些医疗机构的支出不会受到医保资金的影响。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我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中央深改委第十二次会议强调,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可以预见的是,公共卫生医疗在疫情过后会成为基建的重要一环。苏州市三级三甲医院建设工作会议指出,“十四五”期间,苏州三级医院数量要力争增长50%、增至36家,三甲医院要力争新增10家,建设一批在全国位居前列的医疗专科、学科,不断提升现有医院的能级和水平。无独有偶,2020年3月2日,河南省肿瘤医院分院一期建设项目也得到批复同意。
新一轮“医院建设潮”将进一步拉动医疗设备的增长。
2)个人自付类的器械
这一类的器械在医疗过程中主要是患者自付,不涉及医保支付。行业的增长主要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不会受到政策的影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眼科领域的角膜塑形镜以及医美领域的器械。
这些领域可以看作是消费升级的逻辑,未来可以长期看好。
3)处于早期阶段,暂时不具备集采条件的领域
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众多,各个领域之间发展水平极不均衡。一些处于早期阶段的领域,国家出于支持国内企业发展、鼓励创新等因素的考虑,不会进行集中采购。而且这些领域市场规模比较小、企业比较薄弱,尚不具备集采的条件。其中代表性的行业包括内窥镜、电生理以及目前争议比较大的血液灌流器等行业。
以血液灌流器为例,该技术目前仍处于推广期。若以一月两次的使用频次计算,我国目前肾病灌流领域的渗透率仅约3.9%,而2018年我国血液透析行业渗透率约20%,血液灌流技术在透析患者的提升空间很大。
目前该产品在各地纳入医保仍处于推广期,随着血液灌流技术在提升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血液灌流产品有望被更大范围和比例的纳入医保,促进血液灌流产品市场潜在逐步释放。
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灌流,主要是用于防治血液透析出现的并发症,将血液灌流纳入医保,可以降低死亡率,从长远看减少了医保费用的总体支出。
目前血液灌流器已经在28个省、直辖市进入了医保目录,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各省市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订相关报销政策,报销限额并不一样。
但是长期来看,如果血液灌流行业未来发展的体量比较大,仍有医保降价的风险。毕竟灌流产品是患者需要长期使用的,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医保资金都会有长期的需求。
梳理整个医疗器械集采的逻辑,我们可以发现,医保是决定行业走向的关键,也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基础。
发展成熟、竞争充分、占用医保资金多的领域,往往是集采的重点突破口;发展处于早期阶段、国内企业相对薄弱的领域,短期内利好于国内企业的发展;个人自付的领域的企业,基本不会受到降价的影响。
#现在加入虎嗅Pro会员实时监测1000+新经济公司投资价值 。除了公司价值板块之外,您还将获得:
20+,仍在不断上新的「精选专栏」:行业一线专家知识体系输出,帮你迅速晋级专业人士;
每周一篇, 别处看不到的「深案例」:巨头成长方法论,争议公司高清呈现,新兴机会精准捕捉;
不吹水讲干货搞合作的「线上社群」:每周一期群内开讲,与深案例案主、作者充分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