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12-10 17:06

“学术造星”时代:科研被尊崇还是被消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塔人才(ID:cingta-job),作者:青塔人才,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不知何时起,朋友圈开始被学术“爱豆”的动态疯狂刷屏:


“优秀!90后博士毕业即获评211高校教授”“上月发Nature、下月娶学妹,博士原来还能这么读”“两年14篇论文,美女学霸的科研进阶之路”……每隔几天我们就能轻松共享“别人家孩子”的喜讯,而且那架势分明是带着明星光环迎面扑来。从“Nature收割机”到“低龄职称王”,再到“学业爱情两不误的人生赢家”,生活仿佛被各路神仙包围了!一边狠狠酸着,一边感叹道:


“学术造星”时代,真的来了。


一、“追星”到“造星”,学术idol年轻化


在大多数常人的认知里,学者往往对应着“低调”“独处”,而明星则被贴上“曝光”“造势”等标签,二者原本应该背道而驰。


但随着《百家讲坛》《诗词大会》等电视文化节目的播出,平日里潜心钻研、业内知名的学者走到台前担任嘉宾评委,凭借不凡的气度和优雅的谈吐,摇身一变成了吸粉无数的学术明星,隔着屏幕接受众人的仰慕崇拜。彼时的效果热度源于成熟学者天然的权威性和正向的价值观,传播追捧大多也是主动且发自内心的。


而如今,学术“造星”趋势越发明显,从主流媒体到学术自媒体,全网铺天盖地在读博士/高校青椒发文章、评职称、拿项目的资讯席卷霸屏。



据青塔人才统计,截至今天,某知名学术公众号2020年共发送了51篇此类文章,阅读量合计近200万。


从标题情况来看,或以“凡尔赛”口吻渲染,或放大某种奇异之处,噱头成分大于事实本身。那些初露锋芒的学术新人被架上“神坛”,原本朴素的科研追求,混上了流量的功利,就似乎有些变了味。


起初的学术明星是年长且经历丰富的学者,成就斐然、众人仰慕,媒体需要得只是“推广”;现在的媒介环境则更倾向于“制造”明星,从硕博求学阶段或初出茅庐的年轻科研人入手,寻找目标对象,进行一番包装。引人关注的标题配上亮眼事迹的堆砌,一下子就戳中了读者的痛点。信息是不是真的能在人心里停留不得而知,反正流量是赚得盆满钵满。


从“追星”到“造星”,大家对学术科研的态度和期待,有变更好吗?


二、被流量追着跑,究竟是尊崇还是消费?


在自媒体井喷式发展的如今,“科研学术”这一原本垂直度很强的话题,开始无处藏身。流量至上的理念下,吸引眼球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制造话题、引发讨论,“学术造星”就是这样一个时代产物。


对于部分学术大号来说,他们的首要目标便是搜罗各大高校新闻网上的标杆性“科研牛人”:或是年纪轻轻博士毕业入职名校,或是在读阶段发顶刊数篇,又或是突出女性视角。热度极高的话题、配以挑动情绪的标题,流量便有机会大涨。


有需求才有市场。这样的话题之所以屡试不爽,根本原因是迎合着目前科研圈内硕博热衷于“比较”的心态,许多人通过浏览同龄人的事迹,不断求证走科研这条路的前景和希望,寻求精神寄托和情感共鸣,给情绪一个出口,进而找到目标动力。


暂且不说“学术造星”究竟是增添了动力、还是加重了焦虑,单论对待科研的态度,轻浮的消费感远重于真诚的尊崇感。这就与idol本身“正向引领众人”的角色扮演相背离。如果说过去的学术明星还有令人肃然起敬、心向往之的意味,现在被流量造出来的学术明星更多引发的是“酸了”“算了”的讨论。


三、“捧杀”背后,裹挟着浮躁与焦虑


而对于莫名其妙就被造成学术明星的那些科研新秀来说,“上热搜”“10w+”往往也并不是他本意所愿。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阶段,比起曝光,他们更希望也更应该得到一个相对沉静的环境,才得以继续进化;反之,“出道即巅峰”是大概率事件。在百家讲坛大火的时候,就有很多大学教授表示,不少青年学者将登上百家讲坛作为走上人生巅峰的捷径,而无心踏踏实实研究学术。


同理,今天处于成长阶段的“潜力股”,如果过早感受议论声、成为聚光灯的宠儿,就难免不会膨胀,增添浮躁之气,也就很难再有更大进步,这对他们继续创造更好的科研成果来说是不利的。那么原本立“榜样”的初衷,最后就朝“捧杀”的方向越走越远。


而对于普通硕博来说,能从中汲取到榜样力量固然好,但青塔人才小编经过采访后发现,更多读者的感受是“觉得自己很菜,总是看到同龄这么多牛人,焦虑更严重了,甚至会想是不是自己不适合搞科研”。显然,动力效果弱化、焦虑制造有余成为“学术造星”的副作用


如此说来,宣传这些优秀的学术新星就完全不可为吗?当然不是。


只不过比起千篇一律的标题和盲目夸耀的套话,可以深挖更多成果背后的故事。比如,2年发了14篇论文是成果,但这背后凝结着怎样的付出、克服过哪些困难,才是真正有价值、并能带给硕博实际启发的,也是科研精神得到良性传承的一种方式。


当“科学家无人关注,科研苗子却天天上热搜”成为了现象级的存在,当学术和明星这样一对肉眼可见的反义词,被人为拉近兼容,并在我们的舆论视野中疯狂生长,究竟该作何理解和评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塔人才(ID:cingta-job),作者:青塔人才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