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12-18 20:59

当代霸总,拒绝爹味儿

有钱、学历高、出身好、阴晴不定、独断专行、话少、对别人冷漠只对女主好……独立意识觉醒的新一代观众,已经不能接受这样陈旧的霸道总裁设定。如何解决悬浮与审美疲劳,成为霸总剧创作的关键。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洞照,原文标题:《国产剧里的霸总,与爹味只有一线之隔》,题图来自:《半是蜜糖半是伤》


《我,喜欢你》将恋爱与美食结合,观众一边观剧一边欣赏职业级厨艺。


后疫情时代的国产剧市场,被悬疑、女性及生活题材剧集占去大半壁江山。在此背景下,红极一时的霸总剧卷土重来,在行业和观众甘之如饴的同时,围绕霸总人设的话题也成为舆论热点。


2001年,现象级剧集《流星花园》中的道明寺成为全民情人,此后影视剧中的霸总一路北上,《钻石王老五的艰难爱情》《来不及说我爱你》《锦绣缘之华丽冒险》等作品培养出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国产霸总。


霸总剧虽备受观众及行业推崇,口碑却一直处于割裂状态。根据FUNJI娱乐数据服务的统计,近20年来,只有10部华语霸总剧的豆瓣评分在7分以上,2019年之后的作品则只有《半是蜜糖半是伤》及《我,喜欢你》两部。


《半是蜜糖半是伤》以独特的“暗恋”视角展现都市职场人的爱怨纠葛。


同为热搜常客的上述两部剧集,在霸总人设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我,喜欢你》的人物关系以忘年恋为基调,在日常氛围的渲染下引发诸多遐想。剧中的霸总坐拥反差萌和吃货属性的双重加持,去“爹味”的人设一方面弥补了他与女主间超过一轮的年龄差,另一方面拉近了虚构与现实的距离,为跨代际霸总剧议题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当代霸总,得女观众者得天下?


霸总即“霸道总裁”,出自网络小说里的总裁文,此类人物形象随网文影视化跃然屏上。


“霸总和霸总剧最初走红的原因,在于满足了小城镇和城乡女性对这类人的幻想。”青年编剧司马桥认为,虽然霸总剧受众的地域和职业分布处在变化当中,但女性依然是其最大乃至唯一的目标群体。根据百度指数近一年的人群画像,搜索关键词“霸道总裁”的性别分布中,女性占据近八成,年龄集中在20—40岁。


网络指数仅从线上视角反映了霸总的受欢迎程度,在互联网时代正式来临前,霸总最先通过电视荧幕走进千家万户。


因此,在制片人、出品人、经纪人曾歆贻看来,女性观众对霸总剧的喜欢不受年龄限制:“霸总出圈是年轻受众带动的,如果作品自身品质好,内容不浮夸、不沙雕,有行业质感,就会带动30岁~49岁的女性。”换言之,女性对爽感的需求不分老幼。


不久前的“假靳东骗局”,便是这一观点的佐证。中国新闻网在相关报道中指出,“假靳东”们的欺骗手法并不高明,但他们却抓住了中老年人不被关注的“情感需求”。


在非典型霸总剧《我的前半生》中,靳东饰演的贺涵宛如几位女性角色的救世主,他既是女友唐晶忙碌人生里的慰藉,又是红粉知己罗子君实现逆袭的领路人。女性观众将其霸总人设投射在演员身上,一边满足幻想,一边自我疗愈。


《我的前半生》属于另外一种非典型的霸总剧。


“一部好的霸总剧,会给处于某个心理阶段的女性带来一种沉浸式体验,从而产生极强的代入感。”据资深娱乐营销人士安小安观察,对女性受众而言,霸总剧的观剧过程如同一次恋爱,现实中得不到的情感共鸣和择偶标准会被唤起,从而产生愉悦感及令人欲罢不能的快感。


曾有国外学者将一切互联网需求归结为性需求,站在这一角度,“这类产品最为接近这个属性”。


可惜的是,女观众为霸总打下的天下,并非不可撼动。近年,霸总剧和霸总角色陷入口碑两极化的怪圈,不少古早霸总形象在当代网友的群嘲中“翻红”。司马桥举例说明:“《情深深雨濛濛》里的何书桓就是一个极端例子。还有《命中注定我爱你》中男女主最初接触的过程,当时的观众可能很嗑,但现在看就是犯罪。”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和影视平台向互联网迁移,影视剧受众人群分布与当地发展水平的关联度也日益提高。


“电视时代的主要受众是二三线城市,包括欠发达地区的女性;互联网时代则是一二线城市的女性,即都市女性团体,她们的需求不是霸总,而是独立女性的视角。”按照司马桥的理解,现在的霸总仍在复刻过去的模式,早已跟不上时代。


告别悬浮感,从去“爹味”开始


安小安认为,国产霸总剧最普遍的问题还是悬浮:“如果不是做了很好的设定、有很好的人物塑造,观众难以沉浸。”


“有钱、出身好、学历高、话少、独断专行,只对女主好,对别人冷漠,对待工作干净利落,逻辑清晰,是一个理性的人,但遇到女主会方寸大乱、抛弃原则、阴晴不定……”曾歆贻在总结国产霸总的陈旧套路时,不禁大笑起来。她发现霸总刚开始的设定都是爱说教,在了解女主的优点后,才逐渐改观。


受网文影响,男强女弱、好为人师、对待女性角色像爹教训女儿,几乎是所有传统霸总的通病。在早年,这种设定确实给一些女性观众带去了满足特殊心理需求的爽感。但如今,独立意识觉醒的新一代观众,已不再需要甚至厌恶男性角色身上的“爹味”。


在此背景下,行业开始拓展霸总的类型和人设。在路晋(《我,喜欢你》男主角)身上,曾歆贻很少感受到说教意味,他之所以能成为今年最具话题度的霸总,说明角色性格特点的塑造非常重要。


“不局限于之前的某种长相、类型,外形更加多元化。以前的霸总没缺点,现在会赋予他们一些人性化的设置,比如病痛、缺点、怪癖。”这些瑕疵不仅让人物更贴近观众,也制造出一些缺口,让普通人“有可乘之机”,观众在看剧时便会更有代入感。


站在编剧角度,司马桥在《我只喜欢你》《忽而今夏》等作品中看到了霸总的另一种可能。“可以是纯粹的女性视野,男性角色也不像本世纪初那样表现出张扬、对世界不屑一顾的态度,而是更加温柔,在女性面前愿意以平等身份相处。如果这些作品也归为霸总剧,那么当代都市女性更乐于看到这类男主。”


安小安觉得,皮囊对霸总而言仍然重要。其次,完美霸总人设正在失势,他们有弱点,且适时展示脆弱的一面,反而会有不错的效果。


《忽而今夏》中不仅有青春与爱情,更将个人奋斗故事贯穿其中。


司马桥是本次受访者中唯一的男性,他不反感“爹味”和说教,不过要看说的是什么,“内容比行为更重要”。司马桥坦言,自己并非以性别视角看剧的人,很少以强烈的个人感情代入其中,他看的是一部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


他认为当下的社会思潮是反感霸总人设的:“从今年的热词就能看出来,比如内卷、打工人。再者,近期的国际形势和经济情况也在不断变化。所以现在要塑造讨喜的、紧跟时代的霸总形象,其实很难。”


解决方案之一,是让影视里的霸总受到挫折,回到人间,与悬浮感一刀两断,广大普通观众才能产生共情。“比如破产、家族关系破裂等,迫使霸总从底层重新开始,接受跟‘社畜’一样的生活磨难。像周星驰塑造的苏乞儿形象,就是这样立住的。”


另一条路,是打破“势均力敌的爱情”套路,影视作品里女强男弱是一个趋势。“比较极致的做法是让女性做霸总,并且区别于过去的大女主爽剧,让女主做秩序的制定者和掌控者。”


一个商品的成败,是买卖双方的事


霸总剧是影视行业为特定人群制定的精神方案,它高效、精准、安全,更易引发观众和用户的喜爱及追捧,进而带来收视率和声量。制作方、出品方、平台方乃至经纪公司能够凭借一部霸总剧或一个霸总角色,尽享流量红利。


然而,即便霸总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从行业层面看,它的流行也经历过波折和断档。“一位演员跟我提过,大约在2015年的时候,他有一部配置很好的霸总剧没有出来,”曾歆贻对记者说,“因为那时候流行的是青春校园题材,还有大女主剧。”


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霸总剧在前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懒于突破,另一方面则是行情和舆情不断发展的结果。


曾歆贻认为,霸总剧作为一种商品,它的天花板显而易见,“是一个感觉的营造,作品的意义、内涵、服化道等层面的东西,很容易被忽略”。


曾有网友给她留言说,不在乎霸总剧在行业层面好不好,“给我们拍这种剧看就行了,只要甜就好,卖相和包装不重要”。观众的低要求,对创作者产生了误导,一大批制作粗糙的霸总剧蜂拥而至,拉低了整个类型的水准。


《流星花园》之后,影视剧中的霸总一路北上,比如《锦绣缘之华丽冒险》就是非常具代表性的国产霸总剧。


行业无法脱离用户存在,正如很多情侣会因双方成长速度的失调而渐行渐远,一个跟不上观众成长步伐的剧集类型,也同样会被抛弃。曾经“只要甜就好”的观众,已经不再那么容易满足。


安小安表示:“霸总剧如果没有长足的创新,面目相似、桥段重复是极其容易出现的情况,恶评自然随之而来。”更何况,如今的网络声量很大程度上是由男性意见领袖把持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对霸总有着先天的排斥。


因此,避免审美疲劳、增强差异化,成为霸总和霸总剧的当务之急。在承袭经典内核的前提下,必须给霸总和霸总剧穿上与众不同的外衣,才能打造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在影视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美国和韩国,就不乏此类成功案例。


安小安最难忘的美国霸总作品是《暮光之城》系列,这也是国外少见的标准霸总剧。常见的霸总剧往往使用明显的社会地位、经济水平的高下来区隔男女主,而《暮光之城》用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元素进行包装:“男女主的差异是吸血鬼、人类的区隔,霸总的情敌不是另一个同族,而是狼人。


也有一些学者对此做了文化研究意义上的解读,例如戴锦华就认为,从种族和阶级分析维度来看,狼人的种族是居住在留居地中的印第安人,吸血鬼则是代表来自欧洲的白种人。”


2016年之前,曾歆贻与韩国同行交流频繁,她对很多外壳新颖的霸总韩剧印象深刻:“《太阳的后裔》内核是玛丽苏霸总剧,但是经过层层包装和细节的补充,让人感觉不到;《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是女霸总和小奶狗设定;之前的《鬼怪》其实也是霸总剧,而且还是养成系。”


《鬼怪》让金高银爆红,也说明霸总剧成功地俘获了观众的芳心。


反观国内,霸总的人设依然高度统一,有一定的僵化思维。“没有人花时间去钻研,觉得没必要,随便拍拍也可以,没有创新,加上大多数都是网文改的,基础没有那么好。”曾歆贻说。


对此,安小安也持同样态度:“国内外霸总剧的差别,主要在于制作水准和创作细节的处理。还有就是行业水平和观众水准决定的,如果说做到70分就好卖了,谁会愿意做到120分呢?”


未来,只要对爱和完美的需求存在,霸总剧就还会存在。行业和观众都不会放弃霸总剧,但必须以人物形象丰满、细节刻画细腻、剧集不断进步、创新为前提。创作者要用一件更实在的“皇帝的新衣”,去满足观众的幻想以及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欲望。


(应受访者要求,司马桥、安小安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洞照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