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1-25 18:23

中国茑屋被骂是一场“骗局”,我想为它说两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做書(ID:zuoshu2013),作者:周末风风,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两天看到了一篇长文《茑屋骗局》,文章的题目蛮唬人的,作者以行业人士(曾经的某杂志从业人员)的身份,谈到了实体书店的一些事,有怀旧,也有抨击。如果不是因为最后这句话,“书店、唱片店,他们很重要—That‘s Important”,我想我应该根本没兴趣去写以下的文字。


实体书店如果真的很重要,那就需要了解书店面对的现实,尊重书店正在探索的,毕竟作为局外人,不太适合说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话。


如果概括一下(恕我归纳能力不行),这篇文章表达了这么几个意思:


第一,实体书店是要有内容的,老板应该懂书,给读者提供在书店空间内挑书的乐趣;


第二,一些新派书店做的是死亡尝试,光合作用倒在了扩张上,Page One、诚品这些走生活方式的路看起来也是不对的;


第三,一些书店的进口图书贵了,为什么贵,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溢价,溢价为什么要让读者去分摊,不能让其他业态去分摊呢?


第四,实体书店为什么要谈商业模式,不能只有情怀吗?有情怀至少能算活得像个人;


第五,也就是与文章的标题有关,茑屋在中国大陆做的是什么,做的是以整体运营加配货,以当地“地头蛇”为单元的招商。


看完这篇文章,我不知道开书店的同行们能不能从这位行业人士的文字中受到些什么启发,解决些什么问题。说了一堆实体书店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那实体书店到底应该怎样?


站在开实体书店的角度,我不知道当下中国大陆哪家书店能符合这位作者的要求:老板特别有情怀、特别懂书,不差钱,所以不用谈书店的商业模式,不用在乎书店的生存问题。就把书店开在这里,让大家来享受挑书的乐趣好了。如果真有,为什么要开书店呢?直接开图书馆不就行了,直接做社会公益事业、替政府分忧不是更好吗?


实体书店的尝试应该被尊重,至少他们一直在努力


这篇文章的最后写了这么几句话:“在没有出路的地方,只希望书店不会受伤”,“我真的有时候打心眼里想,干脆XXXX都死了算了,行业死,通通烟消云散。但是这样做,对不起图书编辑,对不起真的会看书、会用到书的人。”原来如此。


出版这行业或者书店这行业不能死,因为行业死了,对不起图书编辑、对不起看书用书的读者。实体书店死了,不是还有电商平台吗?实体书店不卖书了,不是还有图书馆可以借书吗?对于有阅读需求的人而言,这永远不是个问题。做书店的人不用对得起,因为不重要,不就是个卖书的嘛,更何况有时候还卖不好。


近二十年来,无数的实体书店因为各种原因关闭。现在想想,除了书店行业和部分媒体自艾自怜以外,还有多少社会各界对这些书店的消失表达过遗憾呢?反正不断有新的书店出现。如果说,书店行业在这种不断汰旧换新的过程中、以探索的挫折或失败去找到生存及发展的道路,这点大家应该能够理解吧。


香港捷刊杂志店


文章中提到的香港捷刊杂志店,有位读者2013年时这么写到,曾经他也经常去买杂志,但是后来购买进口杂志的渠道多了,也更便宜,就不在这里买了。他关注到杂志店关闭时本地媒体的采访,老板王先生透露,“销售萎缩,租金不断上涨,近10年来都仅能维持经营成本,自己一分钱人工都没能支得上”。


王先生懂杂志,能够为专业读者提供专业服务。但活该受穷,因为这些专业知识不能带来增值,不能让杂志加价卖。卖杂志活不下去,最后还把实体店给开倒闭了,不知道这是王先生的悲哀,是读者的悲哀,还是这个社会的悲哀。作者怀的这个旧算什么呢?过去这么多年,中国大陆实体书店类似的案例非常多。


虽然我对实体书店的前景不是很看好,对于现在一些新型书店的操作也是看不懂,但是至少我理解这是书店为了活下去而做的种种努力和尝试,包括空间设计、业态探索等等。


难道中国大陆现在的书店就应该是过去的那种样子,灯光昏暗、堆满图书,老板特别懂书,就像日本的旧书店一样?守在店里,每天想着读者来不来,房租怎么挣到,特别悲情。你别说,中国大陆现在确实还有这样的实体书店在坚持着,难啊。


先来说说光合作用书房,光合作用书房倒在了上一个“实体书业的寒冬期”,也被誉为这个寒冬期的标志性事件之一。为什么倒闭,业内有很多描述性文章,大致是因为资金链断了导致的连锁反应。是光合作用书店的经营模式有问题,还是扩张速度太快有问题,还是这种模式逐渐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或者以上兼而有之。


光合作用书房


光合作用光想着做大,但没想到做长更重要。光合作用的非图书部分销售占到收入的60%,但是仍然没有能拯救书店。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中小书店光靠卖书已不能活,加上非图书和咖啡还是活不下去,更重要的是,那时的电商平台售书还没现在这么夸张。


徐智明老师的快书包业务终结于2015年。快书包的思维在那个年代是很先进的,一小时把书送到,和现在的外卖跑腿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可惜图书这样的非高度黏性、低频次消费品并不适合这种先进的模式,因为图书是主售产品,这本身就输了。


同时,那个时代的消费者对手机的依赖度也远远比不上现在,很多操作还基于PC端。但不管怎么说,实体书店基于线下的尝试和互联网的尝试应该被尊重。至少他们曾经努力过,而且现在还在不断努力尝试。


作者说,“打击书店的其实不是电商,而是对于中国人口红利的错误判断。图书这个东西无法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它的存在,是一个人暂时逃离日常生活的可能性。”但凡有过网购经历的人都知道,当下打击实体书店的首先是电商平台,因为电商平台便宜啊,大家都转到线上去买书了啊。如果电商平台的图书和实体店卖一个价格,实体书店的处境应该不至于这么窘迫吧。


在电商平台上,像图书这种被赤裸裸拉开价格差距的产品确实罕见。有些快消品,在类似全家或罗森的便利中销售还更贵一些,因为方便了你,所以你要为方便付出一些代价。作者说的没错,很多实体书店确实是在网络书店进货的,不就是因为便宜嘛。这种畸形现象,书店深陷其中,也无能为力。


书店在中国诞生的历史可以往前推进到西汉时期,书肆是书店最早的雏形。因为用于记录知识的载体不断变化,因为好学之士对知识产品的追求,促进了图书生产业和流通业的发展。但图书曾经并不是容易获得的产品,这种现象一直存在到上世纪90年代前半段。因为需求不能被充分满足,这对书店就是个利好期。


曾经,在书店工作也是个很有社会地位的事情,但现在呢,图书开架放在那里,一般人会想谁还不会卖吗?就像超市一样收个钱呗,有些地方都用上了自助结账了。即使你把书选的再好、陈列的更科学,并没有改变图书的销售方式,或者激发出更大的需求。


大书城还在开着,还是有销售的,虽然销售在下降。很多小书店仍然活着,因为抓住了特定人群和特定需求。实体书店忙忙碌碌,就是为了找到怎么活下去的办法,这个动力已经足够大了。


把内容组织好、把书挑好,就能让书店活下去?


作者说:“大书店走向超市的规模和思维方式后,你会发现他们输给互联网的不仅仅是价格,而是对于找书这件事的核心性质。在书店里挑选书是享受的,在信息海洋里买书则是痛苦的。”


不否认,实体书店应该有挑选书、甄别书的能力,在有限的空间内把内容组织好,这算是书店的基本能力吧。其实书店都有选品,不然书怎么组织起来的呢,只是水平高低和个人倾向而已。


如果这就能把读者服务好,就能促成更高的销售,书店这么做是理所应当而且会积极主动,也算是带给读者一种体验。但有没有想过,读者的这种购买行为往往是随机性购买,书店并不能控制。在巨大的价格差面前,书店的很多努力都是白费的。


电商平台虽是信息海洋,但找书不便捷吗?对于专业读者这根本不是问题,对于目的性很强的读者就更不是问题。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推送比人脑子还是好使很多吧。


感觉实体书店特别悲催,前面受人口红利判断失误的打击,这里又输给了互联网的价格,怎么都是输。既然输的结果已经确定,那为什么书店还要做前面找书和组织内容的事?书店为了少部分读者忙了大半天以获得他们的认可,但更多的读者还是会扫码添到电商平台的购物车中。实体书店作为电商平台的“样本展示间”难道还不够吗?


因此,实体书店想要活下去,很明显不能只靠把书选好、把内容组织好这条路。恰恰,在把书店选好、内容组织好方面,作者看不上的一些书店反而做的还挺好的,比如诚品、比如茑屋。


书店选书水平和餐厅的餐食味道看起来是一件事,只有得到认可才能促进购买。但问题是,餐食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出了这个门就吃不到。而书店的书,选得再好、再有水准,它和其他书店以及电商平台中的,还是一模一样的东西。实体书店用标准化的产品去做出差异化的内容,并且让读者买单,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诚品是不是百货公司不重要,至少它已经成为文化地标


作者提到了Page One,但那时的Page One和现在的不是同一家了,已经卖身给中国大陆的出版公司,不知道这个结果,在作者的眼中又是什么看法?作者记着的就是:没有进口杂志、贵以及后来反复提到的超额定价。


国贸三期的店我曾经去过,放在那个区域、那个购物中心中,书店目标服务的人群很明确,只不过他们可能没想明白一个问题,这些金领们确实有钱有消费力、但有时间看书吗?


我曾经到中金公司去谈事,他们就在国贸办公。负一楼随便一顿工作午餐的价格在那时就可以买至少两本纸质书,但他们下班一般在晚上9点以后。不是钱的问题,这是个商业逻辑判断,而不是书店价值判断。


Page One北京国贸店闭店公告


曾经,Page One在中国的香港及台湾地区都开设了书店,台北店开在了101大楼中。那间店并不豪华,与不远处的诚品信义店相比,甚至还有点朴素,但最后也关闭了。什么原因?101大楼商场中的游逛人群是哪些人,书店想明白了吗?更何况附近还有诚品的旗舰店。


按照作者的话,“因为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和内容的筛选力的提升,让这样的套路难以生存”。什么套路?“Page One的进口图书定价疯狂,他们的策略是依靠图书生活方式引入消费者,售卖生活方式产品和文创礼品为主。”


图书价格肯定不是让Page One关闭的主要原因,包括把中国区业务出售的原因。就我看来,它还是倒在了对市场的变化无法及时适应上,倒在了电商平台的价格战和其他书店的竞争中。


所以,现在的Page One颐堤港店做个一加手机地推活动又能怎样呢?短暂地影响到读者对小部分区域的图书选购,但是能让书店稍微多获得点其他收入,这有什么不可以?这些钱还是会补贴到书店的运营成本中,书店也不可能靠着短租场地发什么大财吧。


作者提到了诚品,现在的诚品可以理解为百货公司。但1989年诚品敦南开店之初,并不是百货公司啊。为什么会有变化?还不是因为仅仅依靠图书活不下去嘛,即使是曾经那个图书消费旺盛而且没有电商竞争的时代。诚品开店后持续亏了15年,吴清友先生一直用其他业务在贴补书店运营。


所以,书店就得把环境做好、把书选好,亏是你书店的事,和我无关。我作为读者必须从你这里找到感觉、找到欢乐,如果你做不到就是你的问题,是这个意思吗?我想问一句,凭什么啊?


诚品生活苏州店


吴清友先生说过:没有商业,诚品不能活;没有文化,诚品不想活。


今时今日,诚品是不是百货公司不重要,至少它在很多地方的店面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苏州的诚品开业五年了,虽然也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冲击,但内部的经营状态还是很好的,至少远远好过它对面的同样来自台湾的新光天地。


诚品的租金物业费很高,但是商户还是愿意给,为什么,因为这里的人就是更多一点。做商业地产的,谁不知道这个定价是怎么来的呢。有商业运营手段又有文化表现力,这有什么不好?诚品卖的书就不是书了?其实我们说什么不重要,读者最诚实。


实体书店活不下去,是因为书卖贵了吗?


作者说,“当大家已经默认图书及书店就XXX是个装饰,那你为什么不开一个卖周边的图书馆,你那个定价到底是让人买还是不让人买?”这句话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是图书及书店是个装饰,这个观点我认同,至少在很多场景中,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书店的有意或者是其他业态商户的有意。但这花的是自己的钱,哪怕把书一直堆到天花板,别人管不着。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图书消费,至少对于出版机构而言。


第二个意思是为什么不开一个卖周边的图书馆,这句话我不认同。把书店开成图书馆,图书就从商品变成了固定资产,假定能找到合适的周边卖,就能维持住整体的运营。图书馆的周边是什么?国家图书馆开发了点小周边,这就能维持住整体的运营,根本不可能嘛。图书要不要更新?日常运营经费又从哪里来?


中国的图书馆都是由政府资金出资的,不管是公共馆还是高校馆,为什么?因为图书馆是社会事业、提供公益服务。但书店是企业啊,如果政府能出资把所有书店养着,我相信所有的书店都愿意潜心在挑书和内容组织上。饭都吃不上,还得充胖子,傻子才这么干吧。


第三个意思是部分书店进口图书的定价太贵了。这个观点,作者前前后后提到了很多次。飞天茅台规定的市场零售价是1499元,经销商拿到的出厂价是1000元还不到。在零售市场上你能用1499这个价格买到吗?各类电商平台都有很多附加消费茅台的条件,最差你也得是个会员、交过会员费,然后凭运气抽。


不是已经算过账了嘛,电商平台收到的成亿元的会员费或者附加消费,已经让电商平台赚的盆满钵满。如果你不想这么做,那么在市场上花2000多元是可以随便买到散瓶的。这很不公平,但现实就实如此。


中国大陆进口图书的渠道不算畅通,因为不畅,所以其中存在着众多的超原定价销售情况。虽然我也觉得一些书店的定价策略可能有点问题,但你可以不买啊,到价格最合理的地方去买就是了。其实,大家对于有需求的进口版图书,都是有自己熟悉的渠道的。如果实在没有合适渠道,但这本书你又得买,那对不起,加多少钱还是得掏啊。


作者提到了北京798的东八时区,曾经是个书店,现在成了餐吧。这个书店我没过去,但我知道去年的年底,佳作书局在798的店闭店了,这也是个艺术书店。我没去过佳作书局,通过它的微信小程序看过店内图书,很多书也很不错,好像价格也还算合理,但还是活不下去。是因为书卖贵了?还是因为没人买?


佳作书局撤店通告


东八时区的罗伯特先生把书店关了、把书甩卖了,把书店变成了餐厅。看来罗伯特先生不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如果有情怀,不应该用餐厅的收入去补贴书店的运营吗?哪怕保留一小部分的图书区域开着。“别一看到情怀俩字就恶心,有时候情怀能让你活得像个人”,作者的这句话不知道是说给谁听的。


作者说开书店需要一个排、一个营的人来干活吗?确实不用,不要说一个排、一个营,现在很多书店连一个班的人都没有。因为很多中小书店付不起人工,请不起那么多人,很多小书店是夫妻老婆店或者是家庭店。


书店想要做好,很多事要靠人做的,但没钱请那么多人,很多事就一定做不到位,这是个因果关系。仅仅是把书选好,这么多平台、这么多出版机构、这么多出版信息,这不需要人来分解处理吗?


新华书店等国有书店房子是自己的,但更多的书店是要租赁物业的。即使现在有些地方对书店这个业态租金很低甚至不收租金,但书店同样有水电费和人工成本,投入的装修设备需要摊销。很多书店老板就像捷刊的王先生一样没有给自己开工资,开了工资书店可能就活不下去了。


开源节流这些大道理,不需要外面人说给实体书店听,怎么开源、怎么节流,谁倒是说说看给点具体办法呢?书店老板们肯定洗耳恭听。


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出版大崩溃?


作者谈到了日本出版,谈到了鹫尾贤也先生的《编辑力》,谈到了日本漫画(包括电影)的影响力,进而谈到了定价问题。在图书出版或发行行业工作时间比较长的人士应该有这个印象,日本的出版大崩溃。上海三联书店在2004年引进出版了小林一博的这本书。日本的出版业为什么会崩溃,在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对实体书店造成致命的冲击,这是出版业内部的原因导致的。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出版业出现了大量泡沫,首先表现在出版物的出版品种上。每天出版的新书加杂志达到250种,每年发行的册数超过60亿册,其中20亿册以上会被退回出版社。


村上春树先生说,谁都能写小说,但书店的空间总是有限的。在中国,这种现象已经不是个问题,即使不出版,还有网络文学网站可供发表,作者同样获得收入。但在原来那个时代,没有这样的出口。


其次,日本出现了大型书店,这些大型连锁书店挤占了小书店的生存空间,日本小书店在上世纪90年代倒闭上万家。书店的面积增加,但购买力没有增加,新书源源不断上架,也导致了泡沫。然后,日本的图书定价制度影响了流通体系,书店销售新书不允许打折,卖不掉的图书得退货,出版机构再补充发新书。书店也分为新书店和旧书店,旧书店是可以打折的,但某些旧书也有可能就是其他书店的新书,整个行业非常的混乱。


这种崩溃是制度性的,在新的流通体系建立前、在新的技术革命到来前,一个传统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阵痛。


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出版大崩溃,是因为出版行业是受高度管控的行业,从选题内容到书号,到图书的定价制度。但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确实对实体书店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电商平台的便利性无可厚非,但利用图书作为引流工具,长期低价格销售图书,对出版业和书店业带来了非常多的负面影响。


除去印工成本的自然增长,为了维持给电商平台的供应折扣,出版机构对图书的定价是在不断走高,最后消费者觉得实体书店的新书价格就是贵,并进而选择在电商平台买书,这开始成为一个恶性循环。目前没有出台相关的图书销售价格管控政策,但在很多国家是有的,包括日本。虽然有了这个政策不一定就可以救实体书店的命,但是最起码让某些事情可以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进口图书的高溢价应该由读者买单吗?


作者提到的日本,其图书定价制度是有管控的,从最早的行业自律发展到后来的立法层面,新书是不允许打折的。作者也提到了美国,美国的图书定价基本采用成本定价法,但也有很多图书的定价基于需求指数,比如教材和一些专业书籍及特别贵。为了要用,读者还是得买,最差的也得拿去复印吧。


作者关注的进口出版物主要是艺术类图书,在对比了部分书店的售价后,对此提出了很大意见。他认为相关书店把高昂的运营成本加在这些进口图书上,而没有加在翻新率高的消费品和餐饮上。


但如果,在中国大陆,一个书店的咖啡卖到6、70元一杯甚至更高,能提供简餐服务的书店,把餐食定价提高市场平均的1.5倍以上,这个书店就没人骂脑子有问题吗?有些产品定价不能太偏离,比如咖啡和餐食,在书店附近可能就有很多竞品。但进口图书的定价,确实没有这些竞品表现的那么直接。你可以不认同包括也可以不消费,书店没有强迫你。


作者说,网红来书店拍照,书店周边的商业被带动,这部分溢价不应该让买书的人来承担。确实,如果说书店是商业体自己开的,为了满足作者购买进口图书的那点需求,定价策略应该慎重一点。用作者的原话说,因为他是行业内的人,他问的是核心问题。


但我也想问一句的是:就算书店是商业体自己开的,开这个书店没有投入吗?从设计装修到采买商品,维持日常运营,哪个方面不需要花钱?就算是商业体自己不收自己书店的租金物业费,企业里的内部核算还是需要的吧。可以给书店贴钱,但不能无节制的贴钱吧。


如果再和个人的业绩挂起勾来,商业体内做自营书店的肯定是收入最低的,因为怎么算肯定都比过去其他的招商招租业务啊,那谁还愿意来干这事呢?不过,除了出身于书店行业的人,估计不会再有其他。选择了实体书店这行业,不管是自己干还是替人打工,赚到大钱的人永远都是极少数。


书店成为网红打卡点,是一种全球现象


作者提到了茑屋书店,这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他去过日本东京代官山的茑屋书店,也去过杭州天目里和上海上生新所的茑屋书店。他说,在代官山茑屋书店,没人拍照片,“买个破书,你拍个鸡毛啊”。


上海 上生·新所茑屋书店 


如果作者能翻个墙,上个instagram,以日本茑屋书店为标签搜索下,看看有多少人拍了照片、发了自拍。因为现在的书店颜值高,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在书店拍照。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大陆,在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在日本、韩国甚至泰国都有,很正常啊。社会中的个体有表达的欲望,也阻止不了吧,怎么说因为喜欢才拍,这对书店也是种宣传吧。


我也在晚上去过代官山茑屋,坐在那里阅读或干别的事的人,基本人手一杯星巴克咖啡,这杯咖啡应该可以算一张门票了吧,只是在中国大陆读者的这种习惯还没有养成而已。


实体书店原来是个商业空间,但现在因为种种原因,变成了社会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这对书店而言,也许是个好事,因为社会人群重新回到书店,因为颜值、因为产品或者因为其他的理由。但也是个坏事,如果只来但又不产生消费,书店生存的压力仍然巨大,这个问题谁来解决?


我来享受书店作为社会公共空间的权利兑现,但又不履行让这个社会公共空间活下去的那一点消费义务,或者偶尔履行一下。应该记住这一点,书店不是为这一类人开的,它需要来自社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罗伯特先生在798不开书店了,歇业前,艺术家们都跑去买书,每个人抱着十几本书。那么罗伯特先生的书店开着时,这些艺术家们都去哪里了呢?为什么不能稳定而持续地在罗伯特先生这里买书、买很多书,好让他把书店开下去呢?


作者特别烦一帮开书店的人,上来就跟他讲商业、讲情怀不能当饭吃,这给他带来了心脏病。确实,要是作者自己真开一家符合自己调性的书店,心脏病肯定也就来了。他自己说,“内核零售没有自我求生的可能性,贩售书本是最恐怖的噩梦”。开书店,没那么简单不要以为看了些书店,就觉得很了解书店,书店就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你自己试试呢?


实体书店不会消失在我们的时代


说回茑屋,茑屋在中国大陆开书店,怎么开是茑屋和合作伙伴的事。合作伙伴挣钱也好不挣钱也好,这是他们的事,和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有什么关系吗?我们要看的是店,不是背后的事。嫌进口书贵,可以不来,可以不买啊,他们也没说要服务这个社会中的所有人群。



周六那天,上海茑屋里那本定价40万的法拉利限定版卖掉了。据说在杭州天目里茑屋开业前,进口书已经被预售了一堆,不乏定价很多万的书。


书店成为网红店也好,成为所谓的商业综合体前台也好,这是投资方的事。现在有资方愿意掏钱做书店、做读书馆,怎么就不行呢,万科不是还做了晓书馆项目吗?很多地方的万科楼盘售楼处中,也有图书元素的注入。


购物中心把一些大品牌引进,多则上万少则几千元每平米的装修补贴,N年的免租期,不也给了吗?换到实体书店身上就不行了,书店就没资格或者不应该享受这种待遇?合着书店就应该低眉顺眼地开店,应该整天过苦日子不要挣钱,应该不要把书卖贵了,这是个什么逻辑?如果能找到商业模式让实体书店活下去,书都可以借、可以送,还要卖吗?说来说去,不就是本书嘛。但实体书店没钱,还能说什么呢?


我也在零售商业工作,我每天早上起来想到的不是作者说的“活力”这个词,我想到的是今天有多少人来、能够做出多少销售。买手是个什么概念?至少绝大多数书店高攀不了这个概念。实体书店是个很可悲的行业,我认识的同行们,特别合适民营书店的,一边骂着,但一边还在做着,用自己的力量来抵抗时代的洪流。有人说,这是一种韧劲,也有人说,这可能就是傻吧。


实体书店作为一个古老的业态,应该不会消失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中。至少,政府也看见了,也在努力营造一些更好的环境。至少,也有很多资方还是愿意给书店以各种各样的支持,让书店能够以更多的形态去探索。至少,还有很多真正热爱书店的人为之在努力工作,有真正的书店情怀,因为这是他们的工作,或者是他们的营生。


实体书店就在那里,我们不在实体书店行业中,其实既不需要提供建议,也不需要解决问题。实体书店所处的环境,可能就像大森林偶遇的火灾,哪怕烧成灰烬但经年后还是可以萌发出新枝。对森林而言,这是自然的力量。对于实体书店而言,这是时代的力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做書(ID:zuoshu2013),作者:周末风风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