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2-10 07:09

出身寒门,如何职场避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原文标题:《寒门子弟如何避免职场上的那些坑》,头图:视觉中国


01. 从奴隶到将军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留下了一个印象:如果生在一个充满变化、注重人才的年代,寒门子弟靠自身努力,还是可以建立一番功业的。


长大后才发现,三国里真正的政治地位低下的寒门子弟,其实并不多。能力出类拔萃的,多少有点家族背景。


不过,倒是有一位名将,出身“典农部民”,就是军队里开垦荒地的农民,没有人身自由,小时候当过放牛娃,这个人就是魏国后期的灭蜀大将邓艾,基本上算是三国名将中出身最低贱的了。


从奴隶到将军,是怎么炼成的呢?二个字:读书。


幸好当时人才稀缺,屯田区也鼓励大家读书学习。邓艾因为特别用功,还拿到毕业证书——都尉学士,并当了个小官,叫“稻田守丛草吏”,据说他常常在稻田里指指点点,排兵布阵,因而得了个“邓疯子”的大名。



几十年后,取道七百里荒山奇袭成都,不知道灵感是否来源于当年的“稻田守丛草吏”。


而几个月后,因为政治风云突变而被冤杀之时,不知他有没有想过:不如当年种一辈子田?


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勾起了我对这位传奇大将的记忆:一战封神,位列古今六十四将的邓艾,下场为什么那么惨?


我特意找来了《三国志·邓艾传》,看完后,我想到了四个字:胜败同源。


所以,成就你的因素,也可以轻易毁灭你。


02. 不是所有的疯子都能成功


一个看稻田的官,小就不说了,做的时间还特别长,一做就做了20年,直到40多岁,才被司马懿看中,调到了中央。


到了公元263年伐蜀时,邓艾已经是一位66岁的老将了。此前,在与蜀国名将姜维的对峙中,他已经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军事天赋。按理说,这一战后,就该解甲归田了。所以在这次兵分三路的伐蜀大军中,他的职责也只是牵制姜维陇西的主力。


可他并不满足,他认为,上苍把他从放牛娃的队伍里挑出来,应该还会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他终于等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邓艾发现,自己的老对手姜维在一连串的拉锯战后,竟然弃守阴平,退到了剑阁,已经把这一带地形背得滚瓜烂熟的邓艾,忽然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那就是阴平,上苍给他邓艾的应许之地。邓艾想从阴平抄小路,绕开敌方主力,用奇兵冲击蜀国的腹地


跟同事们说完这个计划,邓艾好像又见到了几十年前,大家看“邓疯子”的表情——不是老人变疯了,而是疯子变老了。



并不是所有的疯子都能成功,“邓疯子”的成功三分靠运气,七分靠努力,而这些努力,又和他的苦出身息息相关。


首先,跟田地打了四十多年交道,邓艾对地形非常敏感,才能在七百里荒无人烟的大山上发现这条通过蜀地的捷径。


其次,邓艾并不疯,一开始,他的计划是“奇兵冲其腹心”,等蜀主力回防,三路大军再合围,并没有疯到想要“孤军灭蜀”。


但当他发现蜀国比他想象的要弱得多时,他没有请求汇报,没有等待援军,毫不犹豫地改变战略,孤军深入,一举灭了这个多年来一直纠缠不休的敌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不怕苦。也许对手姜维早就知道了这条路,但他才不会相信,有人会从这里出发呢。


七百里,这可不是什么阳关大道,甚至根本没有路,要凿开山岭,架设桥梁栈道。很多地方,邓艾和士兵们都是用毛毡把自己包裹起来,从山上滚下去的。


这也不是几十个人的探险小分队,而是三万大军,要走近一个月,没有粮食供给,看见什么吃什么,没找着吃的就饿肚子。


如果不是苦出身,谁会想到这么打仗的呢?


奇袭阴平,是“出身富贵”限制了所有人的想象力;但“奇袭阴平”之后,邓艾从人生的巅峰瞬间坠落,却是“出身贫穷”限制了他的想象力。



03. 只读兵书,不读史书的后果


在拿下成都后,邓艾宽抚了旧蜀的君臣,一个不杀,蜀人纷纷点赞。


前方的消息不断传到司马昭的耳朵里,他便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书,大大表扬了邓艾一番,并把他比喻成昔日名将韩信、白起、周亚夫。


那么多名将,为什么司马昭光提这三位呢?因为他们都是立大功后,被皇帝诛杀的。这是分明是在劝邓艾见好就收啊。


可惜邓艾只读兵书,不读史书,完全领会不到其中的威胁,反而上书说要留在这里养兵,还讲了一通下一步如何灭吴的计划。


拥兵自重,不听号令,邓艾之死,完全在意料之中;但他束手就擒,死的如此容易,并且是被同僚在一场真正的叛乱之中借机诛杀,就在情理之外了。


职场上,很多没有背景的员工可以抓住机遇,靠自身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功,获得上司的认可,但再往上,往往暴露自己的弱点。


04. 入戏太深的“邓疯子”


这个邓艾不但是出身低,还有一个生理缺陷——口吃,成语“期期艾艾”里的“艾艾”,就是说的这位。


不过,口吃的名人多了,但成语字典只有两位。事实上,就算邓艾立了如此大功,很多将领也还是看不起他,因为他出身低贱,就是个“头拱地,嗷嗷叫”的人。



士族与庶族之争,并不仅仅是一种身份歧视,而是涉及至根本利益的冲突。


打仗一靠豪门大族出钱供粮,二靠寒门子弟冲锋陷阵,强敌当前,两股势力可以相安无事,但大敌一灭,和平时代,还要靠前者维持国家运行,而后者反而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更何况,这个邓艾连庶族都谈不上,他唯一的靠山就是司马家族。


他的价值在于抗蜀,蜀国灭了,他自然没有了价值。当司马昭为了和其他势力谈判,决定牺牲这颗棋子时,邓艾连反抗的力量都没有,一个小小“特派员”就能轻易杀了他。


出身寒门的邓艾自然不懂这个道理,打仗是他唯一能做的,这也导致了他亲手为自己关上了最后的一线生机。


职场同样如此,没有背景的员工,拉出去攻艰能拼命,拉回来看家不抱怨,努力是他们最大的优点,但时间长了,我们容易产生一种幻觉——好像我们的一切成就都是努力争取来的。


但我们忘了,一切成就都是公司资源配合的结果,而公司资源总是跟着战略大方向走,有时候要市场份额、有时候要利润增长、有时候要战略扩张、有时候要战略收缩。


寒门子弟往往注重执行效率,而忘记了做事情应该有的节奏感,忽视了大环境、大战略的变化。


三国的仗不是想打就打的,战争是解决内部矛盾的方法之一。司马昭伐蜀并不是为了统一,而是缓和内部司马氏与曹氏的冲突,是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势力还不足以取代曹魏时的缓兵之计,没想到邓艾真的灭了蜀国。


胜仗既然已经打了,那也好,接下去就是各方势力谈判瓜分胜利果实了,也就是说,没他邓艾什么事儿了。如果就此功成身退,他也就抓住了自己的一线生机。可“邓疯子”却入戏太深,在台上不肯下来了。


好吧,既然邓艾有失控的迹象,不如以平叛为借口,乘机除掉前敌主帅钟会这个真正威胁司马家族的豪门之后。



下面我们来开个脑洞,如果你是邓艾,灭蜀之后如何保护自己呢?


05. 一件早该布局的大事


职场上有一个彼德定理:每一个人最终都会升任到他无法胜任的位置。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上司评判你是否符合晋升的标准,是你过去的表现,而不是你能否适应未来的职位。所以,每一次晋升,如果你不能找到自己新的定位,这里就是你职场生涯的坟墓。


邓艾最大的局限性,在于他成功之前,没有提前考虑自己未来的定位。


灭蜀是魏晋内部矛盾外部化,邓艾幸运的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但蜀国一灭,魏晋的内部矛盾又上升为主要矛盾。


在这种形势下,邓艾想要生存,要么激流勇退,要么更进一步,扶植自己的势力,把手握的重兵变成自己的“家兵”,但这些将士的家属都在魏国,让他们造反?比走700里蜀道还难。


晚了,这应该是一件很久之前就该布局的事,到了现在,就算邓艾想到,也晚了。这也暴露了寒门子弟的与生俱来的缺点——没有大局观。


如果邓艾是士族豪门,从小看惯这些权力斗争,他自然早就有所准备,建功立业和建立自己的势力,两手都要硬。


职场上的“邓艾”们,想要把成功进行到底,还得补充一下“士族豪门子弟”从小就拥有的这种能力:大局观。


有人要说了,在职场上,一无背景二无资源的我们,努力往上爬已经是筋疲力尽了,还要想着未来的事,这可能吗?不在其位,不谋其事,是因为想“谋”也不知道怎么“谋”啊?


好吧,文章看到最后,我还是给读者“如何培养大局观”的两个锦囊吧。


06. 如何培养大局观


第一个锦囊是看史书。太阳底下无新事,人性的进化是很慢的,古人遇到的事,变一种形式,你也会遇到,看多了,自然有感觉。


第二个锦囊是懂点心理学、经济学知识。人是社会动物,有欲望,有理智;人也是经济动物,凡事会计算利益得失。人永远在利益与代价之间,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决定自己的行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2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